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3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8-11-15
    庐江毛茛,安徽毛茛科一新种
    王文采
    2018, 38(6):  801-80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01
    摘要 ( 4690 )   PDF (325KB) ( 31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发现自安徽省毛茛科毛茛属一新种,庐江毛茛Ranunculus lujiangensis。此新种与怀宁毛茛R.huainingensis在亲缘关系上甚为相似,与后者的区别在于本种的叶或小叶的裂片全缘或有不明显的浅齿,萼片呈宽船状椭圆形,不具脉,边缘有3~4根毛,子房宽卵形。
    重庆楼梯草属一新组和三新种
    王文采
    2018, 38(6):  804-80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02
    摘要 ( 4938 )   PDF (692KB) ( 784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自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发现的荨麻科楼梯草属的一新组和三新种:(1)雌伞楼梯草组Sect.Gynosciadion具一新种,雌伞楼梯草Elatostema femineocymosum,其特征为雌花序为3~4回分枝的聚伞花序,无花序托和总苞,根据这些特征可与楼梯草属的其他组相区别;(2)圆微叶楼梯草E.gyronanophyllum,与对叶楼梯草E.sinense H.Schr ter近缘,区别特征为此新种的叶较小,具较少二级脉,退化叶圆形或近圆形,雌总苞具12枚三角形苞片,雌花具2花被片,柱头扁球形;(3)正宇楼梯草E.zhengyuanum,与四面山楼梯草E.simianshanicum W.T.Wang近缘,区别特征在于新种的茎无毛,有时为营养茎,其叶片、钟乳体和托叶均较小,雌总苞的苞片呈倒披针状长圆形,在背面无鸡冠状突起。
    西藏翠雀花属七新种
    王文采
    2018, 38(6):  809-81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03
    摘要 ( 5315 )   PDF (1471KB) ( 102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描述了自西藏发现的毛茛科翠雀花属七新种,隆子翠雀花,黄花翠雀花,绿房翠雀花,二距翠雀花,扎囊翠雀花,宽片翠雀花和狭裂翠雀花,并给出其等与近缘种的区别特征。
    基于叶绿体DNA atpB-rbcL片段的典型樱亚属部分种的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探讨
    朱弘, 伊贤贵, 朱淑霞, 王华辰, 段一凡, 王贤荣
    2018, 38(6):  820-82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04
    摘要 ( 4863 )   PDF (1822KB) ( 35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蔷薇科典型樱亚属植物(Subg.Cerasus Koehne)(樱花类)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深入研究其种间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对于国产樱属植物系统发育与种质资源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基于PCR扩增与测序技术研究了从云南、江西、福建采集的典型樱亚属3个种(含变种)的叶绿体DNA非编码区atpB-rbcL片段,结合GenBank数据库已经提交的其它4个种的同源序列,共获得7个种的30条序列矩阵,以此构建了单倍型中介网络图与系统发育树,分析和探讨了它们的亲缘关系与分类地位。(1)在atpB-rbcL序列矩阵中,774个有效位点中共发现15个多态性位点,占分析序列的1.94%,(A+T)含量为70.50%,存在明显的碱基偏好;(2)DNASP 5共检测到9个单倍型,物种间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0.880 5±0.026),平均核苷酸多态性(π=0.007 11±0.000 54),除尾叶樱桃(Prunus dielsiana)外(Hap5~Hap7),其余物种拥有各自独特的1个单倍型,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综合Network中介图与系统发育重建结果:推测磐安樱桃(P.pananensis)处于较原始的进化阶段,相比尾叶樱桃,与浙闽樱桃(P.schneideriana)亲缘关系较近;长柱尾叶樱桃(P.dielsiana var.longistyla)与尾叶樱桃互为姊妹支,并共同构成独立进化单元。综上,叶绿体atpB-rbcL片段在典型樱亚属下种间的适用效果较好,可以优先选为DNA条形码;分子证据结合形态学特征支持将长柱尾叶樱桃作为尾叶樱桃变种的处理意见,而磐安樱桃的分类地位则需要更多的证据。
    氮肥对风箱果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殷东生, 魏晓慧
    2018, 38(6):  828-83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05
    摘要 ( 4027 )   PDF (1064KB) ( 37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设置4种水平氮肥处理,研究不同氮肥处理对风箱果1年生幼苗的生长表现、生物量积累和分配、光合生理特征、非结构性碳(NSC)积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促进了风箱果幼苗的地径、分枝数和冠幅的生长,促进了茎、叶和总生物量的积累(P<0.05),提高了茎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减少了根生物量的分配比例;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净光合速率、叶氮含量、茎中的可溶性糖和NSC的积累(P<0.05),但减少了根中的可溶性糖和NSC含量(P<0.05)。不同水平氮肥处理间(N1、N2、N3)的大部分指标差异并不显著,说明风箱果幼苗对土壤养分的变化并不敏感。
    西北干旱区孑遗濒危植物蒙古沙冬青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段义忠, 杜忠毓, 亢福仁
    2018, 38(6):  834-84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06
    摘要 ( 1034 )   PDF (1793KB) ( 9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蒙古沙冬青是我国西北干旱区植物群落主要建群种之一,对维持西北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样方法对蒙古沙冬青群落物种组成、盖度、多度等植被特征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并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冗余分析法(RDA)对其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蒙古沙冬青群落主要由藜科、禾本科、豆科、菊科和蒺藜科树种组成,分属21科50属70种,区系组成以温带、地中海及西亚至中亚分布为主;(2)通过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将17个蒙古沙冬青群落划分为6个群丛类型,分别是蒙古沙冬青-白刺-猪毛蒿群丛、蒙古沙冬青-柠条锦鸡儿-碱蓬群丛、蒙古沙冬青-蒙古扁桃-阿尔泰狗娃花群丛、蒙古沙冬青-酸枣-沙葱群丛、蒙古沙冬青-驼绒藜-黄花蒿及蒙古沙冬青-霸王-骆驼蓬群丛;(3)通过冗余分析法(RDA),排序得到环境因子与蒙古沙冬青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环境因子的交互作用是影响蒙古沙冬青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滇楸种质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及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肖遥, 麻文俊, 易飞, 杨桂娟, 王秋霞, 王平, 王军辉
    2018, 38(6):  843-851.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07
    摘要 ( 5483 )   PDF (1672KB) ( 8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明确滇楸种质生长和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程度及遗传多样性大小,提出合理的杂交育种策略。本研究对滇楸20个无性系进行了连年的生长性状测定,测量了其叶长、叶宽、皮孔长、皮孔宽、皮孔密度等表型性状。研究结果表明滇楸种质1、3、4和5 a树高及1~6 a胸径在无性系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树高遗传变异系数和重复力随年份变化波动较大,胸径遗传变异系数和重复力年份间较为稳定,且重复力较高。表明滇楸种质胸径受遗传控制程度较大,且稳定性更高。滇楸种质叶长和叶宽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2.016和2.012。皮孔性状遗传变异系数较高,皮孔长、皮孔面积和皮孔密度表型变异系数均超过20%,遗传变异系数均超过15%。说明滇楸种质表型变异较为丰富,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基础。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皮孔密度与生长呈负相关,皮孔大小与生长呈正相关。聚类分析将滇楸种质划分为4类,第Ⅰ类皮孔面积最大,密度最小;第Ⅱ类生长最慢,叶长最大;第Ⅲ类生长最快,叶形最宽;第Ⅳ类叶柄最长。
    白桦黄叶突变株叶色变化规律及苗高生长特性分析
    任烁淇, 刘冰洋, 李雪莹, 邢建辉, 李政纶, 王楚, 冮慧欣, 刘桂丰, 姜静
    2018, 38(6):  852-859.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08
    摘要 ( 1317 )   PDF (1347KB) ( 9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叶色突变体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机制、叶绿素生物合成分解途径的理想材料。为了研究白桦T-DNA突变株(yl)叶色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及yl苗高生长特性,实验以yl突变株为材料,测定其叶绿素与叶色的时序变化规律,分析生长特性。实验结果显示,白桦在生长季的不同发育时期,yl突变株的叶色一直呈现深黄绿色,色度计测定发现其叶片黄色程度及亮度均高于对照株系,叶色参数b*值分布于CIELab系统色拼图的黄色区域;从早春到9月中旬,yl突变株的叶绿素SPAD值一直显著低于对照株系(P<0.05),该值与a*值呈显著的负相关。yl突变株苗高显著低于对照株系,苗高年生长仅是对照株系均值的35.15%,其速生期内苗高日生长量均值(GD)也显著低于对照株系,是对照株系均值的58.50%,认为苗高生长量的降低是由于T-DNA插入突变影响了叶绿素生物合成的结果。
    不同育性三角梅品种之间的形态、花粉活力、造访昆虫及黄酮醇含量的比较研究
    徐夙侠, 黄青云, 林春松, 徐一丁, 李紫阳, 刘育梅, 黄一锦
    2018, 38(6):  860-86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09
    摘要 ( 1134 )   PDF (1056KB) ( 9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角梅高度不育,到目前为止其不育机理仍未理解透彻。本研究通过比较三角梅中可育和不育品种之间的生殖器官特征、花粉的活力、造访昆虫以及花粉中的类黄酮积累差异,为揭示其不育机理提供更多的证据。四个可育和两个不育三角梅品种的花萼管比较结果显示,可育品种的花萼管饱满呈长卵形,而不育品种的花萼管细长管状。可育品种的花粉形态均匀,而不育品种的花粉大小不一。花粉活性结果显示,可育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在11.1%~46.5%,不育品种的花粉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几乎不萌发。在可育和不育品种间,共有七种昆虫造访,但昆虫的种类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偏好。类黄酮积累调查结果显示山奈酚/槲皮素糖苷衍生物是花粉中的主要类黄酮组分。利用花粉荧光染料DPBDA对四个可育和两个不育三角梅品种花器官中的黄酮醇含量比较显示,可育材料中的两种黄酮醇的含量显著高于不育材料,花粉管尖端的荧光信号相比花粉管的其他位置更丰富。我们推测黄酮醇含量差异,特别是槲皮素含量可能对三角梅花粉的活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硼、锌对平欧杂交榛光合生理、结实和果仁品质的影响
    王靖阳, 王庆成, 朱凯月, 马双娇
    2018, 38(6):  869-87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10
    摘要 ( 976 )   PDF (1301KB) ( 8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黑龙江省东宁地区的4年生平欧杂交榛(Corylus heterophylla×Corylus avellana)联合施用不同浓度的硼(0.2%、0.3%、0.4%)、锌(0.3%、0.4%、0.5%)肥处理,研究两种微量元素对平欧杂交榛光合生理、结实、果仁和叶片营养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硼、锌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显著,其交互作用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极显著。(2)硼对出仁率影响极显著,对果仁重影响显著,对单果重和座果率影响不显著。锌对单果重和果仁重影响极显著,对出仁率影响显著,对座果率影响不显著。硼、锌交互作用对出仁率影响显著,对单果重、果仁重和座果率影响不显著。(3)硼、锌和其交互作用对果仁脂肪酸含量、果仁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硼、锌和其交互作用对4年生平欧杂交榛的生理和结实影响明显,提高了平欧杂交榛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同时对果仁重、出仁率和单果重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本地区4年生平欧杂交榛硼、锌叶面施肥的浓度分别以0.3%和0.4%为宜。
    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幼茎木材的超微结构观察
    王祥军, 曾仙珍, 王亚杰, 黄肖, 张源源, 李维国
    2018, 38(6):  876-88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11
    摘要 ( 1255 )   PDF (1983KB) ( 8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橡胶树是中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橡胶种植的副产物橡胶木是我国木材供应的重要来源。我们以不同发育阶段的橡胶树幼茎木材为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木质部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橡胶树幼茎木材中,导管和木纤维细胞壁随着木质部发育成熟会发生明显的次生加厚,加厚方式主要为螺纹加厚;木质部各类型细胞均存在大量纹孔,纹孔排列方式主要有散生、网状、梯状和单串状等类型;在木质部发育过程中,木射线和部分薄壁细胞中会逐渐积累大量淀粉粒;木质部细胞内壁及其填充物表面存在不同类型的附着物。研究结果将为橡胶木材材性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不同林分红松生长与结实性状比较研究
    隋立龙, 王芳, 赵泉湖, 王太坤, 姜鑫, 王君, 陆志民, 杨雨春
    2018, 38(6):  886-893.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12
    摘要 ( 1249 )   PDF (1358KB) ( 9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吉林省通化县三棚红松良种基地16个红松林分为材料,对其土壤理化性质(pH、电导率EC、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速效磷、全氮、C/N)、红松生长及结实性状(胸径、树高、每公顷产籽量)和每公顷株数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除速效钾、C/N和树高外,16个林分间各指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各指标的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3.59%~42.04%,属于高变异林分,有利于优良林分的选择;相关分析表明每公顷松籽产量与树高(0.267)和胸径(0.259)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每公顷株数呈极显著负相关(-0.557),与有机质(0.306)、碱解氮(0.909)、速效磷(0.805)和全氮(0.213)呈极显著正相关;以每公顷红松产籽量为标准,依10%的入选率对16个林分进行评价选择,林分3 206和3 308入选,入选2个林分的土壤有机质比总体均值提高了11.91 g·kg-1,碱解氮比总体平均值提高30.92 mg·kg-1,速效磷比总体均值提高13.65 mg·kg-1,全氮比总体平均值提高0.4 g·kg-1,每公顷松籽产量比总体均值提高461.35 kg·hm-2,胸径比总体均值提高1.9 cm,树高比总体平均值提高0.69 m,每公顷株数比平均值减少了104株;研究结果为选择适当的抚育管理办法来提高松籽产量及红松果林改造提供理论基础。
    不同天然居群小檗种子萌发障碍因子研究
    李林瑜, 方紫妍, 艾克拜尔·毛拉, 周龙, 陆彪
    2018, 38(6):  894-901.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13
    摘要 ( 1059 )   PDF (1736KB) ( 9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西天山野果林霍城居群、新源居群和特克斯居群黑果小檗以及特克斯居群红果小檗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组野生小檗种子生物学特性、吸水特性以及去种皮、低温层积和不同浓度GA3处理对小檗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4组野生小檗种子的吸水率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黑果小檗种子与红果小檗种子吸水率差异不明显,其种皮透水透气性相似;(2)霍城居群、新源居群和特克斯居群黑果小檗种子的种皮对萌发存在强烈的抑制作用;而新源居群红果小檗种子的种皮抑制作用不明显;(3)4℃低温层积处理对4组野生小檗种子萌发影响很大,随层积时间的增加小檗种子发芽率均逐渐提高,3组黑果小檗种子层积90 d时,休眠基本被解除;红果小檗种子层积30 d时,休眠基本被解除;(4)浓度为200 mg·L-1的GA3溶液处理可显著提高4组小檗种子发芽率,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对小檗种子萌发起到抑制作用。层积60 d时霍城居群、新源居群和特克斯居群黑果小檗去种皮种子用200 mg·L-1的GA3溶液处理2 h后,发芽率分别为85.00%、83.33%和86.67%;红果小檗层积15 d时去种皮种子用浓度为200 mg·L-1的GA3溶液处理后,发芽率可达86.67%。研究结果将为今后野生小檗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H2S对干旱胁迫下高山离子芥的作用研究
    赵敏, 赵启安, 刘博, 王玥萱, 张莉环, 杨宁
    2018, 38(6):  902-912.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14
    摘要 ( 956 )   PDF (2424KB) ( 8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高山冰缘植物高山离子芥(Chorispora bungeana)试管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0.3 mol·L-1甘露醇模拟干旱胁迫响应过程中硫化氢(H2S)调节高山离子芥的膜系统损伤程度、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系的作用,以及磷脂酶D(PLD)、活性氧(ROS)与H2S信号分子在高山离子芥中响应干旱胁迫中的作用和可能存在的信号关系。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下,外施H2S供体NaHS显著降低高山离子芥电解质渗漏率及MDA含量、抑制ROS产生,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水平,从而增强高山离子芥的抗旱能力;干旱可诱导PLD活性、H2S含量、ROS发生显著变化;当分别外施PLD下游产物PA与ROS供体H2O2均可促进干旱胁迫下H2S的释放,当同时外施PA和ROS抑制剂DPI时对干旱胁迫下H2S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当同时外施PLD抑制剂正丁醇与ROS抑制剂DPI则显著抑制干旱胁迫下H2S含量的产生,表明干旱胁迫下,高山离子芥中ROS位于PLD的下游、H2S的上游发挥作用。
    水曲柳FmMUR5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的分析
    王恒涛, 邵婉璇, 徐舒浩, 曾凡锁
    2018, 38(6):  913-92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15
    摘要 ( 1076 )   PDF (1715KB) ( 9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核苷糖合成途径中,尿苷二磷酸-阿拉伯吡喃糖变位酶(MUR5)可以催化UDP-阿拉伯吡喃糖和UDP-阿拉伯呋喃糖之间的相互转化。本研究分析了水曲柳FmMUR5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及其在非生物胁迫和植物激素诱导下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水曲柳FmMUR5编码区全长为1 080 bp,编码359个氨基酸。FmMUR5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结构。FmMUR5基因与樟子松、大麦等物种的MUR5遗传距离比较近,说明它们亲缘关系比较近。FmMUR5基因在新生枝中表达最高,具有组织特异性,各个部位在八月份表达量相对较高。非生物胁迫和激素诱导下,FmMUR5基因的表达量随处理时间而改变,但其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在低温(4℃)、盐(NaCl)以及甘露醇3种非生物胁迫下,FmMUR5基因在处理1 h后表达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5、1.4和6.3倍;在4℃和甘露醇处理24 h后,FmMUR5基因表达量最低,而在盐(NaCl)处理12 h后表达量最低。FmMUR5基因在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处理1 h后表达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2.5和3.8倍,在赤霉素(GA)处理12 h后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组的1.1倍;而FmMUR5基因在脱落酸(ABA)处理24 h后表达量最低,在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处理6 h后表达量最低。本研究结果表明FmMUR5基因参与非生物胁迫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诱导。
    水稻谷蛋白基因GluC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李文静, 孙艳香
    2018, 38(6):  921-93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16
    摘要 ( 964 )   PDF (1802KB) ( 9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稻谷蛋白仅在水稻种子胚乳中表达,其启动子是分离胚乳特异性表达启动子的理想材料。本研究克隆了GluC基因启动子pGluC,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GluC内部含有胚乳特异性表达所需要的Skn-1 motif和ACGT-box元件。将pGluC启动子和7个5'端缺失启动子片段构建到pGPTV-GUS载体上,转化水稻愈伤组织,进行组织化学染色和GUS酶活分析。结果表明:全长及截短的-1 911、-1 611、-1 311 bp启动子均能驱动GUS基因在水稻种子胚乳中高效稳定表达。-999、-451、-203、-102 bp启动子失去了胚乳表达特异性,在根、茎或者叶中也检测到GUS表达。该结果为实现外源目的基因在水稻胚乳中特异高效表达提供了理论依据。
    白桦HD-Zi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应答盐胁迫分析
    王家啟, 张曦, 李莉
    2018, 38(6):  931-938.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17
    摘要 ( 869 )   PDF (1402KB) ( 9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D-Zip转录因子蛋白家族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抵抗逆境胁迫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白桦全基因组数据库,获得白桦35条HD-Zip蛋白序列,参考拟南芥中该家族的分类方法,将这些成员分成HD-ZipⅠ-Ⅳ四个亚家族,并对这些成员的蛋白保守结构域、氨基酸组成、染色体分布、和理化性质等进行了预测和分析。从高盐处理的白桦幼苗根组织的转录组数据,鉴定了7个差异表达的基因。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白桦HD-Zip家族基因调控白桦耐盐性的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持。
    山地虎耳草转录组SSR信息分析
    李彦, 更吉卓玛, 贾留坤, 王智华, 陈世龙, 高庆波
    2018, 38(6):  939-947.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18
    摘要 ( 1118 )   PDF (1576KB) ( 9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MISA(MicroSatellite)软件对山地虎耳草转录组拼接序列进行微卫星位点信息分析,为后期SSR标记的开发和物种遗传多样性检测提供候选序列。结果发现,在拼接得到的63 763条Unigene序列中含有4 622个SSR,发生频率为7.25%,有110种重复基元,平均每10.00 kB出现一个SSR位点。山地虎耳草转录组序列的SSR主要集中在三核苷酸重复(55.50%),其次为二核苷酸重复(30.23%)。二核苷酸重复和三核苷酸重复中的优势重复基元分别为AG/TC和AAG/TTC。二核苷酸重复基元的重复次数类型最多,跨度最大,具有更高的多态性,三核苷酸次之,而四、五、六核苷酸重复类型很少。山地虎耳草转录组SSR以5~9次重复为主,且SSR数量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少,基序长度主要集中于12~30 bp,多态性均在中等以上。
    真菌诱导子对茶条槭细胞没食子酸积累的影响
    齐凤慧, 陈思齐, 景天忠, 张宇昕, 詹亚光
    2018, 38(6):  948-955.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19
    摘要 ( 973 )   PDF (1660KB) ( 8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茶条槭(Acer ginnala Maxim.)叶片中含有没食子酸,但含量较低。真菌诱导子可以增加植物中一些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但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在茶条槭细胞悬浮培养的对数期加入内生真菌(Phomopsis sp.)诱导子,茶条槭细胞中没食子酸含量在24 h后开始增加,48 h时没食子酸含量达到峰值,最高含量为12.2 mg·g-1 DW,是对照的1.58倍。茶条槭细胞对内生真菌诱导子的防御反应不同于对病原和非生物胁迫。真菌诱导子不提高培养液中pH值,也不明显增加胞内Ca2+浓度,但增大细胞膜通透性。培养液电导率差异显著,细胞核发生分裂,说明真菌诱导子可能促进茶条槭细胞核内有丝分裂,促使茶条槭细胞对培养液中的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以满足细胞生长的需要。PAL酶活性升高,在48 h时为对照的1.75倍,说明PAL酶可能参与了真菌诱导没食子酸的合成。
    滦河口典型盐生植物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谭海霞, 金照光, 孙富强, 彭红丽, 杨卓, 耿世刚
    2018, 38(6):  956-960.  doi:10.7525/j.issn.1673-5102.2018.06.020
    摘要 ( 1142 )   PDF (983KB) ( 9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滨海不同湿地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系统研究,能够为湿地植物组成分析及植被恢复方法制定提供数据支撑。选取滦河口滨海湿地的典型盐生植物獐毛、盐地碱蓬、芦苇和柽柳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物及不同营养器官中C、N、P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物的碳、氮、磷含量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P<0.05),碳、氮、磷含量均值变化范围为212.40~291.38、9.68~14.43、0.86~1.6 g·kg-1,显示植物对养分利用的策略存在差异性。不同营养器官碳含量均为叶 > 根 > 茎,表明研究区植物净光合强度低,增长速度慢,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獐毛、芦苇、柽柳的C:N值和C:P值均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2.5和232,研究区域整体上植物营养元素利用效率较低。4种盐生植物N与P之间显著正相关(P<0.01),獐毛、盐地碱蓬、柽柳生长主要受到N的限制、芦苇的生长受P的限制。叶N、与叶P、根N、根C、根P之间显著正相关(P<0.01),叶P与根N、根P呈正相关(P<0.01),表明了植物营养器官根系和叶片在适应河口湿地盐碱环境具有较强的协调统一性,是盐生植物进行正常生长活动的有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