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6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6-05-20
    论文
    海南岛海红豆属新植物
    符国瑷;杨永康
    2006, 26(3):  257-25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01
    摘要 ( 2384 )   PDF (141KB) ( 6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南岛发现海红豆属一新变种;以及海红豆由变种提为正种细籽海红豆。
    新疆赖草属(Poaceae)两个新变种
    蔡联炳
    2006, 26(3):  259-25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02
    摘要 ( 1777 )   PDF (43KB) ( 4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了新疆赖草属2个新变种,即北疆赖草(Leymus tianschanicus (Drob.) Tzvel. var. borealus L. B. Cai)和短穗赖草(Leymus angustus (Trin.) Pilger var. brevistachyus L. B. Cai)。
    内蒙古冰草属(禾本科)一新变种——毛稃沙芦草
    赵利清;杨 劼*
    2006, 26(3):  260-26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03
    摘要 ( 2392 )   PDF (47KB) ( 5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了内蒙古冰草属一新变种——毛稃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 var. helinicum L.Q.Zhao et J. Yang)。该变种外稃密被长柔毛,颖光滑无毛不同于沙芦草(A. mongolicum Keng)和毛沙芦草(A. mongolicum Keng var. villosum H.L.Ying)。
    河南省丛藓科植物新纪录
    刘永英;赵建成*;李 琳;王晓蕊
    2006, 26(3):  261-26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05
    摘要 ( 2703 )   PDF (378KB) ( 5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河南省丛藓科植物新纪录4种2变种:尖叶对齿藓芒尖变种(Didymodon constrictus var. flexicuspis (Broth.) Saito),硬叶对齿藓原变种(Didymodon rigidulus var. rigidulus Hedw.),硬叶对齿藓细肋变种(Didymodon rigidulus var. icmadophyllus (Schimp. ex C. Muell.) Zand.),长肋对齿藓(Didymodon longicostata Li),橙色净口藓(Gymnostomum aurantiacum (Mitt.) Jaeg.),硬叶净口藓(Gymnostomum subrigidulum (Broth.) Chen),对这些植物的识别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做了简要讨论,并绘制了形态解剖图。凭证标本存放于河北师范大学植物标本室(HBNU)。
    香鳞毛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黄庆阳;肖自添;常 缨;*
    2006, 26(3):  266-26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04
    摘要 ( 2449 )   PDF (95KB) ( 5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 (L.)Schott)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发现孢子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单裂缝。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丝状体2~9个细胞长,有明显顶端细胞,可形成多细胞的广阔板状片状体;片状体顶端分生组织继续分裂,发育为幼原叶体;原叶体发育为三叉蕨型;毛状体数量丰富,均为单细胞;颈卵器和精子器几乎同时形成,较小;成熟原叶体倒卵状心脏形。该配子体表现为进化性状。
    巨龙竹生殖器官形态结构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王曙光;普晓兰;丁雨龙
    2006, 26(3):  270-27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06
    摘要 ( 2375 )   PDF (92KB) ( 4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巨龙竹生殖器官结构、大小孢子的发生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研究。 巨龙竹为一心皮组成的单室单子房,子房内具有一个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4个大孢子,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胚囊的发育为蓼型,具多个反足细胞。巨龙竹的花药壁由4层结构组成,包括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花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孢子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具1个萌发孔。小穗发育雌雄异熟,雌蕊的发育早于雄蕊的发育。
    中国蓼属春蓼组植物果实形态及果皮微形态的研究
    曲畅游;侯元同;李爱玲;鲁法军;李法曾*
    2006, 26(3):  275-28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07
    摘要 ( 1903 )   PDF (498KB) ( 6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解剖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产蓼属春蓼组(Polygonum sect. Persicaria)19种3变种植物的果实形态和果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蓼属春蓼组植物的果实形态为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具三棱、双凹或双凸,顶端渐狭,有喙或无喙;果皮微形态可分为7种类型: 洼点、浅洼点,脑纹状纹饰,拟脑纹状纹饰,网状纹饰,不规则褶皱,不规则小疣状颗粒以及密浅网状纹饰。观察结果支持将绵毛酸模叶蓼(P. lapathifolium L. var. salicifolium Sibth.)合并到酸模叶蓼(P. lapathifolium L.),做为酸模叶蓼的异名处理;支持将长鬃蓼(P. longisetum De Br.)作为丛枝蓼(P. posumbu Buch. Ham. ex D.Don)的变种处理的意见;认为密毛酸模叶蓼(P. lapathifolium L. var. lanatum (Roxb.) Stew.)应恢复种级,圆基长鬃蓼(P. longisetum De Br. var. rotunatum A.J.Li)应升为种级;支持平武蓼(Polygonum pingwuense F. Z. Li et Y. T. Hou et S. J. Fan, sp. nov.)新种的成立。
    鸢尾属部分种种子微形态特征与系统演化关系
    王 玲;卓丽环
    2006, 26(3):  286-29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08
    摘要 ( 2644 )   PDF (182KB) ( 6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HITACHI S-52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鸢尾属植物10个种及1变种、1外类群的种子微形态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探讨了鸢尾属植物部分种种子微形态特征分类学意义及系统演化关系。结果表明:鸢尾属植物种子表面微形态特征具有种的稳定性,与分布区无关;同一种的种子凹、凸面微形态差异很大,同一类群比较时应选择相同部位观察。所研究的鸢尾种都为网状(网纹或负网纹)文饰,种间差异明显,微形态特征可用于鸢尾属间、属下系的等级划分,但不适于种下等级鉴别。研究给出了鸢尾属植物种子表面纹饰的系统进化关系,证明了种子表面微形态对鸢尾属植物分类及系统演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独行菜属种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
    郑纪庆;孙稚颖;李法曾*
    2006, 26(3):  291-29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09
    摘要 ( 2604 )   PDF (294KB) ( 4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独行菜属9种植物种子的种皮微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独行菜属种皮微形态可划分为4种类型;结果支持将独行菜属划分为3个组的观点;北美独行菜在种皮纹饰上与其它类群差别较大,并结合子叶缘倚胚根的特征将其另立一新组——子叶缘倚组Sect. Accumbentum F. Z. Li, J. Q. Zheng & Z. Y. Sun , sect. nov.
    Ri质粒介导的几丁质酶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
    李新玲;曲 敏;徐香玲*;李集临
    2006, 26(3):  297-301.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11
    摘要 ( 2625 )   PDF (141KB) ( 4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L9(34)的正交试验,以带有pMLH7133-Chi质粒的发根农杆菌为介导,对栽培品种春小麦东农7742、龙麦9814和Hite的幼胚愈伤组织进行了遗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为东农7742、菌液浓度OD600=0.8、共培养时间2 d、乙酰丁香酮(As)浓度为100 μm是最佳的试验组合;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是:基因型>乙酰丁香酮的浓度>菌液浓度>共培养时间。共获得138株Hyg抗性植株,经PCR及PCR-Southern检测初步证明,外源几丁质酶基因已整合到其中5株的基因组中,又对3株阳性植株进行了RT-PCR扩增和几丁质酶活力测定,证明外源几丁质酶基因已在小麦基因组中稳定表达。
    渗透胁迫下白花柽柳消减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董玉芝;杨传平*;王玉成;张道远
    2006, 26(3):  302-30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13
    摘要 ( 2554 )   PDF (195KB) ( 4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PEG6000对白花柽柳进行渗透胁迫,以其叶部cDNA为试验方(tester),正常生长的白花柽柳叶部cDNA为驱动方(driver),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了渗透胁迫下白花柽柳的消减文库。提取重组质粒经PCR检测,插入片段大部分集中在250~650 bp之间。通过对文库阳性克隆的随机测序,获得了如脯氨酸转移蛋白、钙依赖蛋白激酶、亮氨酸拉链蛋白、类转录起始因子蛋白等23个与渗透胁迫有关的EST,它们涉及了植物的渗透调节、信号传递、基因调控、活性氧清除、新陈代谢等生理生化过程。
    Na2CO3胁迫下星星草幼苗活性氧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高红明;吴晓霞;张 彪;张 毅;徐 平;孙国荣*
    2006, 26(3):  308-31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10
    摘要 ( 2681 )   PDF (239KB) ( 4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低浓度Na2CO3胁迫下星星草幼苗相对电导率、O-2产生速率、H2O2含量以及保护酶CAT、SOD和POD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低盐胁迫1 d后,星星草幼苗细胞膜的通透性、O-2产生速率、H2O2含量及保护酶活性都随着盐胁迫的加剧而升高,其具体的变化规律与盐胁迫强度和幼苗细胞膜的受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但相关关系的性质上具有差异。
    玉米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的昼夜变化
    杨 玲;吴建慧;孙国荣
    2006, 26(3):  313-31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12
    摘要 ( 2819 )   PDF (185KB) ( 3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为控制环境下,对玉米幼苗叶片中电解质外渗率、MDA含量以及保护酶活性的昼夜变化同步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叶片电解质外渗率的昼夜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分别在光照4 h和光照后黑暗4 h达到峰值;叶片中MDA含量表现为单峰的波形曲线,黑暗开始的4 h内最高;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SOD酶、POD酶和CAT酶活性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均在16:00(光照8 h)至20:00(光照12 h)之间达到一昼夜内的最低点。随着光照后黑暗时间的延长,各保护酶活性均增加,但增加的速率不同,至次日8:00所有保护酶活性均接近光照前水平。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各保护酶活性差异极显著。保护酶活性的昼夜变化与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穗花杉ISSR引物反应条件的优化与筛选
    朱柏芳;;朱 笃*;邓荣根;李思光
    2006, 26(3):  318-32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14
    摘要 ( 2407 )   PDF (184KB) ( 5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研究穗花杉(Amentotaxus aragotaenia)的遗传多样性过程中,为了获得清晰、重复性好ISSR扩增结果,对影响ISSR-PCR的多个因素包括模板浓度、Taq酶的选择和用量、Mg2+和dNTPs浓度及退火温度等指标等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确定了穗花杉ISSR-PCR分析的最适扩增条件: 20 μL PCR反应体系中,2 μL 10×Taq酶配套缓冲液,1.8 U Taq聚合酶(上海生工公司),0.2 μmol·L-1引物,0.18 mmol·L-1 dNTP,1.5~2.5 mmol·L-1 MgCl2,10 ng·μL-1模板DNA。用来自不同居群7个个体,以100个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出扩增效果较好的10个引物。得到了92个位点,其中4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例为49%。
    佛手山药组织培养的研究
    刘金英;徐有明;李双来;郭春凤;郭治成
    2006, 26(3):  323-32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15
    摘要 ( 2574 )   PDF (151KB) ( 5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佛手山药块茎、叶片、茎段为外植体, 探讨了其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块茎培养以暗培养MS+6-BA1.0 mg·L-1+NAA0 1 mg·L-1效果较好;叶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 6-BA0.5~1.0 mg·L-1+NAA2.0 mg·L-1, 暗培养;茎段培养都是光培养,无节茎段以MS+6-BA1.0 mg·L-1+NAA0.5 mg·L-1较好;带节茎段的初代培养则以MS+6-BA0.5~1.0 mg·L-1+NAA0.1 mg·L-1效果较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 mg·L-1+NAA0.1 mg·L-1,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5 mg·L-1
    中林美荷杨不定芽分化的因素分析与植株再生
    曾幼玲;易丽娟;张富春*
    2006, 26(3):  329-33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16
    摘要 ( 2546 )   PDF (60KB) ( 4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中林美荷杨进行组织培养,采用不同外植体为组织培养材料,以6-BA和NAA或IBA不同激素组合,比较1/2MS与MS不同盐浓度培养基诱导不定芽产生的情况。结果表明叶柄不定芽诱导优于茎段和叶片,茎段形成层不定芽诱导效果也较好。叶柄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及激素组合是:1/2MS + 6-BA0.5 mg·L-1+ NAA0.05 mg·L-1,较MS基本培养基不定芽生长正常,芽诱导率高(76%),增殖倍数达4.7个/叶柄。通过不定芽的继代培养及壮苗、生根,形成完整植株,炼苗移栽成活率高。
    染色体C-带在小麦—黑麦易位系和代换系鉴定中的作用
    赵燕丽;王占斌;李集临;徐香玲;孙仲平
    2006, 26(3):  333-33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17
    摘要 ( 2170 )   PDF (123KB) ( 4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改良的Giemsa C-带技术对10个经辐射处理的带有黑麦某些性状的普通小麦品系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1个小麦—黑麦易位系及2个小麦—黑麦异代换系,探索出冬季和夏季染色体分带的不同条件。因此,只要条件控制得当,C-分带不失为一种快速、精确而经济的鉴定外源染色体的方法。
    不同氮素浓度下CO2浓度、温度对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赵 甍;王秀伟;毛子军*
    2006, 26(3):  337-341.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19
    摘要 ( 2638 )   PDF (209KB) ( 5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光合作用中的光吸收、传递和转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预测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并伴随温度上升的情况下,植物在不同的氮素营养水平下光合能力的变化,做了在3种氮素水平下(15mmol·L-1 N,7.5mmol·L-1 N和不施氮)CO2倍增和温度升高4℃对蒙古栎一年生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氮素水平对叶绿素含量影响显著,在CO2倍增(700μmol·mol-1)、高温(+4℃)和正常温度、大气CO2浓度条件下,高氮素水平下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氮素水平和不施氮;CO2浓度和温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受到氮素的制约:在高氮的条件下CO2浓度倍增促进叶绿素a、b的合成,而且对叶绿素b合成的促进尤为显著;而温度升高4℃能够促进叶绿素a的合成,但是对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在正常氮素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量各个处理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在不施氮的条件下,CO2倍增和升高适当的温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促进叶绿素a的合成,不能同时保证叶绿素b的合成。CO2浓度升高明显导致蒙古栎幼苗对氮素水平的需求也增加,高温条件下的蒙古栎幼苗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氮素的需求。
    不同产地大血藤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比较
    邵 红;李钧敏;金则新
    2006, 26(3):  342-34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20
    摘要 ( 2051 )   PDF (202KB) ( 5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不同产地大血藤的不同营养器官的总鞣质、总生物碱、皂苷、木质素、绿原酸、总黄酮共6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测定与比较。结果显示:6种次生代谢产物在不同营养器官中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总含量以叶最高,老茎次之,幼茎最小。6种次生代谢产物除木质素茎含量较高外,其余5种均以叶片的含量最高,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产地大血藤的6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得知大血藤叶片次生代谢产物与土壤生态因子的关系密切。聚类分析显示庆元百山祖及天台的大雷山和天台山的大血藤叶片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较高。
    紫茎泽兰生长发育过程中糖、激素、单宁、黄酮的变化
    祖元刚;陈华峰;王文杰;贾 晶;朱 磊;张乃静
    2006, 26(3):  349-35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18
    摘要 ( 2821 )   PDF (284KB) ( 6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高效液相和分光光度法对紫茎泽兰不同发育阶段(种子,芽,幼苗和成株)糖、激素、单宁及总黄酮含量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糖类的变化。紫茎泽兰的葡萄糖含量以芽最高,为6.93%;而种子(0.16%)、幼苗(1.27%)、成株(1.07%)均明显低于芽阶段;同样,紫茎泽兰中蔗糖含量芽较高,为2.68%,而种子(0.32%)、幼苗(0.52%)、成株(0.09%)均明显低于芽阶段。果糖含量的变化,最大值也是在芽阶段(3.28%),其次为种子阶段(2.56%),而种子和成株阶段均很低(0.14%和0.55%)。测定中,海藻糖、棉子糖、甘露糖的含量差别很大,仅种子阶段测定出3种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差别不大,依次为0.04%、0.04%、0.03%。激素类的变化。在不同发育阶段,紫茎泽兰芽阶段吲哚乙酸(IAA)含量较高,达到14.20μg·g-1 Dw ,比种子阶段高1.25μg·g-1 Dw,是幼苗的1.63倍,成株阶段的5.55倍。紫茎泽兰赤霉素(GA)含量在不同发育阶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种子的GA含量(901.11μg·g-1 Dw)明显高于芽、幼苗和成株阶段,而以芽和幼苗阶段含量最低,分别为97.35和84.29μg·g-1 Dw,成株阶段略高于芽和幼苗阶段,为280.50μg·g-1 Dw。单宁类的变化:紫茎泽兰单宁变化差异明显,紫茎泽兰种子中单宁含量为1.98%,明显高于芽、幼苗和成株阶段(<0.30%);总黄酮类的变化:紫茎泽兰总黄酮含量在发育过程中呈不断上升趋势。紫茎泽兰种子中总黄酮含量很微弱,为0.04%,而芽、幼苗和成株阶段的紫茎泽兰总黄酮含量均明显高于种子阶段,并且这3个阶段之间含量差别不大,分别为(0.60%、0.64%、0.62%)。这些结果说明,糖、激素、单宁及总黄酮含量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代谢过程的调控密切相关。
    入侵物种飞机草和紫茎泽兰的核型研究
    冯玉龙;王跃华;刘元元;丁开宇;
    2006, 26(3):  356-36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21
    摘要 ( 2933 )   PDF (179KB) ( 5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了菊科(Asteraceae)原泽兰属(Eupatorium)2种植物的核型,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 (L.) R. M. King & H. Robinson)2n=60,核型公式为2n=60=32 m+28 sm,核型属于“2A”型,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el) R. King & H. Robinson)2n=51,核型公式为2n=51=30 m+21 sm,核型属于“2B”型。飞机草的染色体数目变化较大,紫茎泽兰染色体数目较稳定。紫茎泽兰不能产生正常的花粉。飞机草有性生殖产生的种子发芽率低,紫茎泽兰无融合生殖产生的种子发芽率高,但2种植物入侵能力都很强,种子数量与2种植物的入侵性关系不大。
    污水诱导大蒜细胞微核及异常有丝分裂的研究
    徐鑫成
    2006, 26(3):  361-36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22
    摘要 ( 2707 )   PDF (70KB) ( 6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污染的河水对大蒜根尖细胞微核的诱导及细胞分裂的效应。结果表明,较重污染(PI=7.63)的河水对大蒜根尖染毒24 h以上,致使其有丝分裂指数下降明显(p<0.05),诱发间期细胞微核显著(p<0.01),导致有丝分裂异常和前微核的产生。
    山西桑干河流域湿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
    贾燕春;张 峰*
    2006, 26(3):  364-36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23
    摘要 ( 2217 )   PDF (230KB) ( 5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109个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山西桑干河流域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研究了各群落之间多样性指数的差异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各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大小排列依次为:柽柳—委陵菜群落>柽柳+沙棘—鹅观草群落>柽柳—鹅绒委陵菜群落>柽柳—芦苇群落>芦苇+水蓼+莎草群落>芦苇+苔草群落>百里香+铁杆蒿群落>香蒲+水蓼群落>水葱+轮藻+眼子菜群落>藨草+莎草+泽泻群落>水葱+藨草+芦苇群落>狐尾藻+香蒲群落>慈姑+芦苇群落>水蓼+慈姑群落>水莎草+水稗群落。对12种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后发现,R0、H′和E4优于其他指数。
    土茯苓中提取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王晋黄;池汝安*;陈少峰;高 洪;周 芳;刘 敏
    2006, 26(3):  370-37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24
    摘要 ( 2162 )   PDF (138KB) ( 6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乙醇溶液提取土茯苓饮片中总黄酮,分析了乙醇浓度、温度、固液比、浸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实验设计,得出优化实验条件:乙醇浓度50%,浸取温度80℃,固液比1:20,浸取时间3h,总黄酮提取率为75.8%。
    飞机草中木犀草素和槲皮素分析样品制备工艺
    侯春莲;付玉杰;祖元刚*;杨逢建;赵文灏
    2006, 26(3):  374-37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25
    摘要 ( 2665 )   PDF (115KB) ( 5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飞机草中木犀草素和槲皮素分析样品的制备工艺,确定了超声提取法制备分析样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85%乙醇,液固比10:1,提取时间1h,飞机草中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的提取率为0.031 8%和0.01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01 7%和99.032 6%,表明此分析样品制备工艺准确度高,可靠性强。
    杜香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实验条件优化
    赵子峰;沙 伟*;金忠民;谭大海
    2006, 26(3):  377-37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27
    摘要 ( 2245 )   PDF (116KB) ( 5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超临界CO2萃取杜香挥发油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杜香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了超临界CO2萃取杜香挥发油的最佳实验条件:萃取压力为20 Mpa、萃取温度为35℃、CO2的流量为60 kg·h-1
    风箱果有性繁殖研究
    魏晓慧;殷东生;张丽杰;冯丹丹;沈海龙*
    2006, 26(3):  380-38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6.03.026
    摘要 ( 2482 )   PDF (159KB) ( 5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风箱果(Physocarpus amurensis)适宜的采种时期、不同母树种子的成熟差异和幼苗的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箱果种子的最适采种期在7月末,种子成熟后有休眠特性;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植株间种子的发芽率和千粒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且发芽率与种子重量呈正相关,其相关程度最佳的为幂函数,确定系数是75.75%(p<0.01);风箱果幼苗类型为子叶出土型,幼苗生物量对根的投资最大,其次是叶,茎的最少,在这3部分生物量投资中,对根和叶的投资比较稳定(其变异系数分别为6.8%和11.03%),对茎的生物量投资具有较大的变异(其变异系数为21.81%)。基径是衡量风箱果幼苗空间大小的重要数量指标。风箱果构件生物量(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各组分均随基径的增加,呈线性函数形式增长,这表明随着植株的空间扩展,各构件有着相同的物质生产与积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