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璐, 张锦, 李楚然, 王艳萍, 谭庆琴, 罗艳. 兰科新种巾唇兰的花粉团发育及分类学意义[J]. 植物研究, 2020, 40(2): 161-171. |
[2] |
刘晓, 杨佳, 张馨, 马苗苗, 杨静莉. 大青杨PubZIP1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与抗旱表达特性分析[J]. 植物研究, 2020, 40(2): 233-242. |
[3] |
黄振, 杨勇智, 陈炙, 李佳蔓, 王丽华, 郭洪英. 四川引种大花序桉花期与蒴果发育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植物研究, 2020, 40(1): 117-124. |
[4] |
熊阳阳, 罗琳莉, 赵士豪, 周安龙, 王锦. 大花铁线莲单重被花的转录组差异分析[J]. 植物研究, 2020, 40(1): 93-105. |
[5] |
卢雪佳, 刘方炎, 高成杰, 李昆. 车桑子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J]. 植物研究, 2019, 39(5): 692-698. |
[6] |
金胶胶, 宋子文, 马晓雨, 孙国语, 李开隆. 大青杨对不同干旱胁迫强度的形态和生理响应[J]. 植物研究, 2019, 39(4): 490-496. |
[7] |
李宁宁, 张爱平, 张林, 王克清, 罗红燕, 潘开文. 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两种云杉植物的潜在适生区预测[J]. 植物研究, 2019, 39(3): 395-406. |
[8] |
张伟, 张瑞文, 郑桂灵, 李鹏. 植物叶表附属物对大气颗粒物滞留及再悬浮的影响研究:以空气凤梨为例[J]. 植物研究, 2018, 38(3): 444-452. |
[9] |
林春松, 徐夙侠, 黄青云. 不同时期大叶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不同器官中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分析[J]. 植物研究, 2018, 38(3): 453-459. |
[10] |
朱栗琼, 袁娟, 韦立迪, 韦艳春, 招礼军. 大花紫薇大小孢子的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J]. 植物研究, 2018, 38(2): 182-188. |
[11] |
熊海燕, 刘志雄. 深山含笑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研究[J]. 植物研究, 2018, 38(2): 212-217. |
[12] |
郑婧媛, 李芸增, 周萃萃, 卢耘申, 王秀华. 家榆胚胎学研究[J]. 植物研究, 2017, 37(5): 651-657. |
[13] |
韩淑婷, 田桂泉, 韩淑美. 大青沟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地面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J]. 植物研究, 2017, 37(5): 664-672. |
[14] |
张梓袁, 刘晓晓, 李璐, 孔冬瑞, 彭华. 珍稀濒危植物十齿花属的花药发育和雄配子体发生及其系统学意义[J]. 植物研究, 2017, 37(4): 499-507. |
[15] |
孔冬瑞, 李璐. 琼榄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及花粉粒形态[J]. 植物研究, 2017, 37(2): 181-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