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9-05-05
    研究报告
    多伞阿魏的繁育系统及其生态适应性
    赵晓依, 王仲科, 李桂芳, 吕新华, 赵文勤, 庄丽
    2019, 39(3):  321-32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01
    摘要 ( 690 )   PDF (1762KB) ( 7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伞阿魏(Ferula ferulaeoides)是新疆特有的类短命植物,具有巨大的生态作用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实验通过研究多伞阿魏的花部形态特征、繁殖系统及传粉昆虫,来阐明其对生态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1)多伞阿魏花序花期一般持续10~15 d,单花花期为7~10 d,两性花呈现雌雄异位和雌雄异熟的现象;(2)其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存在自交部分亲和,自然结果率较高,为72.24%;(3)传粉昆虫多种多样,其中以双翅目和膜翅目昆虫居多;(4)开花当天的花粉活力呈单峰曲线,在12:00时活力最高,柱头可授性在花药完全散粉后第2天最强。
    极度濒危树种羊角槭花部形态特征及开花动态
    陈香波, 吕秀立, 刘杨, 赵明水, 崔心红, 张冬梅
    2019, 39(3):  329-33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02
    摘要 ( 1014 )   PDF (1998KB) ( 6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人工栽培的濒危树种羊角槭(Acer yangjuechi Fang et P.L.Chiu)为研究对象,于花期观察了花部形态特征、单株与群体水平开花动态,分析开花与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1.羊角槭花杂性、顶生花序着生有雄花和两性花,两性花多位于花轴顶端,雄花位于侧生轴顶端或下部,花序雄花与两性花数量比为三角槭的2.6倍,羊角槭枝条两性花偏少;2.观察到两种形态雄花,Ⅰ型雄花子房微型、柱头极度短缩呈黑点状、花盘较平,Ⅱ型雄花子房退化成一团白色绒毛,2裂柱头隐现,花盘较厚、辐射状凹裂;两性花子房成扁球状突出,柱头显著伸出,花丝长度短于雄花;3.单株两性花早于雄花开放,两性花集中于3日以内开放,呈集中开放模式,而对应此时同株上只有极个别雄花(7%以下)处于散粉阶段;4.群体两性花开放时期略早于雄花,二者间存在相对的间隔期。由此对羊角槭开花与种胚发育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宜昌百合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张璐, 潘远智, 刘柿良, 陈源, 申理嘉
    2019, 39(3):  338-34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03
    摘要 ( 1054 )   PDF (2169KB) ( 8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L9(34)正交试验等方法,以野生宜昌百合(Lilium leucanthum)鳞片为外植体,分别在光照和黑暗培养条件下,研究了TDZ、NAA、2,4-D不同浓度配比对宜昌百合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愈伤组织进行了的组织学观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NAA对体胚苗壮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 0.5 mg·L-1+NAA 1.0 mg·L-1+2,4-D 0.05 mg·L-1,诱导率为62.690%;黑暗条件下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 0.5 mg·L-1+NAA 1.5 mg·L-1+2,4-D 0.1 mg·L-1,诱导率为59.423%。胚性愈伤组织黄绿色或深绿色,颗粒状明显;非胚性愈伤组织松散易碎、呈水渍状,经石蜡切片观察可观察到胚性愈伤组织细胞核大、胞质浓,且细胞内含丰富淀粉粒,细胞直径为50~80 μm。非胚性愈伤组织细胞较大,未见明显细胞核,直径约为100~180 μm。体胚苗壮苗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1+AC 1 g·L-1,培养60 d后,幼苗移至草炭:蛭石:珍珠岩=1:1:1基质中,成活率为90%。本试验成功建立了宜昌百合鳞片胚性愈伤组织的再生体系,为宜昌百合利用胚状体进行无性育种以及种质资源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灰杨克隆繁殖、自身养分与土壤养分季节变化及其耦合关系的林缘—林内差异
    郑亚琼, 翟军团, 陈家力, 韩占江, 焦培培, 李志军
    2019, 39(3):  347-35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04
    摘要 ( 832 )   PDF (2019KB) ( 5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阐明灰杨(Populus pruinosa Schrenk)克隆特征变化及受外界环境影响,是增强灰杨林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本研究在中国新疆塔里木河上游灰杨河岸林,沿垂直河道方向在林缘(距河道200 m)、林内(距河道400 m)生境设置样方,于2014年4~10月,每隔20天调查两生境不定芽、未出土和出土克隆分株数量,测定横走侧根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1)横走侧根全氮、全磷、全钾、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不定芽和未出土分株数在4~6月逐渐增加、7~10月逐渐减少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在4~6月逐渐升高或保持最高水平,在7~10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同步;横走侧根碳氮比在4~6月初逐渐降低,随后呈现增大又减小的趋势;氮磷比在4~6月逐渐减小,7月显著减小后逐渐增大(林缘)或基本保持不变(林内)。(2)不论是林缘还是林内,不定芽数量受到横走侧根全氮和氮磷比的影响,未出土分株数受到横走侧根全氮、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的影响;林缘不定芽数量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及速效钾含量相关紧密,未出土分株数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显著相关,土壤养分也与横走侧根全氮、碳氮比、氮磷比紧密相关,而在林内受到土壤养分影响的主要是横走侧根全氮和氮磷比。(3)林内的不定芽、未出土及出土克隆分株数量显著低于林缘,土壤养分含量通过影响横走侧根养分含量而影响不定芽、未出土分株、出土分株数量。灰杨是杨属为数不多的国家保护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我们的结果对基于克隆繁殖的灰杨林保护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金桂快速繁殖炼苗技术的研究
    叶天一, 周鑫, 黄艳, 王晓红
    2019, 39(3):  358-36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05
    摘要 ( 819 )   PDF (1224KB) ( 5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不同生根培养基、炼苗预处理、移栽基质以及叶面施肥等对金桂品种微繁苗炼苗的影响开展试验研究,为目标品种的壮苗快繁提供炼苗的技术支撑。通过对金桂快速繁殖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金桂微繁苗生根率和生根数的最佳处理组合为A3B2C3,即B5基本培养基+2 mg·L-1 NAA+0.10 mg·L-1 6-BA,其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分别为:91.11%、3.83条/株。炼苗的最佳处理组合为A3B2C3,即以苗圃土:珍珠岩:腐殖土=2:3:7为炼苗基质,金桂微繁苗炼苗的成活率和苗木增长率分别达到82.2%、42.2%。
    崇左金花茶花朵和叶片类黄酮UPLC-Q-TOF-MS分析
    李辛雷, 王佳童, 孙振元, 王洁, 殷恒福, 范正琪, 李纪元
    2019, 39(3):  365-371.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06
    摘要 ( 949 )   PDF (1320KB) ( 4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崇左金花茶(Camellia chuangtsoensis)为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花朵(花瓣、雄蕊)和叶片(老叶、新叶)中类黄酮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崇左金花茶中共检测到14种类黄酮成分,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槲皮素-3,7-O-二葡萄糖苷、芸香柚皮苷、圣草素和染料木苷为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中首次发现,其中槲皮素-3,7-O-二葡萄糖苷、芸香柚皮苷、圣草素和染料木苷主要存在于花朵中,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在花朵中含量高于叶片,雄蕊中高于花瓣;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苷和山柰酚-3-O-葡萄糖苷为金花茶组植物叶片中首次发现,其叶片中含量远低于花朵,老叶中远低于新叶,雄蕊中远低于花瓣;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在花朵中含量高于叶片,雄蕊中高于花瓣;槲皮素和山萘酚在花朵和叶片中含量均较低。崇左金花茶花瓣和雄蕊中含量较高的类黄酮为儿茶素类、木犀草素类和槲皮素类,主要是表儿茶素、木犀草素和槲皮素-3-O-葡萄糖苷;叶片中为儿茶素类和木犀草素类,主要是表儿茶素、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崇左金花茶花瓣和雄蕊中儿茶素类、木犀草素类及类黄酮总量均高于叶片,且雄蕊高于花瓣;花瓣和雄蕊中槲皮素类远高于叶片,且花瓣中远高于雄蕊。
    黄河三角洲3种生境下的芦苇形态差异及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谢志玉, 张文辉, 魏永涛
    2019, 39(3):  372-37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07
    摘要 ( 796 )   PDF (1548KB) ( 3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阐明3种自然生境下的芦苇适应环境策略,通过设置样地,研究水生、湿生、旱生生境下芦苇的形态性状及生理生态特征,结果表明:(1)芦苇的最高高度、平均高度、最高冠幅、平均冠幅和盖度以水生生境最大,湿生生境次之,旱生生境最小;多度值以旱生和水生生境条件下较大;在水生条件下,芦苇往往形成单优势种群。(2)3种生境中的芦苇横走茎主茎长度不同,随地下水位下降,各分支无性系分株数量、分株高度和叶片数增多,分株距离、分株直径和叶面积减小;随着水分限制的加强,芦苇的节数和根数量增多,节长和根长变短。(3)在旱生生境下,根部和叶部SOD、POD活性和根部CAT活性显著高于水生和湿生,叶部CAT活性旱生显著低于水生。3种生境叶部MDA含量表现为旱生 > 湿生 > 水生,湿生和旱生生境下,根部MDA含量明显高于水生。这些形态性状的差异及生理生态特征可以看作芦苇对3种生境的适应性表现。
    生长基质和激素对麻楝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张捷, 王青, 仲崇禄, 张勇, 魏永成, 孟景祥
    2019, 39(3):  380-38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08
    摘要 ( 917 )   PDF (1342KB) ( 3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麻楝当年生嫩枝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扦插基质,激素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对麻楝嫩枝扦插生根影响的研究。基质试验采用泥炭土、黄心土、河沙、蛭石为扦插基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激素试验采用激素种类(NAA、IBA、ABT1)、浓度(500、1 000、1 500 mg·L-1)及处理时间(10 s、1 min、30 min)3因素3水平正交(L9(33))试验设计。结果表明:(1)泥炭土+蛭石(1:1,体积比)为最佳组合基质,其生根率达81.81%,平均生根数量为20.33条,平均根长为4.80 cm,根系效果指数达3.05;(2)激素种类对麻楝嫩枝扦插生根效果影响最大,激素浓度次之,处理时间影响最小。扦插时,采用泥炭土+蛭石(1:1)混合基质、1 000 mg·L-1浓度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浸泡插穗10 s的生根效果最佳。
    杜仲种质资源果实主要数量性状变异及概率分级
    杜庆鑫, 庆军, 王璐, 刘攀峰, 何凤, 朱利利, 杜红岩
    2019, 39(3):  387-394.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09
    摘要 ( 783 )   PDF (1348KB) ( 3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更好对杜仲种质资源果实进行评价及描述,丰富数量化、规范化的杜仲种质资源描述系统。本研究以331份杜仲种质资源为材料,对杜仲果实18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概率分级。结果显示:杜仲果实数量性状变异较为丰富,硬脂酸变异系数最大,为17.88%,其次是种仁大小指数(17.17%),亚麻酸变异系数最小,为4.64%。经K-S检验,除种仁横径和种仁大小指数Sig值小于0.05外,其余性状均大于0.05,符合正态分布。种仁横径和种仁大小指数呈偏态分布,去除拖尾部分,也近似看作正态分布。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量性状统一用(X-1.2818S)、(X-0.5246S)、(X+0.5246S)、(X+1.2818S)4个点分为5级,使1~5级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0%、20%、40%、20%和10%。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杜仲种质资源果实数量性状概率分级指标体系,对杜仲种质资源果实性状评价、利用及良种选育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同时为我国杜仲种质资源果实性状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化的建立提供参考。
    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两种云杉植物的潜在适生区预测
    李宁宁, 张爱平, 张林, 王克清, 罗红燕, 潘开文
    2019, 39(3):  395-406.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10
    摘要 ( 1007 )   PDF (2671KB) ( 4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云杉属植物的适宜生境,选择青藏高原暗针叶林的两种重要建群植物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和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axEnt模型预测21世纪50年代(2050s)和70年代(2070s)两物种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并结合ArcGIS计算物种分布面积和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丽江云杉的潜在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四川西南部和西藏东部。紫果云杉潜在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青海东南部,以及西藏东部地区。(2)在未来两个时期丽江云杉的分布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紫果云杉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与其现代分布面积相比,两种云杉的总适生区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丽江云杉适宜生境未来可能会向北迁移,而紫果云杉可能会向西迁移。(4)影响丽江云杉和紫果云杉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最暖季降水量和最暖季均温。研究结果可为丽江云杉和紫果云杉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光合特性对长期N沉降的响应
    万雪冰, 王庆贵, 闫国永, 邢亚娟
    2019, 39(3):  407-42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11
    摘要 ( 952 )   PDF (2589KB) ( 3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6年5月于吉林省抚松县露水河林业局实验林场布设了人工模拟氮沉降控制试验,共设置3个氮(N)添加梯度,分别为对照(CK 0 g·N·m-2·a-1)、低N(LN 2.5 g·N·m-2·a-1)和高N(HN 5.0 g·N·m-2·a-1),旨在探讨N沉降对天然次生林先锋树种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鲜叶、凋落叶化学计量特征、养分重吸收的影响,以及鲜叶光合特性的变化和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模拟N沉降处理下白桦、山杨鲜叶的C含量较对照均无显著影响,LN处理显著降低了山杨鲜叶N、P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C:N、C:P和N:P(P<0.05);HN处理显著增加了白桦鲜叶N含量和N:P,显著降低了C:N(P<0.05)。(2)白桦、山杨鲜叶N、P重吸收率在两个梯度N添加下均显著下降(P<0.05),且均为负值。山杨鲜叶N重吸收率与P重吸收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鲜叶C: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3)N添加可以提高2种树木叶片氮素光合利用效率(PNUE)(P<0.05)、净光合速率(Pn)(P<0.05)。白桦鲜叶N含量与PnPNUE呈显著正相关(P<0.05);白桦、山杨鲜叶比叶重(LMA)与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PnPNUE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试验研究表明:在生长季,白桦、山杨鲜叶中N、P均表现为富集状态,土壤养分及外源N可供林木较快吸收并促进其生长,无需从凋落叶中吸收养分。N添加可以增强白桦、山杨鲜叶的光合性能,进而促进植物养分吸收和叶片发育。HN对长白山天然次生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4种荒漠草本植物的生物量与化学计量特征
    郭浩, 庄伟伟, 李进
    2019, 39(3):  421-43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12
    摘要 ( 1097 )   PDF (1945KB) ( 4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荒漠植物不同生长期生物量分配和化学计量比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荒漠植物的功能结构,更好掌握环境对植物的生存影响。本研究选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4种一年生荒漠草本植物沙蓬(Agriophyllum sqarrosum(L.)Moq.)、雾冰藜(Bassssia dasyphylla(Fisch.et Mey.)O.Kuntze)、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 L.)和碱蓬(Suaeda glauca(Bge.)Bge.)对比研究了4种生物量分配与N、P化学计量学随植物生长的变化。结果显示:(1)4种荒漠植物生物量积累配过程中,根冠比随生长季的延长逐渐降低。地上、地上生物量相关生长关系表明,角果藜为等速→异速的变化过程,沙蓬从采样初期至末期的变化过程为异速→等速生长,而沙蓬和碱蓬的相关生长指数相反,分别为异速→等速→异速、等速→异速→等速的变化格局;(2)4种植物N、P含量随生长期的延长逐步降低。在整个生长季节4种植物的N与P含量的变化趋势均为相似。(3)植物N、P含量间达到正相关显著,除沙蓬和雾冰藜的N:P之外其余指标分别与植物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间呈负相关显著,而根冠比、相关生长指数与化学计量特征间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了二者较弱的相关性。研究表明,4种荒漠草本植物生物量与化学计量特征的相关性不大,说明化学计量比并不是影响植物生物量及生活策略的主要因素,而更多是受植物自身遗传特性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荒漠草本植物在养分匮乏的条件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理生态特征,且具有相对稳定的适应特性。
    川西獐牙菜SmSLS2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李文静, 冯雨, 侯晓强, 孙艳香, 韩美玲, 李晓雪, 王勇, 向蓓蓓
    2019, 39(3):  431-44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13
    摘要 ( 971 )   PDF (2399KB) ( 4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裂环马钱子苷合成酶(SLS)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的限速酶。该研究根据川西獐牙菜转录组信息获得SmSLS2基因序列,对该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分析、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蛋白体外诱导。结果表明SmSLS2 cDNA全长1 566 bp(GenBank编号MH535904),编码521个氨基酸,推测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9.79 kDa,等电点为8.92。结构域分析表明SmSLS2含一个跨膜结构域,SmSLS2的gDNA全长为2 576 bp,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SmSLS2蛋白与其他植物中SLS蛋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进一步将SmSLS2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umo上,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在37℃、0.5 mmol·L-1 IPTG条件下进行原核表达,诱导出与预测蛋白大小一致的目的蛋白。该研究成功从川西獐牙菜中克隆了SmSLS2,为进一步阐明该基因在环烯醚萜合成途径中的作用和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产量提供了理论基础。
    P119驱动amiRNA介导的PL基因沉默对草莓果实硬度的影响
    周敏, 蒋丹, 刘玥秀, 王小蓉, 汤浩茹, 陈清
    2019, 39(3):  441-44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14
    摘要 ( 884 )   PDF (2198KB) ( 3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胶裂解酶基因(Pectate lyase,PL)是调控果实软化的重要靶点。本研究测定了红颜草莓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果胶裂解酶活性变化和硬度变化规律,并通过人工小干扰RNA(artificial micro-interfering RNA interference,amiRNA)技术,以拟南芥miR390a前体序列作为沉默PL基因的骨架,在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P119的驱动下,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草莓果实中瞬时表达,通过RT-PCR分析草莓瞬时转染后PL基因的表达量,并检测了PL沉默对果实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莓果实发育的推进,果胶裂解酶活性呈逐渐上升趋势,与果实硬度呈负相关;构建了基于拟南芥miR390a为骨架的amiRNA靶向栽培草莓中的PL基因;在番茄果实特异性启动子P119驱动下,miRNA前体可以在草莓果实中瞬时表达;草莓果实中总PL基因表达量下降达34.5%;基因沉默组果实硬度比对照组更高,且沉默对果实颜色发育进程无明显影响。该结果表明:果胶裂解酶主要在果实发育后期调节细胞壁的解离,采用amiRNA沉默PL基因可以延缓草莓果实软化进程。
    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赵雪, 杨逢建, 钟晨, 张圆圆, 葛云龙, 邓怡平, 隋广超
    2019, 39(3):  450-45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15
    摘要 ( 848 )   PDF (1589KB) ( 3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讨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ART-PS)与青蒿素原药(ART)在不同浓度下的抗肿瘤活性,以及分别联合全铁转铁蛋白后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在体外实验中,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不同浓度(0、50、100、150、200 μmol·L-1)给药处理24 h后,用MTT法分别检测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与青蒿素原药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MTT结果显示,同等处理浓度下,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对肿瘤细胞HepG2和SMMC-7721的抑制效果都高于青蒿素原药,但与盐酸阿霉素相比,都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对正常细胞HL7702的毒副作用非常低,结果与分别联合全铁转铁蛋白后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一致。多孔淀粉负载青蒿素微球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效果优于青蒿素原药,并对正常肝细胞的毒副作用非常低,为青蒿素在治疗癌症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研究简报
    樟子松乙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张力凡, 薛煜, 王岩, 杨光鑫, 杨光, 邸雪颖
    2019, 39(3):  458-46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16
    摘要 ( 979 )   PDF (1634KB) ( 3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定了樟子松球果、树皮、树叶、木质部4个部位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总还原力、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5个指标,并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评价从樟子松4个部位提取的松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从樟子松树皮中提取的樟子松多酚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在较高浓度下与抗氧化剂(Vc)相差较小;从樟子松球果中提取的樟子松多酚也表现出较强的还原力,甚至超过阳性对照抗氧化剂Vc;(2)从樟子松树皮中提取的樟子松多酚在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上均为三者之中最高的,但都不超过抗氧化剂(Vc)的抗氧化能;(3)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三者的清除率均为负值,说明该方法测定超氧阴离子(O·2)清除率存在干扰因素,无法比较三者在这一指标上的能力大小。上述结果表明樟子松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
    茉莉酸甲酯对木豆不定根染料木素含量及抗氧化系统影响
    党士坤, 王胜芳, 史森, 韩淑兰, 王慧梅
    2019, 39(3):  466-47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17
    摘要 ( 901 )   PDF (991KB)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对木豆不定根影响,研究了茉莉酸甲酯的不同浓度及处理时间对木豆不定根中染料木素的含量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诱导子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不定根中染料木素的含量有重要影响。在MJ浓度为100 μmol·L-1,处理时间为48 h时,染料木素的含量最高,为1.38 mg·g-1,是对照组的4.03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100 μmol·L-1的MJ处理对木豆不定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MJ处理的木豆不定根明显发生了氧化胁迫,O2-速率、H2O2和MDA含量明显升高,同时不定根中SOD和POD活性明显升高,但是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并未消除不定根的氧化胁迫,这种氧化胁迫导致了木豆不定根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能力提高。
    城市绿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以中国27个省会城市为例
    张菁华, 田盼立, 刘晓, 杨扬, 王可, 王文杰
    2019, 39(3):  471-48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9.03.018
    摘要 ( 1388 )   PDF (2132KB) ( 5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城市间绿化程度与空气污染比较及相关差异分析是提出城市环境管理措施的重要前提。选择全国27个主要省会城市,基于网络街景照片测定绿色指数差异,对比空气主要质量指标[空气质量指数(AQI)、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相关关系,旨在为提升环境质量、改善绿化水平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济南市和重庆市的绿色指数最高,分别达到是11.70%和11.55%,呼和浩特市和拉萨市城市绿色指数最低,在4%~5%。(2)海口市的空气质量最好,AQI为39.66,郑州市和济南市的空气质量最差,AQI年均值分别为117.34和113.93。但是不同空气指标城市排序间差异较大,比如PM2.5、PM10、NO2以及SO2年平均最低的城市都是海口,拉萨市年平均CO含量最低(0.55 mg·m-3),哈尔滨市年平均O3含量最低(77.08 μg·m-3)。(3)相关关系分析发现,增加城市的绿色程度,伴随着空气质量的改善,如沈阳、南宁、合肥等城市;但对于某些城市,则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如兰州、昆明、贵阳等城市,这意味着城市越绿伴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尽管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城市绿色植被能够起到滞尘降低污染的作用,目前我国主要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仅依靠城市绿化改善已经远远不够,甚至某一些城市绿色植被存在阻碍空气流通的作用。上述研究结果为科学规划城市绿化、提升空气质量提供基础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