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1年 第2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1-03-15
    论文
    峨眉山蕺菜属药用植物一新种
    祝正银, 张士良
    2001, 21(1):  1-2. 
    摘要 ( 590 )   PDF (97KB) ( 5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木种与蕺菜H.cordata Thunb.接近, 但本种全株为绿色或绿白色(茎、叶绝无紫红色), 穗状花序粗壮而长, 长2.5~3.2cm, 直径9~10mm, 花多而密, 总花梗较长, 长2~5.5cm, 总苞片(5~)6(~8)(绝无4), 异形, 大小不等, 长而宽, 长达2.5cm, 宽达1.7cm, 雄蕊较长, 蒴果不易成熟而逐渐枯萎等可以区别。
    云南灯心草属一新种
    钱义咏
    2001, 21(1):  3-4. 
    摘要 ( 644 )   PDF (105KB) ( 3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年生草本, 高17~40cm;根状茎褐色, 具褐色细弱的细根。茎丛生, 直立, 圆柱形, 直径0.7~1.4mm, 表面有纵条纹。叶基生和茎生;低出叶1~2枚, 鞘状褐色, 长0.5~1.5cm, 顶端尖;基生叶(1~)2(~4)枚;叶鞘长1.3~8cm, 边缘膜质, 叶耳卵形, 长1~3mm, 顶端渐尖;叶片线形, 下面圆, 上面具沟槽, 长8~26cm, 宽1~1.7mm, 顶端钝;茎生叶2~3枚;叶鞘长1~5cm, 边缘膜质;叶耳明显, 卵形, 膜质, 长1~3mm, 顶端钝, 叶片线形, 上面具沟槽, 下面圆, 长2.5~27cm, 宽0.8~1.5mm, 顶端钝。
    峨眉山天南星属一新种
    祝正银, 闵伯清
    2001, 21(1):  5-6. 
    摘要 ( 552 )   PDF (102KB) ( 2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种与雪里见组的其他种不同在于佛焰苞较短, 紫色或紫黑色, 具黄白色的斑点, 檐部舟状, 短而窄, 先端的线形长尾较长, 喉部不展开, 也不外卷, 雄花花药4(~5)等。四川:峨眉山, 海拔1900m, 闵伯清3029(模式标本, 存四川省中药学校);同地, 海拔1700m, 学生采集队无号。根状茎入药, 解毒、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蛇、虫咬伤, 风湿关节痛等。
    中国假北防风属(Ledebouriella)名实考
    杨昌友, 王兵
    2001, 21(1):  7-8. 
    摘要 ( 539 )   PDF (110KB) ( 4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防风属的属名直到1992 年中国植物志55(3)卷出版以前都是用Ledebouriella, 而1992年以后则改Saposhnikovia, 因而, 前者在中国有否具体分布, 一直未见可靠资料和标本。虽然, 早在1991 年, 吴征镒教授在云南植物研究:增刊Ⅳ:76 中, 就将Ledebouriella 称作"假北防风", "分布于阿尔泰至华北", 显系泛指, 故1992 年的中国植物志55(3)卷并没有收录。本文根据我们的标本, 报道Ledebouriella 属及其模式种:Ledebouriella multiflora(Ledeb.)H.Wolff.
    苏皖种子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
    李宏庆, 钱士心
    2001, 21(1):  9-10. 
    摘要 ( 596 )   PDF (99KB) ( 3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导苏皖种子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种9 个、属3 个(全部标本存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标本室)。
    东亚千里光族款冬亚族的花部微观性状及其系统与分类学意义
    刘建全
    2001, 21(1):  11-17. 
    摘要 ( 548 )   PDF (975KB) ( 3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所研究的东亚款冬亚族及其相关类群的花部微观性状主要包括:花药顶端不育组织、花药药室内壁、花药基部、花药领、花柱分枝顶端、花柱毛被、花柱分枝内表面构型和果柄细胞列数等。此外, 根据所获证据, 讨论了款冬亚族花部微观性状的演化趋势。花部微观性状研究表明:毛冠菊属似乎应作为紫菀族中的一个孤立属;狗舌草亚族与千里光亚族和款冬亚族相比, 似乎是一过渡类群;东亚款冬亚族13 个属似可划分为6 个自然属群。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的分支分类学研究
    萨仁, 赵一之
    2001, 21(1):  18-23. 
    摘要 ( 549 )   PDF (257KB) ( 5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蒙古高原岩黄芪属植物为对象, 应用徐克学的最大同步法, 探讨了蒙古高原岩黄芪属(豆科)植物的系统演化, 并根据分支分类结果对蒙古高原岩黄芪属进行了系统学处理。作者首次将蒙古高原岩黄芪属分为岩黄芪亚属、半灌木岩黄芪亚属(新拟)和无刺岩黄芪组、丛枝岩黄芪组、无茎岩黄芪组、半灌木岩黄芪组等4 个组。本文对蒙古高原岩黄芪组的划分符合苏联植物志(1945)中的观点。
    河西走廊地区植物的区系特征
    陈鹏, 潘晓玲
    2001, 21(1):  24-30. 
    摘要 ( 529 )   PDF (293KB) ( 5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部, 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区, 为温带荒漠气候。对河西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特点及性质进行了分析, 并比较了它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主要结论如下:1.种类贫乏, 本区共有种子植物52 科, 166 属, 326 种。属种比值高达50.92%。区系具有明显的优势现象, 仅5 个科就包含了全区植物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属和种;2.区系中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地位, 古地中海成分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3.本区系的植物在生活型方面以多年生灌木、草本为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荒漠植物区系特征。4.河西植物区系成分较古老;5.河西地区、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阿拉善地区无论是区系组成或发生方式都非常接近, 共同组成中国西北荒漠植物区系。
    植物区系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兼与孙叶根先生商榷
    张光富
    2001, 21(1):  31-33. 
    摘要 ( 397 )   PDF (147KB) ( 7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植物区系的概念、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进行讨论。指出植物区系主要研究区系性质、特有现象、地理联系、替代现象、区系区划、与古地理和古环境的关系、区系的起源与演化等问题。还针对当前区系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粘菌种类札记
    图力古尔, 李玉
    2001, 21(1):  34-37. 
    摘要 ( 518 )   PDF (174KB) ( 2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次报道内蒙古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粘菌22 种, 它们分别属于无丝菌目、团网菌目、绒泡菌目和发网菌目。其中, 小筛菌、孔膜菌、卵圆绒泡菌、全白绒泡菌、弧线亮皮菌、白柄菌和球形白柄菌等7 种为内蒙古新记录种。
    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与地理分布特征研究
    于晶, 曹同, 郭水良, 任启昌, 费立军, 史继风
    2001, 21(1):  38-41. 
    摘要 ( 470 )   PDF (174KB) ( 5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次报导了辽宁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 计28 科31 属129 种, 其中东北地区新记录3 种, 辽宁省新记录1 种, 就其在保护区的分布特征、区系成分和地理分布进行分析讨论。
    山西蟒河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林的调查研究
    茹文明
    2001, 21(1):  42-46. 
    摘要 ( 437 )   PDF (210KB) ( 3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南方红豆杉的分布与生境, 群落组成及特征, 并建议对其加强保护和发展。
    苦丁茶与近缘种的果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王玉国, 韦发南
    2001, 21(1):  47-50. 
    摘要 ( 486 )   PDF (388KB) ( 4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扫描电镜下对药用植物苦丁茶(Ilex kudingcha C.J.Tseng)与4 个近缘种的果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这些材料的果皮上均有气孔器存在, 气孔圆形至椭圆形, 气孔外拱盖表面近平滑或有蜡质碎片, 拱盖内缘近平滑稀浅波状, 外缘角质膜在气孔周围呈环形包着气孔。但各种间果皮的微形态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有一定的分类鉴定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扣树(I.kaushue S.Y.Hu)的果实有指状毛附属物, 不支持与苦丁茶的合并。五棱苦丁茶(I.pentagona S.K.Chen, Y.X.Feng et C.F.Liang)的果皮特征与苦丁茶较近, 但有明显差异, 支持将其从苦丁茶中独立出来建立一新种。
    山东补血草属花粉形态的研究
    黄勇, 郭善利, 钱关泽, 焦瑞华
    2001, 21(1):  51-52. 
    摘要 ( 473 )   PDF (174KB) ( 3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山东补血草属三种、一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 报道了花粉形态特征, 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本属花粉粒大小和外壁纹饰可作为分种的依据。同时结果也支持新变种——刺突补血草(Lmonium sinense(Girard)Kunt zevar.Spinulosum Y.Huang)的成立。
    象牙参种子的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唐源江, 廖景平
    2001, 21(1):  53-56. 
    摘要 ( 425 )   PDF (284KB) ( 2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象牙参种子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种子包括假种皮、种皮、外胚乳、内胚乳和胚。假种皮没有完全包被种子, 由约4~5 层薄壁细胞构成。种皮可以分为外种皮、中种皮和内种皮。外种皮由1 层表皮细胞构成, 细胞壁明显增厚;中种皮包括下皮层、半透明细胞层和3~4层细胞的色素层, 下皮层和色素层细胞均充满红棕色色素;内种皮由1 层体积小、壁局部增厚的砖形薄壁细胞构成。种子在珠孔端分化出珠孔领、孔盖和种阜状结构, 珠孔领为同形型, 孔盖不具石细胞硬层。合点区内种皮出现缺口, 缺口间充满合点区色素细胞, 其整体轮廓成新月形。外胚乳可分为厚区与薄区两部分, 外胚乳细胞壁平直, 细胞内充满淀粉。内胚乳细胞主要含蛋白质, 也有少量脂类物质, 细胞界限不清楚。胚棒状, 两端略膨大, 含大量脂类物质, 也含蛋白质和多糖。
    人工污水对秋茄幼苗形态及解剖构造的影响
    缪绅裕, 陈桂珠
    2001, 21(1):  57-61. 
    摘要 ( 366 )   PDF (315KB) ( 4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温室中建立模拟的秋茄湿地系统, 对照组用人工海水, 其余组分别用3 种不同浓度的人工污水定时定量对模拟系统进行灌溉, 持续1 年。结果表明污水影响植物根系的发育, 胚轴、茎和叶片的形态结构相应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应该是秋茄幼苗为适应污染物而主动产生的, 因此其抗污性较强。
    水稻愈伤组织内部胚性细胞的形成及发育
    李中奎, 刘成运, 刘文平
    2001, 21(1):  62-64. 
    摘要 ( 547 )   PDF (227KB) ( 3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育成胚状体的水稻愈伤组织表面胚性细胞, 在继代过程中被非胚性细胞旺盛的分裂所包围, 渐渐形成内部胚性细胞。其形态结构与表面胚性细胞相同, 但周围缺乏表面细胞下面的一层至几层含丰富的淀粉粒的细胞。内部胚性细胞形成团后先在以处形成突起, 产生根冠原, 逐渐形成根而突出愈伤组织。内部胚性细胞可向四周同时但不同步形成根冠原。未见芽或胚状体从内部胚性细胞产生。推测胚性愈伤组织失支胚胎发生能力及分化能力可能部分地与胚性细胞部分裂或分裂不旺盛、而非胚性细胞分裂旺盛从而使胚性细胞被包围、稀释有关。
    8种甜荞的种子消毒及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条件
    郝建平, 张江涛
    2001, 21(1):  65-69. 
    摘要 ( 402 )   PDF (211KB) ( 5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8 种甜荞种子表面消毒所适用的消毒剂和处理时间有所不同。10%H2O2 溶液处理150min, 对榆3-3、黎麻道、浦江荞、龙山荞和富源红花荞的种子有很好的消毒作用, 并且处理以后种子仍具有很高的萌发率。8621、B 大粒和美国荞种子的消毒以0.1%的HgCl2 处理12min 效果为好。在无菌苗子叶和下胚轴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 2, 4-D 起主要作用, BA 起独特的作用。BA 与2, 4-D 配合使用对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高浓度的2, 4-D 或低浓度的2, 4-D 与BA 配合使用都可抑制愈伤组织分化根。
    荷兰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胚状体发生与内源IAA和ABA关系的初步研究
    张东向, 张崇浩, 梅玲, 李杰芬
    2001, 21(1):  70-73. 
    摘要 ( 491 )   PDF (187KB) ( 3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荷兰芹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的条件, 对Co2+作用下胚状体形成与培养物内源IAA和ABA 的关系做了研究。结果表明, 荷兰芹下胚轴胚性发生能力随其相对位置而异, 自下而上逐渐提高。提高2, 4-D 浓度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水解酪蛋白对胚性能力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在胚状体发生过程中, 添加Co2+显著降低培养物内源IAA 和ABA 水平, 并提高胚状体诱导率。其中对照组IAA 有一个峰值, ABA 有两个峰值;实验组ABA 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似, 而IAA 则始终没有峰值出现。Co2+对IAA 和ABA 的抑制机制可能有所不同。
    小麦与禾草对称融合中杂种染色体组成与亲缘关系的初步探究
    邢梅青, 夏光敏, 陈惠民
    2001, 21(1):  74-78. 
    摘要 ( 455 )   PDF (288KB) ( 4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PEG 法诱导普通小麦的原生质体与新麦草、无芒雀麦及韦氏雀麦等3 种近缘或远缘属间禾草的原生质体进行对称融合。对融合再生细胞系进行形态比较、同工酶分析及5S rDNA间隔序列差异分析, 以鉴定其杂种性质。对部分杂种细胞系进行了染色体组成的分析, 就体细胞杂种中小染色体及染色体断片的产生与异源核质的互作及亲缘远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巴旦杏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Ⅰ)
    司马义·巴拉提, 卡德尔·阿布都热西提, 杨茁萌
    2001, 21(1):  79-83. 
    摘要 ( 430 )   PDF (229KB) ( 3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组织培养方法, 在MS 加不同浓渡的NAA 等7 种培养基上, 对巴旦杏成熟胚进行了快速繁殖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巴旦杏成熟胚在7 种培养基上都能直接形成完整植株, 可以继代培养三次左右, 繁殖系数达125%~210.27%。
    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梁秀梅, 卜秀玲
    2001, 21(1):  84-86. 
    摘要 ( 551 )   PDF (213KB) ( 3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盆栽开普卢荟(Aloe ferox Miller)和木立卢荟(Aloe arborescens Miller)植物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数与已见报导的百合科(Liliaceae)中国芦荟(Alov vera var.chinensis)植物染色体数相同, 2n=14。染色体类型按Levan 方法分类, 没有近端部染色体和随体。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均为K(2n)=2x=4sm+10st。根据Stebbins 的核型分类标准, 开普芦荟的核型为"4C"型, 而木立芦荟的核型为"3C"型。两种芦荟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均为2n=14=6L+2M2+6S。根据核型研究, 可以确定百合科开普芦荟和木立芦荟的染色体基数为X=7。
    花粉管中的微丝和微管
    高新起, 王秀玲
    2001, 21(1):  87-89. 
    摘要 ( 763 )   PDF (134KB) ( 9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花粉管中的微丝和微管研究的几个问题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包括微丝和微管在花粉管中的分布;微丝和微管在花粉管胞质流动、细胞器运动以及花粉管生长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并对今后这些方面研究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述。
    高山红景天形态分化与生存环境关系的研究
    周福军, 颜庭芬, 王琴, 阎秀峰, 祖元刚
    2001, 21(1):  90-96. 
    摘要 ( 402 )   PDF (277KB) ( 2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采自黑龙江省平顶山和吉林省长白山的14 个天然居群高山红景天的分株数、株高、基径、叶长和叶宽5 个形态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 探讨了高山红景天适应环境的形态变异机制。单因素方差分析F 检验表明, 除分株数外的4 个形态性状在14 个居群中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对这4 个性状的多重比较分析表明, 各形态性状在不同生态环境下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化。对14个天然居群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表明, 高山红景天的形态变异与其生态环境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芡个体发育早期的研究
    刘玫, 王臣, 刘鸣远
    2001, 21(1):  97-99. 
    摘要 ( 458 )   PDF (225KB) ( 3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研究了芡个体发育的早期, 即心形胚至种苗。心形胚至成熟胚表现为:苗端先发育, 根端弱育;胚芽叶节上的节生根原基先发育, 根端无明显分化。种子胚至种苗表现为:种子萌发时, 下胚轴末端产生多细胞分枝下胚轴毛;种苗形成中, 节生根先发育, 胚根后发育, 且长达1mm左右即停止生长。这些器官发育顺序上的特点在被子植物中是很特殊的, 应该是系统发生上的原始性状。下胚轴毛是水生或湿生被子植物比较普遍的性状, 是区分下胚轴与胚根的指示性状。
    黄土区4个树种水势特征的研究
    李洪建, 王孟本, 柴宝峰
    2001, 21(1):  100-105. 
    摘要 ( 431 )   PDF (270KB) ( 3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压力室法对晋西北黄土区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北京杨(Populus beijingensis)和小叶杨(Populus simonii)4 个树种的小枝水势、叶含水率及其环境因子的日变化进行了定期测定。分析了4 个树种水势日变化与光照(L)、气温(T)、相对湿度(RH)日变化及叶含水率(LWC)日变化的关系以及其水势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整个生长期所测4 个树种小枝水势的日变化为呈抛物线型。生长期小枝水势的平均值分别为柠条(-1.569 MPa)、河北杨(-1.030 MPa)、北京杨(-0.993 MPa)和小叶杨(-0.971MPa)。小枝水势与环境单因子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光照、气温、相对湿度。水势与光温复合因子(L*T)、光湿复合因子(L/RH)的相关性大于它与单因子的相关性。小枝水势与叶含水率的相关性较差。生长期清晨水势(Wp)季变化与土壤水分(X)季节变化的最佳关系模型为Wp=Ae-BX型。但生长期午间水势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的关系均不显著。土壤水分含量对水势有较大影响。
    大豆蛋白磷酸化
    孙学斌, 宋丹凤
    2001, 21(1):  106-109. 
    摘要 ( 457 )   PDF (173KB) ( 5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大豆蛋白磷酸化的方法作了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以寻求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改性方式, 为充分利用大豆资源提供了新途径。
    长白木忽木挥发油成分分析
    杜凤国, 姜炳文, 胡荣
    2001, 21(1):  110-112. 
    摘要 ( 521 )   PDF (135KB) ( 2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GC-MS-DS)联用技术, 首次研究了长白木忽木根部挥发油成分, 鉴定出16 个化合物, 占总含量的92.88%。成分中以α-蒎烯为主, 质量分数达50%以上, 此外含有β-蒎烯, 胡椒烯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景天甙含量方法的研究
    王洋, 张璞, 于涛, 王化田, 阎秀峰
    2001, 21(1):  113-115. 
    摘要 ( 409 )   PDF (143KB) ( 3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红景天甙含量检测方法, 系统探讨了用超声法从高山红景天根中提取红景天甙用以制备分析样品的方法。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蒸馏水为提取溶剂在60℃下超声提取40 min。
    松嫩草原羊草种群遗传分化的研究
    崔继哲, 祖元刚, 聂江力, 王桂玲
    2001, 21(1):  116-125. 
    摘要 ( 362 )   PDF (384KB) ( 3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等位酶技术, 综合分析了松嫩平原11 个羊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指标, 深入剖析了灰绿型和黄绿型两种叶色类型羊草种群之间的遗传差异:两类种群在等位基因频率、非平衡位点和A、P、He 及固定指数F 上明显不同, 两类种群间有极明显的遗传分化。黄绿型种群的A、P、He 皆低于灰绿型;黄绿型F < 0, 灰绿型F > 0,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DIA-1、PGM、SKD 和ACP 等位点上;两类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主要发生在ADH、DIA-2 和PGM 等位点上。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相关。
    利用RAPD 标记技术对白桦种源遗传变异的分析及种源区划
    姜静, 杨传平, 刘桂丰, 刘玉喜, 任旭琴
    2001, 21(1):  126-130. 
    摘要 ( 405 )   PDF (229KB) ( 3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白桦17 个种源152 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的比较分析, 通过14 个随机引物扩增共检测到233 个位点, 各种源多态位点百分率差异明显, 范围在20.17%~32.19%之间, 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的是帽儿山种源和清源种源, 最低的是绰尔种源。遗传变异在种源间占43.53%, 在种源内个体间占56.47%。根据种源间的遗传距离, 构建了白桦17 个种源的遗传关系聚类图, 结果将东北地区的白桦聚为一类, 华北、西北地区的白桦聚为另一类。同时根据地理气候因子和遗传距离对白桦群体进行了种源区的划分。
    东北地区野豌豆属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宋志文, 曹军, 杨光
    2001, 21(1):  131-135. 
    摘要 ( 384 )   PDF (228KB) ( 4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作为遗传标记, 结合形态学、细胞学及野外居群调查等工作, 对东北地区野豌豆属植物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分子资料基本上同形态学、细胞学研究取得比较一致的结果。对一些在分类上有争议的类群提出了处理意见, 并推测了该属内一些多倍体的起源方式。
    泡桐属植物种类的RFLP分析
    马浩, 张冬梅, 李荣幸, 邓华平
    2001, 21(1):  136-139. 
    摘要 ( 395 )   PDF (187KB) ( 3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我国泡桐属15 个植物种类作了叶绿体DNA 的RFLP 分析, 根据估算的相似系数, 用平均链锁聚类方法构建树状图, 结果可将研究材料分为南方泡桐组、毛泡桐组和白花泡桐组。种间相似系数多在0.70 以上, 说明各种类间亲缘关系较近, 尤其是台湾泡桐和海岛泡桐, 相似系数接近1.00。最后讨论了一些泡桐种类的分类问题。
    盐碱池塘水生大型植物的研究
    赵文, 董双林, 申屠青春, 张兆琪, 戴昀娣
    2001, 21(1):  140-146. 
    摘要 ( 461 )   PDF (315KB) ( 4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于1998 年4 月至1998 年9 月对高青盐碱池塘的水生大型植物种类组成、生产力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青盐碱池塘共有水生植物12 种。常见的优势种有沉水植物:菹草、角果藻、金鱼藻;挺水植物:芦苇、荆三棱、莲和香蒲;漂浮植物:浮萍, 以及大型藻类布氏轮藻。种类少而优势种突出是盐碱池塘大型植物的显著特点。有水草池塘与无或少水草池塘相比, 透明度大、pH 值高、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叶绿素a 含量低、营养盐含量也低。在表层光照度7200lx、水温28~30℃的条件下, 菹草、角果藻和轮藻的毛产量分别为1.70、1.56 和1.50mgO2·L-1·h-1·g-1。除光照、水温、pH 等因素外, 含盐量和碱度对大型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 菹草和角果藻的生产力最高时的含盐量均为3g·L-1, 前者适宜的碱度为6.69 mmol·L-1, 而后者则为3.82 mmol·L-1。菹草、角果藻、金鱼藻和浮萍对NH4-N 的吸收速率相近, 而对PO4-P 的吸收速率则角果藻 > 菹草 > 浮萍 > 金鱼藻。文后对盐水水体大型植物特点、菹草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如何防止养鱼池大型植物危害及大型植物与浮游植物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东灵山辽东栎林植物生态场研究
    丛沛桐, 于景华, 赵则海, 祖元刚
    2001, 21(1):  147-151. 
    摘要 ( 470 )   PDF (288KB) ( 3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能量学原理, 提出了一套植物生态场计算方法, 并用于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物种相互作用研究。经计算, 辽东栎种群生态场作用半径为15m, 大叶白蜡-胡枝子种群间生态干涉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
    陕北白桦个体生长过程的谐波分析
    张社奇, 张文辉, 雷瑞德, 钱克红
    2001, 21(1):  152-156. 
    摘要 ( 390 )   PDF (216KB) ( 3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波谱分析方法中的谐波分析原理, 对陕北白桦个体生长过程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分析。结果表明:白桦个体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动态波动规律与Logistic 模型不完全相同, 树高在20 年后与Logistic 模型吻合, 胸径整个过程均不吻合, 但材积生长与Logistic 模型基本一致;应用波谱分析方法分析树木生长过程的动态规律, 比Logistic 模型更准确。
    辽东栎林乔木种群龄级结构动态的量化分析
    赵则海, 丛沛桐, 祖元刚, 张文辉, 陈伯林
    2001, 21(1):  157-160. 
    摘要 ( 483 )   PDF (188KB) ( 4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分形维数对样带内乔木种群的龄级结构进行研究, 探讨了植物种群龄级结构动态干扰条件下的敏感性, 进行了种群龄级结构的稳定、衰退、增长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带各地段辽东栎种群均为优势种群, 各龄级个体空间占据能力强于其它种群;大叶白蜡种群的龄级随海拔升高趋于丰富、五角枫种群的龄级趋于单一。所有乔木种群的龄级结构均为年轻的增长型, 种群增长性(Vpi)、干扰敏感性大小差异很大, 与龄级数量和空间分布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