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1982年 第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2-12-15
    论文
    杜鹃花属的研究(二)
    方文培, 赵振鐻, 刘培嵩
    1982, 2(4):  1-5. 
    摘要 ( 561 )   PDF (871KB) ( 3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灌木,高1.5-3米。小枝适度地纤细,当年生者紫色,有鳞斑,约长4-5厘米,直径1-1.5毫米,一年生以上者淡黄色或褐色,无鳞斑。冬芽长圆锥状,鳞片覆瓦状排列,早落。叶薄纸质,狭窄或长圆状椭圆形,先端渐尖或近于钝尖状锐尖,基部楔形或钝形,长4.5-5厘米,宽1.2-2厘米,上面深绿色,有稀疏的鳞斑,下面淡绿色,有鳞斑,彼此间的距离,为其直径的2-3倍,中脉在上而略四陷,在下面稍凸起,侧脉不发育;叶柄有稀疏的鳞斑,长6-8毫米。
    国产铁青树科植物的订正与补充报导以及有关该科的分类和区系等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
    林有润
    1982, 2(4):  7-36. 
    摘要 ( 417 )   PDF (1797KB) ( 3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除对中国铁青树科植物作一订正与补充报导外,还对该科起源、分类、区系等若干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作者根据该科具多类型的特征,如形态、解剖等既有原始性状,又有略进化的特点,特别是少数种木质部导管有梯状穿孔以及古植物孢粉和化石分别出现于晚白垩纪或早第三纪等资料,认为该科可能起源于白垩纪,起源中心可能接近于古地中海西部的南美洲东北部热带古陆地区,而亚洲南部热带古陆地区是分化中心之一,同时怍者在研究该目各科及邻近目、科的分类、解剖及孢粉形态后提出:另立铁青树目的主张是合理的,该目可能起源于从木兰目中已灭绝的原始类群向蔷薇目进化过程中派生的一个分枝上衍生出的一个目,在这分枝的早期还先后分化出山龙眼目、卫矛目、鼠李目等,这几个目均具多类型、即既具有原始性状、又具有稍进化的过渡性的特征,另外在这分枝的中、后期,还衍生出进化类型的檀香目及蛇菰目,此外作者研究了赤苍藤属分类及花粉特征后,认为该属仍是铁青树科的范畴,不应另立为赤苍藤科,但该属又与铁青树科已知的三亚科性状有明显区别,因此建议在该科下另立一新亚科——赤苍藤亚科。
    中国苦苣苔科的研究(四)
    王文采
    1982, 2(4):  37-64. 
    摘要 ( 597 )   PDF (3438KB) ( 5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属只含堇叶苣苔一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一带,在1975年,青藏植物调查队在西藏聂拉木采到这种植物。堇叶苣苔是一相当奇特的小草本植物,植株低矮,高约5厘米,茎顶端有1(-2)叶,叶近无柄,心形,边缘有粗牙齿,在叶腋抽出有少数花的聚伞花序。它的花呈淡紫红色,很美丽。
    中国植物志黄芪属预报(四)
    傅坤俊
    1982, 2(4):  65-75. 
    摘要 ( 670 )   PDF (617KB) ( 3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修正描述:茎通常多数。托叶与叶柄分离,相互间多少合生。花序腋生,密头形或密穗形。花萼短钟状;花冠凋落,与雄蕊鞘基部分离,白色、淡黄白色,蓝红色或紫红色;子房无柄或具柄,1室。荚果不比花萼长或稍长,2裂爿,含少数种子。国产9种。
    杜鹃小志
    谭沛祥
    1982, 2(4):  77-98. 
    摘要 ( 530 )   PDF (1878KB) ( 3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种性状似华丽杜鹃Rh.farrerae Tate,但叶卵状长圆形或近菱形,较小,边缘有细密锯齿,蒴果杂以银色长柔毛,易于区别。
    四川竹类新分类群
    易同培
    1982, 2(4):  99-111. 
    摘要 ( 480 )   PDF (827KB) ( 2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秆高12-14米,直径粗8-10厘米,全秆共有40节,微作之字形曲折,先端直立,节间最长35-38厘米,一般长约30厘米,基部最短节间长约10厘长,圆筒形,绿色,无白粉,无毛,基部2-3节间幼时具黄白色细纵条纹(宽0.2-1毫米)秆壁厚1.5-2.5厘米,髓呈头垢状;箨环隆起,暗褐色,无毛,有时具箨鞘基部之残留物;秆环平;节内宽5-10毫早落,灰褐色,三角形至长三角形,长10-23厘米(约为节间氏度的1/3,基部宽20-30厘米,顶端宽8-16厘米,背面通常无毛(偶有稀疏棕黑色刺毛),纵脉纹显著,上部和两侧的小横脉略明显;算耳显著,不等大,厚纸质,略呈三角形或半圆形,约褶,具脉纹,无毛,易碎落,长召-4厘米,宽1-2厘米,边缘密生黄褐色长卜5毫米微弯曲之遂毛;榨舌略呈圆弧形,灰褐色,纸质,无毛,高1-3毫米,口部密生灰白色纤毛,捧片宽大,卵状三角形,直立,长5.5-16厘米,基部宽10-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微作圆形收缩,背面无毛,微被白粉,纵脉纹较细而略明显,内面黄褐色至棕黑色,密生小刺毛和刺毛,纵脉纹显著隆起;秆芽圆锥形,不贴主秆,芽鳞无毛或有时具稀疏灰白色小刺毛,纵脉纹明显,边缘具纤毛,分枝低矮,通常于第1-2节即开始分枝,主枝常为3枚,全一民达3米,具15节,节间长6-32厘米,直径粗1-2.5厘米,无毛,无自粉,具有与秆捧性质相同的枝释,主秆下部之小枝不发达而缩短成软刺,小枝具叶5-11枚,叶鞘长5-6.5厘米,淡黄绿色,无毛,有光泽,上部纵脊明显,纵脉纹略可见,边缘密生灰白色纤毛;叶耳缺失,鞘口两肩无继毛,叶舌截平形,黄褐色,无毛,高不及1毫米,口部整齐,外叶舌显著,无毛,光亮,叶片披针形,革质,长12-23厘米,宽1.5-2.5厘米,正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均无毛,先端渐尖,旅部楔形或有时略呈圆形,次脉6-8对,小横脉不发育,边缘一侧具小锯齿而略粗糙,另一侧近于平滑,叶柄长1-3毫米,扁而微扭曲,无毛;花枝未见。笋期6-7月。
    苔藓植物的新属
    高谦, 张光初
    1982, 2(4):  113-121. 
    摘要 ( 532 )   PDF (508KB) ( 2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叶状体小,背面褐绿色,腹面褐紫色,带状或广椭圆形,基部较狭窄,顶端深裂或微凹,2个新生叶状体从叶状体尖部凹处的腹面伸出。中肋平或凸起,假根密集。气室大,不分隔,有营养丝。气孔复式,烟突型,孔边细胞4个,6列,薄壁。腹鳞片半月形,两列,淡紫色,附器小。托柄细,从深裂狭窄的裂角处长出,假根沟两条。雌托小,不整齐。无性芽杯钟形,边波状,具小齿,平卧着生在中肋上。
    中国东北产“樟子松”的核型研究
    张敩方, 李懋学
    1982, 2(4):  123-131. 
    摘要 ( 558 )   PDF (1126KB) ( 3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研究了中国东北所产的"樟子松"的核型。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山地生长的樟子松与欧洲赤松的核型类似,而沙地生长的樟子松的核型则有明显的变异。根据核型比较研究,作者认为,把山地樟子松视为欧洲赤松的原变种,沙地樟子松应视为另一变种。"樟子松"分布于黑龙江大兴安岭海拔400-900米山地及大兴安岭以西、西南一带沙地。因为它生长迅速,成材期短,能耐贫瘠干旱,为石质山地和草原沙地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在我国东北、内蒙、华北地区营林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多年来,在植物分类学上对于"樟子松"的归属问题还存在着一些分歧:V.L.Komarov(1901)、北川政夫(1939、1979)、竹内亮(1958)等人认为,中国东北产的"樟子松"与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同属一种;D.I.Litvinov(1905)及陈嵘(1937)、刘慎谔(1955)、吴仲伦(1956),郑万钧等(1961、1978)的研究认为东北 的樟子松均为欧洲赤松的变种(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近来又有的作者认为中国东北地区的"樟子松"根据产地不同可分为山地樟子松(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与沙地樟子松(分布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尔草原之沙地上)两种类型,并认为前者为欧洲赤松原变种,而后者则为欧洲赤松之另一变种。
    广西木兰科一新种
    刘玉壶
    1982, 2(4):  133-135. 
    摘要 ( 510 )   PDF (174KB) ( 2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乔木或灌木,高达4米,芽、小枝、叶背均具白粉。小枝粗状,直径0.6-10毫米;叶革质,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3-26厘米,宽5-8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阔楔形,叶面绿色,叶背粉绿色;中脉在叶面微凸起或平坦,侧脉和网脉干时两面均凸起,侧脉每边8-14条,网脉稀疏;叶柄粗壮,长3-3.5厘米,粗2-2.5毫米;托叶脱落痕长约为叶柄长的1/6;佛焰苞片1枚,质薄,花被3轮,花被片9枚,白色,外轮3片倒卵状长圆形,长35-4厘米,宽2-2.5厘米,质薄,具5纵条纹,中轮及内轮质厚,肉质,雄蕊多数,长1-1.5厘米,花药;长8-9毫米,药隔伸出部分成尖三角形,长2-3毫米;雌蕊群卵形,长约1.5厘米,宽约1.8厘米;花梗粗壮,长3.5-4厘米,离花被片5-6毫米以下具1苞片脱落痕。聚合果卵形,长5-6厘米,直径4-5厘米,臀英椭圆形,长1.5-2厘米,具短嚎,熟时腹背开裂成两果瓣。果柄粗壮,长4.5-5.5厘米,粗约1厘米。花期5月;果熟期9月。
    马先蒿属两新种
    杨汉碧
    1982, 2(4):  137-140. 
    摘要 ( 453 )   PDF (241KB) ( 3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年生草本,干时多少变黑,近于无毛。根多分枝,细瘦。茎常长达40厘米,柔弱,斜升或铺散。叶下部的对生,但上部的互生,叶柄纤细,长达2厘米;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1-2厘米,膜质或纸质,上面无毛,下面被白色肤屑状物,羽状全裂,裂片约4-5对,卵形至长圆形,长2-6毫米,边缘常有反卷的重锯齿。花腋生,很疏远,花梗氏5-10毫米,尊圆筒形,膜质,长约8-9毫米,前方开裂达1/2,被疏毛,萼齿3枚,后方的1枚较小,钻状,其余的在中部狭缩成柄状,上部叶状扩展,边缘强反卷;花冠红色,长约3-3.5厘米,管长2-2.6厘米,外面疏被柔毛、盔直立部分长6毫米,喙长约7毫米,狭细,卷曲成半坏状,下唇长9毫米,宽13毫米,边缘被缘毛,中裂片较小,端微凹;花丝全部无毛;花柱稍伸出。蒴果为增大的宿萼所包,卵圆形,多少扁平,长约12毫米。花果期8-9月。
    中国灯笼草属一新种
    杨纯瑜
    1982, 2(4):  141-143. 
    摘要 ( 523 )   PDF (161KB) ( 2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灯笼草属(Palhinhaea)是石松科(Lycopodiaceae sen.str.)一个属,其模式种为Lycopodium cernuum Linn.=Palhinhaea cernua (Linn.)A.Franco et Vasc.,本属通常认为有1种若干变种,广布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原记载有1种1变种,见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鸡心李胚囊及受精的观察
    王宗清, 黄义江
    1982, 2(4):  145-154. 
    摘要 ( 577 )   PDF (1499KB) ( 3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鸡心李(ycopodium cernuum Marsh var.)胚囊发育多数不正常。卵器,极核,反足细胞的数目和在胚囊内的部位有不正常。卵器细胞核,极核,反足细胞核的结构动态有不正常。核物质有穿出现象。受精作用多数不正常。进入胚囊的精子数目、大小、形态、结构有差异。精子有蝌蚪形者,可能有利于主动运动。有单精受精,多精进入卵器或单极核受精。精子染色质有穿出现象。胚囊发育不正常,精子不正常,受精作用不正常,导致败育,果仁腐烂,果实早落。防治方法建议用人工引变,改进遗传性状。
    山东盐肤木属新植物
    梁书宾
    1982, 2(4):  155-158. 
    摘要 ( 536 )   PDF (206KB) ( 2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树皮灰色,不裂;小枝粗壮,密被黄褐色绒毛,有少数红褐色圆形皮孔,芽密被褐黄色绒毛。叶互生,连叶柄长14-32厘米,叶柄长4-8厘米,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3-4(-5)对,叶轴具窄翅,每对小叶间距1.5-4.5厘米,叶轴与叶柄密被黄褐色绒毛;小叶对生,无柄或几无柄,生于叶轴上部的较大,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6-12厘米,宽4-7厘米,先端急尖,基部不对称,宽楔形或圆形,顶生小叶的基部渐窄成翅柄,上部的1(-2)对小叶基部下侧常与叶轴之翅连结,无柄,中上部边缘具疏钝锯齿,上面平滑,除中脉和侧脉具褐色短柔毛外,余处无毛或几无毛,下面密被黄褐色绒毛,中、侧脉和细脉在叶面下陷,在叶背隆起。
    毛白杨的新变型——抱头毛白杨
    王永孝
    1982, 2(4):  159-160. 
    摘要 ( 547 )   PDF (88KB) ( 2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抱头毛白杨是山东省夏津县于一九七三年首先发现,后经调查,在武城、苍山及河北省故城、清河等县亦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