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乔滨杰, 王德秋, 高海燕, 李召珉, 葛丽丽, 丁文雅, 赵曦阳. 干旱胁迫下杨树无性系苗期光合与气孔形态变异研究[J]. 植物研究, 2020, 40(2): 177-188. |
[2] |
李冬林, 金雅琴, 崔梦凡, 黄琳曦, 裴文慧. 遮荫对香果树叶片生理特性及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20, 40(1): 29-40. |
[3] |
胡举伟, 代欣, 宋涛, 孙广玉. 不同光质对桑树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19, 39(4): 481-489. |
[4] |
万雪冰, 王庆贵, 闫国永, 邢亚娟. 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光合特性对长期N沉降的响应[J]. 植物研究, 2019, 39(3): 407-420. |
[5] |
李彦, 更吉卓玛, 贾留坤, 王智华, 陈世龙, 高庆波. 山地虎耳草转录组SSR信息分析[J]. 植物研究, 2018, 38(6): 939-947. |
[6] |
贾留坤, 焦秀洁, 刘海瑞, 李彦, 更吉卓玛, 王智华, 高庆波. 喜马拉雅-横断山区优越虎耳草谱系地理学研究[J]. 植物研究, 2018, 38(5): 644-652. |
[7] |
殷东生, 沈海龙, 魏晓慧. 遮荫对风箱果幼苗光合能力和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17, 37(6): 841-847. |
[8] |
李芯妍, 滕志远, 徐启江, 张会慧, 郑宝江. 遮荫对黑茶藨子叶片形态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17, 37(4): 521-528. |
[9] |
舒文将, 柴胜丰, 黎兆海, 范进顺, 唐键民, 朱淑芳, 何志红. 不同光强对棱角山矾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17, 37(4): 556-562. |
[10] |
闫小红, 周兵, 胡文海, 王宁, 尹增芳. 干旱胁迫对入侵种大狼把草及本地伴生种山莴苣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16, 36(6): 931-941. |
[11] |
张衷华1,2;唐中华1;杨逢建1*;王化3;张军1;祖元刚1. 两种主要油用牡丹光合特性及其微环境影响因子分析[J]. 植物研究, 2014, 34(6): 770-775. |
[12] |
韩玙;;刘石山;;梁艳丽;;赵庆云;李建;徐文果;岩对;吴诗斌;岩所;刘春;谢世清;陈军文;*. 不同光照强度下花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与谢君魔芋(Amorphophallus xiei)光合特性及光保护机制研究[J]. 植物研究, 2013, 33(6): 676-683. |
[13] |
贺安娜;;欧立军;;李胜华;;谭晓利. 虎耳草不同光温条件下光合特性及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J]. 植物研究, 2013, 33(5): 587-592. |
[14] |
吴统贵;袁涛;王宗星;吴明;虞木奎*;孙海菁. 两种消浪树种幼苗光合特性对模拟潮汐水淹的响应[J]. 植物研究, 2012, 32(5): 615-620. |
[15] |
贺安娜;;林文强;姚奕;谭晓利. 不同温度处理对虎耳草叶片气体交换及叶肉结构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12, 32(4): 41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