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6-05-15
    研究报告
    西藏紫草科二新种
    王文采
    2016, 36(3):  321-32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01
    摘要 ( 1450 )   PDF (475KB) ( 11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自西藏发现的紫草科二新种,尾苞滇紫草和定结附地菜,并分别给出其等与近缘种的区别特征。
    广西楼梯草属八新种
    王文采
    2016, 36(3):  324-33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02
    摘要 ( 1030 )   PDF (1370KB) ( 18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自广西发现的荨麻科楼梯草属八新种,少花楼梯草,隆安楼梯草,粗柱头毛楼梯草,罗城楼梯草,糙茎楼梯草,三列苞楼梯草,基序楼梯草和黄果楼梯草,并分别给出其与近缘种的区别特征。
    鳞毛蕨科3种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李懿宸, 齐晶, 郑书忆, 张剑锋, 戴锡玲
    2016, 36(3):  334-34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03
    摘要 ( 1170 )   PDF (1406KB) ( 9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光学显微镜详细观察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3属3种植物,即耳蕨属的棕鳞耳蕨(Polystichum polyblepharum)、鳞毛蕨属的黑足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和鞭叶蕨属的鞭叶蕨(Cyrtomidictyum lepidocaulon)配子体发育过程,记录配子体各发育阶段的特征。结果表明:棕鳞耳蕨、黑足鳞毛蕨和鞭叶蕨的孢子都为单裂缝,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类型为三叉蕨型,性器官为薄囊蕨型,成熟原叶体为对称的心脏形,具毛状体;3属的属间差异包括孢子颜色、孢子纹饰、萌发时间、丝状体长度、片状体形状、毛状体和假根等特征,上述特征在属间存在交叉现象,因此,孢子形态和配子体发育特征不能作为区分耳蕨属、鳞毛蕨属和鞭叶蕨属的形态依据。
    三倍体芍药品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观察与比较
    王玉蛟, 刘建鑫, 于晓南
    2016, 36(3):  341-34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04
    摘要 ( 1437 )   PDF (1369KB) ( 9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芍药是中国传统名花,我国品种均为二倍体,培育多倍体新品种是一项长期的育种目标。本研究选取3个芍药三倍体新品种,采用植物染色常规压片法观察其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情况。结果显示:(1)同一品种不同花蕾直径大小的花粉母细胞所处的分裂状态不同,同一品种同一花蕾直径大小花粉母细胞有不同步分裂现象,但大多数表现为相同的分裂相;(2)不同品种的相近花蕾直径大小所处的分裂时期也不同,有比较显著的差异,因此直径不能作为判断减数分裂时期的唯一的标准;(3)三倍体品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存在单价体、三价体、染色体桥、染色体不均等分离等染色体异常行为,这些异常行为使一些遗传物质缺失或最终形成二分体或三分体,导致三倍体花粉的育性非常低。该研究为掌握芍药三倍体减数分裂规律及多倍体育种奠定了细胞学基础。
    火炬树横走侧根不定芽的发生及其形态解剖学特性的研究
    许玉凤, 徐丹阳, 郭文铮, 邵美妮, 关萍, 曲波
    2016, 36(3):  348-35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05
    摘要 ( 1229 )   PDF (1560KB) ( 9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火炬树是一种典型的主要以根蘖进行繁殖的木本植物,超强的根蘖繁殖能力和极高的适应能力,使其具有非常强的入侵性。试验通过野外挖根调查,研究了火炬树横走侧根不定芽的分布规律,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研究了不定芽的发生特点,并且对根蘖苗的发生进行了物候学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火炬树的根系分布较浅,横走侧根分布在地表以下15cm范围内,其中2~5cm土层内侧根上的不定芽分布最多。不定芽在整个生长季都有萌发,但春季萌发数量最多。形态解剖学研究表明不定芽起源于横走侧根的中柱鞘细胞,为根源性克隆植物。根蘖苗的形成在时间上要比地上母株和其他树木萌发早,林分的充分光照使其迅速生长,增强了竞争力,为其种群更新和扩张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其入侵。
    拟南芥同源四倍体减数分裂过程的分子细胞学分析
    李云玲, 田保明, 杨妍, 崔明珠, 郝志达, 位芳
    2016, 36(3):  354-35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06
    摘要 ( 1974 )   PDF (1165KB) ( 7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拟南芥(Columbia生态型)二倍体(AA,2n=10)为材料,经0.2%秋水仙素处理和细胞学鉴定,成功获得拟南芥同源四倍体(AAAA,2n=20)。以二倍体为对照,通过对拟南芥同源四倍体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的观察,以及减数分裂调控同源染色体联会与重组相关基因的定量PCR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二倍体相比,拟南芥同源四倍体叶片表皮细胞间气孔孔径显著增大,荚果变长,但气孔密度和结实率显著降低;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部分单价体和三价体,以及二价体和四价体等染色体配对构型;减数分裂期重组相关基因ZYP1表达水平降低,ASY1、DMC1、MRE11和SPO11-1表达水平均升高。因此,我们推断,伴随着多倍体化,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植物减数分裂期染色体行为和相关基因表达都有一定改变,影响多倍体植物生殖发育以适应环境。
    南方红豆杉不同种源种子千粒重、生活力、营养化学成分含量的比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潘苗, 左菲菲, 盛继露, 常强强, 范佳佳, 张小平
    2016, 36(3):  360-36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07
    摘要 ( 1112 )   PDF (1515KB) ( 4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揭示不同地区南方红豆杉种子营养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及其与生境因子的关系,为人工种植红豆杉筛选优质种源提供理论依据,对采自安徽、福建、四川三省的南方红豆杉种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子千粒重与生活力相关性显著;不同地区之间南方红豆杉种子营养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安徽省聂家山种子的千粒重、生活力及贮藏物质含量较高、含水量较低,种子品质较高。气候因子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营养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的影响不是单一的,年降水量与种子的千粒重及生活力显著相关,土壤特征与种子千粒重及生活力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全钾及有机质利于南方红豆杉种子中营养化学成分的积累,而pH、电导率和全氮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营养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影响不显著。
    胞外ATP通过H2O2对菜豆叶片光系统Ⅱ光化学特性的系统性影响
    田武英, 焦青松, 石岱龙, 孙坤, 贾凌云, 冯汉青
    2016, 36(3):  368-37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08
    摘要 ( 741 )   PDF (1075KB) ( 3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细胞外ATP对菜豆叶片光系统Ⅱ(PSⅡ)光化学特性的系统性影响及可能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用外源ATP处理菜豆叶片的一侧,处理侧和同叶未处理侧潜在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O))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而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与对照相比显著上升,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和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PQ))则显著下降。表明了细胞外ATP能够系统性地提高菜豆叶片PSⅡ光化学效率。用外源ATP处理菜豆叶片的一侧,检测叶片处理侧与同叶未处理侧过氧化氢的含量,发现与对照相比,叶片处理侧与未处理侧过氧化氢含量均显著上升。用外源过氧化氢(H2O2)处理菜豆叶片一侧也导致了处理侧与同叶未处理侧Y(Ⅱ)、ETRqP的显著上升,以及qNY(NPQ)的显著下降。因此,过氧化氢和ATP能够对处理侧与同叶未处理侧叶片的光化学特性产生相似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用过氧化氢的淬灭剂N,N'-二甲基硫脲(DMTU,dimethylthiourea)可以减弱ATP对菜豆叶片处理侧与未处理侧Y(Ⅱ)、ETR、qP、qNY(NPQ)产生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菜豆叶片局部细胞外ATP的增加可加强邻近组织PSⅡ的光化学效率,并且胞外ATP对叶片PSⅡ光化学特性的这种系统性影响依赖于H2O2调节的下游信号途径。
    外源铜胁迫对长春花幼苗生物碱的影响
    林枫, 高媚娇, 于博帆, 陈华峰
    2016, 36(3):  374-37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09
    摘要 ( 915 )   PDF (1270KB) ( 4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药用植物长春花为实验材料,采用珍珠岩为培养基质的营养方式培养,初步研究了长春花幼苗对铜胁迫的生长响应、吸收积累、基因表达及生物碱合成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外源铜胁迫下,药用植物长春花幼苗根和叶干重表现为低浓度的上升和高浓度的降低,并在300μmol·L-1Cu时达到峰值,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而幼苗的根系耐性指数先上升后下降,在200μmol·L-1Cu时达到峰值。Cu金属进入长春花幼苗体内绝大部分积累在根部。长春花叶片中含有的长春碱在外源铜胁迫条件下其含量有一定程度上的增加,并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使之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在300μmol·L-1Cu时达到峰值,甚至到达CK的2.7倍。结果可为进一步验证长春花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新的Cu超富集植物提供参考依据。
    刚毛柽柳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贾园园, 张春蕊, 王玉成, 杨传平, 王超
    2016, 36(3):  380-38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10
    摘要 ( 691 )   PDF (1856KB) ( 4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刚毛柽柳(Tamarix hispida)转录组分析,鉴定获得一个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命名为ThSOS1。ThSOS1基因cDNA全长3917 bp,开放阅读框长3498 bp,编码1165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相对分子质量128.8 kDa,理论等电点(PI)为6.42。疏水性分析预测ThSOS1基因编码蛋白N端具有10个跨膜结构域,C端具有一个较长的亲水尾部。ThSOS1氨基酸序列与长叶红砂、藜麦、盐地碱蓬等植物的SOS1序列同源性较高,分别可达92%,73%,7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ThSOS1为质膜型Na+/H+逆向转运蛋白,与液泡膜型Na+/H+逆向转运蛋白属于不同分支。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显示,该基因受高盐、干旱诱导上调表达,暗示ThSOS1可能在刚毛柽柳抗旱耐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拟南芥AtPI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烟草中的遗传转化
    刘彩霞, 郑唐春, 代丽娟, 刘轶, 曲冠证
    2016, 36(3):  388-39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11
    摘要 ( 1131 )   PDF (1396KB) ( 6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花是被子植物主要的繁殖器官,在繁育后代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PISTILLATA(PI)基因作为控制花器官发育的B类功能基因中的一员,在花器官发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探究PI基因在花瓣和雄蕊发育中的功能,本文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的PI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从拟南芥花序cDNA扩增出AtPI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ROKⅡ-AtPI)并进行烟草(Nicotiana tobacum)转化。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结果表明,AtPI基因已经整合到了烟草基因组中。在T2代植株中,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显示,AtPI在mRNA水平也均有表达。过量表达PI的转基因烟草在花器官中存在明显表型,与野生型相比主要表现为转基因植株花冠变小,雄蕊缩短,果实畸形且子房基部比野生型长5~10mm,上述结果表明AtPI基因是特异性参与雄蕊和花瓣的发育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桦锌指蛋白基因的分离及表达分析
    王宇航, 秦琳琳, 李莉
    2016, 36(3):  395-40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12
    摘要 ( 695 )   PDF (1024KB) ( 7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锌指蛋白是成员众多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Cys和His残基的数目和位置将锌指转录因子分为C2H2、C8、C6、C3HC4、C2HC、C2HC5、C4、CCCH和C4HC3九种类型。本实验利用其他物种中已报导的植物逆境胁迫相关的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基因序列作为信息探针,在白桦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10个基因,分别是4个C2H2型、5个C3HC4-RING型和一个CCCH型。通过qRT-PCR技术对筛选的基因在根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pZFP2、BpZFP3、BpZFP4、BpZFP5和BpZFP8的表达受盐和干旱胁迫的显著诱导,表明这些基因参与了逆境胁迫的应答。
    农杆菌介导rd29A启动子驱动otsB基因转化紫茉莉的研究
    陆玉建, 张韩杰, 韩文瑜, 沈志强
    2016, 36(3):  401-40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13
    摘要 ( 828 )   PDF (1775KB) ( 3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紫茉莉为紫茉莉科紫茉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观赏和药用价值,对重金属和石油污染有较强修复能力。然而目前为止,紫茉莉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尚未建立。本研究以紫茉莉为材料,初步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再生体系。通过克隆拟南芥rd29A启动子和大肠杆菌otsB基因,构建了p2300-rd29Apro-otsB植物表达载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对紫茉莉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当农杆菌的OD600=0.5,侵染成熟胚或带芽茎段60min,共培养2d,紫茉莉的转化效率较高。通过对筛选出的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显示大肠杆菌otsB基因已成功整合到紫茉莉的基因组中,并可有效的进行转录。
    干旱胁迫条件下转LbDREB基因大青杨瞬时基因表达及生长、生理指标变异分析
    李墨野, 王娜, 周宇, 普潇莹, 冯万举, 李开隆
    2016, 36(3):  409-41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14
    摘要 ( 829 )   PDF (1331KB) ( 4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杨树抗逆品种是林木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以3个转LbDREB基因株系大青杨及野生型WT为材料,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调查胁迫条件下不同株系生长、瞬时LbDREB基因表达量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EG胁迫时间的增加,转基因大青杨较WT的生物量向根部分配更多;LbDREB基因表达量与SOD,POD变化趋势相近,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转基因株系较WT保护酶活性更强,脯氨酸含量积累增多,MDA积累降低,WT相对电导率比各转基因株系高;结果表明各转LbDREB基因株系的抗旱能力均优于WT,且LbDREB基因上调表达可能是调控植物抗旱能力的重要因素。转基因株系Dr2在干旱胁迫下各抗旱指标均表现优秀,可以初步筛选为大青杨抗旱优良无性系。
    内生真菌ZPRa-R-1对红景天中关键信号分子及主要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王梦亮, 焦晋, 邢婕, 田俊生, 崔晋龙, 王俊宏
    2016, 36(3):  416-42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15
    摘要 ( 874 )   PDF (1067KB) ( 40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内生真菌ZPRa-R-1对大花红景天组培苗中信号分子NO,SA和H2O2,及主要次生代谢物酪醇(p-tyrosol)和红景天苷(salidroside)积累的影响。分别采用Greiss试剂法、RP-HPLC荧光法、硫酸钛法检测NO,SA和H2O2等信号分子;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关键酶PAL和CA4H的活性;采用RP-HPLC检测酪醇和红景天苷。ZPRa-R-1接种于红景天,首先引起宿主信号分子NO含量增高,其次是SA和H2O2,它们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分别是共生后第8,10和12d,含量分别为0.193μmol·g-1,0.062μg·g-1,0.092μmol·g-1;关键酶PAL和CA4H活性最大值分别为166.400U·g-1和0.625U·g-1·h-1,分别是对照组的8和1.5倍,最终引起酪醇和红景天苷的积累效应,在第8和10d达到最大值,含量分别为8.656和0.498mg·g-1,是对照组的7和2.8倍。研究结果表明内生真菌ZPRa-R-1能通过诱导激活宿主信号分子网络系统,引起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进而调控酪醇和红景天苷等次生代谢物的积累。
    黄芩ICS基因部分编码序列的克隆及其对水杨酸含量影响的研究
    苏虎, 朱友林, 李蓉, 吴超, 张芸
    2016, 36(3):  421-42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16
    摘要 ( 826 )   PDF (1126KB) ( 4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黄芩为实验材料,利用PCR克隆了其异分支酸合成酶(Isochorismate synthase,ICS)基因的部分编码序列,利用该序列构建了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rus induced gene silence,VIGS)载体pTRV2-VIGSics,对黄芩ICS基因进行了沉默;测定了沉默后ICS基因的表达水平及ICS酶活性,研究了ICS基因沉默对黄芩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含量的影响,以及干旱胁迫对沉默材料ICS基因表达水平、酶活性和S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VIGS沉默处理使ICS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为对照组的25%,ICS酶活性未检测到,黄芩SA含量为对照组的44.4%;干旱胁迫下ICS表达水平和酶活性有所恢复,分别为对照组的87%和4.95%,黄芩SA含量没有恢复,而是降低至了对照组的13.2%。
    外源H2O2对混合盐碱胁迫下燕麦幼苗叶片脯氨酸积累和代谢途径的影响
    刘建新, 王金成, 刘秀丽, 王风琴
    2016, 36(3):  427-43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17
    摘要 ( 1273 )   PDF (1240KB) ( 5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H2O2对盐碱胁迫下植物脯氨酸代谢的调控机理,以燕麦新品种‘定莜6号'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外源H2O2对混合盐碱胁迫下燕麦脯氨酸积累和代谢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75mmol·L-1混合盐碱(NaCl:Na2SO4:NaHCO3:Na2CO3=12:8:9:1)胁迫可促进燕麦幼苗叶片脯氨酸的积累,提高脯氨酸合成的鸟氨酸途径关键酶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δ-OAT)活性,抑制脯氨酸合成的谷氨酸途径关键酶Δ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及脯氨酸降解限速酶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在75mmol·L-1混合盐碱胁迫下添加0.01~1000μmol·L-1H2O2可显著提高燕麦幼苗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其中10μmol·L-1H2O2的作用最明显;10μmol·L-1H2O2上调了75mmol·L-1混合盐碱胁迫下燕麦幼苗叶片的P5CS和δ-OAT活性,降低了ProDH活性。此外,10μmol·L-1H2O2使75mmol·L-1混合盐碱胁迫下燕麦幼苗叶片内源性H2O2含量急剧升高后迅速降低。表明外源H2O2能够提高混合盐碱胁迫下燕麦幼苗内源H2O2的含量,并通过活化脯氨酸合成的谷氨酸途径和鸟氨酸途径,抑制脯氨酸的降解,促进混合盐碱胁迫下燕麦幼苗脯氨酸的积累。
    杂种落叶松(兴10×日13)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张莉, 张磊, 侯丹, 张素芳, 张含国
    2016, 36(3):  434-44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18
    摘要 ( 931 )   PDF (1681KB) ( 3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杂种落叶松(兴10×日13)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通过不同培养基与激素的组合进行实验,最终形成完整落叶松植株,根据试验结果建立并优化了杂种落叶松成熟合子胚诱导植株再生的体系。结果表明:BM培养基有利于杂种落叶松不定芽的诱导,诱导率达60.7%,且在BM+1.5mg·L-1TDZ条件下诱导率最高且为67.73%;BM培养基能促进不定芽增殖,增殖系数达4.48,且在BM+1.0mg·L-1TDZ条件下增殖系数最高且为5.23;不定芽在1/2BM+0.5mg·L-1TDZ伸长比率最高且为205.72%,同时,在1/2BM培养基中添加2g·L-1的活性炭也能促进伸长;当不定芽在BM+0.05mg·L-16-BA+0.2mg·L-1NAA的条件下培养时,抽茎率最高,为73.96%;不定芽在1/2BM+0.5mg·L-1IBA+1.0mg·L-1NAA条件下诱导生根的生根率最高,为29.85%。
    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被分布、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化学因子的相关性
    杜京旗, 张巧仙, 田晓东, 王悦, 许馨云, 宋丽, 袁自强
    2016, 36(3):  444-451.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19
    摘要 ( 992 )   PDF (1591KB) ( 6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36个样地27个种的野外调查数据,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将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被分为蒲公英+钝裂银莲花+车前群丛、委陵菜+鳞叶龙胆+蒲公英+车前群丛、蒲公英+委陵菜+百里香群丛、车前+委陵菜+百里香+白莲蒿群丛、车前+白莲蒿+委陵菜群丛和蒲公英+羊茅+车前群丛。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了pH、全氮(TN)、全磷(TP)、K+、Cl-、Ca2+、Mg2+、Zn2+、Fe、有机质(OM)10个土壤化学因子和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被分布的相关关系。CCA结果表明,TN、Ca2+、Mg2+、Fe是影响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被分布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6个群丛分别对应不同的土壤生境。土壤化学因子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相关分析表明,TN、Ca2+与Shannon-Weiner指数H呈正相关;TN、Mg2+与丰富度指数R分别呈正相关、负相关;K+R、H、均匀度指数E均呈正相关。因此,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应结合当地的土壤特点。
    红松种源遗传变异及高固碳种源选择的研究
    侯丹, 张莉, 魏志刚, 周春艳, 夏德安
    2016, 36(3):  452-46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20
    摘要 ( 868 )   PDF (1505KB) ( 3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的27年生红松种源试验林18个种源为对象,对生长、材性、生物量、含碳率等性状的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选择了优良种源。研究结果表明,除单株含碳率、树冠含碳率及1.3m处木芯含碳率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性状种源间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树木生长性状与海拔、年降水量及日照时数达到显著相关水平;木材材性性状中,除基本密度与气候地理因素皆相关不显著外,其他性状与各地理气候因素的相关性比较复杂。碳储量与纬度、海拔、年降水量及日照时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水平,碳储量与树根含碳率、木质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及灰分含量皆相关不显著。影响碳储量的变量中提取了5个主成份,得到83.741%的累计贡献率。标准化后的碳储量C'只与树木生长因子F1极显著正相关,构造的碳储量优良种源得分函数:Zk=Ck'+0.975*42.826%*F1,Zk值以露水河2.9298、临江2.6998、大海林1.9363排在前三位,选为红松高固碳种源。
    纬向不同地理种群栓皮栎虫食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王小菲, 倪妍妍, 高文强, 刘建锋, 江泽平
    2016, 36(3):  461-46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21
    摘要 ( 933 )   PDF (1471KB) ( 4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昆虫对叶片的取食是植物群落的普遍特征,为了探讨纬度和气象因子对虫食作用的影响,本文调查了我国纬向6个地理区域(北纬26°~40°,约跨14°)栓皮栎叶片虫食特征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不论成年树还是幼树栓皮栎,叶片虫食率和虫食频度随纬度的减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P≤0.05);(2)比较各地理区域虫食结构特征发现,随纬度的减小,成年树和幼树栓皮栎其未受虫食叶片的比例逐渐减少,甚至趋于0,而受中、强度虫食(>25%)的叶片的比例逐渐增加;即低纬度地区具有更强的虫食作用;(3)除了低纬度样点(湖南城步)外,其余各区域栓皮栎叶片其虫食程度主要集中在0.5%~5%;(4)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栓皮栎在不同个体发育阶段受虫食作用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表现出幼树叶片虫食率显著高于成年树(P<0.05);(5)不同地理区域栓皮栎成年树及幼树叶片的虫食率、虫食频度与年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年均温无显著相关关系;同时,成年树和幼树叶片的虫食频度与极端最低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
    适用于双向电泳的杨树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的研究
    严冬, 刘殿昆, 司冬晶, 郑密, 赵曦阳, 曲冠证, 李莹
    2016, 36(3):  469-47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22
    摘要 ( 1128 )   PDF (1258KB) ( 4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获得分离效果好、清晰度高的杨树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图像,本研究以小黑杨、毛果杨和84K杨叶片为材料,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Tris-饱和酚法和Tris-三氯乙酸法提取杨树叶片总蛋白质,分别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双向凝胶电泳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应用Image Master 2DP latinum 6.0软件对这3种蛋白质提取方法得到的双向电泳凝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ris-三氯乙酸法最适用于双向电泳的杨树叶片蛋白质的提取。利用Tris-三氯乙酸法提取蛋白质得到的鲜样中总蛋白质平均含量为949.46μg·g-1,得到的蛋白质点平均数量为567个,所得到的双向电泳凝胶图谱分离效果好、清晰度高。
    山里红总黄酮季节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罗猛, 胡娇阳, 宋卓悦, 牟璠松, 于雪莹, 乔琪, 阮鑫, 杨璇, 祖元刚
    2016, 36(3):  476-48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6.03.023
    摘要 ( 902 )   PDF (1048KB) ( 4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山里红中总黄酮含量随季节动态变化的规律,明确影响其总黄酮含量的气候因子。采收2013年5~10月的山里红,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从山里红中提取总黄酮,三氯化铝比色法检测总黄酮的含量,并对山里红叶总黄酮含量与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山里红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9月份山里红叶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最高,其值为31.52mg·g-1。统计九月份山里红叶总黄酮含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与温度相关性显著。综合考虑,选择9月份为山里红叶的最佳采收期。该结果可为山里红叶总黄酮的深入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