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璐, 张锦, 李楚然, 王艳萍, 谭庆琴, 罗艳. 兰科新种巾唇兰的花粉团发育及分类学意义[J]. 植物研究, 2020, 40(2): 161-171. |
[2] |
刘婷岩, 郝龙飞, 王庆成, 白淑兰. 不同栽植密度对斑叶稠李苗木培育质量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19, 39(6): 863-868. |
[3] |
朱栗琼, 袁娟, 韦立迪, 韦艳春, 招礼军. 大花紫薇大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J]. 植物研究, 2018, 38(2): 182-188. |
[4] |
熊海燕, 刘志雄. 深山含笑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研究[J]. 植物研究, 2018, 38(2): 212-217. |
[5] |
唐丽丽, 陈国平, 冯小梅, 赵铁建, 石福臣. 基于系统发育的燕山东麓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J]. 植物研究, 2017, 37(6): 807-815. |
[6] |
张阳锋, 尹光天, 杨锦昌, 黎少玮, 李荣生, 邹文涛. 造林密度对米老排凋落物量及动态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17, 37(5): 768-777. |
[7] |
孔冬瑞, 李璐. 琼榄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及花粉粒形态[J]. 植物研究, 2017, 37(2): 181-184. |
[8] |
周树平, 梁坤南, 杜健, 李碧均, 周再知, 黄桂华. 不同密度柚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及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J]. 植物研究, 2017, 37(2): 200-210. |
[9] |
陈思琦, 简金晶, 张妍, 戴锡玲. 银粉背蕨配子体及幼孢子体发育的研究[J]. 植物研究, 2017, 37(1): 8-14. |
[10] |
吕朝燕, 张希明, 高智席, 熊佰炼, 韩畅, 王加真. 准噶尔盆地梭梭土壤种子库基本特征[J]. 植物研究, 2017, 37(1): 109-117. |
[11] |
李懿宸, 齐晶, 郑书忆, 张剑锋, 戴锡玲. 鳞毛蕨科3种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J]. 植物研究, 2016, 36(3): 334-340. |
[12] |
张博;李利平;毛伟兵;王长兰;陈发菊*. 雄性不育与可育楸树花发育的细胞学比较研究[J]. 植物研究, 2015, 35(6): 812-818. |
[13] |
郝建锋1,2;王德艺1;李艳1;姚小兰1;张逸博1;朱云航1;齐锦秋1,3. 不同林分密度下川北白云山地区喜树人工林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J]. 植物研究, 2015, 35(5): 772-778. |
[14] |
汪盛;刘恩德;夏漪;戴锡玲*. 重金属铅对3种蕨类植物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15, 35(4): 499-503. |
[15] |
梁晶;王庆成*;许丽娟;吴文娟. 抚育对长白山两种林分凋落物分解及土壤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15, 35(2): 297-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