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祖述冲. β-环糊精包合红松籽油的制备工艺及生物利用度评价[J]. 植物研究, 2020, 40(2): 314-320. |
[2] |
管睿婷, 刘济明, 王敏, 陈敬忠, 武梦瑶, 童炳丽. 不同天然居群小蓬竹的遗传多样性[J]. 植物研究, 2019, 39(5): 740-751. |
[3] |
张秦徽, 王洪武, 姜国云, 沈光, 王连奎, 李焱龙, 王雷, 王立祥, 李月季, 李蕊, 赵曦阳. 红松半同胞家系变异分析及选择研究[J]. 植物研究, 2019, 39(4): 557-567. |
[4] |
张晶, 寇萍, 秦启萍, 于良, 赵雪莲, 王希清, 杨雨春, 付玉杰. 红松子油中皮诺敛酸的纯化及降脂活性评价[J]. 植物研究, 2019, 39(4): 634-640. |
[5] |
郭文丽, 李义良, 赵奋成, 铁军, 廖仿炎, 钟岁英, 林昌明, 叶威方. 湿加松无性系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J]. 植物研究, 2019, 39(2): 259-266. |
[6] |
刘济明, 管睿婷, 王敏, 陈敬忠, 童炳丽, 武梦瑶. 不同喀斯特小生境中小蓬竹的遗传多样性[J]. 植物研究, 2019, 39(1): 69-77. |
[7] |
蔡年辉, 许玉兰, 王亚楠, 陈诗, 汪梦婷, 李根前. 基于SSR标记的不同优势等级云南松遗传多样性分析[J]. 植物研究, 2019, 39(1): 87-95. |
[8] |
肖遥, 麻文俊, 易飞, 杨桂娟, 王秋霞, 王平, 王军辉. 滇楸种质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及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 植物研究, 2018, 38(6): 843-851. |
[9] |
隋立龙, 王芳, 赵泉湖, 王太坤, 姜鑫, 王君, 陆志民, 杨雨春. 不同林分红松生长与结实性状比较研究[J]. 植物研究, 2018, 38(6): 886-893. |
[10] |
狄林楠, 李新蓉, 宋楠. 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裸果木遗传多样性分析[J]. 植物研究, 2018, 38(5): 725-732. |
[11] |
姜国云, 蒋路平, 宋双林, 王井源, 王淇, 王连福, 张鹏, 赵曦阳. 红松半同胞家系遗传变异分析及果材兼用优良家系选择[J]. 植物研究, 2018, 38(5): 775-784. |
[12] |
刘岩, 毛子军.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系列森林细根生物量的研究[J]. 植物研究, 2018, 38(4): 583-589. |
[13] |
赵光浩, 冷伟伟, 张腾, 许莲顺, 金星, 冯亮, 李宏斌, 赵曦阳. 51个红松子代家系苗期生长变异研究[J]. 植物研究, 2018, 38(4): 590-596. |
[14] |
刘海瑞, 高庆波, 张发起, 邢睿, 迟晓峰, 陈世龙. 基于叶绿体基因序列rbcL-accD研究莛子藨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谱系地理结构[J]. 植物研究, 2018, 38(2): 278-283. |
[15] |
莫迟, 张海啸, 张磊, 侯丹, 张含国. 红松不同杂交组合种实形态与营养成分变异研究[J]. 植物研究, 2017, 37(5): 70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