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11-20
    论文
    老河沟毛茛,四川毛茛科一新种
    王文采;陈淑荣
    2015, 35(6):  801-80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01
    摘要 ( 899 )   PDF (360KB) ( 5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自四川发现的毛茛科毛茛属一新种,老河沟毛茛(Ranunculus laohegouensis),并给出其与近缘种的区别特征。
    福建蜂斗草属(野牡丹科)一新种
    林沁文
    2015, 35(6):  803-80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02
    摘要 ( 1267 )   PDF (797KB) ( 27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中国福建蜂斗草属(野牡丹科)一新种,即三脉蜂斗草(Sonerila trinervis Q.W.Lin)。本新种与直立蜂斗草(Sonerila erecta Jack)相似,区别在于本种的茎圆柱形,无翅,有卷曲的微柔毛;叶面被极细的微柔毛,仅具基部3出脉;花瓣白色,近圆形,直径约2 mm;雄蕊长约2.5 mm,花药长约1 mm,易于区别。
    16个双子叶植物名称后选模式指定
    林云1;刘文群1;吴慧冰1;孙苗2;孙茜2;杨志荣2;林祁2*
    2015, 35(6):  807-811.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03
    摘要 ( 3128 )   PDF (749KB) ( 4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整理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国家植物标本馆(PE)双子叶植物模式标本时,根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则9.5,发现台湾榕(桑科)、短齿楼梯草(荨麻科)、贯叶马兜铃(马兜铃科)、唐古特扁桃(蔷薇科)、短梗稠李(蔷薇科)、长序稠李(蔷薇科)、纤细石斑木(蔷薇科)、蒙古绣线菊(蔷薇科)、细柄罗伞(紫金牛科)、台湾山矾(山矾科)、华流苏(木犀科)、三叶白蜡树(木犀科)、滇素馨(木犀科)、紫花醉鱼草(马钱科)、蒙古白前(萝藦科)、长叶微孔草(紫草科)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11和9.12,以及辅则9A.3的精神,对这16个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雄性不育与可育楸树花发育的细胞学比较研究
    张博;李利平;毛伟兵;王长兰;陈发菊*
    2015, 35(6):  812-81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04
    摘要 ( 937 )   PDF (1808KB) ( 4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er.)属紫葳科(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优质用材树种。本文用石蜡切片法对可育株和雄性不育株楸树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地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可育株和不育株楸树雌蕊的发育基本相同,胚珠倒生,薄珠心,单珠被,胚囊发育为蓼型。可育株雄蕊花药四室,药隔薄壁组织发达;异型绒粘层,由药壁绒粘层和药隔绒粘层组成;花药壁表皮细胞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后开始径向伸长加厚,直到花药开裂并不降解,这可能与花药开裂有关;成熟花粉为四合花粉。雄性不育株花药的早期发育到次生造胞细胞时期与可育雄蕊的相同,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前绒毡层发育不充分;四分体时期,绒毡层细胞高度液泡化,细胞质稀薄,已提前降解,小孢子四分体因绒毡层结构和功能异常而不能正常发育,因此楸树雄性不育为结构型雄性不育。
    狭叶金星蕨的快速繁殖
    陈习1,2,3;何美娜1,2,3;庄卉卉1,2,3;郭丽珠1,2,3;周攀1,2,3;何玮1,2,3;郭斌1,2,3;尉亚辉1,2,3*
    2015, 35(6):  819-82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05
    摘要 ( 901 )   PDF (1221KB) ( 3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he rapid propagation system of Huperzia serrata(Thunb.) Trev. associated fern (Parathelypteris angustifrons(Miq.) Ching) was established by culturing its prothallium. MS+1.0 mg·L-1 NAA was the most suitable medium for prothallium proliferation. After 60 days of growing in this medium, the fresh weight of prothallium weighed twice heavier compared with one in the control medium (MS without hormone). MS without plant hormone was the optimal medium for inducing sporophyte. The shortest induction time was 22 days and the induction rate was 15%. 6-BA and TDZ showed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porophyte. The best medium for root induction of sporophyte was MS+1.0 mg·L-1 IAA. Within 60 days, the medium induced a mean root length of 1.72 cm and 13 roots per explant. Sporophyte grew best in water moss by which the survival rate of transplantation reached 100%.
    野生红花白芨再生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李芳1;肖小君1*;林忠全2;杜明林1;胡章薇1;黄作喜1
    2015, 35(6):  825-831.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06
    摘要 ( 960 )   PDF (1490KB) ( 4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野生红花白芨成熟蒴果为外植体,建立了白芨植株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白芨种子萌发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1.0 mg·L-1+NAA 0.1 mg·L-1+AC 0.5 g·L-1;原球茎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KT 1.0 mg·L-1+NAA 0.1 mg·L-1+AC 0.5 g·L-1;原球茎分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KT 1.0 mg·L-1+NAA 0.1 mg·L-1+AC 0.5 g·L-1;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KT 1.0 mg·L-1+NAA 0.1 mg·L-1+AC 0.5 g·L-1 +土豆汁150 g·L-1,30 d后的芽增殖率达343%;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5 mg·L-1+AC 0.5 g·L-1+土豆汁100 g·L-1,生根率达100%;试管苗移栽的最佳方式是以水苔+树皮+椰糠+锯木粉(2∶2∶1∶1,V/V/V/V)为混合基质进行多株移栽,成活率可达99%。
    单叶蔓荆(唇形科)的横生胚珠和葱型胚囊
    孔冬瑞1;王仲礼1;宋以刚2
    2015, 35(6):  832-83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07
    摘要 ( 883 )   PDF (1168KB) ( 3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研究了单叶蔓荆胚珠和胚囊的发育以丰富牡荆亚科的胚胎学资料。单叶蔓荆的胚珠横生、单珠被、薄珠心、具珠被绒毡层、珠孔狭长。胚囊发育类型为葱型,可能由蓼型胚囊演变而来。葱型胚囊在牡荆亚科及整个唇形科属首次报道。
    胡杨无性系幼苗响应盐胁迫的miRNA表达差异研究
    司婧娜;周韬;徐放;薄文浩;邬荣领*
    2015, 35(6):  836-84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08
    摘要 ( 2539 )   PDF (1422KB) ( 4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miRNA在调控基因表达、细胞周期、生物体发育、抗逆等方面起重要作用。为研究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的耐盐机制,以1年生胡杨无性系幼苗为材料,构建具有空间代表性的盐胁迫胡杨cDNA文库,利用二代测序技术测定NaCl胁迫下和正常培养条件下胡杨叶和根mi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miRNA之间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表达丰度最高的miRNA有miR156、miR157、miR165、miR166和miR167等,合计占总表达量的90%以上。胡杨根部存在特异表达的miRNA,在整个耐盐调控机制中发挥着生理调节、分子调控和信号传导等极为重要的作用。盐处理样品中发现大量响应盐胁迫的miRNA,对这些转录因子进行靶基因预测和注释后,发现很多盐胁迫响应的miRNA与NAC和SPL等重要转录因子家族相关,与前人的结论一致,另外还发现许多miRNA的调控对象是ATP酶和激素响应因子。
    叶面喷施硝酸盐对丁香叶片气孔动态、光合作用的影响
    王珂;刁健;杨瑞;胡彦波*;孙广玉
    2015, 35(6):  843-84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09
    摘要 ( 1083 )   PDF (1319KB) ( 4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哈尔滨市绿化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为研究对象,借助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叶面喷施硝酸盐(50 mmol·L-1 NaNO3溶液)对叶片气孔动态(气孔分布、气孔开度)和光合生理过程(光合—呼吸的光诱导、光化学效率、叶绿素含量以及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上、下表皮均有气孔、腺毛分布,喷施处理第5 d时,叶片的气孔开度和导度、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未受到显著影响,但14 d时,气孔关闭、导度下降,光合—呼吸的光诱导过程受到显著影响。
    不同光照条件下东北红豆杉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日变化
    刘彤1;徐浩玉1;金慧颖1;张玉红2;周志强2*
    2015, 35(6):  848-85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10
    摘要 ( 547 )   PDF (1197KB) ( 4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东北红豆杉的光适应特性达到高效培育的目的,以5年生东北红豆杉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种光照条件下(全光照FL、60%全光照F1和30%全光照F2)幼苗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规律。结果显示:7:00~17:00时,FL和F1条件下幼苗的Fo分别升高了23.0%和14.0%,F2略有下降。3组幼苗的FmFv/Fm在降到最低点后都有所回升,FL、F1和F2幼苗的Fm最多下降了38.0%,28.0%和23.0%,Fv/Fm下降了14.0%,6.4%和4.2%。F2幼苗的ΦPSⅡ最高,变化趋势与光照强度相近;FL和F1幼苗的ΦPSⅡ变化趋势相似,在9:00时达到高点后逐渐下降,至15:00时达最低点,只是FL幼苗的更低。3组幼苗ETR变化的明显差异体现在一天中的高光温时段(11:00~15:00时),F2幼苗的ETR呈现峰值,F1幼苗保持平稳,FL幼苗呈现谷值。F2幼苗的qP最高,变化趋势与光照强度一致;FL和F1条件下幼苗的qP在13:00时和15:00时现谷值。F2幼苗的NPQ全天平缓下降;FL和F1幼苗的NPQ在9:00时和13:00时(15:00时)呈现峰值。综合以上荧光参数变化,F2幼苗全天以光化学反应为主,以热辐射形式耗散掉的光能较少。FL和F1幼苗在高光温时段出现光抑制,此时幼苗通过增加热耗散的方式进行了自我保护,且其光合机构未受到破坏。
    施肥对蓝莓植株生长、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周琳;张会慧;魏殿文;张悦*
    2015, 35(6):  854-85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11
    摘要 ( 888 )   PDF (1293KB) ( 6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蓝莓“美登”为试验材料,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研究了连续3年施肥对蓝莓植株生长、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优化我国北方地区蓝莓人工栽培技术提供一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可以明显促进蓝莓植株的生长,7.5 g/株施肥量对蓝莓株高和冠幅度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而不同施肥量对蓝莓枝条长度和粗度的影响差异不明显。施肥处理还明显促进了蓝莓叶片的实际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以及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并且施肥处理下蓝莓叶片PSⅡ反应中心能量分配参数更倾向于光化学反应方向,与生长参数相似,施肥处理对蓝莓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也表现为7.5 g/株的施肥量作用效果最优。施肥处理还改变了蓝莓果实的品质,虽然不同处理下蓝莓果实的维生素C和花色素苷含量以及pH值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但其总糖含量却明显增加,而总酸含量除10 g/株施肥处理外,均呈降低趋势,表现为糖酸比的增加,但与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不同,以5 g/株的施肥量对蓝莓果实品质的提高更有利。因此,施肥虽然可以明显促进蓝莓植株的生长,改善其光合能力和果实品质,但控制施肥量时要综合考虑其生长和品质等因素。
    不同时间下低温胁迫对油棕幼苗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刘艳菊1,2;曹红星1,2*;张如莲3
    2015, 35(6):  860-86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12
    摘要 ( 818 )   PDF (1154KB) ( 3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不同时间的低温胁迫对油棕幼苗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以8个月苗龄的油棕幼苗为材料,根据海南的气温变化规律,设置4个不同的最低温度处理,分别为28℃(CK处理),18℃(T1处理)、12℃(T2处理)、6℃(T3处理),分别处理0、7、14、21 d时取样。结果发现,随着温度的下降和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幼苗叶片含水量、SOD活性不断下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H2O2、MDA含量不断升高;POD、CAT、APX活性先上升而后下降;T2、T3处理2周后的幼苗其心叶都变褐色,且生长明显减缓。低温会对油棕幼苗造成了明显地氧化伤害,但油棕幼苗可能通过提高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物质的含量,抗氧化酶维持一定活性的适应机制,以抵抗低温造成的氧化伤害,维持其正常生长。
    白桦开花抑制因子BpFLC与BpSVP蛋白互作的结构域筛选与互作验证
    臧丽娜;郑唐春;代丽娟;刘彩霞;曲冠证*
    2015, 35(6):  866-87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13
    摘要 ( 998 )   PDF (1382KB) ( 4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深入研究白桦开花抑制因子FLC与SVP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从重组质粒pGBKT7-BpFLC、pGBKT7-BpSVP分别克隆出6个BpFLC截短体(BpFLC1~6)和6个BpSVP截短体(BpSVP1~6),分别编码MI、MIK、K、IKC、KC和C域。在酵母Y2HGold菌中,分别共转诱饵质粒pGBKT7-BpFLC1~6×pGADT7-BpSVP及pGBKT7-BpFLC×pGADT7-BpSVP1~6。酵母转化子Y2HGold[pGBKT7-BpFLC2~5×pGADT7-BpSVP],可在选择性固体培养基TDO、QTO/A上生长,并在QDO/A/X上长出蓝色菌落,表明BpSVP能与截短体蛋白BpFLC2~5异源结合。此外酵母Y2HGold[pGBKT7-BpFLC×pGADT7-BpSVP2~5]也能同时激活报告基因AUR1-CHIS3、ADE2、MEL1。进一步研究发现:Y2HGold[pGBKT7-BpFLC3×pGADT7-BpSVP3]存在相互作用,表明BpFLC的K域与BpSVP的K域能够异源结合,是介导BpFLC与BpVP蛋白互作的关键结构域。
    4种桦树幼苗耐盐性分析与评价
    纳晓莹1;王秀伟1*;徐浩玉1;乔丽娜1;王遂1;刘桂丰1;Kentbayev Yerzhan2;Kentbayeva Botagoz2
    2015, 35(6):  873-88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14
    摘要 ( 856 )   PDF (1748KB) ( 3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耐盐植物引种和培育是开发利用盐碱地的主要方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试验以哈萨克斯坦引进的吉尔吉斯白桦(Betula kirghisorum)、欧洲白桦(B.pendula)、毛枝桦(B.pubescens)和本地的白桦(B.platyphylla Suk.)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于2014年7月在东北林业大学进行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HCO3)的胁迫试验,测定生长量、光合参数和叶绿素含量,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比评价4种桦树幼苗的耐盐碱能力,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桦树树种,为耐盐植物引种和培育提供有价值的数据。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桦树幼苗的高生长和光合效率受到显著抑制,而当浓度≥0.5%时,大部分幼苗枯死。株高增长量、基径增长量、净光合速率(Pn)、光能利用效率(SUE)、羧化效率(CUE)、表观量子效率(AQY)及叶绿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多数达到了显著水平;最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分别构建了0.1% NaCl、0.3% NaCl、0.1% NaHCO3和0.3% NaHCO3胁迫处理的综合评价公式,并分别筛选出了综合性状相对优良的单株,其中NaCl胁迫下较优单株为32、33、34、35;NaHCO3胁迫下较优单株为262、263、264、35。综合比较认为,吉尔吉斯白桦对低中浓度的中性盐的抗性最强,本地对照白桦对低中浓度碱性盐的抗性最强,而吉尔吉斯白桦和毛枝桦对高浓度碱性盐抗性较强。
    簇枝补血草花的二态性及繁育系统研究
    徐小圆;周玲玲*;王仲科;庄丽
    2015, 35(6):  883-89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15
    摘要 ( 959 )   PDF (1720KB) ( 4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花丹科被列为异型花柱较多的科,该文以补血草属簇枝补血草为材料,通过对野外居群的花部特征、花期物候和繁育系统等研究,探讨花部形态多态性及其对生殖的影响。簇枝补血草具有两种类型植株,具玉米状柱头和A型花粉的植株称为C型植株;具乳头状柱头和B型花粉的植株称为P型植株,且A/B型花粉的大小、外壁纹饰不同。单花发育过程中两型植株的花萼、雌蕊大小差异明显,随着花的成熟差异逐渐消失。两型植株都为雌蕊高于雄蕊,柱头探出式雌雄异位;C型植株的花期较P型植株长约2 d。一天当中,A型花粉活力高峰期为13:00,B型花粉在11:00和15:00都表现为高峰期;玉米状柱头可授性最强时期在13:00~15:00,乳头状柱头则在15:00。两型花粉可育性在盛花期最高,终花期时B型花粉可育性明显高于A型。荧光染色观察发现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速度都为:异型授粉>同型授粉,B型花粉在乳头状柱头上不能完成受精。此外,人工授粉实验也表明异型授粉结实率显著高于同型,P型植株经同型授粉结实现象并不明显,存在少量无融合生殖。研究表明簇枝补血草花部具二态性,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其中乳头状柱头对A型花粉亲和,对B型花粉不亲和,但玉米状柱头却对A/B型花粉都亲和,这打破了该科的异型自交不亲和的例证。
    马大杂种相思瓶内和瓶外生根技术研究
    施琼1;胡峰2;黄烈健1*
    2015, 35(6):  891-89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16
    摘要 ( 989 )   PDF (1498KB) ( 3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增殖培养的马大杂种相思无菌苗为材料,进行瓶内生根(采用增殖培养30 d,2~3 cm的无菌苗)和瓶外生根(采用增殖培养45 d,3~5 cm的无菌苗)技术的研究,并对2种生根技术进行了经济效益的简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将增殖培养30 d的马大杂种相思无菌苗接入1/2MS+IBA 1.0 mg·L-1+NAA 0.5 mg·L-1+蔗糖30%的培养基中,生根率可达99.43%,15 d后移栽,存活率达98.0%;而将增殖培养45d的马大杂种相思无菌苗用100 mg·L-1的IBA溶液浸泡1 h进行瓶外生根实验,生根率可达94.67%。按生产10 000株苗计算,瓶外生根的经济效益比瓶内生根的多1 288.26元,效益比较可观,瓶外生根技术可以应用于马大杂种相思组培苗的大量生产。
    番茄TNAC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宋方圆1;宿红艳2*;程显好2;朱路英2;王磊1
    2015, 35(6):  898-90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17
    摘要 ( 1218 )   PDF (1481KB) ( 4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NAC是一组茄科植物特有的NAC基因,目前尚未见有关番茄TNAC基因的报道。前期研究中,我们将来自于番茄、拟南芥和水稻三个物种的NAC蛋白构建进化树,发现有一分支仅包含番茄的26个SlNAC蛋白,本研究对其进一步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其中10个SlNAC蛋白具备TNAC典型序列特征。进而,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番茄TNAC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及对不同胁迫处理的响应模式。除一个番茄TNAC基因的转录产物未被检测到之外,2个在所有器官中均表达,7个均显示出明显的器官特异性。分别用250 mmol·L-1 NaCl、15% PEG 6000和4℃处理番茄幼苗后,8个TNAC基因对至少一种胁迫有明显的响应。研究结果为预测这些SlNACs的生物学功能提供重要线索,也为深入理解这类茄科植物特有的NAC基因扮演的角色提供新的资料。
    小黑杨快繁与再生体系的优化
    杜兆伟;郑唐春;李爽;臧丽娜;曲冠证;由香玲*
    2015, 35(6):  904-90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18
    摘要 ( 983 )   PDF (977KB) ( 3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已获得小黑杨无菌苗叶片,研究不同培养基和植物激素对不定芽诱导、丛生苗抽茎及幼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和激素对小黑杨叶片不定芽的诱导及幼苗生根有一定影响。小黑杨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MS+6BA 0.5 mg·L-1+NAA 0.05 mg·L-1,诱导率为100%。丛生苗诱导的最佳培养基:MS+6-BA 0.2 mg·L-1+NAA 0.05 mg·L-1。幼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有两种:MS+NAA 0.25 mg·L-1或MH+IBA 0.2 mg·L-1,生根率大于99%。
    24-表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系统及耐旱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胡文海1*;詹秀花2;闫小红1;王旭明1;黄黎锋3
    2015, 35(6):  908-91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19
    摘要 ( 920 )   PDF (1411KB) ( 5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报道了干旱胁迫下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辣椒幼苗叶片H2O2和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耐旱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0.1 μmol·L-1 EBR处理诱导了辣椒幼苗叶片H2O2含量的增加,并提高了SOD、APX、CAT、DHAR、MDAR和GR活性;干旱胁迫下,EBR处理显著诱导了辣椒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并抑制了H2O2和MDA含量的上升;EBR处理也促进了cAPXMDAR等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以及WRKY3WRKY6MYB等转录因子的表达。由此认为,适宜浓度的外源EBR可能是通过信号分子H2O2调控辣椒叶片中WRKYMYB等转录因子的表达以调控相关耐旱基因表达,增强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干旱造成的膜质过氧化伤害,从而增强了辣椒幼苗的耐旱性。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残次林物种多样性及生态位特征
    邢亚蕾1,2;魏天兴1,2*;葛根巴图1,2
    2015, 35(6):  915-92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20
    摘要 ( 1000 )   PDF (1686KB) ( 3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残次林作为低效林的一种,林相及生态稳定性较差,造成景观差、生态功能低下。本文利用样地调查方法,对鹫峰森林公园主要残次林群落及不同立地条件下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同时计算群落内优势种群生态位,旨在通过研究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为提出林相改造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残次林各群落多样性指数:油松林>刺槐林>五角枫、山桃混交林>荆条灌草林>侧柏林>栓皮栎林。(2)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残次林的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乔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呈现阴坡>半阴半阳坡>阳坡,厚土层>薄土层,而灌木层受坡向与土壤状况影响不明显。(3)鹫峰残次林的典型特点为林草匮乏,表现为乔木层破败、草本层覆盖度低种群分化。(4)生态位较宽的种群之间有可能具有较高重叠程度,但重叠程度不一定随宽度值增大而增大,分布频度是影响物种重叠程度的重要因素。该研究说明残次林与普通林物种多样性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且各林分残次程度不一,分化严重,物种单一和恶劣的立地条件是产生残次林的主要原因。
    不同稀有种处理对双向指示种分析分类结果影响的比较
    康艳玲;张钦弟*;段晓梅;李婷婷;毕润成
    2015, 35(6):  923-92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21
    摘要 ( 944 )   PDF (1267KB) ( 4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不同稀有种处理对TWINSPAN分类结果的影响,以北京小龙门林场华北落叶松林调查数据为例,采用2×2列联表比较了剔除频度<5%、盖度<5%的稀有种前后TWINSPAN分类结果的异同,同时结合引入的DBI重点对比了最佳分类等级的吻合性。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分类终止原则下,剔除稀有种前后的最大分类结果分别分为12、11个群落类型;(2)基于结合系数r,剔除稀有种前后TWINSPAN在低分类等级的结果差异较大,随着分类等级的增加,二者的吻合度增大,表明稀有种对低分类等级的结果影响较为明显;(3)引入的DBI适用于确定TWINSPAN分类的最佳分类等级,尽管剔除稀有种前后的最佳分类等级不同,但分类结果的吻合度较高。因此,在TWINSPAN分类应用中,建议引入DBI指数辅助确定最佳分类等级,同时取低分类等级结果时必须做删除稀有种处理。
    大兴安岭天然落叶松林相容性立木含碳量模型研究
    蒋蕾;刘兆刚*;董灵波;孙云霞
    2015, 35(6):  929-93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22
    摘要 ( 662 )   PDF (1514KB) ( 3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机体,森林的固碳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研究森林中立木的含碳量对森林生态系统量化固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大兴安岭44株天然落叶松解析木实测数据和各器官碳密度样木数据,借鉴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的思想来研究相容性立木含碳量模型,基于基础模型y=aDby=a(D2H)b,利用非线性度量误差模型系统构建了总含碳量和干、枝、叶、根四个分含碳量之间相容的一元和二元立木含碳量模型。通过比较各模型的拟合优度和独立检验统计量,计算拟合优度结果显示:在一元和二元基础模型下的4个器官,树干的确定系数R2分别为0.960,0.985,都是2个模型中各器官确定系数的最高值,树枝、树叶和树根相对偏低,但均达到了85%以上,说明建立的模型可行;模型检验统计量表明:一元和二元基础模型的树干模拟效率EF值为0.904,0.951,相应的预估精度P值为80.5%,85.5%,其次是树枝模拟效率0.830,0.898,精度都在70%以上,树叶和树根预估精度偏低,其值在70%左右。综上研究结果表明:二元立木含碳量预估模型的拟合及预测精度优于一元模型。
    白桦杂交子代家系生长变异及稳定性分析
    刘宇1;徐焕文1;李志新1;滕文华1;张连飞2;邹建军3;尚福强4;刘桂丰1*
    2015, 35(6):  937-94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23
    摘要 ( 784 )   PDF (1292KB) ( 3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幼龄林时期开展早期稳定性选择研究,为各造林地点及环境条件相似的毗邻地区选择优树,是林木遗传改良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以21个白桦家系为材料,分别在庆安、尚志、辉南、丹东等4个试验点营建子代测定林,对2年生白桦树高和地径等性状进行多地点联合分析,结果表明:树高与地径性状在各地点间和各家系间以及家系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上均达到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在庆安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有:201、203等家系;在尚志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有:203、206、201、312、316、205等家系;辉南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有:203家系;在丹东试验点生长较好的有:325、203、310、204、201、316等家系。采用Tai模型对参试家系的地径性状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203与201家系是生长表现优异、稳定性强的最优家系;309、308、205、316、302和206等6个家系生长表现较好,生长适应性较强,是较好家系;311家系受环境条件影响大,为敏感型家系;325家系生长表现在各点均不一致,为不稳定家系。研究结果不仅为白桦优良家系的评价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也为优良亲本选择提供参考。
    凉水原始阔叶红松林与白桦次生林植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邹莉1;张国权1;萨喜雅尔图2;于洋1;唐庆明3
    2015, 35(6):  945-951.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24
    摘要 ( 857 )   PDF (1355KB) ( 4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典型抽样法和生态群落学调查法对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紫椴(Tilia amurensis)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红松林及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次生林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椴红松林有维管束植物31种,隶属21科,25属;蒙古栎红松林有维管束植物32种,隶属25科,28属;白桦次生林有维管束植物31种,隶属20科,28属。白桦次生林乔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S指数显著高于2种阔叶红松林,而其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S指数最低;3种林型乔木层的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紫椴红松林的灌木层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其他2种林型,3种林型草本层之间的Simpson指数差异显著;紫椴红松林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其他2种林型,白桦次生林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低于2种阔叶红松林,蒙古栎红松林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此外,蒙古栎红松林乔木层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林型,而3种林型灌木层的Pielou指数无显著差异,紫椴红松林草本层的Pielou指数最低。
    基于特异性PCR和荧光检测技术快速鉴定艾纳香
    赵丹1;周涛1*;袁媛2;肖承鸿1;江维克1;康传志1,2
    2015, 35(6):  952-95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25
    摘要 ( 828 )   PDF (1203KB) ( 6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建立快速准确的艾纳香分子鉴定方法。采取筛选艾纳香及其混伪品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针对艾纳香特异性位点设计引物,优化PCR扩增条件,荧光检测扩增产物。结果表明碱裂解法更适于艾纳香基因组DNA的提取;叶绿体基因(tDNA)特异引物能特异性扩增艾纳香DNA,其扩增产物荧光检测呈绿色,混伪品无反应发生。试验结果显示该法简化了分子鉴定过程,省时节力,且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艾纳香植物和药材的鉴定方法。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的胡桃楸黄酮类天然产物活性
    刘巨钊;聂思铭*;蒋丽莎;王希清
    2015, 35(6):  957-961.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5.06.026
    摘要 ( 797 )   PDF (999KB) ( 3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胡桃楸黄酮类天然产物为基础,探讨了多物质多靶点之间关系,进而对其活性做出预测。应用Pharm Mapper对黄酮类成分反向对接,构建胡桃楸黄酮类成分不同靶点作用网络,通过分析网络特征,揭示分子和靶点之间的关系,发现胡桃楸黄酮类有着广谱的活性。扁蓄苷(Avicularin)和阿福豆苷(Afzelin)有潜在抗肿瘤的活性;扁蓄苷(Avicularin)有潜在的抗菌活性;黄酮醇(3-Hydroxyflavone),杨梅素(Myricetin),扁蓄苷(Avicularin),阿福豆苷(Afzelin),紫云英苷(Astragalin),杨梅苷(Myricitrin)和槲皮苷(Quercitrin)有潜在的防寄生虫活性。本文为胡桃楸黄酮类天然产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前期预测数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