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2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1-20
    论文
    垂枝斑叶兰,中国大陆兰科植物新记录
    田怀珍;钟诗文;郑希龙;邢福武*
    2008, 28(1):  1-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01
    摘要 ( 2611 )   PDF (161KB) ( 9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垂枝斑叶兰(Goodyera pendula Maxim.),先前只报道于日本和中国台湾,在大陆首次发现。这个种的显著特点:植株在树干上附生,花序下垂后再上升,呈“L”型,花序密被腺毛,花朵密集,生于一侧,不完全开张。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广东石灰岩柳叶蕨属植物分类与分布
    王发国;叶育石;刘东明;邢福武*
    2008, 28(1):  3-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02
    摘要 ( 2416 )   PDF (95KB) ( 5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柳叶蕨属为分布于石灰岩区域的一类较特别的植物。文献资料和野外调查表明,广东有柳叶蕨属植物共4种,其中3种为广东省分布新记录,即峨眉柳叶蕨、镰羽柳叶蕨和柳叶蕨,建议将这几种植物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中国蕨类植物志中两色鳞毛蕨学名的纠正
    张宪春
    2008, 28(1):  5-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03
    摘要 ( 2833 )   PDF (85KB) ( 4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色鳞毛蕨(Dryopteris bissetiana (Baker) C. Chr.)在中国是比较常见和熟知的一种蕨类植物。《中国植物志》和《云南植物志》中采用的是一不合法的学名。在此给予纠正。
    外源NO对盐胁迫下黑麦草幼苗根生长抑制和氧化损伤的缓解效应
    刘建新;胡浩斌;王鑫
    2008, 28(1):  7-1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04
    摘要 ( 2385 )   PDF (271KB) ( 4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对盐胁迫下黑麦草幼苗根生长和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5~100 μmol·L-1的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处理显著减轻100mmol·L-1 NaCl胁迫对黑麦草幼苗根生长的抑制效应,其中50 μmol·L-1的SNP效果最明显,150 μmol·L-1以上的SNP处理则抑制根的生长。50 μmol·L-1 SNP处理提高了100 mmol·L-1 NaCl胁迫下黑麦草幼苗根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及液泡膜上H+-ATP酶(H+-ATPase)和H+焦磷酸酶(H+-PPase)的活性,使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和脯氨酸含量及K+/Na+、(Spd+Spm)/Put比值和根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超氧阴离子(O-2)、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而1mmol·L-1NO清除剂PTIO和1 μmol·L-1 NaNO2处理(对照)的效果则不明显。由此推断,NO通过提高根组织的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促进根系对K+的选择性吸收及Put向Spd和Spm的转化,降低Na+的吸收并加强在液泡中的区隔化缓解盐胁迫对黑麦草幼苗根生长的抑制和膜脂过氧化损伤。
    北柴胡胚和胚乳的发育及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
    陈 莹;蔡 霞*;胡正海;谭玲玲
    2008, 28(1):  14-1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05
    摘要 ( 2693 )   PDF (465KB) ( 4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北柴胡胚和胚乳的发育及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北柴胡胚的发育属于茄型,基细胞进行一次横分裂后不再分裂,因而胚柄不发达,且很早解体。胚乳的发育属于核型,初生胚孔核的分裂远远早于受精卵的分裂。对果实采收时期胚发育状况进行统计发现,在被测采收期果实中有20%的果实的胚处于球形胚阶段,70%处于心形胚,只有10% 处于鱼雷胚,说明北柴胡种子采收时胚处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存在形态后熟现象,这是北柴胡种子萌发难、萌发率低且出苗不整齐的主要因素。
    中国大蒜芥属(十字花科)叶表皮微形态学研究
    孙稚颖;李法曾*
    2008, 28(1):  20-2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06
    摘要 ( 2765 )   PDF (342KB) ( 5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中国十字花科大蒜芥属9种1变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结果表明:中国大蒜芥属植物叶上表皮细胞通常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弓形,少有稍浅波状,叶下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或深波状;气孔器类型均以不等细胞型为主,少有无规则型,偶有平列型。依据叶表皮特征,可将中国大蒜芥属划分为三种类型: (1)叶上表皮无气孔分布或偶见; (2)叶上表皮气孔常明显几个聚成一簇或排成短列,气孔密度小于叶下表皮; (3)叶上表皮气孔比较均匀分布,气孔密度与叶下表皮近相似。
    一号冰川地区四种藓类植物的解剖学研究
    王 虹;姜彦成*;苏 俊
    2008, 28(1):  25-2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07
    摘要 ( 2065 )   PDF (498KB) ( 5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扫描电镜方法,对一号冰川地区生长的4种藓类植物茎、叶的内部结构及叶表皮角质层褶皱、疣和中肋等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红扭口藓(Barbula asperifolia Mitt.)茎横切面呈多棱形;叶背、腹面角质层厚,粗疣不分叉,但顶端朝细胞凹陷处倾斜;叶背面细胞壁凹陷深,象张开的气孔,粗疣也藏在其中,中肋突出明显。丛叶扭藓(Tortella humilis (Hedw.) Jenn.)茎横切面呈椭圆形;叶背、腹面中上部均密被鹿角状粗疣,这些分叉的粗疣,从凹陷的细胞壁处成束突起,顶端向下弯曲成钩状,在叶的下部疣状突起则逐渐减少至无,中肋较宽。异叶提灯藓(Mnium heterophyllum (Hook.)Schwagr.)茎横切面呈五棱形;叶细胞一层,呈不规则多边形,细胞壁凹陷使叶片呈网状;中肋红色。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茎的横切面呈圆形;叶背、腹面均密被疣状突起,且差异不大,粗疣顶部均倒向孔口呈遮盖状;中肋短而弱。
    中国北方鸢尾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分类学价值研究
    王宏;申晓辉*;郭瑛
    2008, 28(1):  30-3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08
    摘要 ( 2752 )   PDF (389KB) ( 7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中国北方生长的鸢尾属9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大小、气孔大小、气孔分布及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叶表皮构造特征进行观察,并探讨了叶表皮特征在鸢尾属内各个亚属、亚组间的分类学价值,结果表明:表皮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显示了同亚属或同亚组植物之间较为明显的亲缘关系,在区分鸢尾属下不同亚属或亚组植物上也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在鸢尾属内分类学价值不大,但却能很好地反映不同鸢尾属植物与生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从表皮构造特征上证实了野鸢尾与射干有很强的亲缘关系,且近于鸢尾属内的其他植物的结论;此外,通过对鸢尾属植物叶横切解剖结构的观察:从维管束、横切面形状、表皮细胞与角质层、乳突、气孔、气室大小、叶肉细胞的分化这7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上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探讨了由于生境的不同而产生的植物形态结构的差异。
    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亚属16种植物果皮微形态研究
    王一峰;*;王剑虹;施海燕;高宏岩
    2008, 28(1):  38-4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09
    摘要 ( 1808 )   PDF (318KB) ( 5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亚属中的16种植物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果皮纹饰类型为:条纹型,有隔条纹型和网纹型。(2)根据种内个体间、组内种间以及组间的比较, 认为在风毛菊亚属中, 果实表皮显微特征在种内个体间比较稳定, 变异很小; 同组内种间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组间存在着一定差异。说明在组和组下等级的分类学处理以及在系统位置和亲缘关系的探讨上, 果实显微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
    镉、铅及其复合污染对大麦幼苗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义贤;李晓科
    2008, 28(1):  43-4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10
    摘要 ( 1992 )   PDF (155KB) ( 6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Cd、Pb为胁迫因子,以大麦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重金属Cd﹑Pb及复合污染不同时间(3、5d)对大麦幼苗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Cd﹑Pb及Cd+Pb处理浓度的增加,大麦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在Cd﹑Pb单一处理条件下,不同浓度Cd﹑Pb均可造成叶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上升。不同浓度的Cd+Pb复合处理对叶细胞膜的损伤均大于单一处理,低浓度Cd+Pb(5+50 mg·L-1)复合处理组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单一处理高。在不同处理时间(3、5d)内,所有Cd+Pb复合处理组叶中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单一处理组,Cd﹑Pb复合处理对脯氨酸的积累有促进作用。单一处理中Cd对大麦幼苗的毒性比Pb大,而复合处理(Cd+Pb)对大麦幼苗的损伤和毒害作用比单一处理更为严重,其交互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叶橡胶光合作用能力和抗氧化系统以及单萜类物质对茉莉酸的响应
    陈军文;曹坤芳
    2008, 28(1):  47-5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11
    摘要 ( 1965 )   PDF (383KB) ( 4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茉莉酸(JA)处理三叶橡胶,分别在JA处理1、24、48、72、96、120小时后,分析三叶橡胶光合作用能力和抗氧化系统活性以及单萜类物质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用JA处理的三叶橡胶的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下降,光系统II潜在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内在光化学效率也明显下降。光合作用能力的下降可能是由于JA处理导致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的结果。然而,JA处理却导致过氧化氢含量逐渐增加,过氧化氢含量的增加激活了抗氧化系统,结果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上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加强。但是,α-蒎烯、β-蒎烯、桧烯以及总单萜这些潜在的抗氧化物的含量却先增加,而后逐渐下降。
    电子束辐射唐菖蒲球茎对M1叶片的影响初探
    张志伟;王 丹;张冬雪;乔光明;贾举庆;赵俊凌
    2008, 28(1):  54-5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12
    摘要 ( 2291 )   PDF (320KB) ( 6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电子束对唐菖蒲诱变育种的可行性和不同剂量的电子束对叶片的影响;用能量为3MeV的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唐菖蒲“超级”球茎,对其M1代的叶片进行了研究。
    光合作用率,蒸腾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和气孔导度等光合指标在低剂量时变化均不明显,随着剂量的增价,辐照对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并达到0.05的显著水平;通过对电子束处理后唐菖蒲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表明,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均发生了变化,并且叶绿素a含量在240Gy处理后达到最大值,且达到了0.05的显著水平;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高剂量处理的M1代植株表皮毛与气孔结构均发生改变,叶表面组织特征明显排列杂乱不规则。由此表明,电子束辐照对唐菖蒲叶片的形态与生理均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峨眉山2种重楼属植物同域分化的分子遗传学及其形态学证据初探
    张瑞;王丽;唐铭霞;翁周
    2008, 28(1):  59-6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13
    摘要 ( 2266 )   PDF (203KB) ( 4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峨眉山2种重楼-小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minora S.F.Wang)、黒籽重楼(P. thibetica Franch)DNA进行了AFLP (扩增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形态上的差异分析。AFLP分析可知小重楼和黑籽重楼在DNA分子水平上表现出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每个种内个体间的相似性很大,但有明显种间的遗传差异。形态对比分析可知小重楼和黑籽重楼在花部性状上有明显的差异。AFLP和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小重楼和黑籽重楼无论是在形态还是遗传上均有明显差异。它们之间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化。
    三种紫球藻亲缘关系RAPD分析
    李 战;庞婉婷;王全喜*
    2008, 28(1):  64-6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14
    摘要 ( 2892 )   PDF (127KB) ( 4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RAPD技术对铜绿紫球藻(Porphyridium aerugineum 755),淡色紫球藻(Porphyridium purpureum 806)和紫球藻(Porphyridium cruentum)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5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5个种间多态性较强,重复性较好的引物。检测到233个位点。在233个条带中有186个多态性位点。多态位点比率为79.73%,平均每个引物扩增9个条带,多态性条带7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铜绿紫球藻、淡色紫球藻和紫球藻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455,其中铜绿紫球藻和淡色紫球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413,铜绿紫球藻和紫球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556,淡色紫球藻和紫球藻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396。所以由RAPD试验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三种紫球藻为独立的种, 其中淡色紫球藻和紫球藻是亲缘关系较近的两个不同种。紫球藻属种间个体DNA多态性比较丰富,因此利用RAPD技术可以从DNA水平上检测紫球藻属种间差异。
    飞机草花蕾中Beclin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祁长青;刘英;王俐;李思滨;王敏;姜洋;祖元刚*
    2008, 28(1):  67-7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15
    摘要 ( 2523 )   PDF (293KB) ( 4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以入侵植物飞机草的不同时期花蕾为材料,利用RT-PCR法扩增得到了与PCD相关的类Beclin1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大约700bp),与烟草叶片中的基因序列(AY701316)同源性为95%;Northern blotting结果表明类Beclin1基因在花蕾发育中期的表达量高于初期和后期;通过DNA ladder检测表明在花蕾发育过程中伴随着PCD的发生,这些结果表明花蕾发育中期是PCD初期发生的活跃期,是绒毡层逐渐退化和花粉不断形成的过程。通过对生殖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初步揭示了飞机草入侵过程与PCD的相互关系。
    NaCl处理下两种补血草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性的比较
    杨颖丽;张超强;李科文;王莱;范小峰;孙坤
    2008, 28(1):  73-7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16
    摘要 ( 3012 )   PDF (246KB) ( 5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研究其种子萌发和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比较这两种植物的耐盐性。结果表明,NaCl处理抑制两种补血草种子的萌发,此效应具有浓度依赖性,低浓度的NaCl促进黄花补血草根和大叶补血草茎叶的生长,高浓度的NaCl抑制两种补血草幼苗的生长;与对照比,50、150和300 mmol·L-1 NaCl处理后,两种补血草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叶绿素总量均减少,而H2O2和MDA含量却增加;低浓度的NaCl处理使两种补血草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而高浓度的NaCl处理使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降低。此外,相同浓度的NaCl处理对大叶补血草种子萌发、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黄花补血草,且其MDA产生明显强于黄花补血草,这些表明黄花补血草可能比大叶补血草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桔梗花药培养初报
    吴京姬;吴基日*;吴松权;严一字;王立平
    2008, 28(1):  79-81.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17
    摘要 ( 1932 )   PDF (120KB) ( 6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试验把花粉发育至单核靠边期的桔梗花药接在6种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把诱导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试图得出单倍体植株。结果表明:诱导率最高的培养基组合是N6 + 2,4-D 0.2mg·L-1 + 6-BA1.0 mg·L-1,诱导率为89.6%;在N6+6-BA1.0 mg·L-1 + NAA0.5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最高分化率可达58.4%;经根尖压片检查染色体数目结果,分化的绿苗中弱小的植株是单倍体植株。
    单子叶植物叶片气孔观察方法改良的研究
    封涛;胡东
    2008, 28(1):  82-8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18
    摘要 ( 2898 )   PDF (152KB) ( 11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传统的植物叶片气孔观察方法的改良,建立了一种观察单子叶植物气孔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分清上下表皮、准确定位,而且简单易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验中采用该法可以准确地获得植物叶片的气孔参数,为植物学及生态学的相关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依据。
    密度制约作用对箭叶淫羊藿有性繁殖时期形态特征的影响
    权秋梅;黎云祥*
    2008, 28(1):  85-8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19
    摘要 ( 2084 )   PDF (161KB) ( 4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回归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方法,研究了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在有性繁殖的三个时期克隆片段密度对其各个形态特征的影响,以揭示其资源和繁殖投资情况。结果表明:箭叶淫羊藿在三个有性繁殖期间克隆片段密度对其各个形态特征的影响显著。从回归分析的R2指数来看,其克隆片段密度增大对三个生长时期的制约作用是由弱到强,同时在有性繁殖期间随克隆片段密度的增加其资源投资趋向于有性繁殖;从非参数检验结果来看,有性繁殖期间箭叶淫羊藿明显增加其叶数、叶宽等来获取更多的资源用于提高其繁殖能力,以取得生存。
    内蒙古锡林郭勒高原大针茅种群分株构件数量性状的地理变异研究
    赵念席;高玉葆*;王金龙;刘景玲;李长林
    2008, 28(1):  90-9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20
    摘要 ( 2499 )   PDF (300KB) ( 4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变异组分分析和分形几何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三个大针茅种群分株构件数量性状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它们所在生境特点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整个生长季内,不同种群大针茅营养枝高度的生长模式不同;营养枝高度和生殖枝高度在种群间差异显著,且多数变异存在于种群之间;(2)在不同生长期内,大针茅种群地上部干重与植株高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分形关系;在无强度干扰的情况下,大针茅种群营养枝分形维数的大小与大针茅营养枝地上部干重的累积程度是一致的;但在长期严重干旱条件下,分形维数值表现为快速增加;(3)整个生长季内,同一生境条件下大针茅种群营养枝地上部干重与植株高度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分形关系,且不同样地间分形维数值差异显著。不同生境条件下大针茅种群分株构件数量性状的差异是对所在生境长期适应、自然选择的结果。
    乌兰布和沙漠天然白刺种群及主要伴生种种间关联性研究
    李智叁;李凤日
    2008, 28(1):  98-10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21
    摘要 ( 3831 )   PDF (199KB) ( 5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2×2列联表,运用方差比率法(VR)、χ2统计量检验、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指标,以关联测度指标(OIDJJI)为参考,对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布和沙漠天然白刺(Nitraria tangtorum)种群及其伴生种的种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然白刺种群内8个主要物种总体关联性表现为无关联。在全部的28个种对中,15个种对表现为正联结,13个种对间表现为负联结。种对中除白刺–沙蒿表现为显著负联结外,其他种对间联结性均不显著。主要物种白刺与草本,草本与草本之间趋向独立分布。通过对天然白刺种群总体以及种间的关联性研究,为构建稳定的沙漠植物群落、恢复重建沙漠地区的植被、改善沙漠地区生态格局提供理论指导。
    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区6种主要林分类型凋落物研究
    张东来;毛子军*;朱胜英;周彪
    2008, 28(1):  104-10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22
    摘要 ( 10117 )   PDF (180KB) ( 26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帽儿山林区水曲柳、落叶松等六种主要林分的年凋落量、凋落物组成及分解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 六种林分的年凋落量分别为水曲柳(5.57 t·hm-2)、蒙古栎(4. t·hm-2)、山杨(4.27 t·hm-2)、落叶松(4.08 t·hm-2)、红松(5.62 t·hm-2)、樟子松(5.56 t·hm-2);(2) 六种林分其叶的年凋落量占年总凋落量的比例明显大于其它组分,是其凋落物中的主要组成部分;(3) 经过近1a时间的分解,测得六种林分凋落叶分解速率依次为:水曲柳>樟子松>落叶松>山杨>蒙古栎>红松;经模拟研究表明,水曲柳凋落叶95%分解需3.5 a;蒙古栎需8.0 a;山杨需6.7 a;落叶松需6.6 a;红松需8.8 a;樟子松需4.4 a。
    臭柏群落在不同演替阶段某些群落特征的研究
    红雨*;王林和
    2008, 28(1):  109-11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23
    摘要 ( 5049 )   PDF (222KB) ( 4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毛乌素沙地臭柏群落自发演替的基本过程为:半流动沙地沙竹 +沙米(有时是白沙蒿)群落→半固定沙地油蒿+臭柏群落→固定沙地臭柏+硬质早熟禾群落→固定沙地臭柏群落→老固定沙地臭柏+苔藓群落,最后可能发展成为地带性的本氏针茅草原。演替早期向演替亚顶级群落发展过程中物种多样性逐步增加,生态环境逐渐变湿。随着臭柏的衰退,某些喜湿植物的退出,物种多样性开始减少,群落生境向旱生化发展。
    长江口冲积岛植物群落演替现状
    宋国元;曹同;徐晟冲
    2008, 28(1):  114-12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24
    摘要 ( 2522 )   PDF (422KB) ( 4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江口冲积岛(崇明、横沙、长兴、九段沙)发育至今,生物、非生物环境因子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成岛年龄、高程、土壤种类、土壤养分、土壤含盐量、土壤pH值等影响着冲积岛植物群落的形成、定居与演替。在多年野外调查基础上,本文以时间跨度,运用等差序列排序,阐述了冲积岛植物群落的植物多样性,记录并预测了历年冲积岛植物数量,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二维排序方法,对冲积岛多种生境下植物群落的演替现状和所适应的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运用植物样方调查数据,对个别群落间的竞争作了生产量、生境等分析,为研究长江口冲积岛生态系统提供了基础资料。
    三株长蠕孢属真菌对毛脉酸模幼苗中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王振月;李瑞明;王宗权;
    2008, 28(1):  124-12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08.01.025
    摘要 ( 2747 )   PDF (212KB) ( 5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幼苗期毛脉酸模(Rumex gmelini Turcz.)为实验材料, 研究经长蠕孢属真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侵染后毛脉酸模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含量和产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幼苗期毛脉酸模中的白藜芦醇在受到外界真菌诱导时对真菌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而且同一真菌的不同菌株诱导强度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起效时间上。但白藜芦醇苷含量受外界真菌诱导的专属性不强,且影响强度与诱导浓度有关。对幼苗期毛脉酸模各种诱导处理都没有使其生物量受到明显的抑制。通过试验筛选出大斑病长蠕孢001使幼苗期毛脉酸模中白藜芦醇苷和白藜芦醇产量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分别使其提高1.54倍和3.9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