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4-09-15
    论文
    峨眉山旋花科植物一新种
    祝正银
    2004, 24(3):  257-258. 
    摘要 ( 489 )   PDF (126KB) ( 3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四川峨眉山旋花科(甘薯属)一新种,即峨眉薯。
    海南岛润楠属一新种
    符国瑷, 洪小江
    2004, 24(3):  259-260. 
    摘要 ( 529 )   PDF (109KB) ( 3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海南润楠属(樟科)一新种,即文昌润楠
    中国玉兰属两新种
    傅大立, 田国行, 赵天榜, 陈志秀
    2004, 24(3):  261-264. 
    摘要 ( 607 )   PDF (219KB) ( 3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中国木兰科玉兰属两新种,奇叶玉兰(Yulania mirifolia D.L.Fu,T B Zhao etZ.X.Chen,sp.nov.)和青皮玉兰(Yulania viridula D.L.Fu,T B Zhao et G.H.Tian,sp.nov.)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情况,并与近缘种进行了比较。
    中国一种新归化植物--菱叶苋
    李振宇
    2004, 24(3):  265-266. 
    摘要 ( 559 )   PDF (103KB) ( 4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中国新记录种--菱叶苋(Amaranthus standleyanus Parodi ex Covas),该种原产阿根廷,近来成为北京地区一种归化杂草。
    吉林省蓝藻门星球藻属(Asterocapsa)一新种
    范亚军, 肖洪兴
    2004, 24(3):  267-268. 
    摘要 ( 551 )   PDF (125KB) ( 2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吉林省蓝藻门星球藻属一新种:锈色星球藻(Asterocapsa rubiginosa sp.nov.)。
    锐裂钱袋苔及其2个新异名
    吴玉环, 高谦
    2004, 24(3):  269-270. 
    摘要 ( 460 )   PDF (108KB) ( 5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中国吉林长白山产苔类全萼苔科无齿全萼苔(Gynmomitrium uncrenulatum C.Gaoet K.C.Chang)和锐裂钱袋苔小叶变种(Marsupella commutata var.microfolia K.C.Chang)的模式标本进行了研究,对比发现无齿全萼苔和锐裂钱袋苔小叶变种与锐裂钱袋苔特征相一致,将其处理为锐裂钱袋苔的异名。
    江苏省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
    常缨, 强胜
    2004, 24(3):  271-271. 
    摘要 ( 518 )   PDF (66KB) ( 5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了江苏省新记录的两种蕨类植物,分属1科,2属。
    江西木兰科植物修订
    林新春, 俞志雄
    2004, 24(3):  272-273. 
    摘要 ( 406 )   PDF (113KB) ( 4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野外采集及标本的整理鉴定,对江西木兰科植物进行了修订,归并了3个学名,即将落叶木莲组(Manglietia Sect.Decidua Q.Y.Zheng)并入华木莲属(Sinomanglietia Z.X.Yu),将Manglietia Decidua Q.Y.Zheng并入Sinomanglietia glauca Z.X.Yu et Q.Y.Zheng,将江西含笑(Michelia jiangxiensis Chang et B.L.Chen)并入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 Dandy)。至此,确认江西产木兰科植物7属22种1亚种。
    西藏蕨类植物增补(II)
    张宪春, 沈哲昊, 董仕勇
    2004, 24(3):  274-277. 
    摘要 ( 716 )   PDF (196KB) ( 3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了8种蕨类植物为西藏新记录,并讨论了西藏蕨类植物的区系特点和分类问题。
    胡杨、灰叶胡杨花空间分布及数量特征研究
    刘建平, 周正立, 李志军, 龚卫江, 高山, 于军
    2004, 24(3):  278-283. 
    摘要 ( 463 )   PDF (314KB) ( 3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不同居群的胡杨、灰叶胡杨花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胡杨还是灰叶胡杨,其雄树的树高、最低花位、集花区下限、集花区上限、最高花位皆低于雌树,并且雌株与雄株的花序分布范围亦有着较大的重叠区域。在树体上,雄花序主要分布在树冠的中部,上部次之,下部最少;雌花序主要分布在树冠的上部,中部次之,下部最少。胡杨的单株花序量、花朵花药数、花药花粉量和花序花粉量均小于灰叶胡杨,而花序花朵数胡杨雄树的小于灰叶胡杨,雌树的大于灰叶胡杨。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居群胡杨的单株花序量、花序花朵数与花药花粉量是相对稳定的,而灰叶胡杨仅雄树的单株花序量是稳定的。
    皖南山区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
    陈明林, 张小平, 孙影芝
    2004, 24(3):  284-291. 
    摘要 ( 459 )   PDF (402KB) ( 4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皖南山区地形复杂,生境多样,有维管植物2 342种、隶属198科913属。本区植被水平地带从北到南植被组成日趋复杂,南方成分和蕨类植物明显增多,阔叶林常见,但均呈小块状分布,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面积逐渐减小,常绿阔叶林面积随之增大。垂直分布明显,从下至上依次是农耕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山地灌丛或山地草甸,基带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推测其原始植被更是如此,并随着纬度的升高,其植被类型分布的上限随之降低。科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亚热带、热带-温带分布占优势,其科的分布类型分别占31.8%与23.6%;属的分布区类型显示温带分布占50.7%处于优势,热带分布占36.6%,其中北温带和泛热带成分各自占了19.6%与18.6%,科属统计数据的差异性,以及本区草本植物含59.0%占优势等,都显示本区区系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双重性质,说明皖南山区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重要地带。皖南山区古老成分众多,有单种科3科,单种属和寡种属丰富,各有65与133属,分占总属数的7.1%与14.6%。特有属、种众多,有特有属29个,占总属数的3.5%,低于全国特有属所占比例7.1%,有安徽特有被子植物25种,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特有蕨类4种,被子植物81种。本区还蕴藏丰富的食用、药用、工业与观赏用等经济植物,但一些种特别是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正逐渐减少,应加大保护力度。
    鹅凰嶂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的初步研究
    王发国, 叶华谷, 叶育石, 周联选
    2004, 24(3):  292-296. 
    摘要 ( 417 )   PDF (231KB) ( 2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初步探讨了广东阳春鹅凰嶂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特点,结果表明:本区有蕨类植物134种(包括变种与变型),隶属于38科72属,优势成分以水龙骨科、金星蕨科、鳞毛蕨科等系统演化上较高级的类群为主。区系单种属较多,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但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主导地位。这些区系特征与本区古老的地质和优越的水热条件密切相关。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翅果油树营养器官结构的研究
    魏学智, 张悦正, 宋东亮
    2004, 24(3):  297-300. 
    摘要 ( 524 )   PDF (529KB) ( 3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研究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 Diels)营养器官的结构,结果表明:根表皮外有2.4~36.7μm的粘液质层,对着韧皮部的内皮层细胞含有黑色物质,与粘液质层的形成有关。茎的皮层中有一层排列整齐紧密的椭圆形细胞,类似于内皮层。髓细胞中含有大量的針晶。次生木质部为典型的环孔材,具有多列同型射线。栅栏组织发达,叶细胞含有大量針晶,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之比为1.96,具有旱生结构特性。
    三色苋气孔发育的研究
    任安祥, 王羽梅, 新居直祜
    2004, 24(3):  301-304. 
    摘要 ( 490 )   PDF (438KB) ( 4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三色苋叶片气孔的分化、密度、老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卫细胞母细胞的分化始于叶长13.8 mm的未展开心叶上,伴随着叶的展开,气孔成熟开孔。叶片气孔的分化是持续进行的,气孔密度的最大值出现在叶长27 mm、叶面积1.18 cm2时。在下部老叶上观察到了气孔的老化和崩溃。
    萝卜CMS不育系与保持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研究
    黄浩, 柳李旺, 陈崇顺, 龚义勤, 宋贤勇, 韦开余
    2004, 24(3):  305-308. 
    摘要 ( 473 )   PDF (603KB) ( 3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A2、A4及其相应保持系B2、B4的小孢子发生与花药壁发育的细胞学特征。结果表明,不育系A2的绒毡层细胞在四分体时期出现异常,小液泡增多,至单核期汇合形成大液泡,绒毡层细胞异常膨大;小孢子外壁染色浅,细胞壁受到破坏,最后与绒毡层一同降解。不育系A4在减数分裂期即表现出异常,绒毡层异常肥大;花药发育后期,小孢子外壁亦染色较浅;绒毡层细胞融合形成细胞团块侵入药室挤压小孢子,两者一同降解。
    八角莲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
    黄衡宇, 马绍宾
    2004, 24(3):  309-312. 
    摘要 ( 350 )   PDF (494KB) ( 4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次报道了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Hance) M.cheng)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的过程。结果:双珠被,多为厚珠心胚珠,少数为假厚珠心,胚珠多为横生,少数为弯生;边缘胎座,子房一室,多胚珠,珠孔由两层珠被共同形成,呈"之"字形;多为单孢原,位于珠心表皮下;偶见2~3个孢原细胞位于珠心表皮下;大孢子母细胞有两种发生方式;直线形大孢子四分体,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蓼型胚囊;成熟胚囊中,二个极核在受精前合并为次生核;三个反足细胞不发达,较早退化;"品"字形卵器极性明显,其中卵细胞与助细胞极性相反;助细胞发达,其丝状器在不同发育时期形态及大小不同,且具吸器功能。
    盐和水分预处理对扶芳藤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赵黎芳, 张金政, 张启翔, 石雷, 鲁韧强
    2004, 24(3):  313-316. 
    摘要 ( 425 )   PDF (202KB) ( 2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定了扶芳藤新品种‘红脉’经不同方式预处理后对幼苗抗寒性的影响,测定了膜脂过氧化水平、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低温胁迫相比,0.1和0.3mol/L NaCl溶液预处理后再经低温胁迫处理,扶芳藤幼苗的膜脂过氧化水平较低、保护酶活性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累积较多,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预处理比不同浓度的PEG溶液预处理对提高扶芳藤的抗寒性更有效。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在不同的逆境中确实存在着交叉适应现象,植物对各种逆境胁迫有着许多相同的生理反应,对各种胁迫的适应性存在某些共同的机制。
    铜绿紫球藻(Porphyridium aerugineum)755培养的研究
    李战, 冯奇俊, 童昱, 王全喜
    2004, 24(3):  317-320. 
    摘要 ( 488 )   PDF (279KB) ( 3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紫球藻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经济微藻,它的生长速率受各种环境因子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光强、光周期、盐度、NaHCO3浓度、葡萄糖浓度、培养方式等因子对铜绿紫球藻(Porphyridium aerugineum)755生长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的培养条件。此外还分析了该藻的吸收光谱,为其培养提供参考数据。
    东北帽儿山地区白桦种群光-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王爱民, 祖元刚
    2004, 24(3):  321-325. 
    摘要 ( 335 )   PDF (158KB) ( 3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东北帽儿山地区白桦(Betula platyphyl la)种群的光-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桦有性种群的实际光合能力和潜在光合能力均大于白桦无性种群(中生生境)(P < 0.05);中生生境白桦的光合能力大于湿生生境(有性种群)(P < 0.05);无论是有性种群还是无性种群,不同年龄(幼苗、幼树、成树)的白桦光合能力均以幼苗阶段最低且光补偿点最高(P < 0.05)。
    盐胁迫下蒙古冰草幼苗生长和离子含量的变化
    王荣华, 石雷, 汤庚国, 梁寅初, 张称意
    2004, 24(3):  326-330. 
    摘要 ( 544 )   PDF (229KB) ( 2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蒙古冰草幼苗后,测定了不同时间胁迫下植株地上部分鲜重和离子含量。结果表明:轻度盐胁迫对蒙古冰草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中度和重度盐胁迫对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分析认为,轻度盐胁迫下蒙古冰草可以将Na+等有害离子截流在根部,抑制其向地上部分的运输,而中度和重度盐胁迫下过多的Na+等有害离子运输到地上代谢活跃部分,限制了对K+、Ca2+等的吸收,造成植株的营养亏缺,从而引起植株的伤害。
    不同浓度海水胁迫对菊芋幼苗生长发育及磷吸收的影响
    隆小华, 刘兆普, 刘玲, 陈铭达, 郑青松
    2004, 24(3):  331-334. 
    摘要 ( 510 )   PDF (230KB) ( 3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抗盐耐海水植物是合理利用和开发海涂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本试验通过不同浓度海水处理研究菊芋幼苗生长发育及对32P吸收利用差异和离子吸收分布的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海水浇灌下,菊芋地上部、地下部、总鲜重及干物质重从CK到50%海水浓度没有明显变化,在75%海水胁迫下显著下降,干物质百分比则为75%海水浇灌的最高;在中等P水平下,地上部在25%海水处理下对32P吸收率最高;随海水浓度增高菊芋幼苗地上部单位干重积累的Na+和Cl-依次增大;而K+与Na+积累情况不同,K+在25%海水胁迫下地上部单位干重积累的最多,其次是50%,CK和75%海水胁迫差不多;地下部单位干重积累的Na+、Cl-和K+情况与地上部单位干重积累的各离子趋势相似。
    栽培措施对龙胆产量及龙胆苦苷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孙海峰, 王喜军, 吴修红, 孟祥才, 周磊, 曲向前
    2004, 24(3):  335-338. 
    摘要 ( 389 )   PDF (186KB) ( 3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给龙胆药材生产提供栽培技术,在不同时间、以不同密度、分不同种苗等级以及在不同的前茬作物地块上移栽粗糙龙胆,秋季采用五点取样法测定产量,采用HPLC测定龙胆苦苷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秋栽、一级种苗移栽、前茬作物为玉米,密度为125株/m2龙胆产量高,且龙胆苦苷含量都超过10.8%,但密度低龙胆有效成分含量高。秋栽、采用一级种苗移栽、轮作、移栽密度为125株/m2可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
    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可育系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朱宏, 王继华, 王同昌
    2004, 24(3):  339-342. 
    摘要 ( 4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育性恢复基因(Rf3)的近等基因系1031-1、S-165和1031-1与S-165之间的正交与反交,创建了四个实验品系(1031-1、S-165、不育品系、反交品系);采用改进的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技术,从发育遗传学的角度,对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可育株旗叶表达的相关蛋白产物进行差异分析。通过对旗叶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发现4个品系有相近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没有相应穗中差异蛋白质的出现。从蛋白质水平上证实了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表达具有器官特异性特征。
    蹄盖蕨科DNA的提取和几种因素对RAPD分析的影响
    张秀英, 范亚文
    2004, 24(3):  343-346. 
    摘要 ( 347 )   PDF (206KB) ( 3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4种蹄盖蕨科植物为材料,对其DNA提取及RAPD分析进行了研究,分别测试了模板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引物浓度、Mg2+浓度、dN TP浓度,确定适合蕨类植物DNA提取和RAPD分析的较理想的扩增条件,为RAPD分析应用于蹄盖蕨科遗传多样性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一种快速有效的741杨离体叶片再生芽方法
    吴双秀, 吴汪黔生, 祖元刚
    2004, 24(3):  347-350. 
    摘要 ( 402 )   PDF (209KB) ( 2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杂交品种741杨(Populus alba(P.davidiana×P.simonii)×P.tomentosa)进行农杆菌介导法转基因的试验中发现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叶片再生芽的方法。首先叶片外植体在培养基I (MS培养基添加0.5 mg/L BA和1.0 mg/L 2,4-D)上培养2~3 d,再转移到培养基SH (MS medium containing 2.0 mg/L of BA and 0.1 mg/L of NAA)上培养10 d,然后再转移到培养基II (MS medium with 0.5 mg/L of BA)上,培养大约5 d之后86.7%的叶片外植体产生的芽,每片叶片外植体(1 cm×1 cm)可产生40~50个芽。但是,如果叶片外植体在培养基I上培养的时间长于5 d,再依次转移到培养基SH和II上,则叶片会产生大量根。
    基于3种香茶菜属药用植物高效液相色谱的主成分分析
    方芳, 李似姣, 管雁, 诸葛磊, 郭水良
    2004, 24(3):  351-356. 
    摘要 ( 466 )   PDF (311KB) ( 3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香茶菜(Isodon amethystoides)、显脉香茶菜(I.nervosa)和大萼香茶菜(I.macrocalyx)不同产地和器官(根、茎、叶)共21个样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以出峰时间-峰面积为指标,以样品为对象进行主成分分析,比较不同样品间的差异程度。结果发现,(1)香茶菜、大萼香茶菜、显脉香茶菜在高效液相色谱上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明显;(2)基于HPLC显示的香茶菜不同种群间差异比三个种间的差异更为明显,说明不同产地对香茶菜属植物样品的植化组成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种在植化上的相似性使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替代药材;(3)研究反映出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PCA在反映不同样品植物化学组成差异程度上具有应用价值。
    毛竹茎秆纤维细胞发育过程中ATP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
    甘小洪, 丁雨龙, 尹增芳
    2004, 24(3):  357-360. 
    摘要 ( 359 )   PDF (378KB) ( 3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磷酸铅沉淀技术,对毛竹茎秆纤维细胞发育过程中的ATP酶进行了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在初生壁形成时期,大量的ATP酶的活性产物沉积在质膜、质膜内陷、运输小泡、胞间连丝等膜体系以及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上;在次生壁形成的初期,ATP酶在多泡小体和裂解的液泡膜上出现,凝聚并边缘化的染色质上仍然具有ATP酶活性;随着次生壁的逐渐加厚,在前四年中持续存在具有ATP酶活性的质膜内陷结构,以后消失;而在六年生纤维细胞的质膜、运输小泡、纹孔、胞间连丝和凝聚化的染色质上仍然发现有明显的ATP酶分布,并发现在染色质上ATP酶活性会随着凝聚程度的加深而增强。结果表明,ATP酶在毛竹茎秆纤维细胞壁的整个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纤维细胞的次生壁形成过程是一个由核基因控制的主动的PCD过程;并证实毛竹茎秆纤维细胞的发育有别于其它木本植物纤维细胞的发育过程,这种纤维细胞是一种典型的长寿细胞。
    用SDS-PAGE研究NaHCO3处理后西伯利亚蓼不同部位蛋白表达的变化
    刘关君, 王大海, 郭晓瑞, 杨传平, 冯昕, 张波
    2004, 24(3):  361-365. 
    摘要 ( 536 )   PDF (265KB) ( 3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酚抽提法分别提取对照、3% NaHCO3处理5 d和10 d的西伯利亚蓼地茎、茎和叶部蛋白,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分析软件(Labw ork 3.0)对提取蛋白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地茎蛋白图谱在34.1和25.0×103D位置处出现了两条明显受正向调控的蛋白条带,茎部蛋白图谱在58.1×103D、47.8×103D和9.6×103D位置处出现三条正向调控的条带,叶组织蛋白图谱在25.0×103D处出现一受正调控的条带。除地茎和叶组织在25.0×103D处同时出现受正向调控的蛋白条带外,盐处理后其它组织间表达受正向调控的蛋白条带间存在差异,说明西伯利亚蓼不同部位对外界盐胁迫应答存在多样性。
    粗糙龙胆地下器官龙胆苦苷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研究
    关旸, 王臣, 王晔
    2004, 24(3):  366-368. 
    摘要 ( 417 )   PDF (160KB) ( 3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两个栽培地点北安和呼兰产粗糙龙胆的主要有效成分龙胆苦苷的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胆苦苷含量随发育节律而波动,6月份虽然有一个积累高峰,但含水率高,不宜定为采收期,适宜采收期均应是花期和休眠期。可溶性糖含量相应在6月份出现先低后高的趋势,在生长后期则积累较多。
    不同改良方法对盐碱土壤氮素营养状况的影响
    孙国荣, 彭永臻, 岳中辉, 阎秀峰
    2004, 24(3):  369-373. 
    摘要 ( 476 )   PDF (233KB) ( 2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浅耕翻、施用磷石膏、施用糠醛渣、施用有机肥、建植星星草人工草地或星星草+羊草人工草地等不同改良方法对盐碱土壤氮素营养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改良方法与浅耕翻相比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氨化强度、固氮强度、蛋白酶活性、脲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其中,浅耕+有机肥+星星草+羊草处理对所测定盐碱土壤氮素营养及相关酶活性指标增加明显,同时,盐碱土壤氮素营养各指标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黑龙江省哈阿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植物种类调查与分析
    穆立蔷, 李桂君, 马书荣, 张艳华, 孙全胜
    2004, 24(3):  374-378. 
    摘要 ( 546 )   PDF (234KB) ( 3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黑龙江省哈尔滨至阿城高速公路景观绿化植物组成进行了调查,该路段景观绿化植物共有27种,隶属于15科,25属。其中常绿乔木2种,落叶乔木2种,灌木12种,木质藤本1种,草本花卉6种,草坪及地被植物4种,且多数为落叶植物。对这些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和物候特点所进行的调查为高速公路选择和推广绿化植物提供了理论依据。沿途野生草本植物的研究对减少经济投入和公路两旁绿化具有积极意义。
    有关《植物园学》问题的讨论
    林有润, 谢振华
    2004, 24(3):  379-384. 
    摘要 ( 403 )   PDF (292KB) ( 6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讨论了世界及我国植物园的建立、发展及近代植物园的性质与任务。本文第一作者曾指出中国科学院下属植物园的建立、建设和以科研为先导,推动科普与生产等工作,可以概括为一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植物系统与工程学,或称新植物园学。并对中国科学院下属植物园科研、科普、建园、生产等作过论述。另外指出中国植物园与发达国家植物园之间的差距在于中国植物园的体制、管理机制、经济支撑与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的努力工作精神。同时中国植物园信息研究、管理与交流滞后;在园貌建设方面,中国植物园与发达国家植物园相比,缺乏中国经典的建筑群与雕塑群,也缺少具中国特色的"师出自然"的造园手法与造林中的"适地适树"的有机结合等。过去提出植物园主要任务是植物引种驯化,即"从种子到种子"。作者认为过分强调"从种子到种子"有其"误区"。对园艺花卉、蔬菜及观叶植物而言,只需能长好叶或开好花,能批量生产、快速繁殖出来满足市场需要就是成果,而无需考虑种子的出处,或种子的有或无。原产中国多种杨树及柳树种子生育力已极度退化,原产地都难以"从种子到种子",但却是速生、无性繁殖力极强的树种。而若干有害杂草,如紫茎泽兰、薇苷菊、凤眼莲等从国外传入中国,无须"驯化"、却极容易"从种子到种子"的快速地繁衍,造成大面积的灾害。最后,作者强调发挥植物园作为植物大世界网上星罗棋布的一个闪亮发光的亮点的作用,加强信息研究、交流与传导工作,尤其在当今"知识创新工程"和新的"绿色革命"的浪潮的推动下,代表21世纪的新的技术革命的"纳米技术"与生物学的结合以及作为信息时代的信息研究与流通更显得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