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乔滨杰, 王德秋, 高海燕, 李召珉, 葛丽丽, 丁文雅, 赵曦阳. 干旱胁迫下杨树无性系苗期光合与气孔形态变异研究[J]. 植物研究, 2020, 40(2): 177-188. |
[2] |
赵喆, 金则新. 模拟氮沉降对夏蜡梅幼苗生长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20, 40(1): 41-49. |
[3] |
张玲, 张东来. 基于形态学及生理学的黄檗性别差异研究[J]. 植物研究, 2019, 39(6): 876-882. |
[4] |
曹董玲, 张学杰, 刘玫. 独行菜族8属(十字花科)植物果实及种子微形态研究[J]. 植物研究, 2019, 39(5): 673-682. |
[5] |
姚雪莹, 陈志祥, 王奇志. 变豆菜属11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研究[J]. 植物研究, 2019, 39(5): 683-691. |
[6] |
胡举伟, 代欣, 宋涛, 孙广玉. 不同光质对桑树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植物研究, 2019, 39(4): 481-489. |
[7] |
赵晓依, 王仲科, 李桂芳, 吕新华, 赵文勤, 庄丽. 多伞阿魏的繁育系统及其生态适应性[J]. 植物研究, 2019, 39(3): 321-328. |
[8] |
陈香波, 吕秀立, 刘杨, 赵明水, 崔心红, 张冬梅. 极度濒危树种羊角槭花部形态特征及开花动态[J]. 植物研究, 2019, 39(3): 329-337. |
[9] |
谢志玉, 张文辉, 魏永涛. 黄河三角洲3种生境下的芦苇形态差异及生理生态特征研究[J]. 植物研究, 2019, 39(3): 372-379. |
[10] |
孙同兴, 董运秋, 侯学良. 中国罗汉松属叶角质层微形态结构及其分类意义[J]. 植物研究, 2019, 39(2): 169-180. |
[11] |
张腾驹, 陈小红, 刘静, 康喜坤. 四川省不同天然种群珙桐叶片解剖结构与其耐热性的关系[J]. 植物研究, 2019, 39(2): 208-221. |
[12] |
艾菲热;阿布都艾尼, 陈秋艳, 王虹, 耿若楠, 吴玉环. 冰川退缩地15种丛藓科植物茎的比较结构学观察[J]. 植物研究, 2019, 39(1): 1-9. |
[13] |
冮慧欣, 王嘉琪, 黄春岩, 王秀伟. 8种绿化树种光合特性及叶片解剖结构比较[J]. 植物研究, 2019, 39(1): 10-16. |
[14] |
孙忆, 丁苏芹, 史益敏, 唐东芹. 15个小苍兰品种的花粉形态研究[J]. 植物研究, 2019, 39(1): 17-26. |
[15] |
高晓雯, 王梦颖, 徐斌, 陆丹妮, 戴锡玲. 15种铁角蕨科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的研究[J]. 植物研究, 2018, 38(4): 481-489. |