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3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2-11-20
    论文
    新疆鼠尾草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郭骏;王虹*;张卫红;王江
    2012, 32(6):  641-64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01
    摘要 ( 1324 )   PDF (1309KB) ( 7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鼠尾草(Salvia deserta Schang)花蜜腺位于子房基部的花托上,为盘状的花托蜜腺,其顶部裂成4片,其裂片大小不等,比例悬殊。蜜腺由产蜜组织和分泌表皮构成,又为结构蜜腺。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淀粉粒动态明显,因此又属淀粉蜜腺。在发育的过程中细胞液泡化动态明显,且淀粉粒和蛋白质具有明显的消长变化,但PAS反应和苏木精脂类染色无明显变化。其泌蜜过程可能为:原蜜汁由邻近的韧皮部提供,经薄壁细胞运送至产蜜组织,在产蜜组织中进一步积聚、合成后,最终蜜汁通过变态气孔和分泌表皮细胞的角质层泌出。
    香果树花及胚胎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李利平;李争艳;王玉兵;梁宏伟;陈发菊*
    2012, 32(6):  646-65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02
    摘要 ( 1425 )   PDF (1301KB) ( 8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香果树为茜草科香果树属单种属植物,是我国特种古老珍稀濒危树种。对香果树大小孢子发生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观察结果表明:香果树子房两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倒生,单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排列成线性,靠近合点端的大孢子发育成功能大孢子,珠孔端的3个退化,胚囊发育为蓼型,典型的七胞八核胚囊。雄蕊浅黄色,蝶形花粉囊,小孢子四分体成四面体型,成熟的花粉为二胞花粉。胚胎发育过程经历了合子、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5个阶段,种子成熟时,胚发育未完全成熟。本文在香果树大小孢子发生发育切片的观察中未发现异常现象,胚胎发育停留在鱼雷胚时期。
    长角凤仙花(凤仙花科)的花器官发生和发育
    蔡秀珍;刘克明*;丛义艳
    2012, 32(6):  651-65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03
    摘要 ( 1756 )   PDF (1548KB) ( 5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不同发育时期的长角凤仙花Impatiens longicornuta Y.L.Chen(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其花器官的分化及其发育过程。长角凤仙花为两侧对称花,具2枚侧生萼片,唇瓣囊状,旗瓣具鸡冠状突起,雄蕊5枚,子房上位,5心皮5室。其花器官分化顺序为向心式,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原基。2枚侧生萼片先发生,然后近轴萼片(即唇瓣)原基和2枚前外侧萼片原基近同时发生;但是这3枚萼片原基的发育不同步,远轴的2枚前外侧萼片原基的发育渐渐滞后,然后停止发育,最后渐渐为周围组织所吸收,直至消失不见。花瓣原基中,旗瓣原基最先发生,4个侧生花瓣原基相继成对发生,且之后在基部成对愈合形成翼瓣;5枚雄蕊原基几乎同时发生,5个心皮原基轮状同时发生。本文结果支持凤仙花属植物为5基数的花,并进一步证实了唇瓣的萼片来源;此外,研究结果表明花器官早期发育资料对植物系统与进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遮荫对虎耳草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贺安娜;;林文强;姚奕
    2012, 32(6):  657-661.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04
    摘要 ( 1153 )   PDF (1076KB) ( 7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盆栽1年的虎耳草为材料,研究遮荫条件下虎耳草叶片抗氧化酶体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为虎耳草规模化栽培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透光率50%条件下,叶绿素含量较高;虎耳草抗氧化酶活力最高;光饱和点(LSP)最大,最大光合速率(Amax)最高,光合速率日变化平均值最高,无“午休”;光系统Ⅱ的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PSⅡ最大量子产量(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最高,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最低。这表明,虎耳草在怀化地区的最适光照条件是50%左右的透光率。
    低海拔种植天山雪莲一年生植株的生物学特性
    宁慧霞;努尔波拉提;刘敏;王卉;康喜亮;王晓军*
    2012, 32(6):  662-66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05
    摘要 ( 1457 )   PDF (1630KB) ( 68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低海拔(567 m)人工种植的天山雪莲一年生植株为研究对象,从叶片数、叶长度、根长、单株鲜重等调查其生态表型,分析其生长规律,论述其生物学特性,以期为该种植物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海拔天山雪莲一年生植株生长特点为播种后至45 d之间生长缓慢,之后其生长速度加快,70 d后又缓慢生长;播种后覆盖草帘子,可提高人工种植的出苗率;其生长具有一定的耐旱性;一年生雪莲植株能刈割两次,刈割后大约20 d时,叶长度和叶片数基本能长至原来植株大小,但丛幅显著变小;刈割能促使其再生、避开高温天气及虫害大发生。
    感染内生真菌的羊草对克氏针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吴连杰;荆元芳;任安芝*;高玉葆
    2012, 32(6):  669-67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06
    摘要 ( 1427 )   PDF (1019KB) ( 5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我国内蒙古草原常见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 Tzvel.)及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 Roshev.)为实验材料,在离体器官和整株植物水平上探讨内生真菌感染是否会影响宿主植物羊草对克氏针茅种子萌发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内生真菌感染能够影响羊草对克氏针茅种子萌发的作用,其影响程度与羊草的作用部位、处理方法以及处理浓度相关。与未染菌羊草相比,染菌羊草绿叶在低浓度处理下显著促进了克氏针茅的萌发,高浓度下显著抑制了克氏针茅的幼根生长;染菌羊草枯叶显著抑制了克氏针茅幼根的生长,而染菌羊草地下部显著促进了克氏针茅的萌发;感染和不感染内生真菌的整株羊草对克氏针茅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无显著影响。在处理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草粉对克氏针茅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比浸提液处理更为显著,绿叶比枯叶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侧柏不同器官水提取物对油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他感效应
    王冬梅;李登武;曹哲
    2012, 32(6):  675-67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07
    摘要 ( 1375 )   PDF (1028KB) ( 7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根、枝、叶、果实不同浓度水提取物及枝叶挥发油对油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他感效应。结果表明:侧柏各器官及挥发油都含有化感物质,均对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表现出“高抑低促”效应,而且低浓度时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高浓度时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在浓度为2 mg·mL-1时,侧柏根水提取物对油松幼苗根长和鲜重的促进能力最强,其根长和鲜重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9.78%和376.60%;侧柏叶水提取物对油松幼苗苗高促进能力最强,比对照提高了102.41%;侧柏枝水提取物对油松种子发芽的促进能力最强,发芽率比对照提高了65.63%。而在浓度为30 mg·mL-1时,除了侧柏根和枝水提取物对油松种子萌发(87.50%)和鲜重(85.11%)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外,其它提取物对油松幼苗根长和苗高生长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侧柏枝叶挥发油对油松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特别对油松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促进率达70.37%。说明侧柏和油松混交,可能有利于油松树木生长及生产力的提高。
    硝普钠缓解镧引起的黑麦草幼苗生长抑制和根系氧化损伤
    刘建新;王瑞娟;贾海燕;
    2012, 32(6):  680-68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08
    摘要 ( 1501 )   PDF (994KB) ( 6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300 μmol·L-1 LaCl3胁迫下黑麦草幼苗生长和根系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aCl3胁迫下,喷施50 μmol·L-1 SNP能够抑制镧(La)从黑麦草根系向地上部的转运,缓解La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幼苗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谷胱甘肽、脯氨酸、H2O2、丙二醛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质膜相对透性,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无显著影响。表明NO可通过活性氧代谢的调节,缓解高浓度La胁迫对黑麦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毛脉酸模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吴柏艳;谢彦梅;王振月*
    2012, 32(6):  685-68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09
    摘要 ( 1242 )   PDF (850KB) ( 6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毛脉酸模下胚轴和幼苗根茎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与不同浓度比例的6-BA和2,4-D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毛脉酸模组织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毛脉酸模幼苗根茎是诱导丛生芽的最佳材料,诱导丛生芽产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0 mg·L-1+2,4-D 0.1 mg·L-1,诱导率为81.2%;生根培养基为无激素的MS培养基,生根率可达92%,在此条件下生根迅速,可获得完整植株;组培苗经过炼苗移栽后成活率可达80%。
    壳聚糖包衣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耐盐性影响
    王艳君;王美燕;黄荣荣
    2012, 32(6):  689-69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10
    摘要 ( 1408 )   PDF (1209KB) ( 6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油菜种子进行包衣处理,考察其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耐盐性的影响,并在不同盐浓度胁迫条件下对种子萌发时的发芽势、发芽率、生物量(鲜重、干重、根长、芽长)等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分析油菜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壳聚糖包衣处理可提高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生物量、幼苗的耐盐指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其中浓度为0.25 g·L-1壳聚糖包衣处理对油菜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较好,而浓度为0.50 g·L-1壳聚糖包衣处理对提高油菜幼苗耐盐性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新疆雪莲DFR基因的分离及同源遗传转化
    覃建兵;唐亚萍;曾卫军*
    2012, 32(6):  695-70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11
    摘要 ( 1287 )   PDF (1286KB) ( 5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是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运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新疆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et Kir.)中克隆得到DFR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JN092126)。DFR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含有1个1 029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43个氨基酸,该基因推断的蛋白与水母雪莲DFR基因推断的蛋白高度同源,相似性达到92%;以不同物种中DFR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推断的蛋白含有与NADPH特异结合的结构域。将该基因运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片转化法进行同源转化,将含有转DFR基因的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愈伤组织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转基因愈伤组织的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非转基因愈伤组织的含量。该研究为提高新疆雪莲药用化学成分黄酮类物质及实现新疆雪莲花青素的人工生物合成的研究奠定基础,对解决天山雪莲资源匮乏提供参考。
    禾本科植物基因组大小与种子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李桂双;曹博;白成科*
    2012, 32(6):  701-70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12
    摘要 ( 1667 )   PDF (1014KB) ( 6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检索植物C值数据库和种子数据信息库的基础上,对禾本科282种植物的基因组参数(倍性、染色体数、C值、GS值和平均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和种子特性(千粒重、含油量和蛋白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禾本科植物C值在0.35~19.7 pg,大多位于1.6~3.2 pg之间,呈偏正态分布,种子千粒重在0.05~252 g,绝大多数位于0.05~20.0 g,呈偏态分布,二者平均值分别为4.14 pg和7.1 g。随着染色体倍性增加,C值在二倍体到八倍体之间显著增加,而GS值和平均每染色体DNA含量在二倍体到六倍体之间显著下降(p<0.05)。雀麦属和羊茅属随着倍性增加,C值显著增加,表现与禾本科相似的变化规律,GS值下降却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禾本科植物C值与倍性、染色体数、GS值及平均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种子千粒重无相关性。GS值与染色体数、倍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C值与种子含油量呈显著负相关,但与种子蛋白含量之间无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禾本科植物在系统演化和进化过程中,主要通过倍性和染色体的增加来增大C值,可能通过某种删除或丢失机制来降低GS值,从而保持较高的适应环境能力和进化速率。
    无距虾脊兰果实发育及其解剖学特征
    连静静;李全健;王彩霞;刘芬;田敏
    2012, 32(6):  707-711.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13
    摘要 ( 1173 )   PDF (1088KB) ( 5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授粉后无距虾脊兰不同发育阶段的蒴果为材料,对果实生长动态进行研究,并用石蜡切片法进行果实结构研究。观察结果表明:无距虾脊兰果实授粉至授粉后40 d生长速度最快。果实由3心皮组成,横切面为6瓣,3瓣有胎座,3瓣无胎座,开裂后6瓣于顶端连接。发育的过程中,果皮细胞层数及果实内外表皮细胞体积不变,果实直径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细胞平周分裂和中果皮细胞体积的增大。果实成熟时只有少数细胞有细胞壁增厚现象,开裂线的前体细胞细胞壁发生木质化并向不同方向收缩导致果实的开裂。
    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刘晓宁;张钦弟;闫明;苗艳明;李晓丽;毕润成*
    2012, 32(6):  712-71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14
    摘要 ( 1204 )   PDF (920KB) ( 6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松群落57个样地调查资料,通过TWINSPIN聚类分析对该群落类型进行了划分,将划分群丛类型作为资源轴,计算了乔木和灌木树种Shannon-Wiener和Hurbert生态位宽度及Morisita重叠指数。结果表明:油松群落共划分为7个群丛。乔木层油松、辽东栎、茶条槭的生态位宽度(Shannon-Wiener和Hurbert生态位宽度)较大,LB和HB分别是1.656、1.404、1.047和0.948、0.735、0.386。灌木层水栒子、土庄绣线菊、陕西荚蒾的生态位宽度较大,LB和HB分别是1.562、1.401、1.300和0.512、0.447、0.389。乔木层生态位高度重叠的占6%(>0.8),中度重叠的占10%(0.6~0.8),小于0.6的低度重叠的占84%,灌木层高度重叠者占7%(>0.8),中度重叠者占10.39%(0.6~0.8),小于0.6的低度重叠者占82.25%。说明油松群落组成植物对当地环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资源环境利用能力,种间竞争较小,有些物种的生态位明显趋于特化,群落处于共摊阶段。
    Cd、Zn及其交互作用对互花米草中重金属的积累、亚细胞分布及化学形态的影响
    潘秀;石福臣*;刘立民;柴民伟;刘福春
    2012, 32(6):  717-72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15
    摘要 ( 1567 )   PDF (1323KB) ( 7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d、Zn及其交互作用下互花米草中Cd、Zn的含量及积累量,并分析了Cd、Zn在互花米草中的亚细胞分布及化学形态。结果表明:Cd-Zn处理组互花米草地上部及根部Cd含量显著高于Cd处理组;Cd-Zn处理组根部Zn含量显著低于Zn处理组,但地上部差异不显著,说明Zn促进Cd的吸收,Cd抑制Zn的吸收。Cd-Zn处理组互花米草地上部Cd积累量显著高于Cd处理组,但是根部Cd积累量却显著低于Cd处理组;Zn处理组地上部及根部Zn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Cd-Zn处理组。Cd单因素胁迫下,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Cd-Zn交互作用下,Cd在胞液中的分配比例高于其他细胞组分;Zn单因素及Cd-Zn交互作用下,Zn在胞液中的分配比例均较高,总的分配比例呈现以下趋势:胞液>细胞壁>细胞器,说明Zn的添加影响了Cd的亚细胞分布,Cd的出现对Zn在互花米草细胞中的分布影响不明显。Cd和Zn在互花米草叶中主要以氯化钠提取态存在,表明互花米草中Cd和Zn多以果胶酸盐结合态或蛋白质结合态存在。
    油菜BnHMGB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张腾国;王娟;王圆圆;王宁;常燕;张艳;陈琼琼;孙万仓
    2012, 32(6):  724-73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16
    摘要 ( 1181 )   PDF (1307KB) ( 6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RACE技术从陇油6号油菜中克隆得到了一种新的BnHMGB2基因的cDNA,全长823 bp,其中包括438 bp的开放阅读框,131 bp的5′非翻译区(5′UTR),253 bp的3′非翻译区(3′UTR)。与拟南芥AtHMGB2的同源性达到了87.4%,因此命名为BnHMGB2(GenBank登录号:JN807314)。该基因编码14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15.9 KDa,等电点为5.63。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油菜根、茎、叶、下胚轴均有表达,根中表达量最高。同时,该基因的表达受低温胁迫的诱导,表明该基因在油菜适应低温胁迫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番茄醇酰基转移酶基因SlAAT1克隆、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
    曹颖;胡尚连;张慧莹;唐晓凤;刘永胜
    2012, 32(6):  731-73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17
    摘要 ( 1219 )   PDF (1161KB) ( 5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酯类物质是许多果实香气的主要成分。醇酰基转移酶(AATs)是酯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通过反转录PCR,从番茄的成熟果实中克隆了SlAAT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JQ070977),其编码一个含有44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含有醇酰转移酶BAHD家族的H-x-x-x-D和DFGWG保守基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SlAAT1与苹果MpAAT1,山字草的BEBT及烟草Hsr201等聚在同一分支,进化关系较近。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转化SlAAT1基因的大肠杆菌BL21(DE3)在22℃、0.8 mmol·L-1 IPTG条件下可获得大量的可溶性目标蛋白。同时,纯化的SlAAT1大肠杆菌重组蛋白的体外酶活性分析表明了SlAAT1重组蛋白具有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可能参与了酯类挥发性成分的合成。
    白桦开花位点Flowering Locus T(FT)基因的分离及其表达
    马丽丽;邱丽丽;付扬威;荆瑞瑞;刘雪梅*
    2012, 32(6):  737-74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18
    摘要 ( 1269 )   PDF (1371KB) ( 5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T及其同源基因在促进植物成花和发育阶段转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应用RT-PCR和RACE技术分离了白桦FT基因的cDNA,全长为928 bp,其开放阅读框为525 bp,编码174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9.6 kDa,理论等电点为7.73。该预测蛋白序列含有保守的PEBP蛋白结构域,命名为BplFT,并在GenBank注册,登录号为JQ409561。该基因序列同其它16种植物的相似性为74%~93%,其中与无花果(Ficus carica)的相似度最高为93%,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相似度最低为74%,并构建了该基因序列的进化树。通过qRT-PCR的方法检测BplFT基因在白桦不同时期不同组织中的转录表达,在营养器官的表达高于花器官,成熟组织要高于幼嫩的组织,在成熟茎中的表达量最高,推测BplFT基因在成熟的营养器官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调控次生细胞壁的形成。另外,选择了白桦雄花序突变体进行该基因的转录表达分析,该基因在突变体雌花序、雄花序、幼叶及幼茎中均为上调表达,预示着BplFT基因不仅仅参与营养组织发育,在花器官发育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AtsHsp17.6-CⅠ和AtsHsp17.6-CⅡ基因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研究
    曾卫军;原慧;覃建兵*
    2012, 32(6):  744-74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19
    摘要 ( 1072 )   PDF (1116KB) ( 4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分子热激蛋白是植物受到热胁迫后的主要表达产物之一,与植物细胞耐热有密切关系。该研究发现,拟南芥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AtsHsp17.6-CⅠ和AtsHsp17.6-CⅡ 除热激之外,重金属离子Ni+、Pb2+、Cu2+、Zn2+和Al3+均能诱导这2个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氧化胁迫和渗透胁迫同样也能诱导它们表达。该研究将由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这2个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导入拟南芥,RT-PCR分析表明,2个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呈现组成型表达。实验结果表明,组成型表达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AtsHsp17.6-CⅠ的转基因植物表现出对6 μmol·L-1 Cd2+胁迫、0.4% NaCl胁迫的耐受性。研究表明,这2个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可能参与着多种抗逆途径,推测其能够减轻或抵抗逆境胁迫引起的伤害并对其进行修复。
    基于NDVI监测5.12震后岷江河谷映秀汶川段滑坡体植被恢复
    许积层;卢涛;石福孙;唐斌*;慕楠
    2012, 32(6):  750-75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20
    摘要 ( 1545 )   PDF (1088KB) ( 6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汶川5.12地震造成岷江流域生态环境严重受损,评估地震后自然植被恢复过程,对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5.12地震前后(2007、2008及2011年)空间分辨率为30 m×30 m的TM遥感影像的NDVI指标为数据源,监测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映秀—汶川段)植被在地震前后的动态变化,并结合地形因子,分析了植被受损及地震3年后植被恢复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地震造成的研究区滑坡体面积约5 413.95 hm2,占总面积的34.74%;(2)滑坡体发育总体上与海拔呈负相关,与坡度呈正相关,与坡向无显着相关;(3)地震3年后,受损植被的平均恢复率达66.71%,其中中等及良好恢复的面积为3 942.54 hm2,占滑坡总面积的72.82%。研究结果也显示植被恢复与坡度、海拔有很高的一致性,及植被恢复的复杂性。
    微波辅助提取木豆根中染料木素工艺
    彭霄;段明慧;潘有智;张东阳;段喜华;*
    2012, 32(6):  756-75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21
    摘要 ( 1456 )   PDF (872KB) ( 6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木豆根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提取条件进行了考察,根据BBD(Box-Behnken desig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木豆根中主要异黄酮染料木素(genistein)为指标,对提取过程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为68℃,固液比为32∶1 mL·g-1,乙醇浓度为78%,提取功率700 W,提取时间15 min。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染料木素的提取率可达到0.465±0.032 mg·g-1。本研究对于微波提取技术的应用及木豆根的开发和利用都具有显著的意义。
    木质素酚醛树脂的研究进展
    张学科;刘文俊;朱明华*;张宝友;孟令君;项凤影;高悦;
    2012, 32(6):  760-76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22
    摘要 ( 1893 )   PDF (950KB) ( 6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酚醛树脂发展史、种类、合成机理及进展,由于木质素分子中有酚羟基和醛基,因此使用木质素既可改善胶粘剂的性质,又可节约苯酚的用量,降低甲醛释放量,达到废物利用与保护环境的目的。重点论述了新型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进展,尤其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并对新型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作了展望。
    响应面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木豆叶总黄酮工艺
    王秋雪;顾成波;*;付丽楠;李旺;袁肖寒;祖元刚;付玉杰;
    2012, 32(6):  765-76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2.06.023
    摘要 ( 1254 )   PDF (1016KB) ( 6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木豆叶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pH为影响因子,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4个影响因子与总黄酮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法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木豆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为8.65 mg,酶解温度为33.88℃,酶解时间为2.02 h,酶解pH为5.02。在最优条件下总黄酮理论得率为4.86%,实测值为4.88%,拟合得到的模型与实际吻合良好。本研究建立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为以后木豆叶总黄酮的应用开发提供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