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全年目录文章

    植物研究2016 Vol.36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毛茛科二新种
    王文采
    植物研究    2016, 36 (1): 1-3.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01
    摘要3535)      PDF(pc) (501KB)(682)    收藏
    描述了分别自甘肃和四川发现的毛茛科二新种,永登翠雀花和攀枝花唐松草,并分别给出此二种与近缘种之间的形态区别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5种石杉属植物叶表皮特征研究
    吴燕笛1,2;韩乾奇1,2;何美娜1,2;白壮东1,2;郭斌1,2;尉亚辉1,2*
    植物研究    2016, 36 (1): 4-9.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02
    摘要1046)      PDF(pc) (1258KB)(589)    收藏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对石杉科(Huperziaceae)石杉属( Huperzia)5种植物:蛇足石杉( Huperzia serrata(Thunb. ex Murray) Trev.)、皱边石杉( Huperzia crispata(Ching) Ching.)、四川石杉( Huperzia sutchueniana(Herter)Ching.)、南岭石杉( Huperzia nanlingensis)和长柄石杉( Huperzia javaensis)的叶片微结构进行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这5种石杉均无叶表面附属物,具无规则四细胞型和不规则型两种类型的气孔,不规则型为主要气孔类型。这5种石杉在气孔组成上具多型现象,气孔多为下生型,分布方式及大小多样;叶表皮细胞在不同类型中有大小差异但均呈不规则状,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波纹状(深波状、浅波状)。上述研究结果为石杉属植物的进一步分类与研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基于形态和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试论国产赖草属属下类群间的系统关系
    李兆孟;周勇辉;刘玉萍;苏旭*
    植物研究    2016, 36 (1): 10-25.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03
    摘要837)      PDF(pc) (3277KB)(382)    收藏
    通过对先前学者报道的国产赖草属24个物种、72个代表居群形态和叶表皮微形态性状特征的观测和研究,结果发现:(1)原国产赖草属物种在旗叶长宽、叶片被毛状况、花序直曲和长宽、穗轴每节小穗数、每小穗小花数、外稃和内稃长度等15个外部形态学性状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可将参试物种区分为3个不同的组;大赖草、粗穗赖草、硕花赖草和柴达木赖草多穗组植物的穗状花序粗壮呈圆锥状、直立、密集,穗轴同节着生3多枚小穗,每小穗常含3~10小花,颖线状披针形等,致使其处于该属最原始的地位;皮山赖草、若羌赖草和格尔木赖草单穗组物种的穗状花序细弱呈线状、直立、疏松,穗轴每节仅着生1枚小穗,每小穗往往含2~5小花,颖线状披针形或锥形,这些较高级的外部形态特征使得该组植物隶属于赖草属中较高级的类群;而少穗组植物的外部形态性状通常介于前两组植物的中间过渡状态,因而它的系统地位自然也应处于多穗组和单穗组植物之间。同时,依据外部形态性状的递变趋势分析显示,3组植物具有直接的派生渊源。(2)国产赖草属植物的叶表皮皆由长细胞、短细胞、气孔器细胞和刺毛所组成,表现为典型的狐茅型;它们除在长细胞类型和壁的厚薄、气孔器保卫细胞的体积和类型等性状上具有明显重叠而显示相似外,其它多数性状如长细胞的长度和壁的波曲程度、短细胞的分布式样、副卫细胞的形状及刺毛的类型等性状上具有明显差异,其可将赖草属植物鉴分为与形态学界定结果完全相同的3个组。同时,根据3组植物及组内物种叶表皮性状的演化趋势,对各组和组内物种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分析表明,多穗组植物最原始,少穗组植物较进化,单穗组植物最高级;多穗组可能直接派生了较进化的少穗组,并在少穗组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最高级的单穗组。赖草属属下类群的这一系统关系与利用外部形态特征所获得的系统与进化关系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扇穗茅属两个代表种的广义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关系
    周勇辉1,2;刘玉萍1,2;拉本1,2;李兆孟1,2;苏旭1,2*;马永贵3
    植物研究    2016, 36 (1): 26-33.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04
    摘要896)      PDF(pc) (1459KB)(417)    收藏
    通过扇穗茅属两个物种40个代表居群馆藏腊叶标本的查阅、观测及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综合研究显示:(1)扇穗茅具有短根状茎,圆锥花序,每小穗含6~8小花;寡穗茅无根状茎,总状花序,每小穗含3~6的小花。显然,两者隶属于不同的类群,是典型的种间关系;扇穗茅具有较原始的外部形态特征,而寡穗茅则有较高级的外部形态特征。(2)扇穗茅属两物种的叶表皮皆由长细胞、短细胞、气孔器细胞组成;同时,两物种在长细胞的长度与宽度,气孔器体积大小与分布及副卫细胞的形状,短细胞的丰缺与着生形式等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3)根据叶表皮性状的特征和演化趋势,对物种间系统位置和演化关系的分析表明,它们具有明显的种间间断,并且扇穗茅较原始,寡穗茅较进化,寡穗茅极有可能是由较低级的扇穗茅演化而来。这一系统进化关系与利用外部形态特征所获得的结论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低效人工林林下植物种间关联
    薛鸥;魏天兴*
    植物研究    2016, 36 (1): 34-42.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05
    摘要793)      PDF(pc) (1789KB)(463)    收藏
    种间关系能够反映植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演替的类型和阶段以及群落的稳定程度,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低效人工林林下主要物种的种间关系,以样地中出现频度较高的植物为研究对象,在2×2联列表的基础上,通过 χ 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 AC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进行种间联结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灌木层在 χ 2检验中表现为显著( P<0.05)和极显著( P<0.01)的种对共有11个,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中共有23个;草木层在 χ 2检验中表现为显著( P<0.05)和极显著( P<0.01)的种对共有15个,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中共有27个;灌草两层大多数种对联结程度不显著。灌木层正关联种对数与负关联基本持平,草本层正负种对关联比接近1∶2;灌草两层皆处在动态变化之中。林下植被种间关系是上层乔木影响、群落演替进程、物种生态习性以及群落环境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PCA排序可把灌草两层主要植物分别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19个木莲属树种的花粉形态观察及其分类学意义
    桑子阳1;张德春1,2;王玉兵2;马履一1*
    植物研究    2016, 36 (1): 43-51.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06
    摘要947)      PDF(pc) (2034KB)(419)    收藏
    通过对19个木莲属树种的花粉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拍照,观察描述花粉的形态学特征,测量花粉极轴与赤道轴长度、花粉表面孔穴和突起的密度并据此进行聚类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木莲属19个种的花粉均为舟形,且具有长及两端的远极萌发单沟等一致特征,花粉表面孔穴、突起等特征在种内部比较稳定,不同种之间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但作为属下分类依据需慎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地区或分布地域相近的树种花粉特征更相近,证明的遗传分枝与地理分布有很强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绿花百合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研究
    高洁1;王元忠2;黄衡宇1*
    植物研究    2016, 36 (1): 52-57.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07
    摘要950)      PDF(pc) (1251KB)(583)    收藏
    建立绿花百合( Lilium fargesii Franch.)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系,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重要植物资源提供高效、稳定的再生技术途径。以绿花百合鳞片为外植体,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及其质量浓度对绿花百合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胚状体和小鳞茎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 -1+NAA 0.5 mg·L -1+2,4-D 0.1 mg·L -1,出愈率达89.29%,小鳞茎发生系数亦达4.7;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及小鳞茎发生培养基为MS+6-BA 1.0 mg·L -1+2,4-D 0.1 mg·L -1,繁殖倍数5.0/35 d;根的诱导则在1/2MS+NAA 0.2 mg·L -1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率达100%,幼苗移栽至排水良好的沙土中,保温保湿培养35 d后,成活率可达90%以上。本研究为保持绿花百合优良品种特性、种苗繁育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为保护其野生资源,发展人工栽培和利用胚状体进行无性育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合欢硬枝扦插生根解剖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研究
    周祥明;刘玉堂;赵宪争;宋兆伟;王姝
    植物研究    2016, 36 (1): 58-61.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08
    摘要783)      PDF(pc) (943KB)(498)    收藏
    以合欢1年生硬枝为试材,通过石蜡切片法对合欢插穗不定根发生进行解剖学研究,同时,利用比色法对扦插后不同时间的材料进行了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测定。结果表明:合欢属于诱导型生根,观察到其不定根原基起源于形成层;在整个生根过程中,处理组和对照组的POD、PPO和IAAO酶活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3种酶活均高于对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毛白杨种内杂交无性系苗期生长量及叶片性状变异研究
    李春明1,2;严冬1;夏辉1;梁德洋1;司冬晶1;尹绍鹏1;刘殿昆1;赵国辉3;赵曦阳1,3*
    植物研究    2016, 36 (1): 62-67.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09
    摘要676)      PDF(pc) (1017KB)(372)    收藏
    以1年生50个毛白杨种内杂交无性系(49个全同胞子代无性系和1个亲本)为材料,对其苗高、地径和10个叶片性状(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所有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P<0.01),50个无性系苗高平均值为64.47 cm,地径平均值为7.53 mm,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单叶面积平均值分别为9.43 cm、8.78 cm和60.05 cm 2;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2.88%(叶基角)-100.36%(单叶面积),遗传变异系数与表型变异系数接近,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851(地径)-0.973(叶尖角),高变异、高重复力有利于优良无性系的选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单叶面积与苗高和地径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水平( P<0.01);从回归分析来看,叶片宽度、叶片长度和叶片锯齿数量是影响苗高、地径的重要因子;利用综合评价法,以10%入选率对无性系进行选择,无性系Ph111、Ph153、Ph90、Ph14和Ph12入选,入选无性系苗高和地径遗传增益分别为32.20%和13.0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四川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台湾水青冈种群生命表及动态分析
    李金昕1;吴定军2;章世鹏2;何显湘2;陈坚2;史清茂2;胥晓1*
    植物研究    2016, 36 (1): 68-74.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10
    摘要1032)      PDF(pc) (1527KB)(825)    收藏
    台湾水青冈( Fagus hayatae)为水青冈属植物,仅分布于中国,且是国家Ⅱ级保护植物。了解台湾水青冈的种群的龄级结构及数量对于揭示种群动态和生活史特征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四川米仓山自然保护区老林沟北坡台湾水青冈种群样地进行调查,根据树木径级大小划分龄级,采用匀滑技术,编制其种群生命表,并进行生存分析和谱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水青冈种群幼苗、幼树和小树占总数的52%,中龄级个体占总数的46%,老树较少,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种群处于成熟阶段,种群更替无障碍。死亡率在第1龄级呈最大值,在第17龄级呈峰值。生存率下降趋势总体较平滑但中间出现2次大的降幅,累计死亡率则相反。谱分析结果显示,台湾水青冈种群更新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振幅 Ak最大的2个值分别位于基波 A 1和谐波 A 2处,显示了台湾水青冈个体生命周期的时间长度。台湾水青冈种群数量动态除受基波 A 1和谐波 A 2影响外,还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小周期波动,如 A 3A 7A 3处的波动与台湾水青冈的高生长有关,而 A 7的波动与径向生长期的激烈竞争有关。我们的研究揭示了该地台湾水青冈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趋势符合Deevey Ⅲ型,种群动态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和后期衰退的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云南松转录组分析
    蔡年辉1,2,3;邓丽丽1,2,3;许玉兰1,2,3;徐杨1,2,3;周丽1,2,3;王大玮1,2,3;田斌1,2,3;何承忠1,2,3;段安安1,2,3
    植物研究    2016, 36 (1): 75-83.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11
    摘要883)      PDF(pc) (1786KB)(1070)    收藏
    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Illumina Hiseq 2 000对云南松转录组测序,得到的数据进行de novo组装,获得80 000条Unigenes,N50为1 881 nt、平均890 nt。与公共数据库进行比对,注释到NR、NT、Swiss-Prot数据库的Unigenes分别为43 434、46 415、29 418条。将Unigenes与COG数据库比对,有14 792条Unigenes成功注释,根据功能大致分成25类;与GO数据库比对,有26 743条Unigenes获得注释,按功能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3大类55亚类,其中参与的生物过程较多;以KEGG数据库参考,有25 873条Unigenes参与128条代谢途径分支,以代谢相关的通路较为集中,并找到与木质素合成关键酶的Unigenes。这些研究极大地扩充了云南松的基因资源,将有助于云南松基因的发掘与利用、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其种质资源遗传改良的研究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梭梭幼苗个体生长规律与死亡率关系研究
    田媛1;唐立松2,4;乔瑞平1,3
    植物研究    2016, 36 (1): 84-89.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12
    摘要807)      PDF(pc) (1294KB)(429)    收藏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建群种梭梭的一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对幼苗生长和周边环境因子进行了全生长期的连续监测,以期探明一年生梭梭的生长、存活规律。结果表明:梭梭幼苗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早春生长迅速,但随着降水的减少,7月幼苗地上地下部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凋落,8月恢复生长。在整个生长期中,幼苗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较高的死亡率使得梭梭幼苗快速生长以抢占更多资源;当遭遇干旱时,幼苗又通过同化枝凋落迅速建立了根系供水与地上部分需水之间的新平衡,从而降低了死亡率。同时,幼苗以牺牲地上部分生长为代价将更多的光合产物转向根系,使得幼苗能够获得更多的水分保证生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降低黄芩再生苗玻璃化率及其生根的研究
    韩淑兰;王慧梅*;张丹
    植物研究    2016, 36 (1): 90-96.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13
    摘要812)      PDF(pc) (1423KB)(492)    收藏
    为了降低黄芩组培苗的玻璃化率并提高其生根率,本研究以黄芩无菌苗茎段诱导的不定芽为实验材料,分别研究了6-苄基嘌呤(6-BA)、蔗糖、琼脂及多效唑(PP333)等组培条件对黄芩不定芽玻璃化的影响以及吲哚丁酸(IBA)对再生苗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6-BA有利于降低不定芽的玻璃化率,当培养基中添加0.2 mg·L -1 6-BA时,不定芽的玻璃化率最低且增殖系数比对照增加1倍。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升高,不定芽的玻璃化率显著降低,其增殖系数也有所降低。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25 g·L -1时,黄芩不定芽长势最好且玻璃化率为零,增殖系数也最高。培养基中添加7.5 g·L -1的琼脂,不定芽的玻璃化率较低,增殖系数也较高。培养基中添加多效唑(PP333)有利于缓解黄芩再生不定芽玻璃化状态,随着PP333的浓度增加,玻璃化率也逐渐降低。0.2 mg·L -1 PP333对黄芩不定芽的壮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再生苗明显变得粗壮。0.1 mg·L -1的IBA最有利于黄芩再生苗的生根,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数为7,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H 2S信号和WRKY在ABA调节根生长和气孔运动中的关系
    孙丽敏;裴雁曦;刘志强*
    植物研究    2016, 36 (1): 97-104.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14
    摘要688)      PDF(pc) (1654KB)(678)    收藏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 2S)和植物激素脱落酸(ABA)都可以调节植物的种子萌发、根生长、气孔运动、逆境响应等生理过程,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非常有限。转录因子WRKY18、WRKY40和WRKY60参与拟南芥对ABA信号的响应。本文以拟南芥野生型(WT), lcd(L型半胱氨酸脱巯基酶编码基因缺失突变体), wrky18wrky40wrky60(WRKY18、WRKY40和WRKY60编码基因缺失三突变体)为实验材料,研究在幼苗根生长和气孔运动过程中,H 2S与ABA信号及WRKY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ABA处理可诱导WT的 LCD基因表达量和内源H 2S含量升高;外源H 2S处理WT, WRKY40表达量下降, WRKY60表达量升高; lcdWRKY18WRKY40表达量升高, WRKY60表达量下降。幼苗根生长和气孔运动实验表明:与WT相比, lcd根生长和气孔运动受ABA影响作用较小;H 2S对 wrky18wrky40wrky60根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并促进 wrky18wrky40wrky60和WT气孔关闭,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拟南芥AtJ3与PKS5相互作用参与植物ABA响应
    赵菲佚;焦成瑾;陈荃;贾贞;王太术;周辉
    植物研究    2016, 36 (1): 105-115.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15
    摘要739)      PDF(pc) (2224KB)(772)    收藏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在植物生长、发育及环境胁迫响应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前期研究已鉴定了诸多参与植物ABA信号转导的元件。本研究以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蛋白激酶PKS5(SOS2-like protein kinase 5)为诱饵蛋白,使用酵母双杂交筛选到与PKS5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伴侣AtJ3(Arabidopsis thaliana DnaJ homolog 3)。 AtJ3 T-DNA突变体 atj3-1与 atj3-2表现出萌发期ABA表型。在外源ABA处理下, atj3-1与 atj3-2种子发芽率降彽、幼苗黄化、生长矮小。 atj3-1与 PKS5双突变体 atj3-1 pks5-1、 atj3-1 pks5-3和 atj3-1 pks5-4表现出与 AtJ3或 PKS5突变体相同的ABA表型。亚细胞定位与转基因研究显示AtJ3与PKS5有相同的表达模式。免疫共沉淀与体外磷酸化测试确认AtJ3与PKS5存在相互作用并抑制PKS5激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AtJ3与PKS5相互作用,通过抑制PKS5激酶活性共同参与植物ABA信号响应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木麻黄EST序列中SSR的分布特征及有效SSR标记的筛选
    胡盼1;仲崇禄1;张勇1;姜清彬1;陈羽1;陈珍1;韩强1;Khongsak Pinyopusarerk2;Didier Bogusz3
    植物研究    2016, 36 (1): 116-122.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16
    摘要957)      PDF(pc) (1422KB)(480)    收藏
    从NCBI的EST数据库中获得的木麻黄EST序列共有34 752条,进行拼接后得到全长7 278.578 kb的非冗余序列(Unigene)12 062条,并从中检索得到分布于353条Unigene的367个SSR位点,SSR检出率为2.93%,平均分布距离为19.83 kb,包括39种重复基序类型。其中,以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为主要类型,在总SSRs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7.77%和34.60%;而二核苷酸重复基序中,AG/CT所占比例最高,为93.87%;在三核苷酸重复基序中AAG/CTT所占比例最高,为44.09%。对检索出的EST-SSR位点设计得到97对引物,其中32对为可有效扩增引物。Blastx分析发现77.3%的含SSR位点的EST序列与非冗余蛋白序列数据库中功能序列具有同源性,而功能已知的序列中葡萄来源的序列占有最大比例(10.4%)。GO功能分类发现,含有SSR位点的EST序列中有47.3%至少具有1个GO注释,归入细胞组分的序列最多,而其中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功能项所占比例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塔杨松散型均质胚性愈伤组织培养体系
    刘艳军1;张超2;杨静慧1*;李冰2;刘婷1;秦艳筠1
    植物研究    2016, 36 (1): 123-128.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17
    摘要814)      PDF(pc) (1273KB)(387)    收藏
    为了获得塔杨( Populus×canadensis Moench ‘Tower’)松散型、均质、胚性愈伤组织(LHEC),以塔杨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不同浓度激素(BA、KT、2,4-D)、蔗糖和无机盐处理,建立了松散型愈伤组织(LC)诱导—继代培养—胚性愈伤诱导的高效体系。结果显示:塔杨叶片在低蔗糖和低无机盐(1/4MS+2 mg·L -1 2,4-D+1 mg·L -1 BA+10g·L -1)的培养基上培养可以诱导出完全的LC(诱导率100%)。LC在继代培养基(MS+2.0 mg·L -1 2,4-D+2.0 mg·L -1 BA+Vc100 mg·L -1+30 g·L -1)上进行2~3次转接后,再转移到LHEC培养基(MS+0.5 mg·L -1 2,4-D+3 mg·L -1 BA+Vc100 mg·L -1+40 g·L -1蔗糖)上培养4~5周(每7天转接1次),即可诱导出具有许多球状体(原胚状体)的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此外,适当的2,4-D与BA浓度比例,可以使LC保持细胞的松散特性、不形成根、无褐变,生长快;含有30 g·L -1蔗糖的培养基利于LC生长和LHEC的形成;维生素C能较好的抑制继代培养中的褐变;BA有利于形成LC,而KT有利于紧密型愈伤组织的形成,同时BA处理的愈伤组织生长较KT处理的快;当2,4-D浓度为0.5~1 mg·L -1时,随着BA浓度的增加,LHEC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当BA为3 mg·L -1时,LHEC数量达到最大值100%。本文还对影响愈伤组织胚性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的各项建议对均质胚性愈伤组织LHEC的培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甲基紫精胁迫下转TheIF1A基因烟草的活性氧代谢
    赵玉琳1;杨桂燕1,2;于丽丽1;郭宇聪1;赵震1;高彩球1*
    植物研究    2016, 36 (1): 129-133.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18
    摘要875)      PDF(pc) (1107KB)(463)    收藏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1家族基因具有一定的抗逆调节能力。前期研究表明柽柳 TheIF1A基因能提高转基因植物的抗旱耐盐胁迫能力。本研究旨在对该基因的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探讨 TheIF1A基因是否具有抗氧化能力。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甲基紫精胁迫下转 TheIF1A基因烟草叶片、保卫细胞、根尖积累的活性氧明显少于野生型烟草(WT),H 2O 2含量测定结果也表明转基因株系的H 2O 2含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株系。此外,甲基紫精胁迫下转 TheIF1A基因烟草的CAT活性、POD活性显著高于WT株系,表明过表达 TheIF1A可能通过提高保护酶活性来调节体内活性氧清除能力进而改善植株活性氧积累,提高抗氧化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葡萄风信子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杨慧萍;刘雅莉*;娄倩;刘妮妮
    植物研究    2016, 36 (1): 134-140.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19
    摘要693)      PDF(pc) (1840KB)(330)    收藏
    以亚美尼亚葡萄风信子为材料,利用本课题组前期获得的葡萄风信子转录组数据库,根据已经获得的葡萄风信子 GST基因片段,通过PCR技术克隆得到葡萄风信子 GST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 MaGSTMaGST的cDNA全长为711 bp,开放阅读框为666 bp,编码221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分子量为54.1 kD,理论等电点pI为5.13。利用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对 MaGST基因进行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具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典型的C端与N端双结构域,属于GST Tau家族蛋白;与洋葱和小麦 GST基因的一致性分别为76.72%和62.50%。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 MaGST在葡萄风信子各组织器官表达强度相似,属于组成型表达;水杨酸(SA)可以明显诱导 MaGST表达, MaGST对氯化钠(NaCl)应答不是很明显,甚至表达量有稍微的下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微波辅助提取暴马丁香中紫丁香苷和橄榄苦苷的工艺研究
    王化1,2;周丽萍1,2;李梦莎1;朱良玉1,2;穆立蔷2;倪红伟1*
    植物研究    2016, 36 (1): 141-145.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20
    摘要839)      PDF(pc) (1158KB)(561)    收藏
    主要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对暴马丁香中紫丁香苷和橄榄苦苷两种重要活性成分的同时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分析建立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工艺所及因素对紫丁香苷和橄榄苦苷两种物质总得率影响大小的顺序是乙醇体积分数>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提取工艺最佳参数条件为:浸泡时间1 h,45%乙醇溶液,料液比例1∶20 g·mL -1,微波功率600 W,提取时间5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紫丁香苷和橄榄苦苷总得率5.28%±0.102%。该工艺高效省时,投入一批原料,即可同时提取其中的紫丁香苷和橄榄苦苷,有利于暴马丁香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木质素柴油经济与动力性评价
    李汶罡;孙晓莉;葛云龙;赵修华;祖元刚*
    植物研究    2016, 36 (1): 146-150.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21
    摘要871)      PDF(pc) (1022KB)(488)    收藏
    对符合国家标准GB 252-2000《轻柴油》的木质素柴油的经济动力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发动机全负荷速度特性对比试验表明:木质素柴油和0号柴油的实测功率和扭矩基本相当;按照木质素柴油中纯柴油量折算则木质素柴油比0号柴油节油,平均节油率为10%~15%;发动机负荷特性对比试验表明:木质素柴油和0号柴油的在相同扭矩下,按照木质素柴油中纯柴油量折算则木质素柴油比0号柴油节油,平均节油率为10%~15%。发动机自由加速工况下排放对比试验表明:木质素柴油与0号柴油的尾气排放未见统计学差异。本文对木质素柴油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乙醇法木质素羟甲基化改性研究
    路祺1,2;孟永斌1,2;徐蕾1,2;张子东1,2;刘英1,2;孟庆焕1,2;祖元刚1,2*
    植物研究    2016, 36 (1): 151-155.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22
    摘要954)      PDF(pc) (981KB)(429)    收藏
    以刺五加根茎剩余物为原料,以乙醇作为提取木质素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乙醇法木质素羟甲基化改性,其最优工艺条件是:碱量2.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5 h,碱木质素与甲醛质量比3∶1。在此条件下获得羟甲基化改性乙醇法木质素羟甲基含量最高可达到11.56%,游离甲醛含量为0.257%,本研究为实现乙醇法木质素的高附加值资源化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纤维剩余物发酵制备乙醇工艺研究
    孟永斌1,2;徐蕾1,2;张子东1,2;路祺1,2;刘英1,2;聂思铭1,2;祖元刚1,2*
    植物研究    2016, 36 (1): 156-160.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1.023
    摘要579)      PDF(pc) (1039KB)(471)    收藏
    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对固定化酵母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并对固定化酵母的重复利用发酵能力进行了考察,其优化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与酵母质量比1∶2 g·g -1,底物糖浓度30%,酵母用量1.5 g,固定化酵母发酵120 h。在此条件下,乙醇产率均值为83.68%。为塔拉纤维剩余物的酶解液发酵制备乙醇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头序冷水花属,广西荨麻科一新属
    王文采
    植物研究    2016, 36 (2): 164-166.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02
    摘要986)      PDF(pc) (458KB)(462)    收藏
    描述了自广西发现,隶属荨麻科假楼梯草族的一新属,头序冷水花属。此属与冷水花属在亲缘关系方面甚为接近,与后者的区别在于本属的雌花序头状,具长圆形盘状花序托,在其上生多数苞片和雌花。此外,此属也与假楼梯草属近缘,与后者的区别在于本属的雌头状花序无花序梗,具对折的长圆形花序托,无总苞,雌花被片顶端既不成兜状,也无角状突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4种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研究
    朱晓凤1,2;沈慧1*;金冬梅1;赵国华1,3;刘保东3;凌铁军2;严岳鸿1
    植物研究    2016, 36 (2): 167-176.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03
    摘要1851)      PDF(pc) (2334KB)(530)    收藏
    蕨类植物的资源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的孢子繁殖技术还不够成熟,已成为其市场扩大的制约因素。本研究对4种有代表性的资源型蕨类植物乌毛蕨( Blechnum orientale)、荚果蕨(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假鞭叶铁线蕨( Adiantum malesianum)和水蕨( 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进行了孢子繁殖研究,详细观察并记录了繁殖过程中配子体发育各阶段出现的特征和时间。其中以水蕨的发育周期最短,从播种到形成幼孢子体约33天;假鞭叶铁线蕨发育周期最长,约73天;乌毛蕨和荚果蕨的发育周期介于二者之间。结合过去已发表的相关观察资料,对4种蕨类的孢子萌发、原叶体、性器官以及幼孢子体形成等四个生长关键点所出现时间的培养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光照时间越长,孢子萌发天数越短;(2)光照强度越大,原叶体发育天数越长;(3)配子体发育速率在20~25℃范围内与温度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究蕨类植物适宜的繁殖技术体系和开发蕨类资源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毛白杨叶片再繁和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李春利;王孝敬;丁强强;吴寒*
    植物研究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04
    27. 小苍兰花瓣主要花色苷组分研究
    徐怡倩1;袁媛1;陶秀花2;杨娟3;史益敏1;唐东芹1*
    植物研究    2016, 36 (2): 184-189.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05
    摘要1030)      PDF(pc) (1290KB)(403)    收藏
    以6个小苍兰( Freesia hybrida)园艺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进行花色描述,利用特征颜色反应确定其色素类型,进而通过UPLC-PAD结合UPLC-Q-TOF-MS技术分析各品种中的花色苷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6个小苍兰品种可分为白色系、橙—黄色系以及紫—紫红—蓝紫系三大色系。小苍兰6个品种花瓣中均含有黄酮类色素,不含或含极低量类胡萝卜素,除‘上农乳香’以外,其余品种花瓣中均含有花色苷。花瓣中花色苷含量依小苍兰品种不同而各异,5个含花色苷的品种中,‘上农紫玫瑰’花瓣中花色苷含量最高,‘上农橙红’次之。在小苍兰花瓣中,共检测到6种花色苷物质,通过与已有文献比对分析,推定其成分为:飞燕草3,5-二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5-二葡萄糖苷、飞燕草3-葡萄糖苷、锦葵素3,5-二葡萄糖苷、牵牛花素3-葡萄糖苷和锦葵素3-葡萄糖苷。‘上农紫雪青’和‘上农宫粉’花瓣中含有3种花色苷,且均含锦葵素类和矮牵牛素类,其中‘上农紫雪青’花瓣中主要成分是锦葵素单糖苷和双糖苷;而‘上农宫粉’花瓣中则均为双糖花色苷,主要成分是矮牵牛素3,5-二葡萄糖苷、锦葵素3,5-二葡萄糖苷和飞燕草3,5-二葡萄糖苷;‘上农紫玫瑰’花瓣中含矮牵牛素3-葡萄糖苷和飞燕草3-葡萄糖苷;而‘上农金皇后’和‘上农橙红’花瓣中仅含一种组分,分别为飞燕草3,5-二葡萄糖苷和锦葵素3,5-二葡萄糖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观赏芍药幼胚不定芽离体诱导研究
    魏冬霞1,2,3;高凯4;袁燕波1;汤正娇1;于晓南1,2,3*
    植物研究    2016, 36 (2): 190-194.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06
    摘要661)      PDF(pc) (1069KB)(347)    收藏
    通过对芍药幼胚离体培养,可以有效缩短芍药的育种周期。本文以‘粉玉奴’、‘朱砂判’、‘团叶红’三个芍药品种不同采收期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胚发育时期、不同外殖体类型、消毒方式及启动培养基配方对芍药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朱砂判’和‘团叶红’较适合胚培养成苗的发育时期分别为花后50和70 d;‘朱砂判’的合子胚相比于带胚乳胚,更适于启动和成苗培养;外殖体消毒的最佳方法为将心皮用70%酒精处理30~60 s,再用2%NaClO消毒20 min,之后取出胚珠用2%NaClO处理10 min;适宜的启动培养基配方为1/2MS+1.0 mg·L -1 IAA+0.5 mg·L -1 GA 3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马尾松人工林林窗内土壤动物作用下凋落叶C元素的动态变化
    李勋1;刘洋1,2,3;张艳1;刘华1;杨万勤1,2,3;张健1,2,3*
    植物研究    2016, 36 (2): 195-203.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07
    摘要794)      PDF(pc) (1862KB)(443)    收藏
    土壤动物对凋落叶养分元素动态具有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受控于凋落叶质量及环境条件。为了解不同大小林窗(G1:100 m 2、G2:400 m 2、G3:900 m 2、G4:1 600 m 2)内土壤动物对凋落叶中C元素季节动态的影响,采用凋落叶分解袋的方法,于凋落叶第一年分解的冬、春、夏、秋四个季节,研究了3.00和0.04mm孔径凋落叶袋中长江上游马尾松人工林两种植物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樟( Cinnamomum camphora)凋落叶中的C元素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动物明显促进了2种凋落叶C的释放,且中型林窗(G3:900 m 2)内凋落叶C损失率更高;不同季节土壤动物对凋落叶中C释放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动物对凋落叶C释放的影响主要在春季和夏季,秋、冬两季部分林窗出现C富集现象;相对于针叶植物凋落叶,土壤动物对阔叶植物凋落叶中C元素动态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些结果说明中型林窗内土壤动物对凋落叶C释放有显著影响,在马尾松低效林改造过程中,可利用中型林窗这一显著作用,引入更容易被土壤动物分解的乡土阔叶树种樟,加速马尾松人工林的物质循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薄壳山核桃根系水浸提液对2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张权1;姚小华1*;滕建华2;邵慰忠3;傅松玲4
    植物研究    2016, 36 (2): 204-210.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08
    摘要798)      PDF(pc) (1439KB)(305)    收藏
    为探讨薄壳山核桃根系水浸提液对小麦、大豆的影响,采用蒸馏水浸提法收集薄壳山核桃根系化感物质,并运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检测不同浓度(0.025、0.05和0.1 g·mL -1)根系水浸提液对小麦、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处理的根系水浸提液对小麦、大豆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较为显著,且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浓度低抑制作用弱,浓度高抑制作用强);薄壳山核桃根系水浸提液对小麦、大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活力指数的抑制作用分别依次为:活力指数>发芽势>发芽指数>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薄壳山核桃根系水浸提液各浓度处理对小麦、大豆幼苗根长、苗高、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化感效应均为:根长>苗高>鲜质量>干质量,其中薄壳山核桃根系水浸提液对2种受体植物幼苗根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幼苗干、鲜质量的影响则因受体植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薄壳山核桃根系水浸提液对2种受体植物的综合化感效应顺序为:小麦>大豆;生长7 d的幼苗体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OD活性和CAT活性与对照相比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综合分析认为:小麦对薄壳山核桃根系水浸提液更为敏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银砂槐种子中主要有机物含量的测定
    朱艳蕾1,2;安登第2;佘小平1*
    植物研究    2016, 36 (2): 211-215.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09
    摘要695)      PDF(pc) (1026KB)(431)    收藏
    银砂槐( Ammodendron bifolium(Pall.) Yakovl.)为一种分布于我国新疆的珍稀沙生植物。为了研究银砂槐对沙漠环境的适应特性,本文检测了该物种种子中主要有机物的种类及其含量。结果如下:(1)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蛋白质和粗脂肪分别占种子干重的16.8%、23.7%和15.5%。(2)碳水化合物中可溶性糖占种子干重的10.1%,蔗糖占可溶性糖的43.4%。(3)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分别占种子干重的26.5%和0.4%。(4)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含量的90%以上,油酸、亚油酸是其主要成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夏季遮阴对茶树茶氨酸合成及其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陈琪;于淑伟;江雪梅;赵颖;孟祥宇;宛晓春*
    植物研究    2016, 36 (2): 216-223.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10
    摘要753)      PDF(pc) (745KB)(574)    收藏
    为了研究夏季遮阴对茶树茶氨酸代谢途径的影响及对茶树内含物品质的改良作用,本研究以多年实生茶树为研究对象,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夏季遮阴对茶树不同部位中茶氨酸合成酶(TS)、谷氨酰胺合成酶(GS)蛋白表达的影响,确定遮阴有利于嫩叶中TS的表达;随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探索了茶氨酸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 TSGS、谷氨酰胺α-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 GOGAT)、谷氨酸脱氢酶( GDH)以及与氮素吸收和转化密切相关的亚硝酸还原酶( NiR)、精氨酸脱羧酶( ADC),在老、嫩叶中及不同遮阴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遮阴有利于嫩叶中 TS基因的表达,与叶部氨的再同化作用密切相关的 GSGOGATGDH基因均在老叶中有明显增加,而与硝基氮代谢相关的 NiRADC基因表达在老叶与嫩叶中均明显下降。利用HPLC对遮阴后嫩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遮阴明显促进茶叶部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提高,其中贡献率最大是茶氨酸。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解析了遮阴促进茶叶部茶氨酸积累的调控机制,为今后夏秋茶栽培措施改良和品质改善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混合盐碱胁迫下裸燕麦的种子萌发和幼苗逆境生理特征
    刘建新1,2;王金成1,2;王瑞娟1,2;贾海燕1,2
    植物研究    2016, 36 (2): 224-231.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11
    摘要1160)      PDF(pc) (1653KB)(401)    收藏
    为了解裸燕麦新品种‘定莜6号’对混合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根据种植区土壤盐分的组成,采用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混合盐碱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逆境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增大,裸燕麦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含水量和生物量明显下降,叶片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及质膜相对透性显著增大;Na +含量增加,K +含量和K +/Na +降低,质膜H +-ATP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后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谷胱甘肽、有机酸和脯氨酸含量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先降后升,可溶性糖含量呈升—降—升趋势变化。表明盐碱胁迫下活性氧代谢失调和Na +、K +平衡破坏是裸燕麦生长受抑的重要原因,有机酸和脯氨酸可能是裸燕麦适应盐碱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基于核基因序列 JRD5680的核桃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
    张甜;王玛丽;赵鹏*
    植物研究    2016, 36 (2): 232-241.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12
    摘要849)      PDF(pc) (2102KB)(648)    收藏
    以40个核桃( Juglans regia)地理群体及5个外类群植物为材料,利用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片段 JRD5680序列对265个个体研究了我国不同地区核桃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以及单倍型地理分布。结果表明:核基因 JRD5680序列长度为809 bp,其中G+C碱基含量为46.2%,74个简约性信息位点。共30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变异小,表现出较低的遗传多样性( H d=0.370, π=0.005 3)。核桃群体间有明显的谱系地理学结构( N ST> G ST),呈现地域性分布格局的特点。空间遗传结构分析表明,地理隔离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也显示两者之间相关性显著( r=0.263 2; P=0.032 4*),不同地理分布核桃群体间存在着明显地理隔离效应。综合失配分析及中性检验的结果,可推断出近期历史上不同地区核桃没有发生群体扩张事件。遗传结构显示,核桃群体可分为两组(西南地区与其他地区)。AMOVA分析结果表明,核桃群体遗传变异主要存于群体之间(56.54%),不同种之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较高( F ST=0.885)。单倍型系统发育树中核桃与外类群物种均能形成单系分支,说明 JRD5680序列在胡桃科中的具有较高的分子鉴别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长白落叶松4C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木材材性的关联分析
    王艳红1,2;贾庆斌1;张磊1;张含国1*
    植物研究    2016, 36 (2): 242-251.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13
    摘要796)      PDF(pc) (1662KB)(328)    收藏
    为探讨长白落叶松4CL基因多态性与木材材性及生长性状的关系,本研究以10个种源的长白落叶松为实验材料,采用直接测序方法开展4CL基因多态性检测,共检测到64个SNPs,SNP频率为1/31 bp,多样性指数 π T值为0.015 77, θ W值为0.008 78。同义突变核苷酸多样性( π syn=0.022 56)是非同义突变核苷酸多样性( π nonsyn=0.015 75)的1.4倍,推测长白落叶松4CL基因编码区在长白落叶松物种演化过程中受到纯化选择压力的作用。对频率大于10%的27个常见SNP的单位点和单倍型分别于长白落叶松木材材性和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检测到7个SNPs和6个单倍型的与木材材性和生长性状显著关联,表型贡献率为0.09%~2.08%。研究结果为基于分子标记的长白落叶松优良木材品质及生长性状定向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白桦MYB家族基因序列及表达分析
    刘慧子;孙丹;于颖;张楠;王超*
    植物研究    2016, 36 (2): 252-257.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14
    摘要1545)      PDF(pc) (1202KB)(565)    收藏
    MYB转录因子家族是植物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其成员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细胞壁形成及胁迫反应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 Suk.)中鉴定了17条 MYB家族基因,与拟南芥家族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17个白桦 MYB基因分属不同亚家族的不同亚类,其中10条属于1R/4R型亚家族,其余7条属于2R型亚家族。BplMYB13与已知的次生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AtMYB46聚为一组,BplMYB15和BplMYB26分别与胁迫响应和非生物胁迫应答相关MYB聚为一组,BplMYB23与硫代葡萄糖苷合成相关MYB聚为一组,BplMYB9、21和22与苯丙烷生物合成相关MYB聚为一组。利用Real time RT-PCR分析白桦MYB家族基因在白桦形成层和木质部组织一个生长季不同发育时期及人工弯曲处理6h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17个 MYB基因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白桦形成层活动旺盛,木质部迅速形成期表达量较高,其中 BpMYB13在全生长季形成层和新生木质部中都有较高的表达水平,推测该基因与次生细胞壁的形成相关;在白桦茎干人工弯曲处理6 h时,与直立木和对应木相比,14条基因在应拉木中上调表达;与直立木相比,7条基因在对应木中上调表达。说明这些基因对人工弯曲处理和重力刺激具有应答反应,可能在白桦木质部发育和响应外力刺激等过程的生理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滇龙胆 GrCMS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张晓东1;李彩霞1;王元忠2*
    植物研究    2016, 36 (2): 258-265.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15
    摘要863)      PDF(pc) (1894KB)(352)    收藏
    2-C-甲基-D-赤藓醇4-磷酸胞苷酰转移酶是赤藓糖磷酸酯(MEP)途径中的第三个催化酶。以滇龙胆转录组为基础,采用RT-PCR技术从滇龙胆幼叶克隆2-C-甲基-D-赤藓醇4-磷酸胞苷酰转移酶基因 GrCMS,并进行原核表达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序列分析显示, GrCMS基因(登录号KJ917164)开放阅读框(ORF)长933 bp,编码310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34.23 kD,等电点为7.68。蛋白质序列分析显示,GrCMS无信号肽,为亲水稳定蛋白,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可能定位叶绿体;具有CMS保守结构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GrCMS蛋白与长春花CrCMS蛋白亲缘关系最近。原核表达结果表明,GrCMS与预期蛋白大小一致。定量PCR结果表明, GrCMS基因主要在叶中表达。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和龙胆苦苷生物合成途径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塔里木盆地10种藜科植物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其抗旱性评价
    韩占江;程龙;李志军*
    植物研究    2016, 36 (2): 266-273.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16
    摘要884)      PDF(pc) (1666KB)(382)    收藏
    以塔里木盆地分布的碱蓬、硬枝碱蓬、盘果碱蓬、五蕊碱蓬、星花碱蓬、刺藜、盐节木、盐穗木、盐角草、白茎盐生草等10种藜科植物的种子为材料,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种子萌发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并对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随渗透势的下降,干旱胁迫加重,10种藜科植物种子的最终萌发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平均萌发时间逐渐延长,种子的胚根长度受到抑制;解除干旱胁迫后,碱蓬、硬枝碱蓬、盘果碱蓬、盐节木、盐穗木、盐角草和白茎盐生草种子可恢复萌发;(2)10种藜科植物种子萌发期抗旱(PEG)极限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盐穗木>白茎盐生草>盘果碱蓬>硬枝碱蓬>盐角草>五蕊碱蓬>盐节木>星花碱蓬>刺藜>碱蓬;(3)采用隶属函数法,选取种子最终萌发率、平均萌发时间、胚根长度和恢复萌发率为主要评价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10种藜科植物种子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盐穗木>白茎盐生草>硬枝碱蓬>盐节木>盘果碱蓬>星花碱蓬>盐角草>刺藜>碱蓬>五蕊碱蓬;抗旱性较强的盐穗木、白茎盐生草、硬枝碱蓬和盐节木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分别为0.915、0.793、0.762和0.73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浙北山区小流域植被类型对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汪庆兵1;吴灏1;张建锋1*;陈光才1;李泽波1;王丽1,2;杨泉泉1
    植物研究    2016, 36 (2): 274-282.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17
    摘要782)      PDF(pc) (1668KB)(341)    收藏
    通过比较浙北安吉赋石水库集水区6种不同植被类型0~20和20~40 cm土壤无机氮(Inorg-N)含量在植物非生长季和生长季的变化,初步揭示了滨岸带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Inorg-N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天加山和日回山小流域内不同类型植被土壤硝态氮(NO - 3-N)和铵态氮(NH + 4-N)差异显著( P<0.05),在植物非生长季,各植被类型土壤NO - 3-N和NH + 4-N的最大差值为10.09和11.45 mg·kg -1,大于植物生长季的9.6和2.72 mg·kg -1,这表明其波动程度更剧烈。研究区植被0~20和20~40 cm土壤有机氮(Org-N)占全氮(TN)的比例均达到97.0%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6种植被表层土壤NO - 3-N和NH + 4-N含量与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在对水库总氮输入的贡献上,植物非生长季大于植物生长季,其中日回山流域显著高于天加山流域,2个季节中,日回山流域总氮的输入贡献分别是天加山流域的1.49和1.55倍。植物非生长季,是该区域土壤氮流失风险较大的时期,同时也是氮治理的关键时期,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纯林和稗子( Echinochloa crusgalli(L.) Beauv.)2种植被对入库氮素的截留能力较大,适宜大规模营造以保护水库水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拟南芥 CYCD2;1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烟草中的遗传转化分析
    代丽娟;郑唐春;刘彩霞;李开隆;曲冠证*
    植物研究    2016, 36 (2): 283-290.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6.02.018
    摘要825)      PDF(pc) (1917KB)(638)    收藏
    细胞分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周期蛋白 CYCD2;1基因作为一个调控因子,对调节细胞周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拟南芥细胞周期蛋白( AtCYCD2;1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从拟南芥花序cDNA扩增出 AtCYCD2;1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ROKII- AtCYCD2;1)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野生型烟草。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结果表明, AtCYCD2;1基因已经整合到了烟草基因组中。在T2代植株中,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显示, AtCYCD2;1在mRNA水平也均有表达。过量表达 CYCD2;1的转基因烟草在花器官中存在明显表型,与野生型相比主要表现为转基因植株花冠宽度变大,花瓣和萼片长度变长,果实变大,上述结果表明 AtCYCD2;1基因影响花的发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