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高级检索
|
图表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检索系统收录
刊期及更名情况
编委会
投稿中心
征稿简则
定稿要求
自校须知
模板下载
同行评议流程
期刊订阅
出版伦理声明
开放获取声明
联系我们
合作与交流
English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4-06-15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东北云杉属一新变种
聂绍荃, 袁晓颖
2004, 24(2): 129-129.
摘要
(
559
)
PDF
(60KB) (
3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表了东北产云杉属变种,即嫩江云杉(
Picea koraiensis
Nakai var.
nenjiangensis
S.Q.Nie et X.Y.Yuan)
四川女贞属(
Ligustrum
)一新变种
刘建林
2004, 24(2): 130-130.
摘要
(
503
)
PDF
(62KB) (
4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表了女贞属一新变种
四川串珠藻属一新种
谢树莲, 施之新
2004, 24(2): 131-132.
摘要
(
532
)
PDF
(108KB) (
3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表了四川串珠藻属一新种,即彭州串珠藻(
Batrachospermum pengzhouense
S.L.Xieet Z.X.Shi)。
中国黄鹌菜属一新种
赵一之, 马玲
2004, 24(2): 133-134.
摘要
(
543
)
PDF
(101KB) (
3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表了黄鹌菜属一新种。
庙台槭形态特征补遗
姚德生, 任继文, 陈西仓
2004, 24(2): 135-136.
摘要
(
573
)
PDF
(121KB) (
2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庙台槭花部形态特征补遗。
海南岛蕨类植物新资料
董仕勇, 陈珍传, 张宪春
2004, 24(2): 137-140.
摘要
(
561
)
PDF
(204KB) (
4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记录海南蕨类植物新分布15种,这15种植物是毛叶粉背蕨(
Aleuritopteris squamosa
)、光脚短肠蕨(
Allantodia deoderleinii
)、淡绿短肠蕨(
Allantodia virescens
)、台湾车前蕨(
Antrophyum formosanum
)、岭南铁角蕨(
Asplenium sampsonii
)、薄叶阴地蕨(
Botrychium daucifolium
)、黑足鳞毛蕨(
Dryopteris fuscipes
)、太平鳞毛蕨(
Dryopteris pacifica
)、爪哇鳞始蕨(
Lindsaeajavanensis
)、黑鳞剑蕨(
Loxogramme assimilis
)、网脉海金沙(
Lygodium subareolatum
)、三轴凤尾蕨(
Pteris longipes
)、翠绿凤尾蕨(
Pteris longipinnula
)、布郎卷柏(
Selaginella braunii
)和高雄卷柏(
Selaginella repanda
)。海南现有蕨类植物已达到约450种(包括变种)。
丁香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起源演化
崔洪霞, 蒋高明, 臧淑英
2004, 24(2): 141-145.
摘要
(
880
)
PDF
(238KB) (
8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木犀科丁香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日本以及欧洲东南部。中国是丁香属的自然分布中心,丁香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根据植物区系的演化规律,作者认为丁香属起源于中国西南,并以此为中心主要沿中国西南-西北-华北-东北-朝鲜半岛-日本和中国西南-中亚-欧洲的路径散布。近缘种之间存在着遥远的地理隔离,中国原产的华丁香与分布在我国西北及中亚的花叶丁香、欧洲特有种欧洲丁香均为近缘种,表明欧洲丁香的散布与中国西北的种类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分子生物学试验表明羽叶性状是演化中的过渡类型,在研究该属系统演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化石记录华北紫丁香在中新世时的华中地区已有存在,说明该属至少在中新世时完成了由西南向华中的演化、辐射。
深圳市大鹏半岛蕨类植物区系及其生态特点
秦新生, 张永夏, 严岳鸿, 田怀珍, 邢福武
2004, 24(2): 146-151.
摘要
(
462
)
PDF
(264KB) (
6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圳市大鹏半岛的蕨类植物共有105种,它们隶属于35科、65属。其中含5种以上的科有水龙骨科(Dryopteridaceae)、金星蕨科(Thely pteridaceae)、凤尾蕨科(Pteridaceae)、卷柏科(Selaginellaceae)、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蹄盖蕨科(Athy riaceae)、铁角蕨科(Aspleniaceae)、鳞始蕨科(Lindsaeaceae)。其区系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科、属、种的分布区类型均以热带至亚热带为主,分别占总科数的54.26%,总属数的92.86%以及总种数的70.87%。单属科和单种属的比例较高,分别占总科数的54.26%,总属数的69.23%。按生长基质的不同,将大鹏半岛的蕨类植物划为土生、石生、水生和附生四种生态类型,其中以土生类型为主。
辽宁医巫闾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曹伟, 刘云龙, 朱彩霞, 于兴华, 宋殿云, 任启昌
2004, 24(2): 152-157.
摘要
(
482
)
PDF
(266KB) (
4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巫闾山约有野生种子植物718种,隶属于94科362属之中。依据它们的现代分布,这些种被归纳成23个分布区类型和20个亚型。研究表明,医巫闾山植物区系属于温带性质,但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与热带相联系的历史渊源。本区系地理联系广泛,尤以与东亚地区特别是与日本的联系较为密切,其次则是与北温带的联系,并且这些成分构成本区系种类组成的主体。
黑龙江桦木科植物导管分子解剖学研究
张大维, 石福臣
2004, 24(2): 158-161.
摘要
(
558
)
PDF
(413KB) (
6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扫描电镜,对黑龙江省桦木科(Betulaceae)植物4属(赤杨属(
Alnus
)桦木属(
Betula
)鹅耳枥属(
Carpinus
)榛属(
Corylus
))15种4个变种3个变型的导管分子的管腔微形态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科植物在导管管腔的长度,管腔宽度上都有较大的差别;纹孔为具缘纹孔;纹孔的排列方式上,除少数种外均为互列式纹孔式;管间纹孔成群分布,且绝大部分呈现出规则的形状;在成群分布的纹孔内或边缘区域,有圆形点状突出物或由大小不同的孔做成的网状突出物,在该科中普遍存在。探讨导管分子管腔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导管分子形态进化的生态适应。
人工林青梅木材构造的初步研究
邢勇
2004, 24(2): 162-165.
摘要
(
419
)
PDF
(294KB) (
3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剖了人工林青梅木材。用切片、显微摄影的方法,通过观测,得到如下结果:⑴导管、木纤维、轴向薄壁组织和射线薄壁组织的比例相近,但木纤维最多。⑵管孔数目随生长轮数的增加而减少,而导管切向直径却增加。⑶树木的实际生长年龄比生长轮数少得多。⑷木材解剖特征的演化不均一。同时,对木材性质与构造的关系、解剖特征的系统发育、木材生长的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火红拟孔蜂蜂体携带花粉形态的研究
高艳春, 张丽香, 刘强, 王振兴, 王平平
2004, 24(2): 166-169.
摘要
(
385
)
PDF
(506KB) (
3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野外调查火红拟孔蜂采访植物种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火红拟孔蜂采访植物及雌蜂腹毛刷上携带花粉的形态。结果表明该蜂采访植物有20多种,其中蜂体携带花粉种类有14种,还有7种未能确定到种;远多于直接观察到采访的植物(10种)种类。蜂体花粉包括蒺藜科、豆科、藜科、旋花科、百合科、胡颓子科等,花粉形态长球形、近球形、三角形、扣合状等4种类型;纹饰包括网状、穴状、条纹状、颗粒状、脑纹状5种纹饰类型。蜂体花粉中的比例以四合木最大;说明对濒危植物四合木的异花授粉具重要意义。
濒危植物七子花繁殖器官的形态及其变异
边才苗, 金则新, 李钧敏
2004, 24(2): 170-174.
摘要
(
540
)
PDF
(309KB) (
3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国家2级保护植物七子花(
Heptacodium miconioides
)的繁殖器官的形态及其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种群A的生境恶劣,花枝的开花数少,结实状况不及种群B,但因仅开基轮花的花序比例低和开三轮花的花序比例高,果实和种子的变异较大;而种群B的生境条件好,开花结实有明显的改善,但成熟种子的胚发育也不完全,且种子的最大值(由花序Ⅰ产生)不及种群A。说明七子花更适合于生境恶劣的条件下生长。另外,整枝疏花可以改善其结实状况,但效果不显著,说明七子花自身的营养调节能力差。因此,有性生殖障碍是七子花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要消除这种障碍必须研究种群的生态适应机制和种质的更新。
东北19种禾本科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马玉心, 李强, 崔大练
2004, 24(2): 175-178.
摘要
(
611
)
PDF
(418KB) (
5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了禾本科19种植物的花粉形态。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花粉的形态、表面饰纹、萌发孔的许多特征进行了观察。总结了禾本科植物花粉形态的类型及萌发孔的特征。
常春藤在室内生长适宜光照范围的研究
岳桦, 谭帅, 林蕊
2004, 24(2): 179-183.
摘要
(
789
)
PDF
(217KB) (
6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常春藤(
Hedera helix
)适宜生长的光照范围问题。根据光的分布,选择房间内具有代表性的光区进行栽培试验。在18~28℃,RH31%~70%条件下。经栽培80 d后,用LI-6400测定其不同光强下的光合特性,计算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同时测定不同试验区的叶面积、叶片数的生长量。结果表明:常春藤在18~28℃及RH31%~70%室内条件下,光照为大于3.1至小于834.3 μmol·m
-2
·s
-1
(155~41 715 lx)可以生长。
栽培条叶龙胆根中龙胆苦苷含量差异的研究
关旸, 王臣, 李业欣, 徐娜, 刘鸣远
2004, 24(2): 184-186.
摘要
(
454
)
PDF
(147KB) (
4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栽培条叶龙胆根中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表明:花末期(9月3日)龙胆苦苷含量高于果期(9月18日)和枯萎期(10月10日);同一根系中二龄根的含量显著高于一龄根;有性后代个体之间龙胆苦苷含量差异显著,对条叶龙胆进行高含量育种研究是可行的。
不同激素对花生离体分化的影响
梁丽琨, 林荣双, 由翠荣, 王庆华, 肖显华
2004, 24(2): 187-196.
摘要
(
441
)
PDF
(323KB) (
3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TDZ和2,4-D等激素在花生成熟胚外植体分化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生成熟胚3~5 d龄实生苗的幼叶和胚轴在低浓度TDZ的诱导下,可分化产生高频不定芽和少量体细胞胚,转到无激素MS培养基或MS+BA 0.5 mg/L+NAA 0.4 mg/L的培养基后形成丛生苗。丛生苗分离后转入含1/2 MS (大量元素)+IBA 0.4 mg/L的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可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幼叶分化率高于胚轴,但胚轴分化成苗速度快。无菌水浸泡16~24 h的胚轴在5~30 mg/L 2,4-D的诱导下,分化产生低频不定芽;而胚叶则产生高频体细胞胚,但畸形较严重。
低温胁迫对不同物候期细叶杜香的生理影响
刘金文, 沙伟, 王艳君
2004, 24(2): 197-200.
摘要
(
5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4℃低温胁迫下,不同物候期细叶杜香(
Ledum palustre
L.subsp.
decumdens
)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水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物候期的细叶杜香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机制不相同。萌发期细叶杜香抗逆性强,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在低温胁迫过程中上升且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生殖期和营养期细叶杜香抗逆性较弱,三者含量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先下降,低温适应机制形成后逐渐升高。三个物候期的细叶杜香含水量维持在恒定水平,束缚水(Wd)含量升高。
环境影响因子对玉米芽中辅酶Q
10
含量的影响
吕欣, 庞海河, 史权, 薛艳华, 唐中华, 付玉杰
2004, 24(2): 201-203.
摘要
(
458
)
PDF
(158KB) (
3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了玉米芽中影响辅酶Q
10
含量的环境因子以及辅酶Q
10
的提取新方法。结果表明:光和水环境因子影响较大,在受到水或光因子胁迫时,玉米芽中辅酶Q
10
有较明显的增长趋势;玉米芽中辅酶Q
10
的初步提取方法为采用70%乙醇同鲜活玉米芽混合进行鲜磨匀浆萃取,固液分离后残渣再用氯仿超声提取3次为最佳提取方法。
天然红松遗传多样性在时间尺度上变化的RAPD分析
张恒庆, 刘德利, 金荣一, 吕建洲, 王青
2004, 24(2): 204-210.
摘要
(
419
)
PDF
(322KB) (
4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RAPD技术对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天然红松(
Pinus koraiensis
)种群在时间尺度上的遗传多样性变化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选择树龄为1~100 a的红松个体,每10 a为1个龄级,共采集样本245个。10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61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50个,多态位点比率为81.97%。Shannon指数龄级间遗传多样性占总多样性的16.43%,Nei指数龄级间遗传分化为13.64%,两种指数都表明,红松在时间尺度上的遗传分化比空间尺度的低,红松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龄级内。本研究结果证实,凉水保护区内的红松遗传多样性在近100 a的时间内出现过大小两次波动,目前该地区的红松遗传多样性正处于上升时期;历史上小规模的采伐虽然暂时降低了红松的遗传多样性,但由于保护区的及时建立,红松的遗传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的恢复。
转录因子DREB1A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李晶, 朱延明, 李杰
2004, 24(2): 211-214.
摘要
(
535
)
PDF
(214KB) (
4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转录因子DREB1A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从低温处理的拟南芥总RNA中扩增出DREB1A基因的全长c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 T-vector中。经测序证明该片段与GenBank上报道的序列具有99.8%的同源性。2个碱基的置换导致了一处氨基酸的差异,但这一氨基酸并不在基因的功能结构域上,推测其不会影响基因功能。以植物表达载体pBch为基础,构建了由组成型启动子35S调控的DREB1A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DR35S,为利用DREB1A基因改良植物抗逆性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国山杨与美洲山杨杂交育种的研究
李开隆, 周光达, 杨传平, 刘桂丰, 邢亚娟
2004, 24(2): 215-219.
摘要
(
565
)
PDF
(217KB) (
3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采用山杨7个种源11株优树与美洲山杨8个优树进行杂交,共进行88个组合,其中46个杂交获得成功,进行播种育苗,建立子代测定林。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山杨作母本时,以苇河种源较好;美洲山杨作父本时T-32-57和T-28-56较好,其它亲本的杂交组合尚需进一步观察。而在部分山杨与美洲山杨杂交种无性系试验林中,Id42-3、Gd42-1、Ca42-1和Bd44-1生长速度快、光合能力较强,抗病虫能力强,是有希望的杂交种。
东北主要绿化树种对大气中砷吸收能力的研究
穆立蔷, 孙海燕, 祝宁
2004, 24(2): 220-226.
摘要
(
431
)
PDF
(149KB) (
4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了30种东北主要绿化树种对大气中砷的吸收量。结果表明:这些树种均对砷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并且不同绿化树种的吸砷量有明显的差异,对砷吸收量高的树种有杏、榆树、垂枝榆和黄菠萝,可以作为砷污染较严重地区的绿化树种。另外在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相似的地区,不同树种吸砷量也有很大的差异。
河北省绢藓属(
Entodon
)植物的分类与地理分布
赵建成, 李琳, 王晓蕊
2004, 24(2): 227-239.
摘要
(
509
)
PDF
(482KB) (
5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研究文献和标本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绢藓属(
Entodon
C.Muell.)植物在中国以及在河北省的研究背景。对采自河北省的210余号绢藓属植物标本进行了研究鉴定,整理出河北省绢藓属植物14种2变种,其中有河北省新记录2种:细疣绢藓(
Entodon verruculosus
)和中华绢藓(
E.smaragdinus
)。按照吴征镒先生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划分原则
[1]
,河北省绢藓属植物可划分为4个类型,其中,密叶绢藓短柄变种(
E.compressus
var.
zikaiwiensis
)、亮叶绢藓(
E.aeruginosus
)、陕西绢藓(
E.schensianus
)、中华绢藓、短柄绢藓(
E.micropodus
)、和细疣绢藓6种为中国特有分布。作者根据标本编制了河北省绢藓属植物分种检索表,并概述了每一种的生境、识别特征和地理分布。最后,对河北省绢藓属植物地理分布的特点进行了简要讨论。
朱桔Mn-SOD的纯化、鉴定及浓度梯度胶电泳在其中的应用
程光宇, 吴国荣, 储慧君
2004, 24(2): 240-244.
摘要
(
398
)
PDF
(246KB) (
4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朱桔叶中存在Mn-SOD、Fe-SOD和CuZn-SOD三种类型,在10%的PAGE中有三条活性带,其中Mn-SOD的Rf值大于Fe-SOD与CuZn-SOD
1
的Rf值相同;在4%~35%的梯度胶电泳中有四条活性带,而Mn-SOD的R
f
值最小,表明该酶带有较高的电荷密度。Mn-SOD占总活性的20%左右,已被纯化到均一程度。该酶的比活性为1 249 U/mg,分子量和亚基分子量分别为54.0 kD和26.6 kD,在紫外区最大吸收值为280 nm,在95℃处理15 min仍保留了46%的酶活性,等电点为5.06。该酶的活性不被KCN、H
2
O
2
抑制,但对1% SDS和氯仿-乙醇液敏感。
离体条件下暴马丁香切开种子的萌发
刘华英, 沈海龙, 黄剑, 王红梅, 邢朝斌
2004, 24(2): 245-247.
摘要
(
586
)
PDF
(153KB) (
5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别以三种催芽处理10、20、40 d的暴马丁香种子进行离体培养试验,对种子做三种切割处理,中间切、两端切和完整种子。结果表明:采用切开种子的方法进行离体培养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中间切种子的萌发最好,且在培养10 d后发芽率即达到最高值;经过40 d催芽处理的种子优于未经催芽和只进行20 d催芽处理的种子;切开种子以MS培养基附加5 mg/L BA或5 mg/LBA+0.1 mg/L IBA为最适培养基。
山西省种子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王翠红, 张金屯, 上官铁梁
2004, 24(2): 248-253.
摘要
(
445
)
PDF
(263KB) (
4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典范对应分析(CCA)对山西省12个区域的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区系地理成分的分析表明,全省种子植物多样性格局可分为3类:第1类为山西省西部和北部山地,热量相对较低,海拔较高,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小生境类型较多,分类强度大,区系成分中以北温带、旧世界温带属占绝对优势。第2类为山西中部地区,地势相对较低,水热条件中等,北温带成分仍为优势种,但旧世界温带分布属和泛热带分布属的比例增加。第3类为山西南部和东南部山区,降水量相对较高,但温度也高,蒸发量大,属的区系成分中以北温带成分为优势,但第二优势成分为泛热带亚洲成分,与前2类地区相比,热带成分明显增加。
论世界遗产地和生物圈保护区的关系
王献溥, 郭柯
2004, 24(2): 254-256.
摘要
(
581
)
PDF
(147KB) (
5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世界遗产地和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都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主持下制定的,主要目的都在于保护世界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彼此之间究竞有何异同,人们或许并不十分清楚,特别是许多生物圈保护区也包括在世界遗产名录中,这就常常造成某种混淆。实际上,两者具有不同的目的、目标、法律依据和管理原则,不应该有所混淆。本文就拟简略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供有关方面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