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旭珍, 康永祥, 张利利, 康越程, 郭明. 秦岭兰科植物地理区系特征[J]. 植物研究, 2020, 40(1): 18-28. |
[2] |
毕海燕, 邵青, 孙茜, 杨志荣, 林云, 云映霞. 国产合瓣花植物名称后选模式指定—Ⅳ.[J]. 植物研究, 2018, 38(2): 161-167. |
[3] |
王晓蕊, 李敏, 牛玉璐, 赵建成. 中国拟缺齿藓属Haplodontium Hampe(真藓科)的分类学研究[J]. 植物研究, 2018, 38(2): 168-181. |
[4] |
王文采. 荨麻科冷水花属5新种[J]. 植物研究, 2017, 37(6): 801-806. |
[5] |
王文采. 中国苎麻属大叶苎麻组小赤麻系修订[J]. 植物研究, 2016, 36(6): 805-814. |
[6] |
王文采. 中国楼梯草属研究随记[J]. 植物研究, 2016, 36(5): 641-646. |
[7] |
王文采. 荨麻科二新种[J]. 植物研究, 2016, 36(4): 481-483. |
[8] |
王文采. 中国冷水花属研究随记[J]. 植物研究, 2016, 36(4): 484-490. |
[9] |
王文采. 毛茛科二新种[J]. 植物研究, 2016, 36(1): 1-3. |
[10] |
王一峰;侯宏红;靳洁;赵博;曹家豪;李筱姣. 中国楤木根皮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分分析[J]. 植物研究, 2015, 35(5): 779-785. |
[11] |
刘永英1,2;王育水1;李琳2;赵建成2*. 中国银藓属(Anomobryum)的分类学研究[J]. 植物研究, 2015, 35(4): 484-493. |
[12] |
蒋严妃;严容;苏雪;陈纹;孙坤*. 二倍体杂交种棱果沙棘双向杂交起源及其母本主要来源于中国沙棘的分子证据[J]. 植物研究, 2014, 34(1): 32-36. |
[13] |
杨林;易同培. 贵州西部箭竹属一新种[J]. 植物研究, 2013, 33(5): 513-515. |
[14] |
林云;张小冰;杜青;李倩云;宋莉;杨志荣*. 国产7个维管束植物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J]. 植物研究, 2013, 33(5): 516-518. |
[15] |
张斯斯;肖宜安;*.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生活型与性系统多样性[J]. 植物研究, 2013, 33(3): 351-3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