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4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1-01-20
    研究报告
    东北地区李属(Prunes L.)植物导管分子形态结构研究
    邹子瑜, 谷利伟, 张大维
    2021, 41(1):  4-1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02
    摘要 ( 1152 )   HTML ( 247)   PDF (1834KB) ( 40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树脂铸型法对东北地区10种李属植物导管分子类型、纹孔式、穿孔板类型的微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并测量管腔长度、宽度、尾端长度及端壁斜度角的量化数据。结果显示:在不同生境下该属同种植物的导管类型、尾端长度与穿孔板类型较为稳定。所观察的李属植物存在3种导管类型:螺纹、孔纹、网纹导管。除山杏、欧李、东北李3种植物中仅存在网纹与孔纹2种类型的导管外,其余7种植物普遍存在3种类型导管。螺纹加厚在该属导管分子中普遍存在。单穿孔板在李属所观察植物中普遍存在,仅在黑樱桃、毛樱桃和郁李中发现梯状穿孔板。仅在稠李、东北李、郁李及山杏中观察到相对原始的对列—互列同时存在的纹孔式,其余6种均为互列式纹孔式。根据结构分析,认为东北地区10种李属植物中,郁李最为原始,欧李最为进化。同时,发现管腔长度、宽度与端壁面积与生境显著相关。在对尾端长度测量发现,同种植物导管分子的尾端长度在不同生境下长度较为稳定,几乎没有变化,可作为微观植物分类学的分类依据。

    14种石斛属(兰科)植物的花粉团形态及分类学意义
    王艳萍, 李璐, 杨晨璇, 罗艳, 李青青
    2021, 41(1):  12-2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03
    摘要 ( 1781 )   HTML ( 61)   PDF (9877KB) ( 642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14种石斛的花粉团形态及其表面纹饰超微特征,为该属的物种划分和系统演化提供花粉形态证据。解剖镜下,14种石斛的花药里有4枚花粉团,表面金黄油亮呈蜡质,质地坚硬。根据每种石斛的4枚花粉团的总体轮廓形态和大小,可分为3种形态(心形、近心形和长心形)和4种类型(极小花粉团,小花粉团,大花粉团和超大花粉团)。根据单个花粉团边界轮廓的曲直,可将其分为4种类型(月牙型、弓型、棍状和米粒型)。扫描电镜下,14种石斛的花粉团表面纹饰类型有5种(光滑平整型、光滑带丝状突起型、光滑不平整型、粗网纹状型和皱波状型),在广东石斛和球花石斛的花粉团表面观察到晶体的存在。花粉团的形态大小和外壁纹饰特征在种间变化明显,对澄清石斛属的分类学问题有一定意义。

    黑龙江省植物花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
    程薪宇, 焉志远, 郭梦桥, 徐海军, 佟斌, 倪红伟
    2021, 41(1):  26-3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04
    摘要 ( 831 )   HTML ( 47)   PDF (1075KB) ( 23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黑龙江省植物花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趋势。利用1951~2007年采集于黑龙江省的188种植物标本信息,分析黑龙江省植物花期变化与年均温、上年均温和春季、夏季、秋季均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黑龙江省42.0%以上植物的花期与气温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这些植物中,25%以上物种的相对采集时间指数与年均温、上年均温及各季节均温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关系,且多为草本植物。其余草本植物及木本植物的相对采集时间指数与年均温、上年均温及各季节均温多呈显著负相关(P<0.05),如春季均温每升高1℃,木本植物花期平均提前12.65%。年均温、上年均温和春季、夏季、秋季均温每升高1℃,黑龙江省植物花期分别整体提前4.47%、7.08%、3.87%、5.84%和6.73%。花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在短花期植物中相对明显。相较于春季、秋季及年均温,黑龙江省植物花期对夏季均温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

    藤本月季“安吉拉”花芽分化形态结构及内源激素变化研究
    刘智媛, 曾丽, 杜习武, 彭勇政, 陶懿伟, 李雨清, 秦俊
    2021, 41(1):  37-4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05
    摘要 ( 3957 )   HTML ( 56)   PDF (3215KB) ( 91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藤本月季“安吉拉”为试验材料,通过石蜡切片、体视显微镜观察及内源激素的测定,研究花芽分化过程的形态结构及内源激素的变化,为花期调控、景观品质的提升及相关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藤本月季“安吉拉”花芽各部分分化顺序由外向内进行,分为5个时期,共历时30 d,首先是生长锥呈圆锥状突起的形态分化期;扁平生长锥周围出现5个突起,即为萼片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的内方分化出成轮状的多个花瓣原基,即为花瓣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基部从上向下分化出多轮雄蕊原基,即为雄蕊原基分化期;扁平的生长锥顶端突起形成多个雌蕊原基,为雌蕊原基分化期。随花芽分化进程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浓度变化规律相似,均呈先升高再下降趋势,萼片原基分化期其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时期;生长素(IAA)浓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赤霉素(GA)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随花芽分化进程IAA/GA和IAA/ABA比值呈逐渐上升趋势,CTK/GA和(ABA+CTK)/GA比值在萼片原基分化期显著高于形态分化期。内源激素测定结果表明:ABA、CTK浓度在萼片原基分化期显著升高与花芽分化诱导有关,较低的IAA浓度以及GA浓度的降低有利于藤本月季“安吉拉”的花芽分化;萼片原基分化期CTK/GA和(ABA+CTK)/GA比值升高可能与花芽分化诱导有关,高水平的IAA/ABA和IAA/GA比值可能与花器官原基的进一步发育相关。

    梓属5个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于晓池, 杨桂娟, 董菊兰, 王军辉, 麻文俊, 张鹏
    2021, 41(1):  44-5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06
    摘要 ( 842 )   HTML ( 43)   PDF (1182KB) ( 38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分析梓属5个种干旱胁迫响应程度,为梓属耐旱树种的筛选、抗旱育种及栽培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梓属的黄金树、滇楸、灰楸、梓树和楸树为试材,将其在浇水量为700 mL和400 mL的水分条件下培养50 d,测量其苗高、地径、叶水势、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比叶重等指标,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2种水分条件下,生长状态最好的为楸树,梓树相对较差。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除黄金树外,其他各树种的叶片水势(ΨL)都降低,最大气孔导度(Gs)均增加。不同种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升高。除滇楸和楸树外,各树种的光系统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随干旱胁迫而增加。除灰楸外,干旱胁迫增加了其他树种的比叶重(LMA)。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抗旱性的结果为:灰楸>梓树>滇楸>楸树>黄金树。说明梓属不同树种间有着不同的抗旱能力。综合分析,楸树和灰楸的抗旱能力较强,滇楸和梓树的抗旱能力次之,黄金树的抗旱能力最差。

    24-表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影响
    胡文海, 闫小红, 李晓红, 曹灶桂
    2021, 41(1):  53-5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07
    摘要 ( 777 )   HTML ( 47)   PDF (1028KB) ( 501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辣椒品种“超辣九号”为试材,采用15%的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了0.1 μmol·L-1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处理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降低了辣椒叶片的光化学效率和光合性能,导致干旱光抑制的发生。干旱胁迫既损伤了辣椒叶片PSⅡ供体侧放氧复合体(OEC),同时也对PSⅡ反应中心和受体侧造成伤害,阻碍了光合电子传递;干旱胁迫还导致单位叶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目(RC/CS)的下降,并降低了单位叶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捕获的光能(TRo/CS)和进行电子传递的能量(ETo/CS),同时诱导了单位叶面积热耗散(DIo/CS)的增加。这说明辣椒遭受干旱胁迫后启动了相应的防御机制,一方面通过PSⅡ的可逆失活减少光能吸收与传递,另一方面通过促进热耗散减少过剩激发能的积累。EBR处理改善了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PSⅡ受体侧的电子传递,缓解了单位叶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目的减少,优化了光合电子传递的进行,并维持相对较高的热耗散能力,从而减轻了干旱光抑制程度,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片光合机构和光合性能起到保护作用。

    沙生植物沙鞭不同居群形态变异研究
    吕婷, 刘涛, 梁瑞芳, 苏旭, 刘玉萍
    2021, 41(1):  60-6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08
    摘要 ( 2394 )   HTML ( 47)   PDF (1073KB) ( 309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 Bor.)20个自然居群为研究对象,对其株高、花序长度、旗叶长度、旗叶宽度和小穗长度等12个表型性状进行形态变异研究。结果显示,12个性状群体间F值为1.832~8.958,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明沙鞭不同居群表型性状存在广泛变异,且变异程度各不相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代表了沙鞭形态多样性的82.277%,其中旗叶长度、旗叶宽度、颖片长度、小穗长度等是造成不同居群表型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依据欧式距离对参试居群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距离为20.5时,可以将20个沙鞭野生居群划分为两类,且各表型性状并没有依居群地理分布而聚类。

    外源MeJA对高温胁迫下半夏抗氧化系统和胁迫基因的影响
    朱畇昊, 张梦佳, 董诚明
    2021, 41(1):  67-7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09
    摘要 ( 937 )   HTML ( 46)   PDF (1304KB) ( 366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叶面喷施外源MeJA对高温胁迫下半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对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对小分子热激蛋白(sHSP)等胁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生长状况一致的半夏植株在40 ℃高温下进行胁迫处理,实验组喷施50 μmol·L-1的外源MeJA溶液,空白组喷施等量的水,分别在处理2、6、12、24、48 h时进行取样,对样品进行指标测定。结果发现,在40℃高温下,喷施一定浓度的外源MeJA可以提高半夏叶片的SOD、POD、APX活性,降低MDA质量分数,增加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对半夏有机酸含量无明显影响。2个细胞质型小分子热激蛋白和GRRBP蛋白,在MeJA处理后表达量显著增加。由此得出结论:喷施外源MeJA可以增强半夏中部分抗氧化酶的活性,保护半夏的细胞膜,增强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且外源MeJA可能增加半夏高温胁迫响应基因的表达。

    蔗糖对84K杨树组培继代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史森, 苗娜, 史羽桐, 王慧梅
    2021, 41(1):  74-7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10
    摘要 ( 1037 )   HTML ( 50)   PDF (1360KB) ( 50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源对组培苗的生长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实验研究了不同蔗糖浓度(10、20、30和40 g·L-1)对84K杨树组培继代苗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30 g·L-1的蔗糖浓度最有利于84K杨树组培继代苗的生长,其干重是10 g·L-1蔗糖处理的1.5倍。其次,在较高的蔗糖浓度处理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84K杨树组培继代苗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Rubisco酶活性及净光合速率,其中30 g·L-1蔗糖处理的84K杨组培苗净光合速率最大,为3.617 μmol?m-2?s-1。同时,高浓度蔗糖处理下的84K杨树组培继代苗有较高含量的可溶性糖,但其体内淀粉含量却无明显变化。

    火力楠种胚组培快繁研究
    刘英
    2021, 41(1):  79-8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11
    摘要 ( 809 )   HTML ( 42)   PDF (1605KB) ( 30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火力楠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其优良家系种子为材料,从外植体选材与消毒、基本培养基、PVP浓度、生根促进剂类型及浓度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应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胚6~9 min,无菌萌发率达60%~65%。②LY培养基适宜大部分胚系的增殖生长,35 d转接1次,增殖倍数高达3.50,高3.0 cm以上芽苗比率达50%以上。③应用4~8 g·L-1浓度的PVP能够显著降低培养基褐化程度,促进芽苗抽高生长。④各胚系之间生根难易程度差异极显著,其生根率为0~93.6%,两种生根促进剂的最佳浓度均为8.5 mg·L-1,ABT2号生根粉的生根诱导效果极显著(P<0.01)优于IBA。⑤生根瓶苗移植30 d后成活率达90%以上,未生根瓶苗移植60 d后成活率达80%以上。本研究为火力楠优良无性系的组培快繁研究及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

    长白山东北红豆杉生境内针阔混交林直径结构分布研究
    樊小红, 王立涛, 安娟艳, 孟冬, 杨清, 赵春建, 杨雨春, 付玉杰
    2021, 41(1):  89-9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12
    摘要 ( 975 )   HTML ( 40)   PDF (2268KB) ( 21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能够拟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东北红豆杉生境内针阔混交林的直径结构分布模型,为该区林分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龙荒沟林场15块东北红豆杉林分内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负指数函数和三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2种直径分布模型拟合和χ2检验,分析了15块样地的直径结构分布规律。15块样地的密度为400~981株·hm-2,平均胸径变化范围为10.5~19.9 cm,各样地林分的直径分布的偏度均为正值,直径分布函数曲线均往左偏,除了9~11号样地的直径分布用三参数Weibull分布模型效果较好外,其他样地均适合用负指数模型拟合。两种模型均能有效描述直径结构分布规律,三参数Weibull分布模型用来拟合不规则直径分布时效果较好,而负指数分布模型拟合近似“反J”型曲线时效果好。该区东北红豆杉林分内针阔混交林直径结构分布不合理,应加强该林区经营技术措施。

    橡胶草E2泛素结合酶基因TkUBC2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王肖肖, 覃碧, 杨玉双, 聂秋海, 张继川, 刘实忠
    2021, 41(1):  98-10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13
    摘要 ( 784 )   HTML ( 40)   PDF (3854KB) ( 37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析橡胶草E2泛素结合酶在胁迫响应和信号转导中的功能,本文从橡胶草品系1151中克隆得到一个E2泛素结合酶基因,命名为TkUBC2该基因编码区cDNA为459 bp,编码152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不同物种间的UBC2高度同源,TkUBC2与莴苣、向日葵的UBC2相似性高达99%以上。采用荧光定量qRT-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橡胶草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TkUBC2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而且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甘露醇介导的渗透压胁迫以及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MeJA)、脱落酸(ABA)和乙烯利(ET)可诱导TkUBC2下调表达;而NaCl盐胁迫和UV辐射处理则上调TkUBC2表达。结果表明TkUBC2参与橡胶草抗逆反应、激素信号转导以及DNA损伤修复过程,以上结果为进一步解析该基因的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毛果杨GATA基因家族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及表达分析
    任梦轩, 张洋, 王爽, 王瑞琪, 刘聪, 魏志刚
    2021, 41(1):  107-11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14
    摘要 ( 1716 )   HTML ( 62)   PDF (5569KB) ( 727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ATA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细胞分化以及响应环境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在木本植物中尚无该基因家族全基因组水平的分析报导。本项研究从基因组水平对毛果杨GATA家族成员的数量、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编码蛋白的理化特征和保守基序等信息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毛果杨GATA家族包含39个基因,共分布于15条染色体上,其中5号染色体上含有6个基因,9号、13号和19号染色体含有基因数量为1,其余染色上无基因分布。该家族各基因的结构与编码蛋白的基本特性均存在一定异性,可分成4个亚族。qRT-PCR研究表明,GATA家族各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茎部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且盐胁迫对各基因的表达特性影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毛果杨GATA家族基因在复制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产生了明显分化,其中部分基因在毛果杨次生生长与盐胁迫响应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研究为全面解析毛果杨GATA家族各成员在其生长发育与盐胁迫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花烟草低温胁迫响应转录因子挖掘
    鲁琳, 杨尚谕, 刘维东, 鲁黎明
    2021, 41(1):  119-12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15
    摘要 ( 799 )   HTML ( 45)   PDF (3030KB) ( 838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鉴定参与花烟草低温胁迫的转录因子,对花烟草幼苗进行了4℃低温处理,并在处理后12 h采集其幼苗样本,提取总RNA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在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及KEGG分析的基础上,对参与其中的转录因子进行了挖掘,并采用qRT-PCR的方法,对转录组测序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花烟草基因表达量变化在2倍以上的基因有8 388个(P<0.01),其中,上调表达4 229个,下调表达4 159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归类于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及分子功能3大类69个GO条目,并显著富集在40条KEGG代谢通路中。同时,在低温胁迫下,花烟草有118个转录因子的表达发生了显著改变,其中,上调表达82个,下调表达36个。这些转录因子属于28个家族,其中,数量最多的为NAC家族19个,其次为ERF家族16个、MYB家族15个、WRKY家族15个。本研究的结果为花烟草低温响应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郁金香鳞茎中3种内源激素
    赵杨静, 唐楠, 唐道城, 张静
    2021, 41(1):  130-13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16
    摘要 ( 2584 )   HTML ( 49)   PDF (1165KB) ( 4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了同时测定郁金香鳞茎中GA3、IAA、ABA 3种植物内源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和异丙醇提取方法。采用外标法,C18反相柱,流动相A(甲醇)∶B(磷酸缓冲液pH=3.5)= 45∶5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0~3.2 min 265 nm,3.0~4.5 min 212 nm,4.5~6.5 min 218 nm,6.5~13.0 min 265 nm;柱温20℃进行测定;以异丙醇提取剂和二氯甲烷低温摇床提纯鳞茎中内源激素。整个过程操作简 单,只需2.0~2.5 h可完成激素提取测定,检测方法线性相关度均在0.995以上,测出限GA3 200 ng·mL-1,IAA 5 ng·mL-1,ABA 20 ng·mL-1;提取方法回收率为84.812%~95.679%,相对标准偏差为6.432%~2.831%。用此方法提取郁金香的内源激素做出的图基线平稳,准确度高,可得到满意的峰形,且操作简单,各环节激素的损失较少。

    模拟氮沉降和不同外生菌根真菌侵染对樟子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续富, 郝龙飞, 郝嘉鑫, 郝文颖, 包会嘎, 白淑兰
    2021, 41(1):  138-14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17
    摘要 ( 615 )   HTML ( 41)   PDF (887KB) ( 244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盆栽条件下,采用单接种Suillus bovines(以下简称SB)和混合接种(Suillus luteusSuillus grevilleaTricholoma fulvumBoletinus grisellusSuillus bovinusLeucocortinarius bulbigerRhizopogon luteolusPisolithus tinctorius 8个菌种的等量混合菌剂接种,以下简称HJ)方法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2个月幼苗进行接种处理,幼苗生长6个月形成菌根后对樟子松幼苗进行模拟氮沉降实验,5个月后通过测定幼苗生长指标、根系形态结构和菌根侵染率,旨在探讨模拟氮沉降对樟子松不同接种处理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单接种乳牛肝(SB)和混合接种(HJ)菌根侵染率均呈下降趋势,且氮沉降对SB处理的菌根侵染率影响更显著。②接种显著促进幼苗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积累,且混合接菌效果更好;同一接菌处理中,氮浓度增加对地上生物量的积累有抑制作用;接种和氮浓度对地径和地上生物量有显著交互作用,但对苗高和地下生物量无交互作用。③HJ处理中不施氮(CKN)和1倍氮浓度(CN)较不接菌(CK)和SB处理显著促进幼苗根系的平均直径、总根长和总表面积;氮浓度增加显著促进CK和SB处理的幼苗根系平均直径、总根长和总表面积,但是对HJ处理的根系各形态结构指标均产生抑制作用。接种和氮浓度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影响幼苗根系形态结构。

    氮沉降及菌根真菌对长白落叶松苗木根系构型及根际酶活性的影响
    刘婷岩, 郝龙飞, 王续富, 闫海霞, 白淑兰
    2021, 41(1):  145-151.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18
    摘要 ( 1003 )   HTML ( 42)   PDF (939KB) ( 24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氮沉降和接种菌根真菌对长白落叶松苗木根系构型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1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的盆栽菌根苗(简称+M,混合接种8种外生菌根真菌)和非菌根苗(简称-M,未接种处理) 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氮沉降处理(不施氮(0N,0 kg·N·hm-1·yr-1)、低氮(LN,15 kg·N·hm-1·yr-1)、中氮(MN, 30 kg·N·hm-1·a-1)和高氮(HN,60 kg·N·hm-1·a-1)),测定直径0~0.5 mm根系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和根尖数等根系形态指标,对比分析氮沉降和接种菌根真菌处理对苗木根际土壤酶(β-1,4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β-1,4-N-乙酰-氨基葡糖氨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长白落叶松苗木直径0~0.5 mm根系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和根尖数均随氮浓度的递增呈下降的趋势;在0N、LN和MN处理下,-M处理的根系形态指标均高于+M处理。②随氮浓度增加,+M和-M处理苗木根际土壤中BG、LAP、ACP和ALP活性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NAG活性呈下降的趋势。③+M和-M处理下,长白落叶松直径0~0.5 mm根系的形态指标与根际土壤BG活性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除根尖数外,其它根系形态指标与NAG活性相关性均为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苗木菌根化处理削弱了氮沉降对落叶松苗木根系构型的影响;而低氮处理下,+M处理对苗木根际土壤酶的活化程度高于-M处理。

    多孔淀粉固化杜香精油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研究
    张茜, 赵修华, 康荷笛, 张晓雪, 杨建航
    2021, 41(1):  152-16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21.01.019
    摘要 ( 916 )   HTML ( 46)   PDF (1325KB) ( 210 )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杜香植物资源。该植物带有独特香气,带叶嫩枝含油量较高。然而,杜香精油挥发性强,稳定性差,香气不持久和携带不便等缺点限制了杜香精油及其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将主要探究了多孔淀粉固化杜香精油的制备工艺及其缓释性能。利用精油粉末化技术,采用研磨吸附的方法,制备了固化杜香精油粉末。利用DSC和TG探究了固化精油粉末的热学稳定性能并探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缓释持香效果结果表明:多孔淀粉的最大吸油量为1.42 g?g-1。多孔淀粉与杜香精油的质量比为1∶0.75(g·g-1)时,固化精油粉末的气味较好,呈现出淡黄色粉末状态;固化精油粉末的保留率为杜香精油的3.57倍体现出其良好的热学稳定性;在同一温度下,相同时间内固化精油粉末比未固化精油的缓释持香效果更显著。多孔淀粉固化杜香精油的制备工艺简单,样品缓释持香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