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6-11-15
    论文
    算盘楼梯草与密枝楼梯草绝非同种
    王文采
    2016, 36(6):  801-80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01
    摘要 ( 5306 )   PDF (474KB) ( 58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2011年,特产我国南部的算盘楼梯草(Elatostema glochidioides W.T.Wang)被归并于特产大洋洲萨瓦伊岛的密枝楼梯草(E.ramosissimum Reinecke)。最近我研究了二种植物的标本,了解到二种虽在体态上甚为相似,但存在重要形态区别:在算盘楼梯草,叶上面被短糙伏毛,下面无毛,具三出脉,雌头状花序的花序托明显,雌花无花被片,瘦果具纵肋。在密枝楼梯草,叶上面无毛,下面中脉上被糙伏毛,具半离基三出脉,雌花有3(-4)花被片,瘦果有小瘤状突起。根据上述重要区别,本文将算盘楼梯草的种的身份以恢复。
    中国苎麻属大叶苎麻组小赤麻系修订
    王文采
    2016, 36(6):  805-81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02
    摘要 ( 4324 )   PDF (1647KB) ( 38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接受荨麻科苎麻属大叶苎麻亚属小赤车组,但将其降为系级群,作为大叶苎麻组的一个系处理。(2)在小赤麻系中共承认6种,其中包括1新种,给出了6种的检索表,简要形态描述(对新种给出完整描述)和插图,还提供了6种的地理分布和分布地图。(3)讨论了6种的密切亲缘关系,并提出几个推测:小赤麻系中的原始种是细野麻,此系其他种可能均自其演化而出;也可能细野麻和密球苎麻为自同一祖先演化而出的一对姊妹群;也可能异叶苎麻自赤麻演化而出。
    生境的破坏或改变对杉科种属分布的影响
    黄普华
    2016, 36(6):  815-81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03
    摘要 ( 4765 )   PDF (685KB) ( 39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杉科共有10个属16种,其中5个是单种属(水杉属、水松属、巨杉属、北美红杉属、金松属),5个是寡种属(杉木属、台湾杉属、柳杉属、落羽杉属、密叶杉属),两者各占50%。分布于北温带地区,多在东亚和北美洲,仅密叶杉属分布于南半球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植物与生境是一个互相依存的统一体,而生境的破坏或改变对杉科植物种属分布有严重的影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现今仅有巨杉和北美红杉两个单种属,这是由于火山爆发留下来,现在仅分布于美国加州部分地区。
    新疆天山一号冰川10种真藓属植物叶片结构的研究
    陈秋艳, 王虹
    2016, 36(6):  818-82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04
    摘要 ( 6176 )   PDF (1655KB) ( 47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新疆天山一号冰川的10种真藓属植物的叶片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探究其叶片的形态特征与环境的关系和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这10种真藓植物叶片细胞中的细胞质较浓,中肋具大型的主细胞和较发达的小型厚壁细胞,叶的细胞壁加厚且在干时表面向内凹陷,大多数叶片表面具有颗粒及菱形、纵形等不同形状纹饰等,这些都是植物为了提高自身的抗寒耐旱性,减少水分蒸发,增强导水作用对环境的适应性。虽然有的种类亲缘关系很近,叶片具有相似之处,但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较容易和准确地将它们区分开来,为真藓属植物的分类补充一些理论依据。
    梯牧草属(Phleum)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研究
    王燕红, 张学杰, 樊守金
    2016, 36(6):  827-83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05
    摘要 ( 5484 )   PDF (2048KB) ( 40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禾本科梯牧草属及其近缘属共17属35种2变种植物的叶片上下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梯牧草属植物叶片上下表皮脉间长细胞都为长筒形或长菱形,细胞壁平直或弯曲,脉上硅细胞结节形,气孔副卫细胞平行形,脉上刺细胞常见,脉间偶见或缺失,无乳突,无微毛;同时,根据叶表皮微形态性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梯牧草属与早熟禾族聚为一支,显示其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燕麦族、剪股颖族和虉草族的亲缘关系则相对较远,因此叶表皮微形态证据支持将梯牧草属置于早熟禾族中。
    野生扇脉杓兰植株生长特性及大孢子超微结构的研究
    闫晓娜, 田敏, 王彩霞, 张莹
    2016, 36(6):  838-84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06
    摘要 ( 1104 )   PDF (1973KB) ( 3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扇脉杓兰的生长特性,本研究以浙江省西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两个野生居群为试材,对其休眠芽形态结构、植株生长过程和胚珠发育等特征进行定期观察。结果表明:扇脉杓兰一个生长周期包括萌芽期、开花展叶期、结实期和衰亡期4个阶段,历时1年,以分株繁殖为主,有性生殖能力差。扇脉杓兰每个基株分化一个休眠芽,当年10月露出地面。充分发育的休眠芽产生花芽,第二年4月形成花结构;未充分发育的个体不能产生花芽,无生殖器官发育。胚珠超微结构显示:孢原细胞核占据多半的细胞空间,细胞质和细胞器丰富。大孢子母细胞位于珠孔端,细胞质中液泡、线粒体和质体分布密集。在大孢子囊中,液泡所占空间变大,细胞核相对变小,细胞质分布稀疏,细胞器以线粒体和质体为主,在胚珠发育阶段蛋白质和多糖一直存在,淀粉染色逐渐加深,无脂质存在。
    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杜仲雄花品质综合评价
    杜庆鑫, 刘攀峰, 魏艳秀, 庆军, 杜红岩
    2016, 36(6):  846-85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07
    摘要 ( 1000 )   PDF (1402KB) ( 5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有效利用杜仲雄花资源,以193份杜仲种质为试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开展了品质评价指标筛选和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和氨基酸含量在不同种质间变异系数较小,其它性状变异系数较大。主成分分析显示反映杜仲雄花品质的17个性状可用8个主成分来表示(累积贡献率达85.777%),筛选出雄蕊长度、单株产量、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异槲皮苷、总黄酮、氨基酸含量以及含水率这8个性状用于杜仲雄花品质综合评价。经综合评价,编号为10469x、11042x、11034x、10036x、10464x、10559x、10024x、10060x、10497x的杜仲雄花品质相对较好。对193份杜仲种质进行Q型聚类,在遗传距离7.0处可划分为四类,第Ⅲ类群杜仲种质雄花综合性状较好,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第Ⅱ类群杜仲雄花8种活性成分含量均较高,第Ⅳ类群杜仲雄花形态性状表现也较好。可为杜仲良种选育及雄花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5种木兰科植物的DNA-C值及倍性分析
    赵青, 张强, 周鹏, 林峰, 方炎明
    2016, 36(6):  853-85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08
    摘要 ( 1256 )   PDF (1237KB) ( 4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紫玉兰为内标或外标,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杂交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tulipifer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长蕊含笑(Michelia longistamin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和二乔玉兰(Magnolia soulangeana)5种木兰科植物的DNA-C值及倍性。结果表明,两种含笑属植物及杂交马褂木均为二倍体,广玉兰为六倍体,二乔玉兰为四倍体,5种植物的C值各不相同,最大的是广玉兰,最小的是杂交马褂木,它们的C值大小属于小到中等水平。
    橡胶树MSAP反应体系优化及其不同开割高度单株DNA甲基化分析
    吴春太, 班硕, 黎瑜, 曾日中
    2016, 36(6):  860-86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09
    摘要 ( 1073 )   PDF (1861KB) ( 2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热研7-33-97’橡胶树无性系幼嫩叶片为材料,通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酶切、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3个影响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分析的关键步骤的反应体系中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橡胶树MSAP反应最佳体系,并用于高低割线橡胶树基因组DNA甲基化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50 μL反应体系中,750 ng基因组DNA用EcoRⅠ 20 U,HpaⅡ 20 U或MspⅠ 10 U于37℃恒温同步酶切10 h,酶切完全。最佳预扩增体系(20 μL)为:连接产物4 μL,MgCl2(25 mmol·L-1)0.15 μL,dNTPs(2.5 mmol·L-1)0.1 μL,上下游引物E-00/HM-00(10 μmol·L-1)各0.3 μL,Taq酶(5 U·μL-1)0.1 μL,10×PCR Buffer 2 μL。最佳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20 μL)为:稀释20倍的预扩增产物2 μL,MgCl2(25 mmol·L-1)0.1 μL,dNTPs(2.5 mmol·L-1)0.125 μL,上下游引物E+3/HM+3(10 μmol·L-1)各0.4 μL,Taq酶(5 U·μL-1)0.1 μL,10×PCR Buffer 2 μL。高低割线树DNA的甲基化比例分别为37.22%和36.43%,2种开割胶树基因组CCGG位点胞嘧啶全甲基化率明显高于半甲基化率,推测橡胶树基因组甲基化主要模式可能是CpG型。综上表明,建立的MSAP反应体系稳定可靠且重复性好,为后续橡胶树不同胁迫(割胶)程度DNA甲基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低温胁迫下外源脱落酸对高山离子芥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何文平, 王新霞, 张旭强, 杨鹏军, 仇奕之, 杨宁
    2016, 36(6):  870-87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10
    摘要 ( 1065 )   PDF (1503KB) ( 5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高山离子芥(Chorispora bungeana)试管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低温冷害(4℃)、低温冻害(-4℃)和临界温度(0℃)胁迫下外源ABA对抗氧化酶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和-4℃胁迫下阴性对照组中SOD和CAT活性高于空白对照组;POD活性在4℃胁迫下高于空白对照组;APX活性在4和-4℃胁迫的晚期升高。与此同时,阴性对照组中膜的相对电导率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降低。0℃胁迫下阴性对照组中POD活性降低;APX活性呈波动式变化;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在72和48 h时高于空白对照组;而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添加外源ABA处理后4、-4和0℃胁迫下POD、SOD、CAT和APX活性较阴性对照组均得到不同程度增加;ABA的处理显著降低了细胞膜的相对电导率,提高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八仙山不同立地落叶阔叶林凋落物养分特征及土壤肥力评价研究
    陈国平, 俎丽红, 高张莹, 周美利, 乔艳云, 赵铁建, 冯小梅, 石福臣
    2016, 36(6):  878-88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11
    摘要 ( 2403 )   PDF (1423KB) ( 3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好地了解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凋落物养分特征及土壤肥力的状况,本研究在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阳坡、山脊和阴坡3种典型立地条件下分别设置1 hm2样地,进行了每木调查并分析了凋落物养分特征及土壤肥力。结果发现:在3个样地中阳坡样地树木个体数和物种丰富度均最大,而个体数最小的是山脊样地,物种丰富度最小的是阴坡样地。立木材积则以山脊样地为最大,阳坡样地较小,阴坡样地最小。3个样地阳坡样地凋落物蓄积量(37.21 t·hm-2)显著大于山脊样地(26.79 t·hm-2)和阴坡样地(23.87 t·hm-2)。3个样地中阳坡样地凋落物碳、氮含量最高,而其土壤碳、氮含量最低。凋落物8种矿质元素(Ca、K、Fe、Mg、Na、Mn、Zn、Cu)总含量:阳坡样地 > 山脊样地 > 阴坡样地。通过因子分析对18个土壤肥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山脊样地(0.350)> 阴坡样地(0.091)> 阳坡样地(-0.491),说明3个样地中山脊样地土壤肥力较好,阴坡样地次之,阳坡样地较差。
    普通小麦TaNAC1基因的表达及在拟南芥中的遗传转化
    艾可筠, 朱尧, 侯和胜, 佟少明
    2016, 36(6):  886-89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12
    摘要 ( 771 )   PDF (1622KB) ( 3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AC类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应答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普通小麦幼叶中获得了一个编码NAC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TaNAC1;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TaNAC1具有典型的NAC类转录因子所具有的五个亚结构域,隶属于NAC类转录因子的ATAF亚类;亚细胞定位实验表明,TaNAC1蛋白在细胞核内表达;转录水平上,TaNAC1基因的表达受到PEG、ABA、低温及高盐等非生物胁迫条件的诱导;将TaNAC1转化拟南芥后,与野生型比较发现,TaNAC1基因的过量表达会使转基因植株出现叶片发育畸形且生长缓慢,植株矮化及茎部融合等表型,表明TaNAC1基因可能在参与小麦叶片及茎的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2个慈竹NAC转录因子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李会萍, 黎帮勇, 胡尚连, 曹颖
    2016, 36(6):  895-901.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13
    摘要 ( 974 )   PDF (1424KB) ( 4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慈竹转录组数据为基础,结合毛竹基因组数据,采用同源克隆技术从慈竹中克隆到两个NAC基因BeNAC1(GenBank注册号:KU550706)和BeNAC2(GenBank注册号:KU821586),分别编码313和389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功能域预测和保守结构域多重对比分析表明,BeNAC1和BeNAC2基因均含有NAM保守域,其模拟的蛋白质三维结构与已知晶体结构的水稻模型蛋白高度相似。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显示,BeNAC1主要集中在细胞质中;BeNAC2则主要集中在细胞核中。表达分析表明,BeNAC1和BeNAC2具有相似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在茎中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笋和叶片,且BeNAC1在除笋之外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BeNAC2。
    苹果生长素输入载体MdAUX1的基因克隆及在拟南芥和烟草中的遗传转化
    安建平, 王小非, 刘鑫, 李浩浩, 由春香, 郝玉金
    2016, 36(6):  902-90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14
    摘要 ( 1130 )   PDF (1647KB) ( 3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对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生长素转运蛋白调控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本研究从‘嘎啦’(Malus×domestic‘Royal Gala’)苹果中克隆了生长素输入载体基因MdAUX1(基因序列号:MDP0000384437)。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长为1 443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含有480个氨基酸的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AUX1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度的序列保守性,其中,苹果MdAUX1与欧洲甜樱桃PaAUX1亲缘关系最近。半定量PCR分析显示,MdAUX1在苹果的茎中表达量较高。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转MdAUX1基因的拟南芥和烟草。转基因拟南芥根系表型观察结果显示,MdAUX1基因在拟南芥中异位表达后,会抑制主根伸长,促进侧根形成;在外源NAA处理下,转基因拟南芥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得到部分恢复。在烟草中过量表达MdAUX1基因能够显著促进植株地上部分生长。以上结果说明苹果MdAUX1基因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白桦BpCesA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申婷婷, 姜静, 刘桂丰, 许思佳, 李慧玉, 袁红梅
    2016, 36(6):  909-91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15
    摘要 ( 1056 )   PDF (1538KB) ( 3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白桦45个转录组数据中分析获得6条白桦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其中2条为该家族的新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及实时定量PCR技术探讨白桦BpCesA在不同材性白桦中的表达量情况。结果表明,6条白桦BpCesA基因的ORF长度在2 958~3 312 bp,编码的氨基酸数目在985~1 103 aa,相对分子量在110.40~124.29 kD,理论等电点为5.90~7.43;6条BpCesA均含有D,D,D,QXXRW保守结构域和8个跨膜螺旋,其中2个位于N端,6个位于C端。对来自6个双子叶植物,4个单子叶植物和1个裸子植物的52条CesA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白桦BpCesA与同为木本的杨树PtrCesA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BpCesA2与PtrCesA3同源性达到92%、另外BpCesA5与PtrCesA6、BpCesA1与PtrCesA8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89%和82%。BpCesA1、BpCesA2、BpCesA3、BpCesA5基因随纤维素含量的增加,表达量也呈现增加趋势,推测这些基因在白桦的纤维素合成中起到促进的作用。本研究为揭示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的功能分析提供了基础。
    烟草化学诱导表达系统的建立
    代丽娟, 郑唐春, 刘彩霞, 刘轶, 由香玲, 曲冠证
    2016, 36(6):  917-92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16
    摘要 ( 1971 )   PDF (1726KB) ( 8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学诱导表达系统对植物功能基因的研究及植物基因工程应用有重要意义。XVE是以雌激素为基础的用于诱导转基因植物中目的基因表达的一种系统,能够在可调控方式下诱导基因的表达。目前,以烟草为遗传转化材料进行XVE系统研究的详细报道还未见发表。本文以烟草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从本实验保存的质粒pROKII-GFP中扩增出GFP基因。构建雌激素诱导型植物表达载体(pER8-GFP)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将外源基因导入野生型烟草中;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出转化植株后,用PCR鉴定出阳性转化植株,将阳性转化植株利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雌激素进行处理,并结合定量PCR和NightSHADE植物活体成像系统对转基因植株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诱导pER8-GFP载体在烟草中表达的最适雌激素浓度为25 μmol·L-1,最适时间为48 h;同时在烟草胚轴与根尖细胞中检测到荧光信号,表明XVE化学诱导系统在烟草中也可以高效、严格的依赖雌激素的诱导来控制目的基因表达。本研究将为烟草相关的化学诱导表达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与解决方案。
    寡霉素处理下细胞外ATP和细胞内ATP的关系及其对细胞死亡调节作用的研究
    王庆文, 白晶月, 石岱龙, 贾凌云, 冯汉青
    2016, 36(6):  925-93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17
    摘要 ( 1316 )   PDF (910KB) ( 4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烟草悬浮细胞BY-2为材料,利用FoF1-ATP合成酶(FoF1-ATPase)抑制剂寡霉素研究了细胞内ATP(iATP)对胞外ATP(eATP)水平的影响,以及施加外源ATP对iATP水平和细胞死亡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寡霉素浓度的增加(5、10、25、50 μmol·L-1),烟草悬浮细胞的iATP含量逐渐下降,eATP含量也随之减少,且细胞死亡水平在较高寡霉素处理浓度下有明显上升。同时,随着寡霉素处理时间的增加(0.5、1、3、5 h),烟草悬浮细胞的iATP含量和eATP含量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而细胞死亡水平则有所增加。施加外源ATP能够缓解寡霉素引起的细胞iATP水平的下降和细胞死亡水平的上升。上述结果表明,eATP水平受到了iATP水平的影响,而eATP也在线粒体ATP合成受到抑制时调控iATP和细胞死亡的发生。
    干旱胁迫对入侵种大狼把草及本地伴生种山莴苣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闫小红, 周兵, 胡文海, 王宁, 尹增芳
    2016, 36(6):  931-941.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18
    摘要 ( 1111 )   PDF (1954KB) ( 4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入侵种大狼把草(Bidens frondosa)和本地伴生种山莴苣(Lactuca indica)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控制实验,设定轻度干旱(LD)、中度干旱(MD)、重度干旱(SD)和正常灌水(CK)4个处理,对两个物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暗呼吸速率(Rd)、潜在最大光合速率(Amax)、无CO2时的光下呼吸(RP)、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Vcmax)、RuBP最大再生速率(Jmax)等气体交换参数以及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两个物种各参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入侵种大狼把草大部分参数值的变化幅度显著低于伴生种山莴苣,甚至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山莴苣地上死亡,并且复水后难以恢复。干旱胁迫下,大狼把草光合作用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气孔限制,而山莴苣则为非气孔限制。相对于本地种山莴苣,入侵种大狼把草在相同的呼吸消耗(Rd)下具有更高的呼吸效率(RE),能够积累更多的光合作用产物;其更高的光呼吸速率(Rp),可保护光合机构免受伤害;在干旱胁迫下大狼把草能够保持更高的光化学反应和RuBP的羧化能力,可维持更高的光合作用能力。可见,入侵种大狼把草和本地种山莴苣的光合特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趋势基本一致,但大狼把草具有更强的极端干旱耐受性和复水恢复能力,显示了更好的干旱适应性,将有助于其入侵。
    皇菊花发育过程中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胡文杰, 许樟润, 鲁思情, 刘思敏, 曾建军
    2016, 36(6):  942-94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19
    摘要 ( 1027 )   PDF (1228KB) ( 3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分析了皇菊花发育过程中的挥发油成分,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皇菊花在不同发育时期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差异明显,现蕾期、初绽期、盛花期和末花期分别鉴定出40、43、45和35种化学成分,共鉴定出67种化学成分,包括烯烃类(36种)、醇类(18种)、酮类(2种)、酯类(4种)、醛类(3种)及氧化物类(4种)化合物,他们之间的共有成分有22种,特有成分现蕾期(5种)、初绽期(6种)、盛花期(8种)和末花期(5种)。4个不同发育时期的烯烃类、醇类、酮类和酯类化合物的含量均较高,是主要的挥发油成分,但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皇菊花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Vc,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精油的抗炎及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
    丛赢, 张琳, 祖元刚, 杨磊, 昝鹏
    2016, 36(6):  949-95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20
    摘要 ( 1080 )   PDF (1557KB) ( 6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MTT检验和NO含量测定,观察油樟精油对LPS致炎RAW264.7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通过角叉菜胶足肿胀致炎模型检测油樟精油的体内抗炎活性;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油樟精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油樟精油能够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致炎模型的细胞抑制率并减少模型细胞一氧化氮(NO)产量;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有减缓效果且呈剂量依赖性;能够使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增加,并随时间延长效果更显著。表明油樟精油具有一定的抗炎及抗氧化活性。
    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果实多酚的抗炎、抗菌活性研究
    昝鹏, 张琳, 祖元刚, 杨磊, 丛赢
    2016, 36(6):  955-96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6.021
    摘要 ( 1414 )   PDF (1265KB) ( 6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酚类物质是植物体中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为充分利用山桐子果实,将果实中多酚类物质提取出来,并对其抗炎、抗菌效果进行研究。利用LSP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炎症,经不同浓度给药后对MTT、细胞产生NO量进行测定;选取粪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进行抗菌实验,判断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山桐子果实中总多酚含量为6.6 mg·g-1;给药组浓度依次为50、100和200 μg·mL-1,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RAW264.7细胞活力值也在增大,NO释放量随着给药浓度的升高降低,山桐子果实多酚对选取的三种细菌抑菌能力由强到弱为:枯草芽孢杆菌 > 沙门氏菌 > 粪肠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