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高级检索
|
图表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检索系统收录
刊期及更名情况
编委会
投稿中心
征稿简则
定稿要求
自校须知
模板下载
同行评议流程
期刊订阅
出版伦理声明
开放获取声明
联系我们
合作与交流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3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1-09-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燕山山脉野生欧李群体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研究
任艳军;马建军*;秦素平;杜彬
2011, 31(5): 513-517.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01
摘要
(
1467
)
PDF
(1083KB) (
7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同一生境条件下自然生长的燕山山脉野生欧李实生群体(含嫁接类型)叶片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欧李叶表皮细胞形态存在两种类型,一类是上下表皮细胞向下凹陷相互连接形成蜂窝状,另一类是上下表皮细胞向上隆起近圆形,且上表皮细胞均具条纹状的角质层;叶片上表皮仅有表皮毛而无气孔分布,叶片下表皮仅有气孔分布;气孔突出于表皮细胞,属无规则型,气孔平均长度8.22±1.30 μm,宽度2.55±0.65 μm,大小21.64±8.60μm
2
,密度836.23±197.16 个/mm
2
;欧李群体中不同株系间、叶表皮细胞形态不同类别间气孔特征变异程度较大,可作为欧李优异种质选育和抗干旱胁迫研究的指标之一。
木香薷腺毛形态结构发生发育规律的研究
朱广龙;赵挺;康冬冬;魏学智*
2011, 31(5): 518-523.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02
摘要
(
1678
)
PDF
(1141KB) (
7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及扫描电镜技术对木香薷(
Elsholtzia stauntoni
Benth)腺毛发生发育及其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香薷表皮上主要有两种表皮毛:无分泌细胞的表皮毛与有分泌细胞的腺毛。前者包括单细胞乳头状毛、2~3细胞管状毛、分枝状毛及多细胞管状毛;后者包括头状腺毛与盾状腺毛。成熟头状腺毛头部由1、2或4个分泌细胞构成,头部呈圆球形或半圆球形;成熟盾状腺毛头部由8~12个分泌细胞构成,分泌细胞横向扩展形成盾状头部。木香薷腺毛主要在茎端幼叶处大量发生,从茎端第一对幼叶处开始产生;从幼叶期到成熟期均有腺毛发生,大部分腺毛在幼叶期发生发育,只有极少部分在叶的成熟期进行发生发育。
新疆大帽藓属6种植物茎及叶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王虹;索菲娅;王剑虹;茹仙古丽·吾守尔;买买提明·苏来曼*
2011, 31(5): 524-530.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03
摘要
(
1951
)
PDF
(1619KB) (
6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石蜡切片和电镜技术,对新疆的6种大帽藓属(
Encalypta
Hedw.)植物的茎和叶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高山大帽藓(
E.alpina
Smith.)疣多呈菱形或“柱状”密集着生在叶表面,疣上纹饰呈纵棱和小疙瘩状;裂瓣大帽藓(
E.ciliata
Hedw.)茎横切面为五角形, 中轴细胞角隅加厚,叶腹面的粗疣大部分集中分布在凹陷的表面细胞壁上;剑叶大帽藓(
E.spathulata
C.Mull.)茎横切面没出现中柱鞘,疣在基部分叉丛生,叶腹面的表皮细胞壁不凹陷;钝叶大帽藓(
E.vulgaris
Hedw.)没有叶尖,中肋导水细胞大,叶表面细胞壁较光滑且强烈凹陷,其壁上的乳突不明显;天山大帽藓(
E.tianschanica
j.c.Zhao,R.L.Hu et S.He)茎内外皮层区分明显,内皮层细胞质浓,叶背面的分叉状粗疣呈密集生长在叶腹面的星状粗疣大多集中分布在稍下陷的细胞壁上;西藏大帽藓(
E.tibetana
C.Mull)中肋细胞壁加厚,叶片具层层叠叠的、密集的、不规则分叉的粗疣,叶背面有些部位被带状附属物所覆盖。这6种植物叶的背、腹面均具不同程度的分叉粗疣,但粗疣的大小、着生位置、呈现的状态、疣上不同的纹饰却各不相同;中肋细胞的层数、及导水主细胞的大小、状态也大不相同,这些细微特征的观察研究可作为大帽藓属植物分类学的依据之一。
夏蜡梅杂交后代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
祁彩虹;金则新*;徐兴利;卢洁;王兴龙;
2011, 31(5): 531-536.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04
摘要
(
1607
)
PDF
(1223KB) (
5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夏蜡梅(
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
)为国家2级保护植物,野生资源十分有限。采用不同种群的花粉与大明山夏蜡梅杂交,得到4种杂交后代塔沙降(TSJ)、白水(BS)、清凉峰(QLF)和顺溪坞(SXW)。通过对4种杂交后代和大明山(DMS)自然种群后代(对照)的幼苗的生长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后代幼苗,其生长和生理特性均有一定的差异。单株的叶片数、单株总叶面积、单株总叶长、植株生物量以SXW最高,与其它杂交后代和对照均差异显著。株高、单株总叶周长也以SXW最高,与对照差异显著。SXW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杂交后代和对照;光饱和点也是SXW最高,与对照差异显著。这可能是SXW幼苗生长较快的原因之一。SXW的杂交后代是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还需作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甘蔗黄叶病毒CP蛋白基因ihpRNA表达载体构建及烟草转化
张雨良;熊国如;王健华;张树珍;官梅花;杨文君;刘志昕*
2011, 31(5): 537-542.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05
摘要
(
2494
)
PDF
(1222KB) (
7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甘蔗抗病性,本研究根据甘蔗黄叶病毒海南分离物ScYLV-CHN-HN1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 no. HQ342888),利用病毒CP蛋白介导的RNAi技术,针对病毒外壳蛋白CP,设计两对含有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CPsf1/CPsr1和CPasf1/CPasr1,以构建好的pMD19-T/CP质粒为模板,pRNAi1017为中间载体,分别合成构建干扰载体的正反向片段pRNAi-CP-F-R,将CP正反向片段分别插入表达载体pCAMBIA2300的相应位置,构建含有发卡结构的RNAi载体p2300-CP-F-R,经过
Pst
Ⅰ酶切鉴定,证明载体构建成功。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以干扰表达载体p2300-CP-F-R转化烟草,经过PCR检测,得到12株阳性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杂交和半定量RT-PCR对其检测,证明干扰片段已经整合烟草基因组中并进行了转录,该结果为RNAi介导抗病毒甘蔗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黄龙病菌侵染过程中柑橘
CsMYB
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胡修峰;殷幼平;石小刚;李颜方;王中康*
2011, 31(5): 543-549.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06
摘要
(
1663
)
PDF
(1409KB) (
6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YB类蛋白是一类与植物防卫反应有关的转录因子家族,本研究利用构建的甜橙健株与感染黄龙病的病株差减(SSH)文库,采用RACE技术克隆了一个
MYB
类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
CsMYB
(GenBank登录号为HQ841074)。柑橘
CsMYB
基因的cDNA全长为1 306 bp,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包括一个909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以及一个典型的26 bp poly-A,编码30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2.97 kD,等电点为8.5。同时,还有MYB类基因的保守特征区域,即在N端有两个典型的MYB DNA结合域:R2和R3。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柑橘
CsMYB
基因受到黄龙病菌侵染后的不同时期表达量不同,伴随着黄龙病病程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表达变化。推测
CsMYB
基因是一个转录因子,可能参与柑橘对黄龙病菌的防御反应过程。
新牧一号杂花苜蓿
MvNHX
1基因的表达分析和提高烟草耐盐性的研究
张桦;张富春*;张雨良;张博;陈全家
2011, 31(5): 550-557.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07
摘要
(
1910
)
PDF
(1717KB) (
6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取新牧一号杂花苜蓿的总RNA,用特异引物RT-PCR扩增后的cDNA片段连接入pMD19-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分析,新牧一号苜蓿
NHX
1(
MvNHX
1)全长1 626 bp,Genbank登录号为:EU375310。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盐胁迫下
MvNHX
1基因的表达均上调。构建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
MvNHX
1后,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转基因烟草在盐胁迫下发芽率和生物量均高于非转基因烟草,表明
MvNHX
1能够提高转基因烟草的耐盐性。
大花蕙兰多倍体的高效诱导
季必霞;陈达伟;张晨晨;闵笛;黄文静;王钰;*
2011, 31(5): 558-562.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08
摘要
(
1889
)
PDF
(1094KB) (
4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大花蕙兰‘红瀑布’无菌苗丛芽为材料、秋水仙素为诱变剂,采用不同的处理浓度、时间诱导大花蕙兰体细胞加倍。通过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统计等方法对其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0.05%,处理时间24 h的条件下,诱导率高达28.2%;多倍体苗外部形态、叶绿体数目、气孔数目和大小与二倍体差异大,加倍后的细胞核明显变大,染色体倍数增加。
氮离子注入对蒙古黄芪多倍体诱导的影响
张利珍;李前忠*;杨林源;武成艳
2011, 31(5): 563-568.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09
摘要
(
1862
)
PDF
(1308KB) (
7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二倍体蒙古黄芪种子为材料,以低能氮离子束为诱变源,将化学诱导与物理诱变相结合,探索出一套高效的多倍体诱导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氮离子注入种子后表现出明显的生物学效应;氮离子注入与秋水仙素联合诱导黄芪多倍体的效果很明显。氮离子注入剂量为2.6×10
16
N
+
/cm
2
,秋水仙素浓度为100 mg·L
-1
,培养5 d诱导率最高为44.4%;氮离子注入剂量为5.2×10
16
N
+
/cm
2
, 秋水仙素浓度为150 mg·L
-1
,培养10d的诱导率最高为46.2%;二者均高于对照组秋水仙素浓度为100 mg·L
-1
培养15 d的最高诱导率13.9%。利用细胞染色体计数鉴定多倍体为四倍体。
龙脑樟(
Cinnamomum camphora
)组培快繁与苗木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
刘秀芳;林文革*;苏明华
2011, 31(5): 569-574.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10
摘要
(
2225
)
PDF
(1207KB) (
8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龙脑含量高的优良单株,以其树干基部的幼嫩萌条为外植体开展龙脑樟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改良MS+BA 2.0 mg·L
-1
+NAA 0.1 mg·L
-1
为芽诱导培养基,诱导率为9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BA 2.0 mg·L
-1
+NAA 0.05 mg·L
-1
,增殖系数为5.57,生长周期为30 d;适宜的增殖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强度3 000 lx,光照时间11 h,不定芽长势良好;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MS+IBA 0.5 mg·L
-1
+IAA 0.4 mg·L
-1
+蔗糖20 g·L
-1
,生根率可达97.3%,生根条数为3~5条,生根时间为12 d;以草炭+珍珠岩(3∶1)为移栽基质,成活率可达86.2%。通过试验总结出一套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可应用于龙脑樟组培苗工厂化生产。
麻栎茎段体胚发生和组织学观察初报
廖婧;方炎明*;虞木奎
2011, 31(5): 575-578.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11
摘要
(
1621
)
PDF
(989KB) (
6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别于2010年4月和6月采集同一麻栎母株的成熟茎段,在培养基MS+6-BA 1 mg·L
-1
+IBA 1 mg·L
-1
+谷氨酰胺1 000 mg·L
-1
+脯氨酸500 mg·L
-1
上诱导体胚发生,选出较好的外植体采集时间。通过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麻栎体胚的起源和愈伤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外植体较好的采集时间为4月。组织切片表明,麻栎体胚具有三种不同的起源方式,起源于愈伤组织内部、表皮或者初生胚性复合体表面;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较小,细胞质浓厚,染色较深,和非胚性组织细胞明显不同。扫描电镜(SEM)观察表明,胚性愈伤组织细胞呈球形,大小均一,多以细胞团形式存在;非胚性愈伤组织细胞无规则形状,细胞间隙较多,大多分散存在,这些可以作为区分两类愈伤组织的典型特征。
黄独脱毒苗种质离体保存及其遗传稳定性和病毒变化的初步研究
尹明华;洪森荣*
2011, 31(5): 579-584.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12
摘要
(
1879
)
PDF
(1072KB) (
4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黄独脱毒苗带芽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实验和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了无机盐水平、蔗糖、甘露醇和植物生长抑制剂PP
333
对黄独脱毒苗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独脱毒苗带芽茎段在25±1℃下保存于附加2.0 mg·L
-1
KT、0.5 mg·L
-1
NAA、30 g·L
-1
蔗糖、20 g·L
-1
甘露醇和4 mg·L
-1
PP
333
的1/4MS培养基上,180 d后其成活率可达90%以上。离体保存后的脱毒苗经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以及RT-PCR分析测定没有发生遗传变异,也没有检测到PVY病毒。本实验结果为药用植物黄独脱毒苗的种质保存提供了一条简单有效的途径。
白花泡桐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
莫文娟;袁德义*;李芳东;乔杰;李荣幸;罗健;王路红
2011, 31(5): 585-591.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13
摘要
(
1781
)
PDF
(1485KB) (
5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ISSR技术对白花泡桐38个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9个能扩增出清晰带型并具多态性的引物,共扩增出95个条带,其中88条具多态性,多态位点比率为92.63%。(2)在物种水平上,有效等位基因数(
N
e
)、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
H
)、Shannon’s信息指数(
I
)的平均值分别为1.391 0、0.242 4、0.376 5;种源的多态位点比率在32.63%(江西抚州)~56.84%(广西梧州和江西九江)之间,平均为47.16%;基因流(
N
m
)为0.912 7,种源间遗传分化系数(
G
st
)为0.353 9,反映出种源间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35.39%,且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源内的个体间。(3)遗传一致度在0.39~0.82之间,反映出白花泡桐的遗传基础较宽。UPGMA法聚类分析将38个种源分为3组,主坐标分析(PCoA)将其大致分为4组,两种聚类方法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做了相关讨论。研究还表明种源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不显著。
增强UV-B辐射及氮水平对长春花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郭晓瑞;汪红玲;王化楠;段喜华*
2011, 31(5): 592-596.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14
摘要
(
1944
)
PDF
(906KB) (
7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表UV-B 辐射增强和氮沉降增加目前已成为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生态因子。本文以药用植物长春花(
Catharanthus roseus
)为材料,研究UV-B辐射和氮供应增加对长春花生长、生理及长春碱含量的协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紫外辐射增加对长春花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外源增加氮供应能明显缓解紫外辐射引起的生长抑制效应。紫外辐射引起的叶片膜脂过氧化胁迫导致了长春花叶片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但同时增加氮供应能显著降低丙二醛水平。增强UV-B辐射处理显著促进长春花叶片UV-B吸收化合物合成积累,并随氮供应增加其含量进一步增加;氮供应增加和UV-B辐射增强共同作用时,长春花叶片中长春碱的含量较其单独作用时均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表明,增加氮供应不但可以缓解紫外辐射引起的生长抑制和生理伤害,同时对长春花叶片中生物碱的合成积累具有协同促进效应,其原因可能是增强UV-B辐射能促使长春花利用更多的氮源合成积累长春碱。
喀斯特土壤上香樟幼苗接种不同AM真菌后的耐旱性效应
何跃军;钟章成*
2011, 31(5): 597-602.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15
摘要
(
1805
)
PDF
(1185KB) (
8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喀斯特土壤适生植物香樟幼苗在接种不同AM真菌后的耐旱适应性,进行了香樟幼苗接种幼套球囊霉(
Glomus etunicatum
)和层状球囊霉(
Glomus lamellosum
)后水分胁迫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香樟幼苗的生物量积累,AM促进植株生物量效应依次为中度>轻度>正常>重度,同一水分胁迫处理下生物量幼套球囊霉>层状球囊霉。(2)中度干旱下香樟幼苗菌根依赖性最大,幼套球囊霉接种植株的菌根依赖性较层状球囊霉大。(3)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并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在正常供水下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层状球囊霉接种>幼套球囊霉接种>对照,干旱胁迫下表现为幼套球囊霉接种>层状球囊霉接种>对照;干旱胁迫下的幼套球囊霉接种植株丙二醛含量低于层状球囊霉接种植株。(4)总体上,可溶性糖与脯氨酸相关性极显著,可溶性蛋白质与丙二醛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幼套球囊霉接种香樟幼苗的耐旱性高于和层状球囊霉接种香樟幼苗。
南京方山朴树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金雅琴;李冬林;孙晓龙;刘儒
2011, 31(5): 603-609.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16
摘要
(
1626
)
PDF
(1435KB) (
5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对南京方山国家地质公园朴树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样地朴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基本相似,Ⅰ、Ⅱ级幼苗普遍较少,幼苗贮备严重不足。种群个体分布多集中在Ⅲ级,Ⅳ级以上种群个体分布渐趋减少。(2)从静态生命表可以看出,由于Ⅰ、Ⅱ级幼苗、幼树数量偏少,导致种群Ⅰ、Ⅱ龄级的死亡率为负值,而Ⅶ、Ⅷ龄级的死亡率最大。部分龄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个体缺失,存活曲线呈明显下凹和断点波折,种群整体呈衰退趋势。(3)利用负二项参数(K)、扩散系数(
C
)、扩散型指数(
I
δ
)、Cassie指标(
C
a
)、丛生指数(
I
)、平均拥挤度指数(
m
*
)和聚块性指标(
m
*
/
m
)等参数对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表明朴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但不同样地种群的集聚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香港瓮缸群岛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孟玉芳;王发国;邢福武;戴建阅;*
2011, 31(5): 610-617.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17
摘要
(
1891
)
PDF
(2225KB) (
4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香港瓮缸群岛共有维管植物166种,隶属于69个科138个属,其中蕨类植物7科8属10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60科128属154种。瓮缸群岛为香港著名离岛,植被生境无人为干扰,野生植物资源利用度较低,本文通过对瓮缸群岛的植被类型和野生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群岛可供利用的植物资源共10类,分别为:药用植物103种、观赏植物107种、食用植物21种、牧草及饲用植物23种、材用植物17种、油脂植物22种、芳香精油植物25种、纤维植物13种、鞣料植物11种、有毒植物26种等,都有很高的开发利用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保育及开发利用建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该群岛的野生植物资源。
超声与溶剂回流提取南瓜子油的比较研究
杜新旋;祖元刚*;赵修华;祖述冲
2011, 31(5): 618-622.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18
摘要
(
2031
)
PDF
(974KB) (
8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超声提取与传统热溶剂回流法提取南瓜子油,通过正交实验法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3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15(w/v),提取时间为0.5 h,超声功率为250 W,优化条件下提取率为50.8%,对照热溶剂回流提取法的提取率49.9%(6.0 h);南瓜子油的GC-MS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南瓜子油成分无明显影响;超声提取的南瓜子油酸价(1.51 mg·g
-1
)低于热溶剂回流提取法(3.25 mg·g
-1
)。上述结果表明超声提取南瓜子油与热溶剂提取法比较具有操作简便、省时和低酸价的优点。
中国大陆第四纪冰期潜在植物避难所研究进展
陈冬梅;康宏樟;刘春江*
2011, 31(5): 623-632.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19
摘要
(
2461
)
PDF
(2283KB) (
13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第四纪冰期潜在植物避难所,对了解当今植物分布格局和未来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根据已发表的文献,本文综述了我国大陆第四纪冰期冰川的发生规模、范围和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探讨了冰期潜在植物避难所形成的特点,包括特殊地理位置的生物多样性和避难所残遗种分布等问题。本文还讨论了孢粉分析和分子生物技术的方法在确定冰期植物避难所方面的应用,以及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重要研究结果。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我们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我国第四纪冰期植物避难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及应用
石少川;高亦珂*;张秀海;孙佳琦;赵伶俐;王叶
2011, 31(5): 633-640.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1.05.020
摘要
(
7070
)
PDF
(1555KB) (
28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花青素是决定植物花色的主要色素,使大多数花呈现从红到蓝的系列变化,是花色研究和开发的重点,并具有重要的营养和药用作用。目前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已日益清楚,并已分离到大量的相关酶和基因,并获得了一批具有商业价值的转基因植物新品种。本文重点介绍了花青素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研究成果,并概述了国内外花青素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同时对花青素基因的研究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作一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