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焦骄, 刘婧, 付玉杰, 王馨, 盖庆岩, 鹿瑶, 徐晓杰, 王紫莹. 3种红豆杉茎段腋芽启动组培繁育技术研究[J]. 植物研究, 2021, 41(5): 721-728. |
[2] |
刘龙桀, 吴可心, 刁云飞, 李中跃, 穆立蔷. 基于GC-MS分析东北红豆杉野生种与栽培种的代谢差异[J]. 植物研究, 2021, 41(5): 798-806. |
[3] |
樊小红, 王立涛, 安娟艳, 孟冬, 杨清, 赵春建, 杨雨春, 付玉杰. 长白山东北红豆杉生境内针阔混交林直径结构分布研究[J]. 植物研究, 2021, 41(1): 89-97. |
[4] |
赵春建, 李玉正, 关佳晶, 苏伟然, 田瑶, 王婷婷, 李申, 李春英. 东北红豆杉—无花果复合种植对两种植物生长和土壤酶活性影响[J]. 植物研究, 2020, 40(5): 679-685. |
[5] |
董明珠, 王立涛, 吕慕洁, 孟冬, 杨春雨, 赵春建, 付玉杰, 杨清. 濒危植物野生东北红豆杉群落特征及保护策略[J]. 植物研究, 2020, 40(3): 416-423. |
[6] |
王思莹, 赵修华, 赵冬梅. 包载紫杉醇PLGA纳米粒的制备工艺优化及表征[J]. 植物研究, 2019, 39(4): 627-633. |
[7] |
齐凤慧, 陈思齐, 景天忠, 张宇昕, 詹亚光. 真菌诱导子对茶条槭细胞没食子酸积累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18, 38(6): 948-955. |
[8] |
潘苗, 左菲菲, 盛继露, 常强强, 范佳佳, 张小平. 南方红豆杉不同种源种子千粒重、生活力、营养化学成分含量的比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J]. 植物研究, 2016, 36(3): 360-367. |
[9] |
刘彤1;徐浩玉1;金慧颖1;张玉红2;周志强2*. 不同光照条件下东北红豆杉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日变化[J]. 植物研究, 2015, 35(6): 848-853. |
[10] |
周华1;朱祺1;杨艳芳2*;刘洪伟2;余发新1;邱德有2. 南方红豆杉bHLH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J]. 植物研究, 2015, 35(1): 52-59. |
[11] |
高银祥;杨逢建;张玉红;赵春建;祖元刚*. 南方红豆杉枝叶中6种紫杉烷类化合物含量季节变化[J]. 植物研究, 2014, 34(2): 266-270. |
[12] |
单常;祖元刚*;赵修华;桑梅. 叶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负载卡铂和紫杉醇肿瘤靶向纳米粒制备、表征及体外释放性能评价[J]. 植物研究, 2013, 33(4): 484-489. |
[13] |
徐超;;姜守刚;;龚显峰;祖元刚;*. 纳米紫杉醇在人源肠Caco-2细胞模型的吸收转运研究[J]. 植物研究, 2013, 33(3): 339-345. |
[14] |
李美兰;李德文*;于景华;祖元刚. 外源NO对南方红豆杉幼苗光合色素及抗氧化酶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13, 33(1): 39-44. |
[15] |
杨逢建;刘维;王文杰;祖元刚*. 喜树与南方红豆杉混交群落生活史型谱特征[J]. 植物研究, 2011, 31(6): 711-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