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2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0-12-15
    论文
    绣线菊属二新种
    王铁娟, 赵一之
    2000, 20(4):  361-364. 
    摘要 ( 558 )   PDF (175KB) ( 3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灌木,高约1m。枝条圆柱形,褐色,具灰色条状剥落的树皮;幼枝褐色或紫褐色,密被短柔毛;冬芽卵形,先端急尖或钝,具数枚褐色鳞片,外面被短柔毛。叶倒卵形或矩圆形,长6~24mm,宽3~12m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或狭楔形,全缘或先端具3~7齿,上面疏被短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羽状脉上面凹陷,下面凸起;叶柄长1~2mm,密被短柔毛。
    峨眉山天南星属一新种
    祝正银, 闵伯清
    2000, 20(4):  365-366. 
    摘要 ( 568 )   PDF (94KB) ( 2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年生草本,高15~25cm。根状茎横或近直立,圆柱形,长5~7cm,粗2~2.5cm,具不明显的环纹及稀疏的根。鳞叶2(~3)枚,膜质,卵状披针形,长3~8cm,先端急尖,下部联合成筒状。叶2枚,鸟足状分裂,裂片5(~6),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先端尾状渐尖,具1~2cm的线形长尾,基部钝或渐狭,上面深绿色,背面淡白色,侧脉斜伸,距边缘3~4mm处汇合;中裂片长14~16cm,宽5~8cm,小叶柄长1~2cm;其余侧裂片向外渐小,具柄或无柄,最外的长7~11cm,宽2~5cm,有时更小;叶柄圆柱形,长15~18cm,黑色或黄绿色,具白色或粉红色斑块。花序柄为叶柄长的1/3~1/4或更短,通常长5~8cm,黄白色,具紫色斑块。佛焰苞全长5.5~5cm,紫色或紫黑色,具少数淡黄色斑块,管部圆柱形,长3~4cm,粗1.2~1.6cm,喉部稍收缩,倾斜状,决不外卷;檐部舟状,展开后呈卵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3cm,宽1.5~2cm,先端具长15~18cm的线状长尾。
    中国苋科一新分布
    何家庆
    2000, 20(4):  367-368. 
    摘要 ( 505 )   PDF (100KB) ( 2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表了作者在皖北植物资源调查中采集到的1500余号标本,经研究鉴定发现,中国苋科一新分布,阿尔维长序苋(D. arvensis Forsk.)文中所及标本,存安徽大学资源植物标本室。
    关于窄膜棘豆(Oxytropis moellendorffii Bunge)(豆科)的分类学研究
    刘莲芬, 钱关泽, 张永忠
    2000, 20(4):  369-371. 
    摘要 ( 425 )   PDF (136KB) ( 5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对窄膜棘豆(Oxytropis moellendorffii Bunge)的分类学处理提出了新的观点:通过对原产地标本、资料的研究,认为五台山棘豆(O. wutaiensis Tatewakiet Hurusawa)实际上是窄膜棘豆(O. moellendorffii Bunge),对其变种(O. wutaiensis Tatew akiet Hurusaw a var. glabrata Tatewaki et Hurusawa)也进行了归并;另外本文中发表一个新等级——西灵山棘豆(O. moellendorffii Bunge var. sylinchanensis(Franch.)G.Z.Qian)。
    鹅观草属部分种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蔡联炳
    2000, 20(4):  372-378. 
    摘要 ( 408 )   PDF (402KB) ( 4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过去叶表皮实验的基础上,本文从鹅观草属不同组、系中新增解剖了16个有代表性的种。根据这些种叶片反映的表皮微形态特征,进一步证实了鹅观草属共族分属以及属下类群划分的正确性,揭示了属中各主要类群的演化水平和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最后表明:鹅观草属的半颖组最原始,在系统发育中它可能既派生了较进化的小颖组和大颖组,又派生了最进化的长颖组;在大颖组中,齿草系较原始,纤毛草系较进化,宽叶草系最进化,纤毛草系和宽叶草系可能相继起生于齿草系。并且,鹅观草属的这种进化关系同过去细胞学和形态学提供的证据是基本一致的。
    宽叶金粟兰(Chloranthus henryi Hemsl.)雄蕊形态变异比较及其系统发生意义
    王跃华, 杨科
    2000, 20(4):  379-384. 
    摘要 ( 633 )   PDF (306KB) ( 4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滇东北宽叶金粟兰(Chloranthus henryi Hemsl.)居群植物花序发育、传粉及结实率等观察显示,其顶生花序在地下芽中分化,雄蕊具明显伸长的3个药隔和4个药室;而侧生2、3级花序在地上叶腋中分化,其雄蕊药隔缩短、仅具2个药室,并呈现系列简化变异。传粉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该植物不需要昆虫传粉正常开花结实。可推测这种雄蕊简化是该植物自花授粉可育形成后的一种结构简化适应。而多穗金粟兰(Chloranthus multistachys)可能是宽叶金粟兰发育后期的个体。
    单性木兰花粉壁超微结构的研究
    席以珍, 张玉龙, 林祁, 曾庆文
    2000, 20(4):  385-388. 
    摘要 ( 399 )   PDF (239KB) ( 3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首次报道单性木兰花粉的形态特征和外壁超微结构。花粉外部形态与木兰科各属特征一致,表明单性木兰花粉的原始性。但花粉外壁超微结构显示其外壁表面具皱波状纹饰;覆盖层波浪状,具稀疏的小穿孔;柱状层很薄,小柱典型,直立,短而细。外壁超微结构表明单性木兰属在木兰亚族中是一个较进化的属。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资料揭示出单性木兰在植物分类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学术价值。
    有斑渥丹开花结实的初步研究
    杨利平
    2000, 20(4):  389-394. 
    摘要 ( 543 )   PDF (223KB) ( 3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斑渥丹(Lilium concolor Salisb. var. pulchellum(Fisch.)Regel)每蒴果含成熟种子33~208粒,种子千粒重3.5g,发芽率(65.0±3.8)%,种子寿命2年。在试验圃地中, 2年实生植株开始开花,每株一朵,开花率56.6%,花部畸形严重,畸形率66.7%,其中花冠畸形率16.7%,雌蕊退化率20.0%,结实率20.0%,每果平均含成熟种子75粒;三年实生植株全部开花,每株1~3朵,花冠正常,雌蕊退化率35.1%,结实率62.1%,每果平均含成熟种子107.3粒。有斑渥丹花部变异,特别是雌蕊退化,可能是在栽培条件下的一种有利于种群延续的适应。
    木本植物种子综合特征与催芽促进类型相关性的研究
    周德本, 梁鸣, 张悦, 沈光
    2000, 20(4):  395-401. 
    摘要 ( 516 )   PDF (274KB) ( 7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木本植物种子的形态、解剖特征、大小、科属与催芽促进类型之间存在着五种相关性,即无胚乳的胚根裸露型种子——用低温或低温层积(0~5℃)处理;胚未分化或极细小或深休眠的种子——用低温(0~10℃)与高中温相结合处理;硬实种子及种皮障碍型种子——用热沸水浸种、化学药剂、机械破碎、干湿交替、细菌侵入、隔年埋藏等处理方法;小粒型种子——直播、变温或激素处理;直播即可发芽的种子——常温下(10~25℃)时,满足其必要的水分、空气等条件即可萌发。很多试验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
    中国东北蒿属龙蒿组植物核型研究
    王凌诗
    2000, 20(4):  402-410. 
    摘要 ( 433 )   PDF (496KB) ( 3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了东北蒿属龙蒿组10个分类群植物的核型。核型公式分别为:龙蒿(Artemisia dracunculus L.)(2n)=4x=36=28m+8sm;猪毛蒿(A. scoparia Waldst.et Kit.(2n)=2x=16=12m+4sm;盐蒿(A. halodendron Turcz.ex Bess.)(2n)=4x=36=30m+4sm+2st;光沙蒿(A. oxycephala Kitag. var. oxycephala)(2n)=4x=36=28m+6sm+2st;兴凯光沙蒿(A. oxycephala Kitag. var. xingkaiensis G.Y.Zhang)(2n)=4x=36=28m+6sm+2st;山海光沙蒿(A. oxycephala Kitag. var. shanhaiensis G.Y.Zhang)(2n)=4x=36=2M+28m+4sm+2st;太阳光沙蒿(A. oxycephala Kitag. var. taiyangensis G.Y.Zhang)(2n)=4x=36=28m+6sm+2st;柔毛蒿(A. pubescens Ledeb. var. pubescens)(2n)=4x=36=28m+6sm+2st;大头柔毛蒿(A. pubescens Ledeb. var. gebleriana(Bess.)Y.R.Lin)(2n)=4x=36=28m+6sm+2st;塔河柔毛蒿(A. pubescens Ledeb. var. taheensis G.Y.Zhang)(2n)=4x=36=28m+6sm+2st;核型类型均为2A型。
    裂叶沙参气孔行为与光合蒸腾特性通径分析
    马书荣, 吴双秀, 吴宇, 阎秀峰, 祖元刚
    2000, 20(4):  411-415. 
    摘要 ( 528 )   PDF (194KB) ( 3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分析方法,对不同海拔高度裂叶沙参(Adenophora lobophylla)气孔行为与光合、蒸腾特性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气孔行为对光合、蒸腾均缺乏显著的相关性,说明裂叶沙参光合、蒸腾作用的气孔控制不显著;裂叶沙参叶片气孔开度直接影响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对裂叶沙参蒸腾速率影响较大。
    荞麦愈伤组织分化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关系的研究
    郝建平, 裴雁曦, 曲运波
    2000, 20(4):  416-419. 
    摘要 ( 421 )   PDF (178KB) ( 2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附加不同外源激素的培养基中,龙山荞的子叶愈伤组织表现出不同的分化状态:(1)不分化;(2)分化根;(3)分化芽;(4)分化全苗。四种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相对比值为1:1.47:5.95:7.78,并且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也存在明显差异。酶带4'为分化愈伤组织所特有;酶带2'为未分化和分化愈伤组织所共有;在分化根和未分化愈伤组织中缺少酶带1';未分化愈伤组织比分化愈伤组织多出酶带3'。
    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转化胡卢巴的研究
    黄永红, 尤凤丽, 孔若东, 王付德, 汪清胤, 付桂荣, 黄永芬
    2000, 20(4):  420-426. 
    摘要 ( 551 )   PDF (281KB) ( 3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含有生长素诱导的小分子RNA启动子与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的融合基因(pSAUR-ipt)的Ti质粒作为供体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导入胡卢巴中。D1、D2代植株经Southern杂交检测,有杂交带出现,获得了转基因胡卢巴。对转基因胡卢巴D3、D4和D5代进行了生理生化指标及田间性状分析,发现转基因胡卢巴与CK相比有植株略矮、分枝数增多、双角数增多等表型变化,D4代叶绿素含量、半乳甘露聚糖含量增加,D5代可溶性蛋白和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它们都与产量呈正相关性。从而证明了pSAUR-ipt基因已导入胡卢巴中。
    等离子体浸没N+注入豌豆种子的生长发育效应初报
    杜兰芳, 郁达, 卢祥云, 吴美萍, 潘重光
    2000, 20(4):  427-432. 
    摘要 ( 403 )   PDF (223KB) ( 2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就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豌豆休眠种子后,对其生长发育的遗传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种子的萌发率明显下降,出苗、生长发育均呈滞后现象,且降低了株高。20min为半致死剂量。提出等离子体浸设离子注入可以作为诱变育种的一种经济、有效的诱变方法。
    碱法提取喜树碱工艺的研究
    王洋, 于涛, 张玉红, 祖元刚
    2000, 20(4):  433-437. 
    摘要 ( 508 )   PDF (193KB) ( 3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以稀NaOH溶液为溶剂从喜树果实中提取喜树碱的工艺条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为0.3%,NaOH溶液用量16ml/g原料·次,提取时间为3~4h,提取温度为室温。
    东灵山辽东栎群落演替的连续时间马尔可夫过程研究
    丛沛桐, 赵则海, 张文辉, 史军, 祖元刚
    2000, 20(4):  438-443. 
    摘要 ( 492 )   PDF (235KB) ( 3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连续时间马尔可夫方法研究了北京东灵山辽东栎群落的演替过程,在综合考虑影响因子、物种构成和年龄分布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辽东栎群落演替的马尔可夫模型,模拟出了辽东栎群落演替的主要趋势。
    穿龙薯蓣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李景华, 王化田, 张成军
    2000, 20(4):  444-449. 
    摘要 ( 466 )   PDF (225KB) ( 3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的野生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年龄结构的调查,编制出了其野生种群的静态生命表。结果表明:3~15年间,死亡率非常低。而15年之后,特别是25年之后的死亡率明显升高;年龄结构,在30年之前,各龄级的株数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规律,而30年之后却偏离了这个规律,表现为各龄级的株数成直线减少;生命期望值在30年之后明显增大。这充分表明了该地区穿龙薯蓣的种群正趋于衰退,该物种日趋濒危。
    人工油松种群生长与生殖分配关系的研究
    王仁忠
    2000, 20(4):  450-457. 
    摘要 ( 485 )   PDF (290KB) ( 2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种群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是植物生殖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本世纪70年代,国外已有大量报道,但国内的研究报道很少。本文在种群水平上研究了人工油松种群一年生雌性枝条和雄性枝条在枝长、直径、叶数、叶生物量、枝生物量及新生枝条在大小孢子球生物量、雌雄枝条长度和生物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一年生枝条除在西方向上雌雄枝条直径差异显著和在东、西方向上雌雄枝条生物量差异显著外,其它处理条件下雌雄枝条在长度、直径、叶数、叶生物量和枝生物量等方面差异均不显著;而对新生枝条的取样分析表明同方向上雌雄枝条在大小孢子球生物量、雌雄枝条长度、雌雄枝条生物量等方面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无论是一年生枝条,还是新生枝条,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其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广西拟赤杨林分类和演替的研究
    王献溥, 李俊清
    2000, 20(4):  458-471. 
    摘要 ( 502 )   PDF (498KB) ( 4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拟赤杨林是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类型,属于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的一个演替阶段,主要见于东部中亚热带地区海拔1300m以下的红壤和黄壤山地山坡中下部环境比较湿润的地方,本文研究划分出3个群丛纲和13个群丛。它向常绿阔叶林恢复的演替趋向,从13个群丛之间的群落外貌,结构和种类组成变化的分析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