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全年目录文章

    植物研究1998 Vol.18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中国石竹科一些修订与增补
    鲁德全
    植物研究    1998, 18 (1): 1-3.  
    摘要525)      PDF(pc) (136KB)(452)    收藏
    为编写中国植物志英文版,对我国石竹科植物(不包括繁缕属、无心菜属和蝇子草属)进行了修订,归并2种,增补9种、2亚种、1变种,并对一些属、种的学名和文献加以校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中国豆科和樟科几种植物学名的订正
    黄普华
    植物研究    1998, 18 (1): 4-8.  
    摘要542)      PDF(pc) (204KB)(656)    收藏
    在编写《Flora of China》过程中,根据标本和文献的查阅,对国产豆科和樟科几种植物学名进行修订。本文记述5个新组合、4个新异名和一个恢复的种名。5个新组合是:垂果山蚂蝗 Desmodium strigilosum var. pendenticarpum(C.Z.Gao Q.R.Lai) P.H.Huang,心叶山蚂蝗 Desmodium flexuosum var. cordifoliolatum(P.C.Li) P.H.Huang,密毛长柄山蚂蝗 Podocarpium densum(C.Chen et X.J.Cui)P.H.Huang,东北长柄山蚂蝗 Podocarpium podocarpum var. mandshuricum(Maxim.) P.H.Huang和尖叶长柄山蚂蝗 Podocarpium podocarpum var. japon-icum(Matsum.)P.H.Huang.4个新异名如下:李氏木姜子 Litsea lii C.E.Chang及其变种能汉木姜子var. nunkao-tahangensis(Liao) Liao作为竹叶木姜子 L.pseudoelongata Liou Ho的新异名,竹头角木姜子 L.akosensis var. chitouchiaoensis Liao作为台湾木姜子 L.hayatae Kanehira的新异名和密毛山蚂蝗 Desmodium densum (C.Chen et X.J.Cui)H.Ohashi作为密毛长柄山蚂蝗 Podocarpium densum (C.Chen et X.J.Cui)P.H.Huang的新异名。由于 Litsea pedicellata一名被占用,恢复 Litsea taiwaniana Kamikoti作为黄肉树合法的种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山东植物两新变种
    朱英群, 臧得奎, 杜明芸, 孙玉刚, 闫大成
    植物研究    1998, 18 (1): 9-9.  
    摘要565)      PDF(pc) (64KB)(467)    收藏
    本文发表了山东产植物2新变种,即长毛华北绣线菊( Spiraea fritschiana var. villosa)和多脉鼠李( Rhamnus utilis var.multinervis)。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东北石竹属一新变种
    张贵一, 袁晓颖
    植物研究    1998, 18 (1): 10-11.  
    摘要601)      PDF(pc) (98KB)(273)    收藏
    本变种生于镜泊湖熔岩台地草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中国哈尔滨产新鞭毛藻
    张悦
    植物研究    1998, 18 (1): 12-14.  
    摘要472)      PDF(pc) (141KB)(259)    收藏
    本文论述采自中国哈尔滨的新鞭毛藻,共6个新种: Urceolus harbinicus Y.Zhang, U.heilongjianicus Y.Zhang, U.ovatus Y.Zhang, U.lanceolatus Y.Zhang; Heteronema eliptica Y.Zhang; Paramylomonas harbinis Y.Zhang.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中国顶丝藻科新记录Ⅳ
    栾日孝, 张淑梅
    植物研究    1998, 18 (1): 15-19.  
    摘要490)      PDF(pc) (230KB)(243)    收藏
    继续报导中国顶丝藻科新记录6种。柏桉旋体藻 Audouinella bonnemaisoniae,网地旋体藻 A.dictyotae,德氏旋体藻 A.drewii,网状旋体藻 A.netrocarpa,太平洋旋体藻 A.pacilica,异形旋体藻 A.vaga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山西关帝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张峰, 上官铁梁, 郑凤英
    植物研究    1998, 18 (1): 20-27.  
    摘要444)      PDF(pc) (307KB)(459)    收藏
    关帝山位于吕梁山脉中部,有种子植物737种,属于335属、85科。种子植物属种区系成分复杂多样,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温带属249属,占总属数的85.67%)。对属种区系成分和植被建群种和优势种组成的分析表明,关帝山具有典型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性质。与有关山地植物区系与植被组成的比较,关帝山与太岳山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和密切的联系,与太行山南部次之,而与秦岭太白山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北京粉背蕨属孢子形态的研究
    刘家熙
    植物研究    1998, 18 (1): 28-30.  
    摘要541)      PDF(pc) (130KB)(393)    收藏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北京产粉背蕨属4种即华北粉背蕨,北京粉背蕨、银粉背蕨、陕西粉背蕨的孢子进行了详细观察,对每个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讨论了各种间的差异,为粉背蕨属系统分类及孢粉学研究提供资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莴苣及其变种果实的电镜观察
    沈显生, 鲁润龙
    植物研究    1998, 18 (1): 31-33.  
    摘要514)      PDF(pc) (130KB)(442)    收藏
    利用扫描电镜对安徽省栽培的莴苣 Lactuca sativa及其变种的果实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涡阳县义门镇特产的苔菜既不同于莴笋 L.sativa var. angustata,也不同于莴苣,应将其建立在莴苣种下作为新变种苔菜 L.sativa L.var. yemensis X.S.Shen et R.L.Lu var.nov.更为合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沙枣花蜜腺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邓彦斌, 刘忠渊, 姜彦成, 王虹
    植物研究    1998, 18 (1): 34-37.  
    摘要514)      PDF(pc) (170KB)(509)    收藏
    沙枣的花蜜腺位于花柱基部的筒状花盘上,属花盘蜜腺,其蜜腺位于花盘外方,由分泌表皮和产蜜组织组成。分泌表皮具有角质层和变态的气孔器。产蜜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其液泡和淀粉粒都随着蜜腺的发育呈现一定的消长规律,最后形成的蜜汁由盘状蜜腺表面的气孔泌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高山红景天胚胎学研究
    张萍, 申家恒
    植物研究    1998, 18 (1): 38-45.  
    摘要474)      PDF(pc) (313KB)(316)    收藏
    高山红景天( Rhodiola sachalinensis A.Bor.)具8个雄蕊,每个雄蕊有4个花粉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形成的四分体为四面体形。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二层中层和绒毡层五层细胞组成,其发育方式为基本型。腺质型绒毡层,有些绒毡层细胞分裂形成不规则双层,少数细胞双核。二细胞型花粉。雌蕊由4心皮组成。边缘胎座,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胚珠发育中形成珠心喙。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或T -形,合点大孢子具功能。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中,卵细胞核、助细胞核均位于细胞的合点端,珠孔端具液泡;极核融合为次生核,并位于卵细胞合点端附近; 3个反足细胞退化。双受精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胚的发育为石竹型;基细胞侵入珠孔端,形成囊状吸器。细胞型胚乳;初生胚乳核分裂形成两个细胞,其珠孔端的细胞发育成胚乳本体,合点端的细胞直接发育成具一单核的合点吸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裂叶沙参与泡沙参解剖生态学的比较研究
    祖元刚, 张文辉, 阎秀峰, 吴双秀, 周福军
    植物研究    1998, 18 (1): 46-54.  
    摘要658)      PDF(pc) (353KB)(400)    收藏
    借助于光镜和扫描电镜,系统观察了濒危植物裂叶沙参( Adenophora lobo-phylla Hong.)的根、芦头、茎和叶的解剖特征及茎、叶、种子的表面形态特征,并将有关性状与广布种泡沙参( A.potaninii Korsh.)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沙参在叶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角质层初级雕纹及次级雕纹;叶片气孔形状及外拱盖外缘纹饰及内缘形状,保卫细胞上角质层薄厚及蜡质纹饰;叶表毛状体形状及纹饰,茎中皮层占茎横切面的比例;茎中有无髓纤维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相对于泡沙参,裂叶沙参单株叶面积大,生物量高,表皮角质层薄,单位面积内被毛数量少,栅栏组织薄,气孔周围蜡质沉积颗粒少;茎的直径大,皮层较薄等。这些特征表明裂叶沙参对旱生生境适应能力弱,而泡沙参对旱生生境适应能力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中国东北落叶松属植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石福臣, 木佐贯博光, 铃木和夫
    植物研究    1998, 18 (1): 55-62.  
    摘要357)      PDF(pc) (292KB)(380)    收藏
    本文用RAPD方法对中国东北落叶松属植物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41个引物,检测出120个多态位点。应用UPGMA法计算了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系统树。实验结果表明,分布在长白山的落叶松与分布在大、小兴安岭的落叶松之间的差异,在遗传距离上还不能达到种间分化水平。分布在长白山的落叶松应视为兴安落叶松种下的变种,分布在东京城的落叶松可能是兴安落叶松与长白山落叶松的杂交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10种百合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
    杨利平, 张敩方, 高亦珂
    植物研究    1998, 18 (1): 63-67.  
    摘要808)      PDF(pc) (196KB)(869)    收藏
    对百合属( Lilium)10种植物的自花传粉和种间传粉进行了初步观察分析,结果为:轮叶百合、有斑渥丹、王百合及毛百合自花不孕。川百合和条叶百合同株异花授粉的亲和性好于同花授粉的亲和性。在常规授粉条件下,种间授粉亲和性与形态学亲缘关系不完全一致。在13组杂交组合中,同是卷瓣组的细叶百合和垂花百合,正反交分别得到16%和25%的有胚种子;同为钟花组的毛百合和有斑渥丹,正反交均不座果;卷瓣组的条叶百合×百合组的王百合得到12%的有胚种子,种子发芽率64%;轮叶百合(轮叶组)×王百合得到82%的有胚种子,种子发芽率85%。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小麦D 2型光敏性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溶性蛋白的比较分析
    姜静, 刘伟华, 石锐, 张月学, 李集临
    植物研究    1998, 18 (1): 68-72.  
    摘要403)      PDF(pc) (219KB)(472)    收藏
    小麦D 2型细胞质与特定的核结合,对长光照(≥15小时)反应敏感,表现为雄蕊雌化,花粉败育。本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雌化的雄蕊横切面,发现有类似于胚珠的结构,但没有胚珠组织,也没有花药壁和花粉粒的结构。同时应用单向SDS-PAGE技术,对(C)-N26(D 2型细胞质)小麦和N26(B型细胞质,核基因组相同)小麦的细胞质可溶性蛋白、叶绿体可溶性蛋白、线粒体可溶性蛋白多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短光照条件下(≤14.5小时)(C)-N26小麦和长光照条件的N26小麦细胞质可溶性蛋白、线粒体可溶性蛋白和叶绿体可溶性蛋白多肽的SDS-PAGE图谱无差异。而(C)-N26小麦在长光照和短光照条件下SDS-PAGE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总趋势是长光照条件下蛋白多肽减少。故推测小麦D2型光敏性细胞质雄性不育,在长光照条件下,雄蕊雌化与不育表型的表达可能与核基因、线粒体基因和叶绿体基因的表达阻遏调控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龙麦15”2+12与5+10亚基近等基因系面粉品质差异的研究
    张延滨, 肖志敏, 祁适雨, 兰静, 赵乃新
    植物研究    1998, 18 (1): 73-77.  
    摘要410)      PDF(pc) (200KB)(201)    收藏
    通过对小麦栽培品种龙麦15中的同形小种进行SDS-PAGE和A-PA GE的分析,在国内首次获得了一对Glu-D1位点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别为2+12和5+10的近等基因系。对该近等基因系面粉品质的分析表明,带有5+10亚基的龙麦15比带有2+12亚基的龙麦15的Zeleny沉淀值高12%,沉淀值/湿面筋的比值由1.03提高到1.32。该实验结果证明, 5+10亚基对面粉品质贡献确实优于2+12亚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桔青霉诱导子对红豆杉培养细胞中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影响
    李家儒, 刘曼西, 曹孟德, 王君健
    植物研究    1998, 18 (1): 78-82.  
    摘要519)      PDF(pc) (210KB)(279)    收藏
    在红豆杉培养红胞中,桔青霉诱导子促进紫杉醇的合成。将培养6-7d的桔青霉菌丝体的粗提物,以50 μg碳水化合物/ml培养液的浓度加入到处于指数生长期末期的红豆杉培养细胞中,诱导子促进紫杉醇合成的作用最大。高压灭菌处理20-90min,不影响诱导子的活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过氧化物同工酶在樟子松种源区划上的应用
    满秀玲, 曹积服, 姚玉君
    植物研究    1998, 18 (1): 83-89.  
    摘要478)      PDF(pc) (274KB)(318)    收藏
    采用电脉的方法得到樟子松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带,对其谱带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将樟子松十个种源划为两个大的种源区,4个小的种源区。大的种源区为阿尔山、罕达盖为代表的沙土种源和以金山、塔河为代表的山地种源。小的种源区是分别以漠河、图强、红花尔基和卡伦山为代表的各自独立的种源区。区划结果与地理气象因子区划结果基本一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植物微核技术在监测水质污染中的应用
    刘二曼, 邹莉, 刘清臻, 刘宏伟
    植物研究    1998, 18 (1): 90-96.  
    摘要551)      PDF(pc) (269KB)(220)    收藏
    应用韭菜微核技术,检测哈尔滨市量具刃具厂含铬废水的遗传毒性,试验表明:含铬废水可诱发韭菜和蚕豆根尖细胞产生微核,进行回归分析,其蚕豆对Cr +6诱变剂回归分析为:y=24.94+127.77x(r=0.996, P<0.01),韭菜对Cr +6诱变剂回归方程为:y=21.74+100.23x(r=0.900,P<0.01),韭菜对含铬废水的回归方程为:y=11.17+3.83x(r=0.781, P<0.05),韭菜根尖微核技术具有微核效应良好,方法简单,取材容易等优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研究
    赵淑芬, 郭亚胜, 贾利, 韩曰午
    植物研究    1998, 18 (1): 97-106.  
    摘要485)      PDF(pc) (316KB)(390)    收藏
    自然保护是全人类共同关切的问题。近些年来,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保护区类型多样、分布广泛、数量逐年增加。但是,目前在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上还存在一定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开发与自然保护的关系上,管理工作严重滞后。为进一步加强全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本文从24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功能研究入手,根据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GENUS ANTROPHYUM KAULF. FROM CHINA AND NEIGHBORING REGIONS
    X. C. ZHANG
    植物研究    1998, 18 (1): 107-117.  
    摘要423)      PDF(pc) (460KB)(669)    收藏
    Nine species of Antrophyumare recog nized from China, Vietnam, and Japan, with critical notes on the taxonomy of some species from mainland of Asia.Asubdivision of three groups based on the morphology of paraphy ses interspersed between the sporangia is proposed without formal nomenclature pending future monog raphic studies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裂叶沙参个体生长动态研究(1):一个生长季地上部分的生长
    张文辉, 祖元刚
    植物研究    1998, 18 (1): 118-127.  
    摘要328)      PDF(pc) (372KB)(297)    收藏
    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固定样地内,观察分析了裂叶沙参种群的地上部分在一个生长季的生长过程和物候特点。生长于灌木群落下,裂叶沙参地上部分生物量生长(y,g)与时间(x,d)的关系可以用公式:y=0.2872-0.0187x+0.0009x 2表示;地上各器官茎、叶、花枝、花芽、花和果的生物量(y,克)与生长时间(x,天)的关系可以用公式:y=b 0+b 1x+b 2x 2表示。从4月10日到8月15日的速生期间,地上各器官总生物量(B,克)与生长时间(A,天)的关系可用逻辑斯蒂方程:B=0.99/(1+e^(3.613-0.149A))表示。茎和花枝的生物量(B,克)与生长时间(A,天)关系可用通式:B=K/(1+e^(c-rm.A))表示。与生长于开阔草本群落中个体相比,生长在落叶多刺灌丛群落下的裂叶沙参个体生长开始时间(物候)晚,结束生长时间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裂叶沙参个体生长动态研究(2):根系的生长动态
    张文辉, 祖元刚
    植物研究    1998, 18 (1): 128-136.  
    摘要299)      PDF(pc) (691KB)(217)    收藏
    在裂叶沙参分布区金川县调查了29块样地和1502个不同年龄个体的根系空间结构和生物量,对5个生长于不同海拔区域的种群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影响根系发育的环境因素。生长于海拔2700~2900m种群根系发育完整,主根、侧根、二次侧根、细根生物量和体积均达到最高值。高于或低于这一海拔区域,种群根系发育不够充分。主要原因在低海拔地区是干旱和外界极度干扰;在高海拔地区是低温。各种群总合的根系生物量(Y,g)与年令(x,年)关系可以用公式:Y=0.003783X 1.7953。其他分布于海拔2300m到3400m的5个种群生物量(Y, g)与年龄(x,年)关系可用一般公式:Y=a.x b表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云南姜科植物的增补与修订
    童绍全
    植物研究    1998, 18 (2): 137-143.  
    摘要432)      PDF(pc) (294KB)(350)    收藏
    据中国植物志(1981),云南有姜科植物17属, 78种,9变种。其后多篇文章论及一些种属,标本也有较多的增加。本文根据现有的标本与文献资料对云南姜科植物作增补与修订,共涉及16属15种,包括1个新种,7个修定后的异名。云南共计有姜科植物18属,148种和11变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新疆赖草属的新分类群
    崔大方
    植物研究    1998, 18 (2): 144-148.  
    摘要579)      PDF(pc) (215KB)(338)    收藏
    发表了禾本科赖草属的二个新种及一个新亚种:高株赖草 Leymus altus D.F.Cui, sp.nov.,阿尔金山赖草 L.arjinshanicus D.F.Cui, sp.nov.,大药窄颖赖草 L.angustus subsp. macroantherus D.F.Cui, subsp.nov.。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国产鸢尾属尼泊尔鸢尾亚属的研究
    董晓东, 赵毓棠, 谢航
    植物研究    1998, 18 (2): 149-151.  
    摘要544)      PDF(pc) (124KB)(820)    收藏
    研究报道了国产鸢尾属尼泊尔鸢尾亚属植物,确认国产该亚属植物为三种一变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大花黄牡丹分类学地位的研究
    李嘉珏, 陈德忠, 于玲, 何丽霞, 陈学林
    植物研究    1998, 18 (2): 152-155.  
    摘要557)      PDF(pc) (170KB)(697)    收藏
    通过野外调查、引种试验,对大花黄牡丹与黄牡丹的形态特征、生长和繁殖特性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在植株高度、心皮数目、花色、花瓣基部有无棕红斑及繁殖特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染色体组型、带型及蛋白亚基构成分析也表明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大花黄牡丹应上升为种的等级: Paeonia ludlowii (Stern et Taylor)J.J.Li et D.Z.Chen, stat.nov.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康定南芥的补充描述
    张渝华
    植物研究    1998, 18 (2): 156-157.  
    摘要409)      PDF(pc) (94KB)(322)    收藏
    康定南芥 Arabis kangdingensis新种发表时花未见。本文作了花序和花的补充描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宽叶韭及其近缘种不同居群的黄酮类化合物薄层层析研究
    张小亮, 许介眉, 谭仲明
    植物研究    1998, 18 (2): 158-162.  
    摘要461)      PDF(pc) (206KB)(377)    收藏
    对宽叶韭( Allium hookeri Thw aites)的13个居群及其变种木里韭( A.hookeri var. muliense Airy-Shaw)和近缘种峨眉韭( A.omeiense Z.Y.Zhu)的叶片进行了黄酮类化合物的薄层层析(TLC)分析,发现不同居群的木里韭、峨眉韭和具有相同生活习性的宽叶韭的层析图谱类型不受生态环境和染色体倍性的影响;依据层析图谱,宽叶韭可明显分为三个类型且与宽叶韭的生活习性相吻合,表明宽叶韭可能发生了种内分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辽宁地区产6种乌头( Aconitum)的细胞分类学研究
    金伟, 陈辰, 王恩波
    植物研究    1998, 18 (2): 163-172.  
    摘要547)      PDF(pc) (341KB)(444)    收藏
    对我国辽宁地区毛莨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 Aconitum) 6个种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核型分析。其染色体基数为X=8,核型公式为:两色乌头:2n=2x=2m+10sm+4st;蛇岛乌头为:2n=4x=10m+20sm(SAT)+2st+2B;黄花乌头为:2n=4x=4m+12sm(SAT)+8st+1B;北乌头三倍体为:2n=3x=2M+4m+18sm;北乌头4倍体为2n=4x=4m+28sm。同时,对乌头属下某些种的分类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中国东北落叶松属植物分类学特征的分析Ⅰ——球果形态的地理变异
    石福臣, 聂江城, 赵勃, 程涛
    植物研究    1998, 18 (2): 173-176.  
    摘要491)      PDF(pc) (157KB)(236)    收藏
    从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及长白山地区采集落叶松球果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和小兴岭的落叶松球果,其形态多呈椭圆形,相对稳定,变异较小。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的落叶松球果多呈广卵形和卵形,变异较大。球果的长度和宽度性状较不稳定,不宜作为东北地区落叶松属内种间分类的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短柄五加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王仲礼, 刘林德, 田国伟, 申家恒
    植物研究    1998, 18 (2): 177-183.  
    摘要474)      PDF(pc) (285KB)(416)    收藏
    短柄五加花药5枚,每个花药四个花粉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为同时型,产生正四面体形的四分体。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四层细胞组成,其发育类型为双子叶型。腺质绒毡层,其细胞为二核。三细胞型花粉。子房5室,每室两个胚珠,上胚珠败育,下胚珠可育。下胚珠倒生,具单珠被,厚珠心。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性排列的四个大孢子,雌配子体发育属蓼型。开花当天,花粉散开,雌配子体尚未成熟,处于三个反足细胞退化的四细胞胚囊阶段。短柄五加为雄蕊先熟植物。记述了雌、雄蕊发育的对应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东北地区大豆种质资源的RAPD聚类分析
    苏乔, 刘文哲, 吴军, 安利佳, 孙百增
    植物研究    1998, 18 (2): 184-188.  
    摘要331)      PDF(pc) (196KB)(317)    收藏
    对东北地区不同类型大豆共32份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并应用PSBAPC2软件按照最远法构建了聚类图。结果表明,东北不同地区的栽培大豆各以较近的关系聚在一起,基本反映了大豆品种生态类型的地理分布。野生种( G.soja)和半野生种( G.gracilis)大豆可以聚为一类,但二者与栽培大豆( G.max)明显分开,故初步认为与野生种的亲缘关系较近,或应归类到野生种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低温诱导小麦叶片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变化
    弭忠祥, 胡宝忠, 王学东, 崔林, 刘秀玫
    植物研究    1998, 18 (2): 189-193.  
    摘要498)      PDF(pc) (252KB)(326)    收藏
    利用细胞化学的方法,对经过不同时间低温诱导小麦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标记定位电镜观察。小麦幼苗经2-3℃下低温锻炼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层出现明显的增厚,随之开始逐渐地减少变薄,有些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层部分脱落于细胞间隙。随低温诱导处理时间不同,细胞表面糖蛋白层表现出的由少量到增厚,最后部分的脱落减少变薄这一有规律的变化现象表明,低温诱导能够引起小麦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合成积累,抗寒性较强的冬小麦较非抗寒性的春小麦,糖蛋白层增厚的现象更加明显,耐受低温条件的时间也较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光强度和光照时间对色叶树叶色变化的影响
    李红秋, 刘石军
    植物研究    1998, 18 (2): 194-208.  
    摘要911)      PDF(pc) (387KB)(701)    收藏
    1994~1997年我们应用分光光度计法(光谱分析法),对引进的8种色叶树在生长季节叶片自身的光合色素及花色素含量生理指标测定,绘制光合色素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从而找到了不同季节叶色变化的成因(内因)。由于光合色素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度的强弱,日照时间的长短等外部因素变化导致色叶树色深浅的变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裂叶沙参分布区域和生物学生态学习性的调查
    张文辉, 祖元刚
    植物研究    1998, 18 (2): 209-217.  
    摘要530)      PDF(pc) (261KB)(255)    收藏
    濒危植物裂叶沙参( Adenophora lobophylla Hong)已发现的天然分布区在四川西北部金川县的安宁、曾大、卡撒、马尔邦、观音桥五个乡,分布面积估计不超过5000km2,根据文献记载和50年代采集的标本分析,裂叶沙参的分布区正在缩小。裂叶沙参以有性生殖为主,在外界干挠和春旱严重的条件下也营无性生殖。在海拔2700m以下地区,裂叶沙参星散分布,生长发育不良,年龄结构老化,种群呈衰退趋势。在较为适生的海拔区间(2700-2900m),裂叶沙参生长正常,花果产量高,年龄结构合理。在海拔2900m以上地区,裂叶沙参分蘖数、花果量减少,个体寿命缩短。裂叶沙参所处群落可分为山杨、山棉花林;旱生多刺灌丛或灌丛;旱生灌草丛;和旱生草丛。裂叶沙参种群在各群落中均为伴生种,受到群落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濒危植物裂叶沙参生境条件及外界致危因素分析
    张文辉, 祖元刚
    植物研究    1998, 18 (2): 218-226.  
    摘要574)      PDF(pc) (352KB)(289)    收藏
    裂叶沙参分布于四川西北地区金川县,受到当地地质、地貌、气候、土壤、生物和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形成了裂叶沙参种群生长发育的外部特定环境条件。裂叶沙参种群生长发育最主要的外界致危因素是:人为采挖、森林过伐、开荒、放牧所导致的生境破坏;频繁的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周期性的春旱、伏旱和暴雨所引发的洪涝灾害;锈病、地下害虫和野生动物的危害。这些致危因素周期性或经常性地对裂叶沙参种群数量、个体生长产生着长期而广泛的危害。应立即停止人为对当地生境条件的一切破坏活动;在金川县建立以保护裂叶沙参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并在适生地引种栽培,实行迁地保护;对裂叶沙参种群继续跟踪研究,为揭示一般濒危植物的内部致危机理及外界致危因素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植物遗传多样性及保护研究进展
    李俊清
    植物研究    1998, 18 (2): 227-242.  
    摘要470)      PDF(pc) (586KB)(1085)    收藏
    根据国内外最近资料和作者的研究体会,综述目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动态,文章比较了应用形态、分类、同功酶、RFLP和RAPD方法研究栎树的最新结果,介绍了研究目标和采用方法的相互关系,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结合概念、方法和结果的讨论,文章最后介绍一些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国际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发展动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中国黑龙江省异极藻科植物研究
    范亚文, 包文美, 王全喜
    植物研究    1998, 18 (2): 243-251.  
    摘要465)      PDF(pc) (360KB)(417)    收藏
    报道了采自中国黑龙江省(包括吉林、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的异极藻科植物3属25种24变种6变型。其中2种7变种3变型为中国新记录。我们初步探讨了黑龙江省异极藻科植物的分布特征并对这些新记录进行了描述和讨论,此外还附有全部分类单位的照片及其生境和分布一览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香石竹花可恢复性乙烯反应的研究
    姜微波, Shimon Mayak, Abraham H. Halevy
    植物研究    1998, 18 (2): 252-256.  
    摘要382)      PDF(pc) (223KB)(188)    收藏
    AOA处理花瓣抑制乙烯合成,大大提高了小剂量乙烯(12h x1 μl/l)诱导的卷曲花瓣恢复为正常花瓣的比率,但对大剂量乙烯(12hx10 μl/l)诱导的卷曲花瓣影响很小,经小剂量乙烯处理的花瓣中乙烯合成速率很低。卷曲花瓣能否恢复为正常花瓣取决于花瓣所接受的乙烯剂量及花瓣中内源乙烯的合成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