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植物研究》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外源蔗糖影响AtKEA1和AtKEA2调节拟南芥幼苗根的生长
    郑晟, 高海霞, 苏敏, 卢尚欢, 张腾国, 武国凡
    植物研究    2023, 43 (4): 562-571.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3.04.009
    摘要324)   HTML11)    PDF(pc) (5300KB)(1795)    收藏

    为探究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K+/H+反向转运体KEA1和KEA2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作用,以拟南芥野生型和kea1kea2功能缺失突变体为研究材料,通过表型分析,碘化丙啶染色观察根的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内源糖含量,转录组测序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分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叶片超氧阴离子的分布等研究发现:在没有蔗糖的培养基中,kea1kea2双突变体的根长显著短于野生型Col-0;进一步观察发现,与野生型相比,kea1kea2双突变体的根尖分生组织区较短,内源蔗糖含量下降,并且kea1kea2双突变体的叶片分布较多的O2·-。当外源添加30 g·L-1蔗糖后,野生型与kea1kea2双突变体的根长无显著差异。转录组测序分析显示,许多参与蔗糖信号和根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在kea1kea2双突变体中的表达受到抑制。综上所述,外源蔗糖影响AtKEA1和AtKEA2参与调节的拟南芥幼苗根的生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TRV介导的溪荪VIGS转化体系的构建与鉴定
    刘桂伶, 徐诺, 史恭发, 王玲
    植物研究    2024, 44 (1): 132-138.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4.01.015
    摘要95)   HTML3)    PDF(pc) (1718KB)(182)    收藏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技术为缺乏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的植物进行基因功能分析提供了可能,为解决缺少稳定遗传转化体系的植物进行基因功能验证的需求,以单子叶植物溪荪(Iris sanguinea)为材料,克隆IsPDS基因的特异性片段并构建其VIGS重组载体pTRV2-IsPDS,通过注射法侵染溪荪叶片,结果显示:pTRV1和pTRV2-IsPDS的菌液OD600调至1.8~2.0后重悬,重悬液OD600调至0.8~1.0,通过注射器叶脉注射方式侵染溪荪叶片效果最佳。在室外温度为15~20 ℃的下午6~8时进行,用1 mL注射器针头扎伤溪荪叶片外表皮,沿着平行脉缓慢注射重悬液1 mL至溪荪叶片维管束中,14 d左右会出现明显的白化表型。在出现表型变化的植株和空载组中均检测到TRV1和TRV2的病毒载体,白化植株的IsPDS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侵染液配制中通过提高携带病毒载体的农杆菌的浓度提高侵染效率,且接种后无需遮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植物根毛发育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裘喻平, 王益川, 郭红卫
    植物研究    2023, 43 (3): 321-332.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3.03.001
    摘要1502)   HTML42)    PDF(pc) (2312KB)(434)    收藏

    根毛是植物根表皮细胞的管状延伸结构,在植物固着土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及协助植物根部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等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根毛的发育过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多种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都可以影响植物根毛的发育过程。得益于根毛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其也常被作为研究植物细胞顶端生长和命运分化的模式对象。因而,根毛的发育调控机制一直是植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该文梳理了近20年来植物根毛发育调控领域的研究进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不同转化条件对3种农杆菌GFP基因在本氏烟草中瞬时表达的影响
    张悦婧, 李颖, 王娟娟, 庞海龙, 贾凌云, 冯汉青
    植物研究    2022, 42 (1): 121-129.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2.01.013
    摘要4528)   HTML132)    PDF(pc) (4568KB)(1834)    收藏

    以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为植物材料,分析了不同农杆菌菌株(LBA4404菌株、EHA105菌株、GV3101菌株)、菌液浓度以及侵染时间在瞬时转化过程中对报告基因GFP荧光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的农杆菌菌株瞬时表达外源基因的最适浓度和时间均有所不同:LBA4404菌株在菌悬液OD600值为0.8时所介导的瞬时表达效率最高;而EHA105和GV3101菌株在菌悬液OD600值为0.6时可达到最高瞬时表达效率。LBA4404菌株所介导的瞬时表达在农杆菌注射后第2天时表达量最高,而EHA105和GV3101菌株所介导的瞬时表达在农杆菌注射后第4天时表达量最高。不同菌株间比较分析表明,LBA4404菌株所介导的瞬时表达效率最高。上述结果表明,农杆菌菌株以及浓度和侵染时间等转化条件均是影响瞬时表达效率的重要因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巨桉 EgrWAT1基因克隆和功能初步分析
    张昊楠, 陈珊珊, 徐建民, 罗萍, 王晓萍, 许志茹, 范春节
    植物研究    2023, 43 (4): 601-611.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3.04.013
    摘要1542)   HTML3)    PDF(pc) (2728KB)(448)    收藏

    为探究WALLS ARE THIN (WAT1)在木本植物中木材形成以及响应胁迫中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分析,并以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为材料克隆EgrWAT1S及其另一转录本EgrWAT1L,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探究其在不同组织、节间以及响应胁迫时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EgrWAT1S在韧皮部表达量较高,而EgrWAT1L主要表达在根部。在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处理和盐胁迫以及缺磷、缺硼处理时,其表达存在着明显不同的模式,在MeJA、SA处理时甚至存在着相反的表达模式。这些结果表明EgrWAT1L基因可能通过转录调控来影响EgrWAT1S表达和进一步的蛋白翻译来响应激素和胁迫处理。为进一步研究WAT1基因在巨桉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和调控方式提供基础,也为将来桉树的分子育种 提供可能。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离子色谱HPAEC-PAD法测定杨树细胞壁非纤维素单糖组分
    金小玲, 吴慧敏, 杨潮锋, 张进, 卢孟柱, 曾为
    植物研究    2023, 43 (5): 787-793.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3.05.015
    摘要741)   HTML8)    PDF(pc) (835KB)(298)    收藏

    为建立杨树(Populus spp.)细胞壁中非纤维素单糖的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方法(HPAEC-PAD),通过对分离条件的优化,细胞壁中主要9种单糖可以通过一次进样,达到基线分离的效果。试验采用Dionex CarboPacTM PA100(4 mm×250 mm)分析柱,以氢氧化钠为淋洗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 ℃的色谱条件,测定不同杨树种类细胞壁中单糖组分。结果表明,9种主要细胞壁单糖在0.5~150.0 mg·L-1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0~0.999 3,方法的重现性(RSD)为1.09%~3.96%,加标回收率为91.32%~109.25%,最低检出限为1.57×10-3~1.41×10-2 mg·L-1。试验结果表明杨树组培苗茎段细胞壁中半乳糖醛酸占比最高,其次为木糖,葡萄糖醛酸占比最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可用于杨树及其他物种细胞壁中单糖的检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性质研究
    陈功锡, 廖文波, 敖成齐, 刘蔚秋, 张宏达
    植物研究    2002, 22 (1): 98-120.  
    摘要452)      PDF(pc) (911KB)(875)    收藏
    武陵山地区位于湘鄂渝黔交界处,面积约10万km 2。本文从科、属、种水平对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和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区自产种子植物201科、1005属、4119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9属、36种,双子叶植物166科781属、3447种,单子叶植物29科、205属、636种,含单种和少种的科和属及木本植物比较丰富;(2)本区含世界广布科40科,热带分布科91科,温带分布科70科。含种数较多的科为广布科和热带分布科,而主要特征科则是一些主产东亚(包括中国特有)的亚热带和温带分布科;(3)本区的属含我国15种分布区类型中的14种,其中以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和东亚分布三类成分比较集中。中国特有属64属(占6.83%),其中不少可能就起源于本区(或)及其周围。温带分布属多于热带分布属;(4)种的地理成分有15种类型,其中绝大多数属东亚和中国特有,它们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温带性质。中国特有种共计2682种,其中126种为本区所特有,675种为华中区特有,其他1881种则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并大体上可分为10个亚型。种的地理成分决定了本区现代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即在旧的热带区系的基础上蜕化演变而成的温带性亚热带植物区系或亚热带山地植物区系。本区东亚成分众多,不仅是其分布中心的一部分,而且正处于东亚成分扩散和迁移的重要通道——武陵山走廊上,因此可视为东亚植物区系的一个关键地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白桦半同胞家系纸浆材优良家系选择及选择方法评价
    陈柄华, 张杰, 刘桂丰, 李思婷, 高元科, 李慧玉, 李天芳
    植物研究    2023, 43 (5): 690-699.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3.05.006
    摘要103)   HTML6)    PDF(pc) (907KB)(171)    收藏

    通过对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半同胞家系生长和纸浆材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研究,筛选出优良的纸浆材家系,为白桦材性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以7年生32个白桦半同胞家系为试材,对各个家系生长和木材性状进行方差分析、计算遗传参数,并估算配合力,采用多种选择方法进行优良家系选择并且评价优良亲本。结果表明:家系间的生长和木材性状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且家系遗传力处于0.71~1.00,单株遗传力在2.0~3.0,表型变异系数处于5.88%~49.84%。胸径、树高、材积3个性状之间达到了极显著强正相关关系(r值:0.70~0.97),纤维长宽比与纤维长度之间存在极显著强正相关关系(r值:0.69),与纤维宽度存在极显著强负相关关系(r值:-0.76)。利用一般配合力进行优良亲本评价,材积、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的一般配合力分别是-0.001 1~0.001 0、-0.04~0.07、-112.09~77.36,选择出A13、A12、A21、A24四个家系的母本属于优良亲本。通过布雷金多性状综合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育种值评价法进行优良家系评价,比较3个方法的优劣,最终选择出5个优良纸浆材家系,入选家系的材积和综纤维素平均遗传增益分别达到12.97%和3.40%。选择出A12、A17、A23、A19、A1为优良纸浆材家系,为进一步选育白桦速生纸浆材良种提供材料。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CRISPR/Cas9介导靶向敲除拟南芥 BRI1突变体的鉴定
    武国凡, 成宏斌, 吴玉俊, 沈娟, 吴旺泽
    植物研究    2021, 41 (3): 362-371.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1.03.006
    摘要1679)   HTML102)    PDF(pc) (5071KB)(1036)    收藏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油菜素内酯受体BRI1为目的基因,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向编辑拟南芥BRI1,以期获得更多BRI1的突变体,为后续BRI1功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筛选转基因植株,对编辑后的BRI1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突变体中BRI1基因序列由于新碱基的插入导致提前终止。同BRI1强突变体bri1-710一样,相比于野生型对照均对BL处理不敏感,但相比于bri1-710,该突变体植株较大,暗示BRI1 N端可能在BR信号途径中有重要作用。因此该研究可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拟南芥及其他同源物种的BRI1功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龙牙楤木 Aeβ- AS基因的表达对烟草中皂苷含量的影响
    霍清清, 夏雨新, 李佳乐, 韩薇, 张书雅, 张哲, 夏美玲, 郭雯华, 由香玲
    植物研究    2023, 43 (5): 779-786.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3.05.014
    摘要1407)   HTML3)    PDF(pc) (1728KB)(198)    收藏

    为探讨龙牙楤木(Aralia elata)三萜皂苷合成的关键酶基因β-香树素合成酶基因(Aeβ-AS)对三萜皂苷合成的影响。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对Aeβ-AS基因进行克隆,并对烟草进行遗传转化,分析转基因烟草中Aeβ-AS基因在各部位的表达差异,检测Aeβ-AS基因及上下游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和总三萜含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植物过表达载体pROKⅡ-Aeβ-AS,并转入了野生型烟草,获得7个转基因株系,并在mRNA水平表达,且在叶子中的表达量要高于根和茎;在转基因烟草中,Aeβ-AS基因及其上下游的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均高于野生型,其中株系L21的NtFPS、NtS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株系L30的NtSE、Aeβ-A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与野生型烟草相比,转基因烟草的总三萜含量显著升高(1.1~1.6倍)。试验结果证明合成Aeβ-AS基因并在烟草中进行异源转化,可以使转基因烟草内的总三萜含量显著升高。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油松和岷江柏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
    夏娟, 孙旭东, 王娜, 李锐, 陈娟, 高国强
    植物研究    2024, 44 (2): 259-266.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4.02.011
    摘要24)   HTML3)    PDF(pc) (1032KB)(76)    收藏

    了解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12年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岷江柏(Cupressus chengiana)人工林细根(直径≤2 mm)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状况,分析不同土层中细根系统的碳分配策略,为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的油松和岷江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进行取样,测定2种林分不同土层深度(h)(0 cm<h≤15 cm和15 cm<h≤30 cm)中吸收根(1~3级)和运输根(≥4级的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以及吸收根占总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比例。结果显示:油松和岷江柏吸收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在0 cm<h≤15 cm土层均显著高于15 cm<h≤30 cm土层,而运输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在土层间差异均不显著;油松和岷江柏吸收根占总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比例在0 cm<h≤15 cm土层均显著高于15 cm<h≤30 cm土层(P<0.05);岷江柏吸收根占总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比例在2个土层中均显著高于油松 (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养分有效性最高的土壤表层,油松和岷江柏细根系统内将更多的碳分配到吸收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植物激素调控橡胶树产排胶机制研究进展
    郭冰冰, 刘明洋, 代龙军, 杨洪, 王立丰
    植物研究    2024, 44 (2): 161-167.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4.02.001
    摘要60)   HTML11)    PDF(pc) (537KB)(74)    收藏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是重要热带经济作物之一,其次生代谢产物天然橡胶(NR)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原料及战略物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萌发和环境应答等多方面均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乙烯、脱落酸、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4种植物激素在橡胶树生长发育、橡胶生物合成、产排胶和品质形成等关键环节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4种激素在提高橡胶树产排胶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为支撑橡胶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植物根部热形态建成的研究进展
    刘玮, 朱自强
    植物研究    2024, 44 (1): 1-7.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4.01.001
    摘要123)   HTML24)    PDF(pc) (1194KB)(182)    收藏

    植物发育具有高度可塑性。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植物的茎和叶柄会伸长,从而促进植物叶片表面降温,这一过程被称为热形态建成。高温也会引起植物根的伸长,有学者称之为根部热形态建成。目前关于植物地上部分的热形态建成调控已有较多研究,植物根部热形态建成的调控机制研究和相关综述论文尚不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植物根部热形态建成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新西兰 Ulota germana(Mont.)Mitt.(Orthotrichaceae)的再发现
    王庆华, 贾渝
    植物研究    2018, 38 (1): 1-6.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18.01.001
    摘要2774)      PDF(pc) (2421KB)(4450)    收藏
    Ulota germana(Mont.) Mitt.,之前被作为 U.rufula(Mitt.) A.Jaeger,仅在新西兰南岛的马尔堡区有记录,而且该种已经六十余年未被发现过。本文增加了一个新地点:尼尔森区,丹尼斯顿,靠近丹尼斯顿陡坡顶端停车区域。新西兰的 Ulota germana与该种的南美居群形态基本一致,除了叶片,雌苞叶和孢子的大小变异。这一新标本被很好地描述,特别是补充了之前研究所缺失的蒴盖和蒴帽特征。本文还提供了 Ulota germana的地理分布图以及该种与相近种的形态区别。 Ulota pygmaeothecia(Müll. Hal.) Kindb.已被处理为 U.luteola(Hook.f. & Wilson) Wijk & Margad.的异名且从新西兰苔藓志中排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超声辅助酶解提取五味子多糖及其抗细胞氧化应激研究
    朱翰林, 赵恒, 翟博文, 张卯玉, 付玉杰
    植物研究    2023, 43 (4): 631-640.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3.04.016
    摘要1858)   HTML13)    PDF(pc) (3235KB)(1639)    收藏

    以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干果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纤维素酶酶解法提取五味子多糖,研究五味子多糖的超声辅助酶解工艺与抗细胞氧化应激活性。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研究加酶量、超声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五味子多糖得率的影响,优化得到五味子多糖最佳超声辅助酶解提取工艺条件;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以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性氧(ROS)水平为指征,研究五味子多糖的抗细胞氧化应激能力。结果表明:五味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 420 U·g-1,超声功率500 W,提取时间46 min,料液比1 g∶32 mL,该条件下五味子多糖得率为22.25%;此外,所提取得到的五味子多糖可提高LPS诱导HepG2细胞中的SOD水平,并可降低细胞中MDA的积累量和ROS荧光强度,有效缓解了LPS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反应。优化确立了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提取五味子多糖最佳工艺条件,发现所提取得到的五味子多糖有良好抗氧化应激能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云南鸢尾属一新种
    董晓东;李继红
    植物研究    2008, 28 (2): 136-137.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08.02.003
    摘要3007)      PDF(pc) (127KB)(956)    收藏
    报道了鸢尾属植物一新种,即哈巴鸢尾( Iris habanesis X. D. Dong)。该种以植株矮小,花茎单一不分枝,具鸡冠状附属物与尼泊尔鸢尾不同,同时又以花期花茎长15~20 cm而与高原鸢尾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大、小兴安岭植物区及交错区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张 玲;袁晓颖*;张东来
    植物研究    2007, 27 (3): 356-360.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07.03.020
    摘要1881)      PDF(pc) (150KB)(761)    收藏
    在中国东北大兴安岭植物区、小兴安岭植物区及交错区,选择典型群落,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研究了大兴安岭植物区、小兴安岭植物区及交错区物种构成和不同分布区群落的结构。分析比较了3个植物区物种多样性指数及不同生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大、小兴安岭植物区与交错区植物种类过渡性明显,小兴安岭植物区和交错区植物群落结构以落叶松、红松、白桦针阔混交林为主,大兴安岭植物区以兴安落叶松、东北白桦、樟子松为主;大、小兴安岭植物区及交错区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小兴安岭植物区>交错区>大兴安岭植物区;大、小兴安岭植物区及交错区不同生活型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灌木层和草本层差异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山西湿地维管植物区系多样性研究
    上官铁梁, 张峰, 张龙胜, 宋伯为
    植物研究    2000, 20 (3): 275-281.  
    摘要411)      PDF(pc) (269KB)(482)    收藏
    山西省湿地有维管植物686种,隶属于308属, 83科。其中蕨类植物8科10属, 18种;双子叶植物56科, 223属, 504种;单子叶植物19科, 75属, 164种。在山西省湿地维管束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中,温带性质的属有108属,占主导地位,除去世界分布属,所占比例达76.9%,反映出山西湿地维管束植物的分布与本地所处的气候带相适应。世界分布有74属,占总属数的24%,也是湿地植被的主要组成成分或关键属。特有属匮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长白山林区核桃楸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马万里;罗菊春;荆 涛;Joni Kujansuu
    植物研究    2008, 28 (2): 249-253.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08.02.025
    摘要2770)      PDF(pc) (198KB)(1113)    收藏
    运用种群年龄结构、存活曲线统计和Leslie模型对长白山核桃楸种群在水胡林、针阔混交林、核桃楸占优杂木林和杂木林4种不同群落类型中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和预测。结果表明,核桃楸种群表现出衰退型的年龄结构特点,幼苗和幼树比例较小,种群在幼年期死亡率较高,反映出核桃楸种群15~20龄在个体经历了比较强烈的环境筛作用;Leslie模型预测显示,核桃楸幼苗数量和种群总数量在今后35年基本呈下降趋势,除在核桃楸占优的林分中种群维持增长外,在其它3中森林类型都表现出衰退趋势。因此,促进核桃楸的天然更新、加强幼苗幼树的抚育工作对长白山地区核桃楸种群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植物感受盐胁迫及相关钙信号的研究进展
    陈娇娆, 续旭, 胡章立, 杨爽
    植物研究    2022, 42 (4): 713-720.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2.04.021
    摘要687)   HTML42)    PDF(pc) (1470KB)(464)    收藏

    盐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其危害包括渗透胁迫、离子毒害等,严重损害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在盐胁迫下,植物相关感受器接受刺激,使得Ca2+通过细胞膜以及细胞内钙库膜上打开的Ca2+通道进入细胞质基质,导致细胞质内Ca2+浓度升高,产生钙信号。钙离子作为重要的第二信使,在植物细胞内和细胞间传递信号,信号往下游传递,在不同生长和发育阶段引起植物一系列的生理响应来应对盐胁迫影响。钙信号主要通过钙调蛋白(CaM)、钙调素样蛋白(CML)、钙依赖性蛋白激酶(CDPK)、钙调磷酸酶B样蛋白(CBL)和CBL互作蛋白激酶(CIPK)感知并将特异的钙信号信息传递到下游;从而激活植物盐胁迫生理响应。本文主要综述植物如何感知盐胁迫刺激,以及钙信号产生与传导机制,并对该研究领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毕节吞天井边缘地带不同郁闭度环境对泥炭藓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蓄水量的影响
    石匡正, 张朝晖, 何春梅, 王智慧
    植物研究    2021, 41 (2): 262-269.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1.02.014
    摘要856)   HTML40)    PDF(pc) (1183KB)(736)    收藏

    为了丰富对泥炭藓的生长环境认识,探究其对冲蚀型喀斯特天坑形成的可能影响,并寻找对其更适合的生长条件,采用梯度划分法,以采自毕节吞天井边缘地带不同郁闭度环境下生长的泥炭藓(Sphagnumpalustre)为实验材料,分别测出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及蓄水量,探究不同郁闭度环境下泥炭藓的光合能力和持水能力。结果显示:①随着郁闭度的增大,泥炭藓的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均显著增大,分别由224.67上升至264,716上升至785.33。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先降低后趋于平稳,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增大,由0.17上升至0.46。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减小,由1.57下降至0.8。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增大,由5.72上升至9.68。②随着光照减弱,泥炭藓的吸水率和蓄水量显著升高,其中,自然吸水率由14.36上升至26.37,饱和吸水率由21.7上升至27.01;自然蓄水量由3 032.97上升至12 816.01,饱和蓄水量由4 576.34上升至13 175.97。③泥炭藓虽具有良好的耐光性,但高郁闭度环境,更有利于其叶绿素的积累,增强光合作用,提高生物量的积累,进而获得更强的蓄水能力。此外,不同植物种群之间的竞争会抑制泥炭藓的生长,分享土壤水分,而充足的水分是泥炭藓生存极为重要的条件。④泥炭藓良好的持水特性和吸水作用,在减缓地表径流上具有重要作用,在地质过程中起减慢的作用。而不同郁闭度环境下泥炭藓持水性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流的分配规律,从而对冲蚀型天坑的形成产生影响。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蛇足石杉的形态学及不同光照处理下气孔特征的研究
    黎有有;唐源江;李菁;周毅;黄衡宇*
    植物研究    2009, 29 (4): 411-416.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09.04.005
    摘要1884)      PDF(pc) (389KB)(513)    收藏
    对蛇足石杉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重新描述,并对不同光照处理下蛇足石杉叶片的气孔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环境中光照强度的增加,气孔长度和宽度、单个气孔面积、气孔密度及气孔总面积都呈增加的趋势。当光照强度超过某一阈值时其气孔指数和气孔密度仍呈增加的趋势,但气孔长度、宽度和单个气孔面积呈变小趋势。小而密的气孔是其适应旱生环境的表现,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能力,但进行人工栽培时应避免光照过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拟南芥种皮色素形成突变体的筛选与表型鉴定
    李娜, 王潇楠
    植物研究    2023, 43 (1): 59-68.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3.01.007
    摘要3635)   HTML34)    PDF(pc) (5322KB)(882)    收藏

    类黄酮在植物应答各种环境胁迫和种皮发育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筛选获得1个透明种皮突变体,与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Col-0)相比,突变体成熟的种子颜色为黄色,其表型性状由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和精细定位技术将突变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MAH20的BAC上,是TT4At5G13930)基因的第1 299位碱基C突变为T,使得第324位氨基酸甘氨酸突变为谷氨酸。TT4(transparent testa 4)编码1个类黄酮合成的结构基因查尔酮合酶(CHS),突变后种皮透明,种子颜色为黄色,突变体命名为tt4-1。利用功能回补突变体恢复褐色种皮表型,进一步证明了TT4在调节种皮颜色发育过程的重要作用。启动子偶联GUS基因组织表达分析显示TT4基因在植株幼苗的根、茎、叶和花中均有表达,生理表型分析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tt4-1种子萌发早,幼苗主根短、侧根和根毛较多,成苗叶片气孔开度大和失水率高等特性。该研究将为进一步阐述TT4基因功能奠定理论依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五个国产双子叶植物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
    李红丽;林 祁*;杨 军
    植物研究    2008, 28 (3): 264-266.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08.03.004
    摘要2146)      PDF(pc) (118KB)(985)    收藏
    查阅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壳斗科(Fagaceae)、罂粟科(Papaveraceae)、山柑科(Capparidaceae)和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的模式标本时,发现有5个植物名称的模式均多于1份标本,或同时引证1号以上的标本而没指定模式,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8.1、9.9、9.10和37.2,以及辅则9A.2和9A.3的精神,对这些名称做出后选模式指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果实风味的代谢基础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陈华峰, 唐玉情, 潘亚婕, 郭晓瑞
    植物研究    2021, 41 (3): 474-480.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1.03.019
    摘要1076)   HTML75)    PDF(pc) (854KB)(981)    收藏

    果实风味是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组、代谢组、转录组等多组学联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相对系统地揭示了风味物质基础。这些物质代谢具有明显的器官、发育以及环境特异性调控的特点,其代谢机制的阐述是果品调控的重要研究热点问题。乙烯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对果实风味物质的合成和代谢具有独特的调节作用。在近年来国内外果实风味物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果实风味的代谢基础、调控机制、风味物质对乙烯信号的响应以及生物信息学在果实风味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该方向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以期为果实风味营养的提高和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拟南芥叶绿体分裂蛋白PARC6影响子叶与真叶的生长
    江转转, 龚莉, 宋亚玲
    植物研究    2023, 43 (5): 700-710.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3.05.007
    摘要79)   HTML6)    PDF(pc) (5572KB)(327)    收藏

    在DNA、RNA及细胞水平上鉴定了叶绿体异常分裂纯合突变株parc6,子叶白化纯合突变株sco2,同时以真叶异常分裂及子叶白化双重突变株sl2作为参照,通过向培养基中施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含量来探究叶绿体异常分裂对子叶和真叶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sco2突变株子叶白化,而真叶生长正常;parc6突变株子叶生长势及生活力显著低于野生型对照,相当于sco2突变株,而子叶白化与真叶异常分裂双重突变株sl2生长严重受阻。parc6突变株真叶的生长势与生活力也显著低于野生型,但相较于子叶则有所恢复。parc6突变株子叶生长受阻表型可以通过在培养基上补充碳源而得到恢复,sco2突变株子叶生长受阻表型可以通过补充碳源得到恢复,但叶绿体荧光参数相较于野生型仍有差异。蓝色温和凝胶电泳结合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parc6突变株的子叶及真叶光系统高级结构组装正常,说明parc6异常分裂的叶绿体无法生成足够的能量进而影响子叶及真叶的生长。进化分析表明,PARC6与SCO2存在共同进化的趋势,说明子叶发育与叶绿体分裂存在一定的联系。结果指示,叶绿体大小与植物生长尤其是子叶的发育存在密切的联系,这为深入揭示叶绿体的功能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山新杨 LTP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孙乾, 吴宇航, 张雅譞, 曹竞丹, 石晶静, 王超
    植物研究    2022, 42 (2): 211-223.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2.02.006
    摘要653)   HTML46)    PDF(pc) (5129KB)(472)    收藏

    以山新杨(Populus davidiana×P. alba var. pyramidalisLTP家族基因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该家族基因的序列特征和表达模式,筛选材性和抗性相关PdbLTP基因,为LTP基因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及林木遗传改良提供候选基因。通过蛋白性质分析、多序列比对分析、进化树分析初步分析LTP家族基因的序列特征。利用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重力、NaCl及PEG胁迫处理下山新杨LTP家族基因的表达模式。查找获得8条 PdbLTP基因序列,2条亚家族PdbGLTP基因序列。CDS序列长度在294~396 bp。LTP家族蛋白为疏水性蛋白且具有8个半胱氨酸的保守结构。qRT-PCR结果显示,PdbLTP1PdbLTP3PdbLTP5PdbLTP7基因在应拉木中表达上调;PdbLTP1PdbLTP2PdbLTP3PdbLTP5基因在茎中表达量最高;除PdbLTP5外,其它基因均受盐胁迫诱导;PdbLTP1PdbLTP2PdbLTP3、和PdbLTP5受干旱胁迫诱导。PdbLTP基因家族成员在调控山新杨木质部发育和抵抗非生物胁迫中发挥作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我国苏铁属一新种
    符国瑷
    植物研究    2004, 24 (4): 387-388.  
    摘要553)      PDF(pc) (117KB)(378)    收藏
    我国苏铁属(苏铁种)一新种, 即念珠苏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β-环糊精包合红松籽油的制备工艺及生物利用度评价
    祖述冲
    植物研究    2020, 40 (2): 314-320.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0.02.020
    摘要1082)      PDF(pc) (1255KB)(334)    收藏
    介绍了单因素法优化红松籽油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红松籽油包合物固化率为70.95%,包合物含油率为26.88%。且对红松籽油和红松籽油包合物脂肪酸组分、粒径、电位和生物利用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包合物中红松籽油的各组分含量与红松籽油中各组分含量无明显差异,其中皮诺敛酸的含量为14%~16%。红松籽油包合物的平均粒径为177.3±2.6 nm,电位为-33.01±1.4 mV。红松籽油包合物组的血药最大浓度(Cmax)是红松籽油组的1.27倍,t1/2a是红松籽油的1.42倍;AUC值是红松籽油1.56倍;平均滞留时间(MRT)是红松籽油的1.04倍。因此,通过本实验说明红松籽油包合物与水溶液形成乳剂,粒径减小,水溶性增大,增加了包合物在体内的t1/2a和平均滞留时间(MRT),提高了皮诺敛酸在体内的吸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木槿开花过程中花色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李浙浙, 张一丹, 王波, 王郑昊, 王璐, 程蓓蓓
    植物研究    2023, 43 (4): 550-561.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3.04.008
    摘要907)   HTML3)    PDF(pc) (2030KB)(248)    收藏

    为探究木槿(Hibiscus syriacus)在开花过程中的花色变化规律和pH、金属离子、水分含量等理化因素对木槿花色的影响,以‘千丝绊’和‘白色雪纺’木槿不同开放时期的花瓣为研究对象,通过色彩色差仪、离子发射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等对木槿花瓣花色素的组成及其理化因子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在花色素的组成方面,两个品种的花瓣中共检测鉴定出槲皮素-3-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圣草酚-7-O-葡萄糖苷等10种类黄酮物质,在‘千丝绊’木槿中检测鉴定出锦葵素-3-O-葡萄糖苷等5种花色苷,‘白色雪纺’中未检出花色苷。(2)在开放过程中花色亮度增加,色彩度降低,颜色分别从紫红色变为淡紫色,淡黄色变为白色。‘千丝绊’木槿在开花过程中,花色素的组成不变,各花色苷含量和总花色苷含量逐渐下降。(3)‘千丝绊’和‘白色雪纺’木槿中的花瓣pH均表现酸性,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不同时期间均表现显著性差异 (P<0.05),其中POD活性在‘千丝绊’木槿中均高于‘白色雪纺’木槿,而PPO活性则相反;钙离子和镁离子是木槿花瓣中含量最高的金属离子,铜、铁、锰、锌等金属离子在木槿花瓣中含量较低。(4)在相关性分析方面,在‘千丝绊’木槿开花过程中,色彩度C*与色相a*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与钙离子、铁离子和锰离子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白色雪纺’木槿开花过程中,色彩度C*与色相b*和PPO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色相a*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表明,花色苷是木槿花瓣花色变化的物质基础,花色变化过程除与花色苷含量相关外还与钙、铁、锰等金属离子含量等因素密切相关,PPO活性是促进白花品种黄酮类物质降解的潜在生化因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