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1983年 第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3-09-15
    论文
    浙江蕨类植物新种
    秦仁昌, 张朝芳
    1983, 3(3):  1-55. 
    摘要 ( 572 )   PDF (10271KB) ( 3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邢公侠、林尤兴,特别是杭州大学生物系张朝芳等在浙江沿海各县第一次开展了广泛的蕨类植物调查工作,为编写《浙江植物志》准备基本资料。他们采集了大量标本,通过鉴定发现一批新种,现报导如下。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浙江位于中亚热带,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植物种类极为丰富,过去未经有计划的调查,对它的植物区系组成了解很少。就藻类植物而言,现知它是华东最丰富的一区,而且有其独特之处,例如,它是鳞毛蕨属泡鳞组的分布中心,在本文就报导了18个新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植物学工作者近来也在浙南和杭州附近采集了一批新种,将另文发表。
    赤车属和楼梯草属小志
    王文采
    1983, 3(3):  56-66. 
    摘要 ( 605 )   PDF (626KB) ( 3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西畴,法斗,海拔1200-1300米,王启无55156,55514,麻栗坡,海拔1000米,王启无86515。越南:老街,沙巴,海拔1630米,中越考察队134。
    中国湖北产新植物
    李锡文
    1983, 3(3):  67-74. 
    摘要 ( 493 )   PDF (472KB) ( 2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年上草本,根茎匍甸、木质,略粗厚,主根1-3,外皮红赤色,横切面淡黄色,粗达5毫米,须根多数。茎直立,高30-80厘米,有时在1米以上,钝四棱形,具四槽,初被微柔毛,后变近无毛,常带紫色。
    中国杜鹃花属高山杜鹃亚组的数量分类研究
    杨汉碧, 徐克学
    1983, 3(3):  75-86. 
    摘要 ( 646 )   PDF (673KB) ( 3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是一篇关于杜鹃花属高山杜鹃亚组数量分类的文章,记录了一个具有45个OTU's×46个性状的原始数值矩阵。对性状标准化以后,计算相关矩阵和距离矩阵,这些矩阵作为每一对OTU's之间的相似性定量的表示。然后在这些矩阵上计算各种方法的聚类,有单联、全联、UPGMA,WPGMA,重心,中线等等。以综合比较系数(见表 3)作为好的分类判别标准,最后选取相关系数矩阵作为运算结果。(见图)展示出WPGMA的树系图。Ⅰ.树系图所显示的结果有助于揭示类群的分类和演化规律:高山杜鹃亚组应分为两群,即高山群和坚挺群。
    葱的无丝分裂和核物质穿壁运动的细胞胚胎学研究
    王宗清, 芮楷直, 黄义江
    1983, 3(3):  87-110. 
    摘要 ( 520 )   PDF (4476KB) ( 4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核穿壁运动一般系经胞间联丝的孔道,但是,有时核仁突破细胞壁,核物质经由该破裂的小孔转移,间或细胞壁先行溶解或破裂,于是核物质胞间转移自无障碍。所以胞间联丝的孔道是核穿壁一般的,而非唯一的,必然的通道。2.乾置的葱叶及成熟花粉,核物质穿壁频繁,而花粉发芽时,花粉管内的核物质穿出侧壁例甚罕见。由此,吸水,有氧呼吸,并非核物质穿壁的先决条件。细胞质川流对温度很敏感,而核物质(包括核液与染色质)穿壁,对 温度不敏感。细胞质川流有一定方向,而核物质穿壁无一定方向。细胞质川流只限于胞间内,而核物质穿壁有穿出有机体外。所以细胞质川流或核液川流作为核物质穿壁运动的推动力,难于成立。
    云南菝葜属两新种
    陈心启
    1983, 3(3):  111-115. 
    摘要 ( 593 )   PDF (912KB) ( 2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种与圆锥菝葜及大果菝葜有亲缘关系,但后两种叶纸质,先端具短尖;圆锥花序顶端的伞形花序能育;花序托球形;先出叶较小,长不及1厘米,易于区别。
    黑龙江省野生大豆的考察和研究
    王连铮, 吴和礼, 姚振纯, 林红
    1983, 3(3):  116-130. 
    摘要 ( 555 )   PDF (1374KB) ( 4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又是我国大豆生产的北界,但对全省野生大豆资源缺乏全面考察,因此,考察我省野生大豆资源,对丰富大豆种质基因库,适应科研和育种工作的需要均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阳朔石灰岩山地乌岗栎林的主要类型及其合理利用的方向
    胡舜士, 王献溥
    1983, 3(3):  131-147. 
    摘要 ( 546 )   PDF (957KB) ( 3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乌冈栎(Quercus phillyraeoides)是广泛分布在地中海区域的冬青栎(Quercus ilex)在东亚的一个代替种[6]。对于它在阳朔的分布生境和构成小片森林的群落学特点与在植被分类的位置,我们曾作过专门的论述[3]
    中国五味子科一新种
    刘玉壶
    1983, 3(3):  148-150. 
    摘要 ( 425 )   PDF (182KB) ( 2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落叶木质藤本,雌雄异株,全株无毛。小枝黑褐色,具明显的小瘤状凸起,短枝粗壮。叶纸质,阔卵形或近圆形,长7-10厘米,宽5-7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全缘或上半部有极小的胼胝质小齿,叶面深绿色,叶背淡绿色,侧脉每边3-6条,叶柄长3-5厘米。
    海南竹类一新种
    易同培
    1983, 3(3):  151-154. 
    摘要 ( 451 )   PDF (239KB) ( 2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下茎缩短的合轴型,秆柄长5-7厘米,具18-20节,节间长1.5-4(-5)毫米,直径1.5-3.5厘米,鳞片三角形,交互紧密排列,淡黄色,无毛,先端具一短尖头,上部纵脉纹明显,幼时边缘密生纤毛;秆丛生,直立,高3-5(-7)米,直径(1-)2-3.5(-5)厘米,全秆25-29(35)节,节间一般长24-28厘米,最长达32厘米,基部最短节间长2-8厘米,圆筒形,有时在分枝一侧基部微扁平或稀具少数纵脊和纵沟槽,绿色,无毛,亦无白粉,纵细线棱纹明显,秆壁厚2-3.5毫米,髓呈锯屑状;捧环平或微隆起,无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