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3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0-07-20
    论文
    四川玉兰属两新种
    傅大立;Dong-Lin ZHANG;李芳文;孙金花;任继红
    2010, 30(4):  385-38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01
    摘要 ( 2054 )   PDF (291KB) ( 6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中国四川省木兰科玉兰属两新种,北川玉兰(Yulania carnosa D. L. Fu et D. L. Zhang sp. nov.)和时珍玉兰(Y.shizhenii D. L. Fu et F. W. Li sp. nov.)。两新种的独特特征是:北川玉兰每花具佛焰苞状苞片2枚,1枚膜质,着生在花梗中间,另1枚肉质,着生在花梗顶端。时珍玉兰花被片、雄蕊和雌蕊的花柱、柱头均为纯白色;雄蕊约20枚。两新种由傅大立于2001年3月在四川省发现并采集,模式标本存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模式标本号:北川玉兰No.200103141,时珍玉兰No.200103161。
    越香竹——香竹属一新种
    马丽莎;易同培*;史军义;李本祥
    2010, 30(4):  390-39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02
    摘要 ( 2140 )   PDF (380KB) ( 6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导了从云南省金平县用种子(种子来源于越南莱州省的燕汤)繁殖的幼苗引入四川长宁县栽培的香竹属一新种越香竹(Chimonocalamus peregrinus Yi et L. S. Ma)。新种与马关香竹(Ch.makuanensis Hsueh et Yi)相近似[1,3~5],但节间幼时微被灰粉,密被紫色小点,在分枝一侧中下部或基部扁平,并具纵脊和沟槽,无毛,刺状气生根较短,长约1~3 mm,箨鞘短于节间长度,无不同颜色的纵条纹,箨舌三角形、“山”字形或稀近于截平形,高1~2 mm,小枝具叶(4)6~8枚,叶鞘口繸毛2~4枚,长3~4 mm,叶片下面淡绿色;也近似角香竹(Ch.bicorniculatus S. F. Li et Z. P. Wang)[2,4,5],不同在于节间无毛,在分枝一侧中下部或基部扁平,并具纵脊与沟槽,节上气生根刺离生,箨鞘顶端两侧低于或远低于中部,箨舌高1~2 mm,小枝具叶(4)6~8枚,叶片长8.5~13 cm,宽6~10 mm,次脉3(4)对,笋期在春季和秋季,易于区别。
    石蝴蝶属一新种——黄斑石蝴蝶
    苟光前;王晓宇;熊源新*
    2010, 30(4):  394-39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03
    摘要 ( 2344 )   PDF (282KB) ( 7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苦苣苔科(Gesneriaceae)石蝴蝶属(Petrocosmea Oliv.)一新种——黄斑石蝴蝶(P.xanthomaculata G.Q.Gou et X.Y.Wang)。新种与贵州石蝴蝶(P.cavaleriei Lévl.)相近,但叶多数,20~40枚,叶基心形,花冠白色,在裂片之间具明显黄色斑纹,苞片小,长约1 mm,花柱除上部外密被开展的白色长柔毛而不同。
    柳叶蕨属(鳞毛蕨科)分类性状观察
    刘红梅;曾辉*
    2010, 30(4):  397-40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04
    摘要 ( 1995 )   PDF (620KB) ( 5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查阅馆藏标本和野外观察,对柳叶蕨属(Cyrtogonellum Ching)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发现,叶脉游离或网结、顶羽片的有无、羽片对数和孢子表面纹饰等4个形态特征较为稳定,可以作为属下分类的主要依据;羽片形状和羽片大小在各个大类中较为稳定,但难以区分近缘种;而植株大小易受生境条件的影响,变异较大,不能单独用作属下分种的依据。
    麦秆蹄盖蕨(Athyrium fallaciosum)配子体的发育规律及播种密度对配子体性别分化的影响
    冯玉兰;黄笛;董丽*
    2010, 30(4):  405-41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05
    摘要 ( 1630 )   PDF (318KB) ( 6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对麦秆蹄盖蕨(Athyrium fallaciosum)配子体发育的连续过程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麦秆蹄盖蕨孢子为四面体型; 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原叶体发育为铁线蕨型(Adiantum-type),成熟原叶体为对称的心形;精子器近圆球形,成熟颈卵器细长,常向原叶体基部倾斜或弯曲。常规播种条件下,发现麦秆蹄盖蕨配子体有雌配子体、雄配子体、雌雄同体配子体和无性配子体类型。配子体的性别随密度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雄配子体随密度增大呈上升趋势;雌配子体随密度增大先上升后下降;雌雄同体配子体和无性配子体随密度变化不大。雌配子体和雌雄同体配子体具颈卵器数目一般为10~15个;精子器数目随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少,雄配子体中具有约50个精子器,雌雄同体配子体具有约20个精子器。
    阔鳞瘤蕨颈卵器形成与卵发生的初步研究
    代小菲;姜楠;曹建国*;王全喜
    2010, 30(4):  411-41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06
    摘要 ( 1953 )   PDF (520KB) ( 5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光学显微镜与透射电镜对阔鳞瘤蕨(Phymatosorus hainanensis(Noot.) S.G.Lu)颈卵器形成和卵发生进行了研究。阔鳞瘤蕨颈卵器产生于雌配子体生长点下方分枝毛状体内侧。切片观察表明颈卵器起源于配子体表面的原始细胞,该细胞经两次不等分裂形成3个细胞,上下两个细胞分别发育为颈卵器的颈部与底部壁细胞,中间的细胞为初生细胞,含有较丰富的细胞器。初生细胞进行两次不等分裂产生颈沟细胞、腹沟细胞与卵细胞。成熟颈卵器内颈沟细胞和腹沟细胞退化,卵细胞上表面产生受精孔。本研究阐述了阔鳞瘤蕨颈卵器形成和卵发生的细胞学过程,对阐明蕨类植物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特征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淡水驯化对桐花树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刁俊明;孙卿;陈桂珠*
    2010, 30(4):  416-42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07
    摘要 ( 1677 )   PDF (348KB) ( 5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实验地全光照条件下淡水和人工海水培养种植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幼苗为材料,采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不同月份桐花树幼苗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日动态进行测定,研究了桐花树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结果表明:在7、10月份桐花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均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在7月份人工海水组和淡水组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分别为9.97和11.95 μmol·m-2·s-1;而10月份的Pmax分别为12.2和12.9 μmol·m-2·s-1。而且淡水驯化下,桐花树的净光合速率较人工海水组高。由光响应曲线可知,桐花树人工海水组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分别为7 μmol·m-2·s-1,1 477 μmol·m-2·s-1,30 μmol·m-2·s-1,0.031 3;而淡水组为8.69 μmol·m-2·s-1,980 μmol·m-2·s-1,40 μmol·m-2·s-1,0.011。在所测的生理生态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是影响桐花树光合作用最为强烈的因子,与桐花树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试验说明淡水驯化的桐花树对光强的利用范围变窄,但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表明桐花树对淡水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不同土壤环境对黄花蒿生长和青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
    王满莲;韦霄*;蒋运生;韦记青;柴胜丰;漆小雪
    2010, 30(4):  424-42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08
    摘要 ( 2503 )   PDF (177KB) ( 5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研究了施肥与不施肥条件下,4种土壤环境(沙土、旱地土、水稻土和棕色石灰土)对黄花蒿的生长、生物量分配和青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蒿对土壤养分的适应性较强,在沙土、旱地土、水稻土和石灰土上均能生长发育,养分水平低时,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根,根生物量分数和根/冠比增大;养分水平高时,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叶,叶生物量分数增加。黄花蒿的生长和青蒿素含量显著受土壤养分的影响,不施肥时,石灰土和水稻土栽培黄花蒿的株高、地径、总生物量、叶生物量和青蒿素含量显著大于旱地土,而旱地土又显著大于沙土。但在施肥条件下,以上参数不同土壤间无显著差异,且显著高于不施肥。因此,只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肥,黄花蒿在不同养分土壤栽培均能获得较高的青蒿素产量。
    不同激素及其浓度配比对深山蔷薇嫩叶柄再生植株诱导的影响
    顾地周;高捍东*;王玉方;冯颖
    2010, 30(4):  428-43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09
    摘要 ( 1822 )   PDF (272KB) ( 7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深山蔷薇新生嫩叶柄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芽苗分化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嫩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LS+6-BA 1.80 mg·L-1+NAA 0.10 mg·L-1+2,4-D 0.08 mg·L-1,诱导率为99.0%;愈伤组织再分化芽苗的培养基为:LS+6-BA 3.45 mg·L-1+NAA 0.05 mg·L-1,分化率为99.5%;生根培养基:1/2LS(大量元素)+IAA 0.05 mg·L-1,生根率达98.0%以上。移栽成活率达96.0%以上。本试验成功建立了深山蔷薇嫩叶柄植株再生体系。
    薇甘菊乙醇酸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
    李冬梅;彭少麟*
    2010, 30(4):  434-44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10
    摘要 ( 1637 )   PDF (399KB) ( 5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SSH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薇甘菊乙醇酸氧化酶基因cDNA全长,并对该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随后将该基因的cDNA编码区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gami(DE3)中进行表达。序列分析表明,薇甘菊乙醇酸氧化酶基因cDNA全长1 363 bp,编码369个氨基酸,命名为MmGO(GenBank登录号EU716626),推测的MmGO分子量为40.32 kDa,等电点为8.99。系统进化分析表明,MmGO与芸苔的GO序列亲缘关系比较近。将该基因重组到pET-32a(+)中进行原核表达,经0.1 mmol·L-1 IPTG,25℃诱导4 h,获得了具有较高表达水平的融合蛋白6×HisMmGO,Western-blot证实表达的6×His-MmGO能与抗6×His的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分子量约为60 kDa,与预测的融合蛋白6×His-MmGO分子量相符。为进一步研究融合蛋白6×His-MmGO的活性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小麦TCTP基因的克隆及白粉菌诱导下的表达
    李刚;刘晓颖;李学平;王振英*
    2010, 30(4):  441-44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11
    摘要 ( 1812 )   PDF (312KB) ( 4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TCTP)最初在鼠肿瘤细胞中被发现,研究表明TCTP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研究用RTPCR和RACE技术在抗白粉病栽培小麦Brock中克隆了一个TCTP基因,该基因全长766 bp,推测编码一个168个氨基酸的多肽。ScanProsite分析表明,该多肽链具有2个TCTP特征结构区(TCTP1和TCTP2)和7个可能的功能位点。表达半定量分析发现,该基因受华北地区流行的优势小种15号白粉菌诱导,且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其表达量增加。本研究将可能在小麦白粉病抗性研究领域开辟新的研究思路。
    过量表达水稻细胞质型OsAPXs基因提高转基因烟草的耐盐性
    鲁振强;刘大丽;柳参奎
    2010, 30(4):  448-45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12
    摘要 ( 1770 )   PDF (376KB) ( 4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验证水稻(Oryza sativa L.)细胞质型APXs与细胞耐盐性的关系,实验分别将OsAPXaOsAPXb(基因登录号:D45423、AB053297)转化到烟草(Nictiana tabacum,N.plum)植株中。Southern结果表明,二基因分别整合到烟草的基因组;Northern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得到高效表达;在碳酸盐逆境下,T2代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对照相比,其APX活性呈现显著的提高,T2代品系的H2O2含量和叶片受害程度显著低于野生型;T2代品系分别在含有10 mmol·L-1 NaHCO3、5 mmol·L-1 Na2CO3的MS培养基上生长,根的生长受到抑制,叶片产生黄化;野生型烟草则难以存活。水稻细胞质型OsAPXs基因的过量表达提高了转基因烟草的耐盐性,揭示出OsAPXaOsAPXb在碳酸盐逆境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白沙蒿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的ISSR分析
    张淑艳;王铁娟*;李伟琼;韩文娟
    2010, 30(4):  455-46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13
    摘要 ( 1490 )   PDF (262KB) ( 6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ISSR技术,对白沙蒿的5个种群进行遗传分化的分析。12个引物在108个个体中共扩增出22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21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8.20%,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15 4,具有高的多态性。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76 7,与AMOVA分析的结果一致(Фst为7.96%),表明绝大多数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部。各种群间遗传一致度高达98%以上,遗传距离很小,基因流达3.008 2,均表现出白沙蒿各种群存在着广泛的基因交流,有着很小的遗传分化。
    濒危植物夏蜡梅花的形态变异
    顾婧婧;金则新*;熊能;
    2010, 30(4):  461-46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14
    摘要 ( 1675 )   PDF (229KB) ( 5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不同地理位置的3个夏蜡梅自然种群间以及种群内花部形态变异,并对3个种群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夏蜡梅花部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各性状总的平均变异系数在6.293(内瓣长)~46.90(花柄长)之间,种群间总的平均变异系数在13.430(DMS)~15.720 8(DLS),因此认为夏蜡梅花的表型性状无论是在物种水平还是在种群水平都具有较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其中又以大雷山种群最高;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部分指标分化显著或极显著,13个指标在种群内的变异占了总变异的82.9%,这说明夏蜡梅种群内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由此可以推测遗传上的多样性是形成夏蜡梅花部形态变异的主导因素;种群间平均变异组分占了17.1%,表明花部形态在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表型分化;聚类分析显示距离较近的大明山种群和龙须山种群先聚在一起,表型差异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经分析认为微生境的异质性和种群隔离以及遗传漂变均可能导致夏蜡梅种群间的表型分化;相关性分析显示部分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干旱胁迫下外源脱落酸和硅对沙枣幼苗叶片水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木合塔尔·扎热;齐曼·尤努斯*;山中典和
    2010, 30(4):  468-47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15
    摘要 ( 2214 )   PDF (211KB) ( 4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一年生沙枣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外源脱落酸和外源硅在干旱(T2:SRWC=35%~40%,处理时间30 d)胁迫下沙枣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枣幼苗T2干旱处理时,与对照(ck)相比其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水势均极显著降低,质膜相对透性有所增大,沙枣幼苗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同时,向T2干旱处理的幼苗使用外源脱落酸(ABA)后,可以极显著提高其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降低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叶片水势也有所降低,这说明使用外源脱落酸能够减轻干旱胁迫对沙枣幼苗的伤害。同时,向T2干旱处理的幼苗使用外源硅(Si)时,与未使用外源硅的T2相比其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上升,叶片水势也有下降趋势,这说明使用外源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干旱胁迫对沙枣幼苗的伤害。
    重度盐碱地改良措施对土壤特性和不同植物光合、生长的影响
    于兴洋;王文杰;杨逢建;许慧男;李冉;邱岭;王莹;祖元刚*
    2010, 30(4):  473-47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16
    摘要 ( 1952 )   PDF (274KB) ( 5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重度盐碱地改良对土壤特征及不同植物光合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实施不同改良措施后,土壤特性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土壤总孔隙度比对照(盐碱裸地)提高5%~20%;田间持水量比对照提高3%~13%;土壤容重由对照的1.2~1.4 g·cm-3降到0.7~1.0 g·cm-3;土壤紧实度由对照的2 000~2 500 kPa降低到500~1 000 kPa;土壤毛细管上升高度和土壤透水速率也高于对照;土壤电导率平均降低了1 288 μs·cm-1;土壤pH值平均降低1.5左右;浅槽改良和深槽改良后碱解氮分别提高了50%和100%;浅槽改良和深槽改良后土壤CO2浓度达到2 500~3 500和3 000~3 500 μL·L-1;深槽改良使得土壤深层氧气浓度下降到17%左右。改良后种植的植物光合能力方面也有不同提高,其中甘草、甜玉米和偃柏等经深槽改良处理后比对照提高2.5~12 μmol·m-2·s-1。不同植物经过处理后在生物量方面明显提高,其中甜玉米、白菜、萝卜和偃柏等深槽改良处理明显高于其客土覆盖处理,我们的研究表明大规模盐碱地改良后种植品种选择应该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其土壤特性和植物适应性。
    红松天然林种内和种间竞争关系的研究
    刘红润;李凤日*
    2010, 30(4):  479-48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17
    摘要 ( 2057 )   PDF (231KB) ( 6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穆棱林业局3块红松天然林标准地调查数据,采用竞争区域动态半径的概念确定了林分中有效竞争木,并利用Hegyi竞争指数对红松天然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红松的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别占总竞争强度的18.0%和82.0%,说明红松天然林种内竞争小,主要竞争来自种间。色木、云杉、冷杉林木个体高大,数量较多,在群落中占据一定优势,对红松的竞争压力较大。红松对象木胸径与竞争指数之间呈幂函数关系,随着红松胸径的增大,受到的竞争强度逐渐减小。当红松胸径小于25 cm时,所受到的竞争压力较大;当胸径大于25 cm时,竞争指数较小,并维持稳定。
    水分条件对白桦天然林生长影响的研究
    史永纯;孙志虎*;李开隆
    2010, 30(4):  485-48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18
    摘要 ( 1869 )   PDF (233KB) ( 5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全球变暖导致的降水格局变化,选择生长于不同水分条件(湿生立地和中生立地)的中龄天然白桦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长状况并分析其生长过程。结果表明,水分条件对白桦天然林的密度和平均胸径具有显著影响(p=0.043 3和0.007 9),中生立地条件下白桦天然林的密度低于湿生立地(降低46.8%),而平均胸径则前者高于后者(增加52.4%)。中生立地白桦天然林的胸径分布为正态分布(p=0.823 9),而湿生立地白桦胸径分布呈明显的左偏(p=0.000 8)。水分条件能影响实生天然白桦胸径、树高生长过程,而对材积生长过程影响不大。湿生立地白桦的胸径速生期持续时间长于中生立地,前者速生期在6~15 a,后者在9~12 a,中生立地白桦胸径的数量成熟龄晚于湿生立地1~2 a;湿生和中生立地白桦高生长的速生期均在6 a,中生立地白桦树高的数量成熟龄晚于湿生立地3~6 a;湿生和中生立地白桦材积的速生期均在24 a以后,湿生和中生立地白桦材积的数量成熟龄均为24 a以后。
    川产淫羊藿属(Epimedium)药用植物的无性系构件特征和生物量配置比较
    聂勇;黎云祥;*;马永红;权秋梅;
    2010, 30(4):  490-49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19
    摘要 ( 1685 )   PDF (232KB) ( 4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构件水平上,对川产的3种药用淫羊藿属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柔毛淫羊藿(E.pubescens))的无性系构件特征、克隆构型及构件生物量配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野生状态下:该属3个种无性系构件的形态特征差异显著,且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变异系数范围在29.29%~48.31%之间;箭叶淫羊藿更趋于“游击型”克隆构型,而淫羊藿和柔毛淫羊藿则更趋于“密集型”克隆构型;该属3个种都将高比例生物量配置到叶片或者根茎,其次为茎,再其次为根。柔毛淫羊藿具有更强的克隆繁殖能力,单位面积上各构件生物量均最大,应作为人工引种栽培的首选种。
    低磷供应对拟南芥根系构型的影响
    王学敏
    2010, 30(4):  496-50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20
    摘要 ( 1563 )   PDF (475KB) ( 5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人工气候箱中,采用Johnson培养基对拟南芥在低磷供应条件下根系构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拟南芥在磷饥饿诱导下,主根缩短,侧根密度、根毛的数量和长度显著增加,并且,根尖到第一侧根和第一根毛的距离也大大缩短。这些改变增加了根系比表面积,并且使得根系分布更加靠近土壤表层,有利于提高植物吸收土壤中有机磷的效率。低磷胁迫还导致拟南芥根系分生组织区细胞形状变异,柱细胞数量减少;主根生长和细胞伸长的动力学分析显示,磷饥饿促使拟南芥主根生长变缓,细胞长度随磷饥饿程度的加深迅速缩小。CycB1;1:GUS染色分析结果表明,低磷破坏拟南芥根系分生组织细胞分裂能力,这些结果说明磷胁迫同时抑制了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从而引起拟南芥主根的缩短。
    小桐子枝叶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
    郭巧生;李育川;邵清松;郭菲;张学海
    2010, 30(4):  503-50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21
    摘要 ( 1586 )   PDF (182KB) ( 5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小桐子枝叶6种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稻瘟病菌、烟草疫霉菌和辣椒疫霉菌的抑制作用,从中筛选出抑制作用最强的粗提物进行进一步的活性组分分离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小桐子枝叶的乙醇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菌抑制活性最高,在浓度为0.8 g·L-1时,小桐子枝叶的乙醇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稻瘟病菌、烟草疫霉菌、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7.1%、90.3%、86.4%、77.9%,其抗菌活性与农药世高均无显著差异;在小桐子枝叶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对稻瘟病菌和烟草疫霉病菌进行生物活性追踪测试中发现,石油醚和水萃取物都具有较好的活性,当浓度为0.8 g·L-1时,石油醚和水萃取物对两种病菌抑制率都达50%以上。表明小桐子枝叶含有丰富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物质,且主要存在于小桐子枝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相和水相中。
    人工种植长春花生物学性状和生物碱含量的季节动态
    王化楠;唐中华;祖元刚*;梁胜楠;杨蕾
    2010, 30(4):  508-51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0.04.022
    摘要 ( 1602 )   PDF (175KB) ( 4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人工种植的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 Don)为材料,研究了一个生长季节内长春花的生物学性状和生物碱含量的季节动态。研究发现,长春花的株高、生物量和叶片数呈现相似的生长趋势,即前期(5~7月)缓慢增长、中期(7~9月)快速增长和后期(9~10月)增长缓慢3个明显的季节生长特征,而花总数在前期和中期也呈现相似的规律,但在后期(9~10月)快速下降。长春花叶片中3 种生物碱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明显,变化趋势相一致。3 种生物碱的含量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均是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且3 种生物碱含量均在7月下旬和10月下旬出现2个明显的高峰值。长春花叶片中长春碱含量与长春质碱和文多灵含量之间均有较强的正相关,且与文多灵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长春花叶片中长春质碱含量与文多灵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因此,生产实践中人工种植长春花的最佳采收期是10月末,并可通过改变环境因子进一步诱导长春花叶片中长春碱类物质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